学科分类
/ 12
233 个结果
  • 简介: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修订的内容比较广泛全面。文章就《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动作+人体器官”类动词在收词与释义方面的修订加以说明。通过修订,词典中“动作+人体器官”类动词在收词与释义方面不仅体现了时代性,其平衡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准确性也都有所提高。

  • 标签: 收词 释义 平衡性 系统性 实用性 准确性
  • 简介:"释义+配例"是语文词典经典的词条结构。作为词典微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释义与配例间的相互关系需要厘定。文章在关联理论的视角下分析《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释义与配例的关联性,对其认知效果进行分析。《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释义与配例的相互关系分为认知增强、认知隐含、认知抵触以及认知缺损四类。我们认为,《现代汉语词典》作为内向型语义中心型词典,对释义与配例的关系定位基本上能够满足词典用户对意义的查询需求。不过《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配例除了对语义进行说明区分外,可以考虑植入适当的语法信息和语用信息。

  • 标签: 语文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 认知效果 释义 配例
  • 简介:学者们对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有不同看法。日语动词的存续体表示动作或行为所造成的状态、所形成的结果还保留着。通过对日语动词存续体译成带句尾“了”的句型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现代汉语句尾“了”的特性,并得出一个与已有观点不同的结论。

  • 标签: 句尾“了” 日语动词存续体 发生 延续
  • 简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句法语义研究室和《中国语文》编辑部主办的第十八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定于2014年10月27日至30日在澳门大学举行。本次讨论会由澳门大学联合主办,商务印书馆协办。会议的主要议题:1)汉语的时、体、情态和语气问题;2)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特殊句式;也可探讨其他汉语语法范畴问题。凡希望参加讨论会的学者请提交论文(邮寄或致函会议联系人信箱),会议筹备组将组织专家匿名评审以确定与会资格。

  • 标签: 现代汉语语法 学术讨论会 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 征集 《中国语文》
  • 简介:由暨南大学中文系和香港大学语言学系主办,香港理工大学双语学系、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协办的"新世纪第二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于2003年4月11日-14日在广州暨南大学举行.

  • 标签: 中国广州 国际研讨会 广州举行
  • 简介:“伪娘”作为易装人群的指称已经成为当下大众文化的热门词汇,引起各方热议。对与伪娘相关的大众文化现象进行细读,就概念本身进行知识考古,考察其挪用的权力痕迹,分析大众对男女易装的不同态度所包含的厌女症、恐同症等症候,对于当下国内的性别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标签: 伪娘 易装 厌女症 恐同症
  • 简介:一、二十年前,台湾修辞学界曾先后涌现两部影响较大的著作,这就是黄永武的《字句锻炼法》和黄庆董的《修辞学》.90年代初,台湾修辞学家的又一力作引起人们瞩目.这就是空中大学沈谦教授的30万字的专著《文心雕龙与现代修辞学》(台湾益智书局出版)。

  • 标签: 现代修辞学 文心雕龙 修辞学家 台湾地区 沈谦 力作
  • 简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句法语义研究室、《中国语文》编辑部和香港城市大学主办,商务印书馆、北京语言大学协办的“第十六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定于2010年6月8日至10日在香港城市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有两个:1)汉语实词的分类和兼类问题;2)现代汉语的焦点、量化。凡希望参加研讨会的学者请提交论文提要,会议筹备组将汇集提要,并组织专家匿名评审以确定与会资格。凡通过评审的论文将接到会议的正式邀请函。

  • 标签: 现代汉语语法 学术讨论会 征稿启事 香港城市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语文》
  • 简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学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知识界的影响。西方理论话语作为一种舶来品已经成为了中国学术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任何一个概念在引介到另一种语言之后,都必然要经过本土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有语言之间的冲突、碰撞和抵抗,还存在着各种不同话语的交流、接受和建构。因此,全球化、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这些在西方知识图景中十分重要的概念,经过翻译和引介之后,在中国的语境中可能就呈现出了新的意义。

  • 标签: 后现代性 全球化 翻译 文学 文化 中国学界
  • 简介:本文主要讨论第二语言习得背景下的《现代汉语》教学面临着教育心理学意义上的教育负迁移以及语言负迁移。教育负迁移主要讨论中学应试学习心理与学习习惯负迁移、专业外语教学模式负迁移、专业外语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负迁移等问题;语言负迁移主要讨论汉语向目的语(中介语)的负迁移、中介语向母语(汉语)的反迁移等问题。

  • 标签: 迁移 语言迁移 母语负迁移 中介语反迁移
  • 简介:这是张志公先生的一篇遗作,它原是张先生为参加1993年8月在北戴河举行的“张弓修辞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而作的。后因故未能与会,便委托徐丹晖同志在国际研讨会上宣读。文章着重就语境、语体两个问题谈了张先生的一些看法。今年五月正好是张志公先生逝世一周年。首都语言学界正在筹备纪念张志公先生逝世一周年的活动。我刊本期特发表张志公先生这篇遗作,供语言研究者和修辞爱好者学习和参考,也以此纪念张志公先生逝世一周年。

  • 标签: 语体与修辞 现代汉语修辞学 语境 中国修辞学 张志公 成语
  • 简介:近20年来,作为现代科技标志之一的个人计算机广泛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各行各业包括辞书的编纂出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辞书的载体发生了重大变化,经过漫长的以“手”与“纸”为工具的手工书写阶段和“火”与“铅”为特色的印刷阶段,现已进入以“光”与“电”为标志的计算机时代。辞书编纂手段也开始告别笔墨纸砚为工具,卡片、糨糊为标志的传统手工操作历史,开始进入以电子计算机、语料库、数据库为标志的自动化阶段。

  • 标签: 辞书编纂 中国辞书学会 语料库 书写 学术研讨会 中国
  • 简介:本文从"F是"的历时演变和共时变异的角度探讨了其历时变化发展和共时同形异构的关系,分析了导致"F是"语法化的机制和诱因,讨论了"F是NP"和"F是VP"的区别和联系,考察了"F是"的内部结构、表达功用和分布情况.

  • 标签: 历时演化 共时变异 同形异构 表义功用
  • 简介:文章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修订为例,基于专科条目的释义修订的特点,用实例阐明了:如何使释文内部逻辑关系顺畅,意思明白;如何使释文逻辑层次清晰,主次分明;如何使释文科学匹配,避免广狭、轻重、归类、语体等参差;如何尊重公共认知,避免认知分歧。

  • 标签: 语文词典 词典修订 专科条目 逻辑 认知
  • 简介:<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语言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语言学的分支——修辞学的研究也是方兴未艾,而且国外的语用学、语境学、语体学等新兴学科也在不断地被介绍、引进。与此同时,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需要,跟上现代化的步伐,要求改革《现代汉语》教材中修辞部分的呼声愈来愈高。作为大学文科基础科目的“现代汉语”是固守传统修辞学的领域,还是敞开大门迎接语用学,语境学这些新客人,已成为编写《现代汉语》教材的专家、学者们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对相关部分的改革也是仁者见仁,智看见智。笔者就现有的八部近

  • 标签: 《现代汉语》 传统修辞学 语用学 教材中 教材的改革 编写者
  • 简介: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运用范畴化来解释语言可以使他们的经验知识趋于结构化和系统化,让学习者能以较少的认知付出获得尽可能多的语言信息。然而,基于经典范畴和原型范畴的释义研究和实践都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探索新的方法来为词典释义提供理论支撑。文章从图式范畴的性质特点、原型与范畴图式-示例关系和认知域与范畴网络图式的构建等方面,阐明了图式范畴释义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最后提出基于图式-示例关系的释同与解异模式。

  • 标签: 范畴化释义 意象图式 图式-示例关系 汉语词典
  • 简介:2010年12月6~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南开大学、广州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五届海峡两岸现代汉语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大学召开,来自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的四十余位专家学者以海峡两岸的语言协调为主题,围绕中华文化与海峡两岸的语言生活、普通话/国语推广运动与海峡两岸语文政策研究、海峡两岸汉语国际传播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协作等基本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 标签: 海峡两岸 学术研讨会 广州大学 现代汉语 中国社会科学院 语言研究所
  • 简介:本文着重回顾现代汉语标准语的语音标准形成与确立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三个重要的里程碑;探讨有关普通话语音标准确立过程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试图提出普通话语音标准立体框架的总体构建设想,初步探讨这个框架的确立原则。

  • 标签: 现代汉语语音规范 普通话语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