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银霞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37期
  • 机构:小班化教育不仅仅改变了班级的数量,而且可以改变教育观念和思想、教育方式和方法,使每一个学生有可能得到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多被关注的机会。小班化教育的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小班化教育的评价具有诊断、鉴别的功能,同时也具有调节、激励的作用,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而这正是大班条件下的教学评价比较缺乏的。这个评价不是单一的、固定的,而应该是发展性的,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谈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吴洪芹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技术学
  • 创建时间:2011-12-22
  • 出处:《学习方法报》 2011年第45期
  • 机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对高中学生的探究能力进一步提出了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打下基础”],“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那么,怎样在语文课堂中才能更好地实施语文探究性学习呢?结合平时的语文教学,我认为在实施语文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做好探究性问题的设计。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