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2002—2004年的面板数据,针对民营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的集团治理现象,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集团治理的各因素对终极控制人行为的综合影响。研究发现,在集团治理条件下,随着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偏离程度的增加,终极控制人采取具有侵占效应的行为的激励越强。而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能够对这一影响起到调节作用,其中,股权结构中的内部股东集团比例增加会强化侵占效应的激励;董事会结构中外部董事比例的增加会抑制终极控制人的侵占效应行为。本文的经验证据表明,在对民营上市公司集团治理结构加强监管的同时,正确认识外部董事的作用、强化董事会的独立性并完善内部机制能够取到良好的治理效果。

  • 标签: 公司治理 民营上市公司 集团治理 终极控制人 侵占效应
  • 简介:运用规模报酬可变的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方法,从产能和产出的角度对27家上市公司2000-2009年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综合考察了这一时期中国钢铁产业的产能效率状况。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9年中国钢铁产业技术效率和动态效率都较低,存在大量的生产能力闲置。其中,较大规模企业技术进步明显,但存在较为严重的劳动力松弛;较小规模企业动态效率较高,但技术变动能力相对较差。由此,中国钢铁产业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能力,以有利于技术效率的提升;保持产业政策的平稳以及增强企业的适应性,以有利于动态效率的提升。

  • 标签: 数据包络分析 技术效率 MALMQUIST指数
  • 简介:由于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导致会计信息披露失真严重,会计事务所监督功能薄弱。本文着重从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的关系着手,分析了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不利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几点建议。

  • 标签: 公司治理结构 国有企业 会计信息质量 外部独立审计
  • 简介:针对跨国公司空调新产品开发项目中的进出口流程,进行沟通管理研究,结合实例建立了沟通流程图和责任分配矩阵,并进行了沟通渠道管理。结果表明这些措施可有效提高沟通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沟通环节,还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 标签: 跨国公司 新产品开发 沟通管理 责任分配矩阵 流程图
  • 简介:理论和实证研究证明,良好的公司治理对金融体系稳健运行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研究和实践既是银行业改革的迫切要求,也是银行业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用36家商业银行2005年的截面数据,对股权结构、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人员薪酬激励等四个治理机制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与非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绩效不存在显著差异,第一大股东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外部大股东能显著地提高银行绩效。董事会与监事会规模与银行绩效正相关,但独立性难以得到保证。此外,高管人员薪酬激励不能改善银行绩效。

  • 标签: 公司治理 商业银行 治理机制 银行绩效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外商投资的不断增加,跨国公司对中国汽车市场结构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强。本文拟对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跨国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投资行为进行研究,以此来分析跨国公司竞争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随着更多跨国公司的进入、国内汽车企业的发展及中国汽车产业开放程度的增强,我国汽车市场上跨国公司的竞争行为将会加剧,由此会带来中国汽车市场上产品价格的下调、技术水平的提高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最后文章提出,我国汽车市场的目标模式应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它既可保持市场竞争的活力,又能实现产业集中和规模经济,是一种优于完全竞争和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 标签: 跨国公司 汽车产业 有效竞争
  • 简介:公司的战略管理是所有管理活动的重中之重,它包括战略判断、计划与预算活动、战略执行以及适应(Adaptive)与交互(Interactive)性的战略控制体系。而现代公司治理原则要求董事会应关注和评价公司的战略管理活动。本文进一步认为.在资本市场不够发达的情况下,董事会应关注公司战略管理的全过程。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个针对公司战略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的基本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目的在于使公司治理有效地作用于管理过程,最终为企业创造价值。

  • 标签: 董事会 战略过程 评价 逻辑架构 指标体系
  • 简介:过度投资广泛存在于中国上市公司中,国有企业尤其突出。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以2006-2013年国有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在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下,股利政策、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的关系。结果验证了Tensen的自由现金流假说。可以通过发放现金股利来抑制由自由现金流引起的过度投资行为,但增加了该行为的不确定性。公司治理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均能够有效抑制企业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两者结合使用则能增强这种抑制效果。

  • 标签: 国企分红 自由现金流 过度投资 公司治理机制
  • 简介:高新技术企业充分披露研发信息,将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业绩和发展做出正确的评价。本文随机抽取深市106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2005年年报作为样本,调查了高新技术企业的R&D披露情况,并通过与薛云奎2001年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发现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信息披露始终处于不充分披露状态。

  • 标签: 研发费用 信息披露 核心竞争力
  • 简介:近年来,平度市电业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2007年,公司供电量完成21亿千瓦时。公司在保持“全国一流县供电企业”、“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消费者满意单位”、“山东省先进县供电企业”等荣誉称号的基础上,又荣获“全国用户满意服务”、“山东省农电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农电系统综合标杆单位”和“山东省创建无违章县供电企业先进单位”等称号,

  • 标签: 电力体制改革 科学发展观 现代公司 县供电企业 企业核心竞争力 文明单位
  • 简介:2005年12月27日,中国第一家非政府性小额信贷组织“日升隆”小额贷款公司,在山西平遥县率先试点成立。现在,这种新型股份制商业性金融组织已在全国试点的5个省区(山西、陕西、四川、贵州、内蒙古)得到了蓬勃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务院四部委小额信贷工作组正试图通过总结这些非政府性的民间小额信贷公司的试点工作,来带动和引导民间的正常融资活动走向合法化、规范化轨道,并逐步将其纳入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

  • 标签: 贷款公司 三峡库区 中国人民银行 区县 小额信贷 金融监管机构
  • 简介:从责任型领导的视角出发,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了责任型领导如何在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积极主动地履行各种社会责任,建立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互惠、互信的关系网络,从而形成社会资本,以促进公司的有序、稳定发展;最后,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目前的责任型领导理论尚不能很好地解释一些客观现象,提出该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以期对该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 标签: 责任型领导 社会资本 案例研究
  • 简介:上市公司透明度对规范证券市场运转和提高上市公司价值有重要作用,而当前我国上市公司透明度不高,已严重扰乱了资本市场的秩序.文章以自愿性信息披露为公司透明度的替代变量,分析了影响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因素,提出了建立自愿性信息披露机制的建议,以提高上市公司透明度.

  • 标签: 透明度 自愿性信息披露 强制性信息披露
  • 简介:本文采用部分可观测的BivariateProbit估计方法,对2001年至2009年中国1729家上市公司进行回归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降低了公司违规行为倾向,同时增加了公司违规行为被稽查的可能性。该结论在控制了机构投资者变量内生性的因素后仍旧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相比公司经营违规,机构投资者对信息披露违规倾向的影响更强。另外,相比证券机构投资者,养老保险基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持股的公司中违规公司比例更低。除此以外,机构投资者对公司违规的抑制与检举作用并不受其它公司治理变量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国机构投资者在预防与打击上市公司违规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也为上市公司与监管部门提供了治理和防范企业违规的线索。

  • 标签: 机构投资者 公司违规 违规稽查 违规倾向 公司治理
  • 简介:健全上市公司内部监督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已成为目前我国公司法研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监督不力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公司经营管理层视其为"摆设",而监事会也从未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因此,我国上市公司的监事会制度应真正体现其独立性,扩大并强化监事会的权力,有效加强对上市公司董事会及高管人员的监督和制约.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制度的现状和缺陷,提出了完善现有监事会制度的对策.

  • 标签: 上市公司 监事会 完善
  • 简介: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顾客已然成为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文章主要探讨企业顾客关系管理的核心——顾客忠诚度。以美国苹果公司为研究对象,着重探索和分析影响顾客忠诚度的因素以及企业提高顾客忠诚度的策略,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文章对苹果公司获取最高顾客忠诚度的原因进行分析,苹果公司以精致的产品为根系,各种营销手段与营销技巧相互协调和相互配合,尤其是体验营销的开展,创造出更强的综合效益,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通过分析苹果公司成功的营销案例,总结其优势及在企业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顾客忠诚度 品牌 服务 顾客满意 顾客信任
  • 简介: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实物期权理论为基础,实证分析了企业的学习(以研发费用为代表)和控制行为(以广告费用为代表),管理者的学习行为(以管理经验和社会网络关系为代表)对企业成长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的学习行为与企业成长价值显著正相关;在一定支出水平下,企业的学习行为和控制行为与企业成长价值正相关;学习行为相对于控制行为而言更为重要。部分行业存在研发支出和广告支出的临界支出水平。

  • 标签: 企业成长期权 学习行为 控制行为
  • 简介:本文针对以往总经理更换理论研究存在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对高管团队重组现象的忽视,构建了新的理论假设,并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总经理被迫离职时企业绩效呈现改进之面貌,但常规离职时无此效应;国有控股阻碍了企业绩效改进而内部董事则反之,且在总经理被迫离职情况下,前者负效应减弱而后者正效应增强;总经理是否为竞争者继任对企业绩效改进无显著影响,而选择外部继任对其有显著负面效应;总经理更换后的高管团队重组总体上不利于企业绩效改进,但受到继任类型的调节作用,在外部继任情形下消极影响尤为明显,而对竞争者继任则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总经理更换 高管团队重组 企业绩效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