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1 个结果
  • 简介:<正>一、引言自德国波恩大学刑法学暨法哲学教授雅各布斯提出与"市民刑法"相对立的"敌人刑法"以来,一时成为众矢之的,引起了许多争论与批判。"敌人刑法"的核心主张是:把持续性地、原则性地威胁或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人不当作法

  • 标签: 规范论 功能主义 布斯 刑法 法概念 康德
  • 简介: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经过长久国际谈判效果略微或难成统一,发达国家引导的”生物剽窃”损害遗传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利益.钭晓东教授的著作《遗传资源知识产权法律问题研究》立足于传统与现代的对话,系统梳理了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伦理性内涵及理论契合,#充论证了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机制的伦理性基础,以分配正义、生态正义与整体福利原则以及人权的国际语境为视角,为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话语和制度构建提供不同的理论支撑.

  • 标签: 遗传资源 知识产权 传统与现代对话
  • 简介:第三方资助在国际商事仲裁领域发展迅速,众多知名国际仲裁机构都已先后或明确或默认了第三方资助仲裁的合法性,而第三方资助给国际商事仲裁带来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利益冲突。中国内地有着庞大的诉讼融资市场,使得第三方资助仲裁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有必要积极引入第三方资助仲裁制度,并分步骤实施,先修改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待积累一定数量的仲裁实例后再修改仲裁法,根据实际需要科学移植第三方资助仲裁制度。在修法过程中应当重视对披露规则的规制,分别对仲裁员及当事人的披露义务做出明确规定,便于实际操作。同时因第三方资助的隐蔽性需要增列仲裁员的调查义务。

  • 标签: 第三方资助仲裁 利益冲突 披露义务
  • 简介:由于我国现行《刑法》第63条第2款对"不具备法定情节但客观上需要减轻处罚"的决定权主体身份设置过高,对相应的程序设置亦不够重视,加上客观上需要通过该程序减轻处理的案件为数众多,因此,多年来在实践中造成了不少的问题,不符合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应当对现行的报请核准程序进行修改,建设更为合理的量刑衡平程序,即复核权主体与提出复核权的主体二元化的报请核准程序;将核准权下放到省级人民法院,并在法院内部提起报请核准程序之外,规定受案检察机关有权独立启动减轻处罚的报请审核程序。

  • 标签: 减轻处罚 报请复核 量刑衡平程序
  • 简介: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的多重性,是我国人身损害赔偿立法的基本特点.科学、合理的赔偿标准,是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科学性的重要体现.在确定具体的赔偿标准时,应在承认合理差别的基础上追求法律规则的平等性与公正性.

  • 标签: 人身损害赔偿 赔偿标准 立法 法律规则 承认 平等性
  • 简介:格里塞-菲尼斯学派试图在现代语境下激活阿奎那的自然法理论,该学派把自然法视为一组"实践理性原则"。通过对阿奎那实践理性首要原则"要行善、追求善并避免恶"的重新解读,该学派提出了自然法的前道德层面和道德层面,衔接这两个层面的是道德的首要原则和实践合理化的基本要求。当然,该学派的生命力还需在现代社会的鲜活实践中获得检验。

  • 标签: 自然法 格里塞-菲尼斯学派 实践理性 基本善
  • 简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将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有机融合,在一并化解两种争议的同时,实现诉讼效益,确保裁判一致,给予诉讼参与人高效且实质的权益保障.虽然学界对于该种诉讼模式的成立与否存有争议,但重庆市自2012年起正式开展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审判的试点工作,成绩斐然.基于对重庆市的审判实例的考察,通过实践的理性回归,明确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基础问题,以期实现对我国行政审判制度的改革.

  • 标签: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基础问题 审判实例 行政审判改革
  • 简介:2012年3月11日,驻阿美军无辜射杀阿富汗平民,这是自美国对外发动反恐军事行动以来,对平民所犯的又一次严重罪行。一直以公平和正义宣称的美国军事审判制度是否能真正使涉案士兵得到应有惩罚成为关注的焦点。"3.11事件"透视了建立在以维护军事利益为基础上的美国军事审判制度很难达到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统一。尽管理论层面上,美国具有完善的组织体系来应对本国武装力量人员的严重罪行,但实践中对违反国际人道法的武装力量成员的审判难免成为又一次"表演"。

  • 标签: “3.11 事件” 美国军事审判制度 军事指挥官 战争罪 管辖
  • 简介:非对称父爱主义的规制目的是帮助那些有限理性的人们避免犯成本过高的错误,同时仅对理性的人们加以很小的成本甚至不加以成本。结合了认知心理学与经济学的行为经济学表明,有时候即便有健康心智的人们在某些特定的、可预见的情形下也可能不会为他们长远的自身利益行事,很多非对称父爱主义的规制就是基于这种考虑而产生的。这些规制体现在缺省规则、对信息的提供或重组、冷却期、对消费者选择的限制等方面。非对称父爱主义并不必定是严厉的,它可能会引导产生比现有政策更温和的规则。而且新技术为将这种规制作为一种新的对规制选择的成本收益评估标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因而值得被"认真对待"。

  • 标签: 行为经济学 理性选择 非对称父爱主义
  • 简介:新闻媒体对梁丽案案件事实不统一、有分歧的报道以及导向性评论给办案的司法机关很大的舆论压力,这凸显了当前我国新闻自由与司法权的冲突。新闻自由和司法公正独立同为民主法治国家追求的目标,由于业务要求和价值追求的不同,我国媒体的新闻监督开始干扰司法独立。为解决这一问题,新闻媒体内部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同时加强对新闻媒体行为的外部监督和制约;司法工作人员应当做到依法办案,增强对抗外界干扰的能力。

  • 标签: 梁丽案 新闻自由 新闻监督 司法独立
  • 简介:我国在2010年10月1日实施的《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和《人民法院量刑程序指导意见(试行)》明确了检察官的量刑建议权,确立了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和判决书的说理性要求,但对量刑信息的收集机制、量刑程序的证明的特殊性及建议权的变更问题没有规定,就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 标签: 量刑裁量权 量刑建议权 权力规制
  • 简介:网络时代的来临对于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影响是以往任何一次技术革新所无法比拟的。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打破了原有著作权法律体系下著作权人、传播者和社会公众之间利益的相对平衡状态。知识产权代表的是个体利益,是私权的一种。参与文化活动则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公权的一部分。

  • 标签: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 平衡状态 权利限制 公民的基本权利 博弈 网络时代
  • 简介:<正>一、引子合理原则和当然违法原则是反垄断法中最为基本的分析方法。其中,合理原则被认为具有具体案件具体分析的好处,能够比较灵活地处理立法中不曾预料到的问题。在早期美国的反垄断法审判中,由于谢尔曼法规定本身存在的问题,使得反垄断法的执行遇到了来自立法的障碍,但通过合理原则的创立,

  • 标签: 合理原则 违法原则 搭售 反垄断法 芝加哥学派 限制竞争行为
  • 简介: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指导性案例中涉及死缓限制减刑的两个案例虽然情节略有差异,但最终均适用了死缓限制减刑的裁决。对实践中数十个死缓限制减刑案例样本进行归纳分析,发现对于命案中出现一人死亡、被告人有一定从宽(也可同时具有从重)情节的案件,如果被害人家属不予谅解的,多被判处死缓并适用限制减刑。另外还有三种情形:一是如果主观恶性较深(具备累犯等前科情况)的,判处死缓稍显罪刑不当的,也会被适用死缓限制减刑;二是对于证据等情况存有瑕疵的,也可作此适用;三是存在一定的从宽情节,直接判处死缓即可的,也适用了限制减刑。对上述四种情形进行评价,认为前三种有一定的合理,符合限制死刑适用、罪刑责相一致的刑法原则,后一种有滥用之嫌,在实践中应当予以警惕。

  • 标签: 指导性案例 死缓限制减刑 量刑情节
  • 简介:TEACHAct对1976年美国版权法作了修改,将合理使用延及到了数字化环境下的远程教育。同时,为切实有效保护版权人的权益,对远程教育机构及其信息技术人员、教师作了具体的要求。通过分析TEACHAct,并反观我国的版权制度,会发现其已不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有必要予以修改。在修改时,可以借鉴TEACHAct的相关经验。

  • 标签: 远程教育 TEACH ACT 版权 合理使用
  • 简介:危险驾驶入刑确实在惩防此类行为方面具有相当效果,但很难说比单用行政处罚效果更佳,且会带来诸多负面效应;危险驾驶罪的量刑规范化过程经历了最高司法机关分别解释、基层司法机关各自调整、基层司法机关互相协调、最高司法机关联合解释等四阶段,效率不高、主动性不强,也影响了司法公信和效果。包括危险驾驶罪在内的任何罪名在适用刑罚时都应保持理性,都应认真考量理论上的必要性、实践中的有效性和执法尺度的合理

  • 标签: 危险驾驶罪 刑罚效果 量刑规范 理性适用
  • 简介:教育平等权是在平等权的涵盖之下,宪法平等权与教育权相结合产生的一个重要权利。尊重差别的"实质平等"而非"形式平等"应成为高考优惠政策是否侵犯公民教育平等权的主要衡量标准,而判断我国众多的高考优惠政策是否是"实质平等",主要看该优惠政策所造成的差别待遇是否是"合理差别",它包括两个要件:一是需要合理的依据;二是必须限定于合理的程度之内。我国高考招生政策中存在的根据民族、地域、德智体绩优、各种特殊群体子女等不同的因素采取的差别待遇是否侵犯公民的教育平等权,需要根据以上判断标准及比例原则等进行逐一分析。

  • 标签: 教育平等权 形式平等 实质平等 合理差别
  • 简介:人民法院的审判不具有理性,本身就是对法院形象和审判案件结果的不负责任。尽管我们不能强求当事人必须服从某一裁判结果,但是我们应当尽最大努力使自己的审判及其裁判结果让当事人信服,尽可能使当事人之间的争执在自己主持的诉讼阶段结束,这就是理性审判所要追求的目标。说白了,倡导理性审判是推进现代司法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设现代化人民法院不可或缺的内容。

  • 标签: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 现代化建设 理性审判 学习型法院 群体性调研 庭审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