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肝性10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从来我院就诊的肝性病患者中选取107例患者进行调研分析,对患者早期症状进行观察分析,并制定一定的治疗措施,分析治疗效果。结果107例肝性病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和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达结论针对肝性病患者临床病症和诱发情况,针对性采取措施加以抢救与护理,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从而促进患者生存质量不断提升,加强肝性病患者临床诱因和综合治疗,意义重大。

  • 标签: 肝性脑病 临床 分析 抢救 诱因 效果
  • 简介:摘要肝性是继发于严重肝脏疾病的神经精神综合征。就其本质而言,是肝脏解毒功能严重障碍的结果1。

  • 标签: 肝性脑病 病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各型肝性的临床特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肝性病患者的发病诱因、发病经过、肝病特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急性肝性64例,慢性复发性肝性30例,肝变性型肝性1例,亚临床型肝性5例。Ⅰ期(轻型肝性)17例,Ⅱ期(中型肝性)20例,Ⅲ期(重度肝性)17例,Ⅳ期(深昏迷)41例。患者在12小时时清醒11例,24小时清醒19例,48小时清醒22例。急性肝性病死亡38例,慢性复发性肝性病死亡5例,但多有复发。结论肝性临床表现多样化,应注意亚临床型肝性的诊断。肝性的诊断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而不是血氨水平,肝性尚无特效疗法,治疗应针对病因、采取有效的经验治疗,可提高苏醒率和存活率。

  • 标签: 肝性脑病 诱因 临床特点 血氨 预后
  • 简介:摘要小血管(CSVD)是导致老年人认知功能损害、痴呆、情感障碍、尿便障碍和生活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本文将从CSVD的病因分类、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提高对CSVD的重视,以期对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脑小血管病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为囊虫的正确CT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300例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囊虫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根据CT检查结果将囊虫分为实质型208例、脑室型28例、脑膜型10例和混合型54例。结论囊虫表现多种多样,CT是诊断囊虫最好的影像技术之一。

  • 标签: 脑囊虫病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通外科手术术后并发韦尼克(wernickeencephalopathy,WE)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12年,7例普通外科腹部手术术后确诊为WE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者的特点为病程较长,术前进食差,术后长期禁食。WE的典型三联征不常见,仅2例头部MR显示丘脑及第三脑室区、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区可见长T1、长T2信号改变。经确诊并给予补充大剂量维生素B1后,6例患者1个月内出院时痊愈,无后遗症,1例患者2个月后出院时共济失调改善较差。结论外科医生应重视WE,术后长期禁食的患者应注意维生素B1的补充,早期诊断及大剂量维生素B1的补充是治疗WE的有效手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肝病患者发生肝性的主要原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共收治肝性病患者96例,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导致患者出现肝性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导致患者出现肝性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感染41例(42.7%),上消化道出血25例(26.1%),高蛋白饮食16例(16.7%),电解质紊乱11例(11.4%),原因不明3例(3.1%)。导致患者出现较高病死率的因素分别为感染占38.3%,上消化道出血占29.4%,肾功能不全占15.6%,电解质紊乱占10.5%,高蛋白饮食占6.2%。结论重症肝病患者积极控制可能导致肝性发生的原因可明显降低该疾病的发生,同时积极治疗诱因可明显降低肝性病患者的病死率。

  • 标签: 肝性脑病 诱因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MRI对儿童裂头蚴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临床确诊的儿童裂头蚴17例,回顾性分析其脑部的MRI表现,部分病例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同时回顾性分析该病就诊时的诊断符合率及统计两位影像学医生在掌握该病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前后诊断检出率的变化。结果增强扫描12例,病灶均显示强化,8例病灶呈环形、串珠状或匐行管状强化。7例MRI复查发现2例病灶强化的位置及形态有改变。病灶匐行管状、串珠状、扭曲条索状强化及随访病例病灶位置及形态的改变是儿童裂头蚴MRI典型征象;17例裂头蚴病患儿临床首诊时、行第一次影像学检查后及随访后多次影像学检查后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0%、11.8%和28.6%。两位影像学医生在掌握该病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后诊断检出率提高到64.7%、70.6%与85.7%。结论儿童裂头蚴的脑部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正确把握该病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对减少临床误诊率有很大帮助。

  • 标签: 裂头蚴病 脑疾病 磁共振成像 儿童
  • 简介:按照联合国公认的老年人口数量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10%,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时代。目前看人口老龄化进程仍在加速,首要因素是平均期望寿命的增加,随着经济为主题的发展,公共卫生水平的进步,死亡模式转换为70岁以上人群占多数;再则是生育率的下降,2015年生育率暴跌或下降至需要维持人口规模的水平。

  • 标签: 脑健康 老龄化 养生 治未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血糖的临床表现特征及病因,提高低血糖的认识,防止低血糖不可逆的损害。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7月40例低血糖的临床资料,明确诊断要点,及时地抓住治疗时机,防止不可逆损害。结果40例低血糖病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低血糖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以抽搐、偏瘫、精神异常等功能障碍为首发症状的就诊患者,需注意发生低血糖的可能,常规检查血糖早诊断,早治疗,防止低血糖造成的不可逆损害。

  • 标签: 低血糖症 低血糖脑病 急性脑功能损害
  • 简介:对58例糖尿并低血糖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常见原因为降糖药物选择不当或剂量不当、进食、运动不合理;预后与年龄、低血糖持续时间、纠正速度、是否早期确诊及时治疗密切相关。结论:加强糖尿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可减少低血糖发病率改善预后。

  • 标签: 低血糖脑病 原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科中医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中医按摩、中医用药护理,情志护理、定期的心理辅导护理方法。将我院82例病患者,按接受护理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其中实验组是通过中医护理的,而常规组患者不接受护理。每组各41例。结果病人经过中医护理之后,精神状态显著好转,处于放松状态,身体疼痛感减轻,睡眠质量好,并且开始恢复健康。结论中医按摩、用药、心理辅导等护理对的影响显著,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精神状态,优化了患者功能,是护理的一种理想手段,身体功能趋向健康发展,效果很好。

  • 标签: 脑科病 中医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