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手控空气灌肠器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方法、疗效、注意事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46例小儿肠套叠病例资料。结果X线透视下行空气灌肠治疗46例,成功43例,失败转手术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空气灌肠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一种较好方法,具有复位成功率高、创伤小、复位快、费用低等优点。

  • 标签: 儿童 肠套叠 灌肠 X线透视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肠套叠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肠套叠患儿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显效15例,有效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其中26例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6.7%;对照组中显效10例,有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其中19例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63.3%。可见,观察组手术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措施能够提高小儿肠套叠的手术治疗效果,缓解疼痛,避免或减少感染的发生,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肠套叠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小儿肠套叠超声诊断的意义及假阳性的排除。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7年12月我科临床拟诊为肠套叠的128例患儿行超声检查,并对病人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手术证实的89例或经空气灌肠复位的肠套叠病人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结论在小儿肠套叠诊断过程中,超声诊断应用价值较高,与放射科诊断比较更为安全,但由于声像表现的相似性有时产生误诊,为了降低误诊率,必须总结经验及规范操作。

  • 标签: 超声诊断 肠套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肠套叠选择复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80例小儿肠套叠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儿的复位选择方式,分为A组和B组,分别为57例和23例。A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肠复位,B组给予手术复位。分析CDFI检查对两组患儿复位选择的指导价值。结果CDFI图像显示同心圆形直径≤30mm;套筒征长度≤50mm的患儿采用A组复位方式的成功率更高,与B组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套叠发病位置于回盲瓣-升结肠近端,更适用A组复位方式,其成功率高于B组;而位置于回盲瓣-小肠近端,更适用B组复位方式,其成功率高于A组,对比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FI检查能够科学指导肠套叠患儿的复位方式的选择,使其治疗成功率提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 肠套叠 选择复位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肠套叠是指肠管的一部分及其邻近肠系膜进入邻近肠腔内的一种肠梗阻,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年龄以2岁以下最多见,4~10个月为高峰期。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下降。男性比女性多2~3倍。超声检查无创伤、无电磁辐射、易重复,已成为小儿肠套叠诊断的主要方法。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小儿 急性肠套叠
  • 简介:摘要小儿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邻近的另一段肠管,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常可以引起肠梗阻,造成不良后果1。肠套95%为原发性,无具备病因,好发时间为3月-10月,90%发病年龄小于2岁,4岁后很少发病。发病原因不清,但常有诱发因素,主要与饮食习惯改变、腹泻、病毒感染、天气变化等可能相关。5%为继发性肠套叠,常可找到病因,于肠壁上有明显的机械因素,如肠管畸形、肠道肿瘤、肠息肉、过敏性紫癜等。肠套叠可分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绝大多数病例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目前只要方法为透视下空气整复及超生引导下水压灌肠整复。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常规使用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肠套叠425例,复位成功率高,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肠套叠 灌肠 超声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洁灌肠对回盲部肠套叠整复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的126例回盲部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63例,给予彩超监测下温生理盐水加压灌肠)与观察组(63例,加压灌肠前常规给予清洁灌肠),比较观察两组患儿肠套叠整复时所用压力、整复所用时间、整复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整复时所用压力(7.12±1.34)KPa、整复所用时间(13.34±1.34)min明显低于对照组(10.12±1.56、21.12±1.2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整复成功率高达92.06%(58/63)明显高于对照组74.60%(47/6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盲部肠套叠患儿在行彩超监测下温生理盐水灌肠前常规清洁灌肠,可降低整复时的压力、提高整复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回盲部肠套叠 清洁灌肠 温生理盐水加压灌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的80例由急诊超声初步诊断为肠套叠的患儿为分析对象,先后采用腹部超声和浅表超声进行检查,观察其检查结果。结果两种超声联合诊断的确诊率显著高于单纯腹部腹部超声诊断(P<0.05)。结论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腹部超声 浅表超声 小儿肠套叠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率彩色超声在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32例诊断的小儿肠套叠患者二维图像及血流动力性改变,并根据血流改变对临床灌肠复位进行提示。结果诊断正确32例。结论高频率彩色超声对小儿急性肠套叠诊断及治疗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作为首选方法。

  • 标签: 急性肠套叠 高频彩色超声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4月~2017年1月77例肠套叠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39例、38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未发生并发症,对照组发生率为13.1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具有术中出血少、恢复时间快、并发症少等特点。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小儿肠套叠 传统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说明彩超监视下水(等渗盐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是世界上非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最好方法。方法将Foley’S管与T型管相连,将Foley’S管插入患儿肛门,气囊充气。T型管一端与血压计相连,另一端用注射器按规定压力注入温度为38度±2度的等渗盐水,与此同时彩超探头在腹部跟踪小儿肠套叠肿块的影像变化。结果本组207例,彩超诊断准确率达100%;彩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成功率达99.5%。本文提出了新的复位适应症,新的复位压力标准,详尽描绘了回盲型、回结型、回回结型,小肠肠套叠复位的影像变化。在207例中回盲型肠套叠102例,占49.3%;回结型肠套叠92例,占44.4%;回回结型肠套叠12例,占5.8%;小肠肠套叠1例,占0.5%。结论本组207例,彩超对小儿肠套叠诊断的准确率为100%,我们认为彩超是小儿肠套叠首选的辅助诊断方法。本法治疗小儿肠套叠不仅扩大了复位的适应症,避免了X线对患儿的影响,是一种无损伤性治疗。而且复位中影像比X线下空气或钡剂灌肠更清晰,复位成功标准更明确。本法复位中可对回盲型、回结型、回回结型、小肠肠套叠做出准确诊断,由于整个复位过程均在直视下进行,医师能确切掌握患儿的呼吸、腹胀变化及全身状况,对患儿更安全,复位中肠穿孔时避免了空气灌肠复位并发肠穿孔时产生的爆炸性休克,且处理简单、确实,我们认为该法明显优于X线下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目前世界上非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最好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数字胃肠下空气灌流治疗小儿肠套叠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肠套叠患儿3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15)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15)接受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复位成功率和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15例患儿均一次性成功复位,一次性复位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患儿中12例患儿一次性成功复位,一次性复位成功率为80.00%,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为73.33%,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数字胃肠下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一次复位成功率,对于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改善护患关系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肠套叠 空气灌肠 系统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守与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科诊治的56例肠套叠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保守灌肠治疗,观察组28例,行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复位时间,复位成功率,恢复时间,穿孔率及复发率等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儿观察指标相比较,观察组的复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小儿肠套叠症中,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均有良好的疗效,手术治疗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治愈率高,更值得推广。

  • 标签: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肠套叠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诊断为肠套叠的病例进行线空气灌肠结果追踪,分析不符合病例的特点,寻找原因,减低误诊、漏诊率,为临床医师选择最佳诊断方法、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超声诊断为肠套叠的病例,选出具有典型肠套叠声像的病例,测量包块长度及宽度,追踪其X线空气灌肠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超声诊断为肠套叠的病例有115例,具有典型肠套叠声像的病例有103例,肠套叠包块长度从2cm到13cm,宽度从1.5cm到4cm不等,对这103例进行X线空气灌肠结果追踪,符合的76例,27例不符合,其中不符合的病例超声测量出肠套叠包块长度多数在3cm以下,宽度多数在2cm以下,27例中有1例X诊断为肠穿孔,2例第一次X线空气灌肠显示为阴性,1天后灌肠复查证实为肠套叠,1例X线空气灌肠时显示为阴性,1天后经CT检查符合肠套叠改变。结论当肠套叠的范围较小时,X线空气灌肠的诊断敏感性较低,超声对诊断婴幼儿肠套叠的敏感性更高。

  • 标签: 超声诊断 X线诊断 肠套叠
  • 简介:摘要小儿肠套叠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常发生于2岁以内婴儿,主要是由于饮食改变、腹泻等原因引起的肠功能紊乱,致使某一肠管套入邻近肠管引起的肠梗阻,如不及早发现、治疗将发生肠缺血、坏死,导致穿孔,直接威胁患儿生命。目前,空气灌肠仍是小儿肠套叠非手术治疗的主要诊治方法,可及时明确诊断,降低误诊。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加强饮食指导,及时具体的健康宣教,合理补液、抗炎治疗,可尽快缓解病情,早期发现并发症,减少手术治疗的机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小儿肠套叠 非手术治疗 观察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下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1例肠套叠患儿,将46例接受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复位的患儿纳入对照组,另45例接受超声下空气灌肠整复的患儿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平均复位时间、一次性复位成功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复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一次性复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下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的应用效果优良,可显著减少患儿手术时间,提高一次性复位率,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优,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超声下空气灌肠整复 肠套叠 一次性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术期护理在小儿急性肠套叠应用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急性肠套叠76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给予两组不同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3%,对照组10.5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78.95%。结论围术期护理用于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急性肠套叠 围术期护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