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吉替尼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治疗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58例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将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单用吉替尼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治疗,21d为1个疗程,共进行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86.21%、55.17%,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降低,前后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年后,研究组患者的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吉替尼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延长生存期,降低各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细胞肺癌的治疗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吉非替尼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疗效 肿瘤标志物 生存期
  • 简介:目的探讨CT扫描联合经皮穿刺活检对细胞肺癌(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疑似SCLC患者120例,分别行CT扫描、经皮穿刺活检及联合检测。以术后病理学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比较CT扫描、经皮穿刺活检单独与联合诊断细胞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结果120例疑似SCLC患者术后经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SCLC患者91例、SCLC患者29例。CT扫描检测检出SCLC70例,经皮穿刺活检检出SCLC76例,联合检测检出SCLC90例。联合检测诊断SCLC的特异度与CT扫描、经皮穿刺活检单独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诊断细胞肺癌的灵敏度为98.90%,诊断符合率为91.67%,高于CT扫描(76.92%、75.83%)、经皮穿刺活检(83.52%、81.6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T扫描联合经皮穿刺活检能显著提高小细胞肺癌患者诊断符合率,降低细胞肺癌漏诊风险,为细胞肺癌早期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CT扫描 经皮穿刺活检 小细胞肺癌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细胞肺癌发病率高,但发病隐匿、生长快、侵袭性高、难以早期确诊。目前临床研究表明,通过合适血清肿瘤标志物可早期揭示细胞肺癌(SCLC)临床预后。血清学指标有着样本采集便捷、创伤、相对经济等特点。为进一步明确血清学指标和SCLC预后的内在关系,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切实有效的依据,本文对近年临床上关于血清学指标和SCLC预后相关性临床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综述。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血清学指标 预后
  • 简介:摘要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是呼吸系统恶性肿瘤的之一,其发病率约占肺癌的20%,具有较高的恶性程度,而且倍增时间短,因此不仅转移早而且范围广泛;虽然临床研究发现SCLC对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敏感,因此具有较高的初治缓解率,然而SCLC具有较高的继发性耐药率,因此容易复发,故治疗应以早发现、早治疗为主。然而由于SCLC在临床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极易被患者忽视,导致临床出现漏诊或误诊,影响治疗的效果和价值。随着临床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尤其是CT技术在SCLC的诊断价值获得了认可和青睐,为此本文试就细胞肺癌相关临床及病理特征与CT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相关综述。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临床特征 病理特征 CT诊断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化疗后机体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49例细胞肺癌患者均接受化疗保守治疗,分别记录其1~6个化疗周期影像学检查(多层螺旋CT)肿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49例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第1、2周期肿瘤体积下降幅度均较优(P<0.05),自第3周期开始肿瘤体积下降幅度趋缓甚至有所增加(P>0.05),第5周期肿瘤体积显著低于其他化疗周期(P<0.05)。结论化疗周期与细胞肺癌患者肿瘤体积变化情况具有一定规律,且化疗后肿瘤体积缩小幅度可受到多方因素影响,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上述情况并综合判断病情之后方可制定针对性的放疗方案。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化疗 肿瘤体积 变化规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胞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应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62例本院自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细胞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1)、实验组(n=31),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应用常规治疗+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细胞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治疗,既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又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恶性胸腔积液 葶苈大枣泻肺汤 治疗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晚期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应用桑菊饮合麻杏石甘汤的效果。方法2014年11月—217年12月扬州市中医院肿瘤科接诊的晚期细胞肺癌8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成A组和B组(n=40)。对两组都实行常规化疗,A组加用桑菊饮合麻杏石甘汤疗法。分析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A组化疗后的CYRAF21-1、CA125和CEA水平比B组低,P<0.05。结论对晚期细胞肺癌患者采取桑菊饮合麻杏石甘汤疗法进行佐治,可显著改善其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促进病情缓解。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桑菊饮 血清肿瘤标志物 麻杏石甘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对细胞肺癌肺叶切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择取收治的细胞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7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预见组,均行常规护理,预见组同时采取预见性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预见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引流管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细胞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非小细胞肺癌 肺叶切除术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细胞肺癌中应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质量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细胞肺癌中应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疗效明显高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崇。

  • 标签: 培美曲塞 顺铂 吉西他滨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TP方案治疗Ⅲ期、Ⅳ期细胞肺癌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Ⅲ期、Ⅳ期细胞肺癌患者,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TP方案(紫杉醇+顺铂)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在此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具体比较CD3+、CD4+以及患者的ADL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免疫功能均有改善,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ADL评分均有提升,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在治疗Ⅲ期、Ⅳ期细胞肺癌时,采用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TP方案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及其生存质量,可以被推广应用。

  • 标签: 沙参麦冬汤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功能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9X(USP9X)在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方法收集95例细胞肺癌组织标本及32例正常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种组织中USP9X的表达情况,分析USP9X表达情况与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USP9X在细胞肺癌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率为44.21%,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Ⅲa期细胞肺癌患者的USP9X强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Ⅰ-Ⅱ期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和USP9X表达情况是非细胞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HR=5.84,P=0.012;HR=2.24,P=0.028).结论USP9X在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肺组织,TNM分期和USP9X表达情况是非细胞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USP9X表达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 标签: USP9X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岩舒联合依托泊苷在细胞肺癌维持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医院收治的细胞肺癌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依托泊苷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岩舒联合依托泊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KPS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KPS评分(72.51±3.84)分,对照组患者KPS评分(72.64±3.79)分,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KPS评分(86.54±5.85)分,对照组患者KPS评分(75.64±4.06)分,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为29.17%,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为66.67%,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细胞肺癌的维持治疗中,使用岩舒联合依托泊苷的方法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健康状况,减少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岩舒 依托泊苷 小细胞肺癌 维持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两种类型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治疗后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59例细胞肺癌的临床确诊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3例局限期患者中位PFS为8.2个月,36例广泛期患者中位PFS为6.4个月,P=0.084,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患者均能耐受化疗。结论积极有效的一线治疗对于局限期及广泛期细胞肺癌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一线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DNA的EGFR突变率和患者基线特征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选择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0例细胞肺癌患者,其中28例发生EGFR突变。对突变患者和未突变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特点进行收集和对比。结果EGFR突变患者中,女性占比明显更高,同时CA153和CEA呈现出明显高表达,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CA153和CEA可作为细胞肺癌患者发生EGFR突变的主要标志物,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外周血游离DNA EGFR突变 血清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造血生长因子)治疗EP方案细胞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EP方案细胞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rHG-CSF治疗,统计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不同骨髓抑制等级患者WBC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为9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结论rHG-CSF治疗细胞肺癌EP化疗后合并骨髓抑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骨髓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