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在行消化检查高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内行消化检查≥80岁患者100例,将其按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和观察组(50例,采取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方法),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两组在护理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行消化检查高龄患者实施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可取得明显的效果,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安全,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评价无痛精细筛查在消化道早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120例高度疑似消化道早癌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检查方式(作为对照组)和无痛精细筛查方式(作为实验组)。以病理组织检查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两种不同方式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显示:120例高度疑似消化道早癌的患者中有100例阳性、20例阴性。对照组检查结果显示:120例高度疑似消化道早癌的患者中有85例阳性、35例阴性。实验组筛查结果显示:120例高度疑似消化道早癌的患者中有98例阳性、22例阴性。实验组的临床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形态影像/胃小凹分型/毛细血管影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精细筛查用于消化道早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高。

  • 标签: 无痛内镜精细筛查 消化道早癌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联合四联疗法在胃溃疡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胃溃疡出血患者16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80例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消化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及再出血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用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加四联疗法对胃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止血,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再出血率,提高Hp根除率。

  • 标签: 胃溃疡出血 消化内镜 四联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关节辅助下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密封信封抽选法将64例跟骨骨折患者做分组处理,于2021.5起始,直至2023.4,对照组(32例)施以跗骨窦入路跟骨解剖板固定治疗,研究组(32例)施以关节辅助下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比对组间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AOFAS踝-后足评分与对照组相近(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要低(P<0.05)。结论:在跟骨骨折治疗中关节辅助下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治疗的实践效果显著,可改善足部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少。

  • 标签: 关节镜 跟骨骨折 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无缝隙护理质量管理在消化诊疗患者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中2023年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的住院病历7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的患者接受无缝隙护理质量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首次排便以及住院时间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首次排便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将无缝隙护理质量管理运用在消化诊疗患者中效果良好,有助于加快患者的预后康复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无缝隙护理 质量管理 消化内镜 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软性外套管应用在内下异物取出术的优势,及其护理配合方法与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消化道取异物治疗的5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随机设置成两组,对两组干预方法存在的差异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综合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采用软性外套管内下异物取出术患者护理中能够稳定患者的情绪,同时还能够促进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内镜下异物取出术 软性外套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胆管结石患者,对其实施经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下取石术治疗,探究护理配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的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取石术治疗时间段为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将此期间72例患者分组试验,参照组(常规护理配合)和研究组(专业护理配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例数。结果:研究组在手术、住院等各个维度花费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并且研究组并发症更少(P<0.05)。结论:在ERCP下取石术治疗期间采取专业护理配合,可有效加快患者康复,预防控制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取石术 ERCP 护理配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腹腔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进行腹腔胆囊切除术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分为2组,早期40例进行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择期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不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和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病情允许下,应尽早进行手术。

  • 标签: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手术时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危重症专职护理(CCS)模式应用于儿童重症肺炎(SP)中的效果。方法:样本来源于我院儿科2022.10-2023.10期间住院治疗的76例SP病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对76例病人进行分组,A、B组各38例。A组治疗期间予以常规儿科护理,B组开展CCS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观察指标包括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并发症等。结果:B组患儿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且治疗有效率、并发症上对比,B组也优于A组,P<0.05。结论:儿童重症肺炎治疗过程中开展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对促进患儿病情康复,减少多种并发症,缩短通气和住院时间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 儿童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护理效果
  • 作者: 陈勇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1-04
  • 出处:《今日健康》2023年29期
  • 机构: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松垭人民医院普外科,四川省绵阳市621000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下胰胆管造影取石术的效果。方法 抽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25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对其实施下胰胆管造影取石术,并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从并发症发生情况上看,25例患者中出血切口感染者1名、便秘者1名,腹腔感染、肺部感染以及压疮者均无,共计2名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8.00%(2/25);从疼痛评分上看,患者术后3天的评分明显低于术后1天,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手术相关指标上看,患者的心率为(84.49±8.29)次/min、呼吸频率为(23.39±6.36)次/min、动脉血氧分压为(85.76±5.61)mmHg、术中出血量为(16.78±5.09)ml、术后排气时间为(10.29±3.71)h、住院时间为(6.44±0.51)d;从取石成功率上看,一次性取石成功人数23人,取石成功率为92.00%(23/25),二次取石成功人数为2人,成功率为100%(2/2);从术后满意度上看,25例患者中非常满意者14名、基本满意者10名,不满意者1名,满意人数共计24人,满意度为96.00%(24/25);。结论 对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下胰胆管造影取石术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高龄 胆总管结石 内镜下胰胆管造影取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系统护理干预对鼻下 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 统计分析研究者医院在2021-11至2022-12月时间段,72例鼻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病人纳入样本,随机盲目法分为2组,对比组病人采取常规流程干预,创新组则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病人干预后效果。结果:对负面情绪统计方面,创新组各项指标较对比组改善更优越,有一定距离差异(P<0.05)。对并发症记录统计方面,创新组与对比组几率为2.78%、19.44%,创新组病人明显减少,数据间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对鼻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病人采取系统护理干预模式,不仅调节病人负面心态,并且预防并发症发生,赢得病人满意,推荐价值较高。

  • 标签: 系统护理干预 鼻内镜下 治疗 鼻窦炎鼻息肉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舒适护理在鼻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的效果。方法:从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鼻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中抽选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0例,接受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0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采取舒适护理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减少疼痛感,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重点探究标准化护理在消化室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一年时间接收的消化诊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实施标准化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医院感染发生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在消化室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通过标准化管理模式有序推进,这样可以呈现出良好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成效,为医院感染的有效防控和护理质量评分的提升提供必要支持。因此这种标准化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具备推行的价值。

  • 标签: 标准化管理,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舒适护理在鼻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的效果。方法:从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鼻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中抽选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0例,接受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0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采取舒适护理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减少疼痛感,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刺复合氟比洛芬酯在全麻鼻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病例筛选时间为20223年7月-2024年2月,接受全麻鼻手术治疗的患者,抽取60例,进行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后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术后氟比洛芬酯镇痛,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镇痛,对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对术后1d、术后3d的疼痛数据统计,研究组偏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0.05。对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统计,研究组各项数据均偏高,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0.05。术后睡眠情况,研究组偏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0.05。结论:针刺复合氟比洛芬酯在全麻鼻术后镇痛效果显著,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疼痛有效缓解,术后生活质量提高,且安全去副作用。

  • 标签: 针刺 氟比洛芬酯 全麻鼻内镜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理护理在消化检查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为研究病例时间段,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20例消化检查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比不良情绪、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SAS数据、SDS数据较对照组更接近正常范围,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测定值较对照组测定值实际数据更高,P<0.05。结论:心理护理具有积极性和有效性,规范实施后可减少不良情绪,且护理质量显著升高,在消化检查患者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不良情绪 消化内镜检查 护理质量 应用价值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约束理论构建软式清洗消毒管理模式及初步应用研究。方法:以2023年5月~2023年10月间于院区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耳鼻喉科从事清洗消毒工作的22名清洗消毒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2023年5月~2023年7月间使用的240根检查和(或)治疗作为对照组,将2023年8月~2023年10月间使用的240根检查和(或)治疗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方式消毒管理方式,观察组实施基于约束理论,于基于约束理论实施前后对知识问卷考核合格率、软式损坏率、及附件清洗清洁率、空气合格率的差异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的问卷考核合格率、及附件清洗清洁率、空气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软式损坏率则远低于对照组。结论:沿用制约理论打造的软式清洗消毒管理方式,可以对内清洗消毒人员的技术行为实施规范,优化清洗消毒的作业流程,提高医用器材消毒供应的品质与临床服务品质。

  • 标签: 约束理论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管理模式 初步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零缺陷”护理对消化治疗消化道早癌患者的心理弹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遴选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120例的消化治疗消化道早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别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零缺陷”护理,研究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弹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消化道早癌患者心理弹性评分(实验组:31.92±3.63分;对照组:31.83±3.7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CD-RISC评分(76.32±4.43分)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55.53±3.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护理满意率(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消化治疗消化道早癌患者过程中,应用“零缺陷”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心理弹性,值得推广。

  • 标签: “零缺陷”护理 消化道早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心理弹性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