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缺陷”护理对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早癌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零缺陷”护理对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早癌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

郭良福

泉州市第一医院 消化内镜中心

要:目的:探究“零缺陷”护理对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早癌患者的心理弹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遴选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120例的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早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别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零缺陷”护理,研究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弹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消化道早癌患者心理弹性评分(实验组:31.92±3.63分;对照组:31.83±3.7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CD-RISC评分(76.32±4.43分)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55.53±3.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护理满意率(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早癌患者过程中,应用“零缺陷”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心理弹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零缺陷”护理;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心理弹性;护理满意度

消化道早癌是指位于食管、胃、小肠、大肠、直肠等消化道内的癌症的早期阶段。这意味着在肿瘤发展的早期,癌细胞仍局限在黏膜或亚黏膜层,并没有扩散到其他组织或器官。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具有微创性、安全性高、能够完全有效切除上消化道病灶、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已成为消化道早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120位的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早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经消化内镜技术诊断,确诊为消化道早癌,并行ESD诊断为消化道早癌,即癌细胞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未有深层组织或淋巴结转移;②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同时患有其他消化系统重大疾病,如晚期肝硬化、消化道梗阻等;②有严重的心脏病、肾脏病或其他影响麻醉和手术安全的系统性疾病。

本研究样本含量估算公式为:n=E2*(p*q)/Z2,样本量为12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相等数量的红色和蓝色两种颜色的纸片放入一个容器中,每个纸片代表一个组别。参与者随机抽取一个纸片,根据抽取的颜色被分配到相应的组别,最后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

1.2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2.1 CD-RISC量表

心理弹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量表进行测评。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由Connor和Davidson研制,用于评估个体的心理弹性水平[1]。该量表共含25个条目,分为坚韧性(13条目)、乐观性(4条目)和自强性(8条目)三个维度。量表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受测者的心理弹性越强。在信度和效度方面,该量表表现良好,其内部一致性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0,KMO系数达到0.72,显示出较高的信效度。责任护士在术前会与患者进行沟通,确保患者理解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的内容和评分方式,然后引导患者根据自己的纸质版实际情况完成量表。

1.2.2护理满意度量表

护理满意度采用护理满意度量表进行测评。护理满意度量表由我院具备八年医疗护理经验的专业队伍开发,旨在测评病人对护理服务感受。此工具涉及36条项目,囊括专业能力、沟通技巧、关怀程度及疗效四个方面。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反映出较高的内部一致性,而KMO值为0.73,显示出满意的效度。满分为十分,0至3分代表不满意,4至7分为满意,而8至10分则意味着非常满意。

1.3干预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①术前,评价患者状况,并进行教育,同时口头安慰以缓解焦虑。

②手术日准备必需物品和器械。监控生命体征,协助医生施手术。

③术后稳定,患者返回病房,了解须知,提供饮食及康复建议。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零缺陷”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组建“零缺陷”护理团队:该团队包括内镜室的资深护士和护士长,后者担任队长并负责制定“零缺陷”护理报告表。同时,安排成员培训以深入理解“零缺陷”护理。

术前:进行详细病史收集,完善各项术前治疗(如血尿常规、X光、心电图、凝血功能、生化指标和传染病检测),全面评估病变部位和病情严重度。在手术前一天,指派专人进行术前访视,向患者详细介绍疾病信息和协作事宜。通过《术前访视手册》,耐心回答患者疑问。晚上8点后禁止进食,准备肠道议患者轻轻合上眼睛,进行深呼吸放松练习。在患者平躺静息10分钟后,开始训练,提醒患者集中精神,通过鼻子慢慢地吸气至腹部,闭眼想象空气通过口鼻进入气道,达到腹内,察觉到腹部随呼吸膨胀的变化。吸满气后,暂停呼吸2秒钟,再通过嘴巴呼气,呼气时使唇形成“O”状,体会腹部的自然收紧和空气的排出感。进一步指导患者做肌肉放松训练,在开始之前,教导患者屈曲前臂,护理人员抓住患者的前臂进行轻度抵抗,保持5秒,随后放松5到10秒。按照四肢、躯体、面部的次序,逐步引导患者紧张与放松肌肉群,目的是实现全身肌肉的彻底放松。

手术当天:提前两小时准备手术所需物品、器械和设备,按照清点制度确保器械数量和性能,准备急救药物。患者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在进行内镜治疗时,当内镜进入咽喉部位,应该轻抬患者的下巴,使咽部与食管形成一条直线,这样有助于确保患者的体位和姿势是正确的,以减少咬伤内镜的风险。监控灌洗液的使用量,一旦用量接近5000毫升,应立即通知医生,以防患者发生反流和误吸。

1.4资料收集

在护理结束后24小时内,责任护士在患者病房通过对话确保患者理解护理满意度量表CD-RISC量表的评分标准,并鼓励他们根据个人感受真实填写在纸质版量表上。护士们收集数据后,仔细记录分数,以反映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及心理弹性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5.0软件处理数据。通过频数、百分比来表示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通过平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对其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病灶直径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n=60)

组别

例数

(N)

平均年龄

(岁)

性别

(男/女)

疾病类型

(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早期大肠癌)

病灶直径

(cm)

实验组

60

53.83±8.23

42/18

22/23/15

1.23±0.57

对照组

60

53.35±8.62

40/20

21/22/17

1.43±0.39

X2/t值

0.62

8.82

6.32

0.32

P

0.37

0.46

0.48

0.46

2.2 CD-RISC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弹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在CD-RISC评分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CD-RISC评分量表(n=60

组别

例数

(N)

CD-RISC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60

31.92±3.63

76.32±4.43

对照组

60

31.83±3.76

55.53±3.39

t值

0.65

18.53

P

0.34

0.01

2.3护理满意度分析比较

实验组在护理满意率(96.97%)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护理满意度量表(n=60

组别

例数

(N)

满意

[n(%)]

非常满意

[n(%)]

满意度

[n(%)]

实验组

60

25

33

58(96.67)

对照组

60

20

22

42(70.00)

X2

--

--

18.46

P

--

--

0.01

3 讨论

3.1经“零缺陷”护理的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早癌患者心理弹性显著上升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采用"零缺陷"护理模式的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早癌患者在心理弹性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提升。根据研究数据,实验组患者在接受路径化专科护理后,实验组CD-RISC量表得分(76.32±4.4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5.53±3.3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王海霞指出,在"零缺陷"护理模式下,通过术前个别访视和床边宣教,增强了患者对疾病和手术流程的理解,有效减少了因疾病不确定性引起的恐惧和心理负担[7]。孙继敏指出心理疏导、分享成功的手术案例以及指导正确的情绪宣泄方法,为患者提供了全面的心理支持,这一点在CD-RISC量表的显著提升中得到了体现。

4小结

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早癌中,“零缺陷”护理模式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心理弹性与护理满意度。然而,本研究样本量有限,未来应在更广泛范围内验证其普适性与长期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美荣,王滢,原姗姗.“零缺陷”护理模式下路径化专科护理在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早癌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17):139-142.

[2]翟祎,李小环,赵春玲等.“零缺陷”护理模式在消化内镜技术治疗消化道早癌中的应用研究[J].微创医学,2021,16(04):576-579.

[3]刘晨,杨晓萍.零缺陷护理措施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疗,2021,40(11):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