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8 个结果
  • 简介:老子是我国春秋晚期的一位大哲学家,其所著《道德》一书,代表了当时中国哲学发展的最高水平,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虽然只有五千余言,但其思想内容却非常丰富,涉及到许许多多的方面。这里,我们仅就其中对于构建人类和谐社会有关的部分作一简略的介绍,以就教于方家。

  • 标签: 《道德经》 和谐社会 人类 老子 中华传统文化 世界文明史
  • 简介: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哎,图个清静罢了。”清静了,心就宽了,心宽了,什么都能容下了,也就不争了。没有争斗,人自己身心协调了,人与人和睦了,社会和谐了,人与自然融洽了。可见,

  • 标签: 实践体验 社会和谐 人与自然 对话
  • 简介:鸠摩罗什译《维摩诘》中直心、深心和菩提心等概念,主要出现在关于净土和道场的论述中。就含义来看,它们都表示实现或成就果德之诸行。就次序来看,它们或并列,或有其次第顺序。其内容和顺序在不同译本间有一定的差别。各注释在诠解三心在净土与道场中的修行意义时,既说明了其次序关系,也有极鲜明的自宗特色,如慧远将此地与地论思想的对应,智顗约教释、观心释的解方法以及依圆教义的分析等。此外,吉藏对慧远注疏的吸收也值得注意。

  • 标签: 维摩诘经 直心 深心 菩提心
  • 简介:2015年3月1日,乌鲁木齐市伊斯兰教解工作24期中青骨干培训拉开帷幕。开业典礼由乌鲁木齐市民宗委主任帕尔哈提·沙来主持,首先帕主任安排部署了培训要求,乌鲁木齐市社会主义学院校长李作林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八户梁清真寺马俊杰代表学员表态发言,最后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希尔扎提·巴吾东作了重要讲话。此次培训为期五天,利用封闭式脱产学习方式,全市134名回族宗教人士,助理和6名带队干部参加了培训。

  • 标签: 市社会主义学院 骨干培训班 民宗委 东作 宗教人士 希尔
  • 简介:刘向称苟子“善为《易》”,但文献所载《易》的传系中没有苟子。本文对苟子易学的渊源、苟子引《易》说《易》的持点、苟子与《易传》的关系以及“六并称”的时代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荀子 《周易》 子弓 《易传》 六经并称
  • 简介:佛教临终关怀的生命思想,乃立基于个人生命的“广度”,由佛教信仰的角度切入,对个人整体生命的“深度”作身、心、灵全面的关怀,同时对社会提供应有的照应。本文指出佛教临终关怀应该具备三大特质:其一,关怀的方式:透过深度心灵对话、协助接受死亡、缓解临终恐惧、开展内在佛性力量,不断趋向证悟菩提;其二,关怀的范畴:始于发病的治疗,历经往生前后的救度,以至亲属的悲恸辅导;其三,关怀的层面:照顾病人身、心、灵,以及对社会的照应。研究者不断地藉由《药师》所蕴含的生命思想内涵,作出交叉论述,指出《药师》深具上述佛教临终关怀的三大特质,并且阐述药师佛的生死智慧确实完整融摄佛教临终关怀的生命思想。

  • 标签: 临终关怀 安宁疗护 中有 五蕴 药师经
  • 简介:传统佛教发展至近代出现了衰落,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革新佛教,并结合时代的需要而为振兴佛教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其中不少功绩卓著者都深得益于杨文会及其所创办的金陵刻处。杨文会所积极从事的佛教文化事业,开了近代佛教文化复兴的先声,使面临生死存亡的中国佛教出现了新的转机。法相唯识学在近代复兴的佛学中成为最突出的显学,而面向现实社会人生的“人间佛教”则成为近代佛教文化思潮的主流,这都与杨文会的提倡密切相关。杨文会创办金陵刻处,为刻事业和培养佛学人才呕心沥血,对近代佛教文化的复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杨文会提倡唯识学及其归心净土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唯识学与唐宋以来盛行的禅宗心性论强调息妄显真、偏重个人的修心养性有所不同,它的“转依”理论实际上隐含着改变自我心识以改造外部世界、清净外部世界有利于实现转识成智的思想,可以改造利用来为变革社会服务,这正是杨文会提倡唯识学、向往净土世界的重要原因,曲折地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变革社会的愿望。由此也可理解杨文会“振兴佛法”的愿望能很快得到有识之士的回应、中国佛教文化能在近代复兴、唯识学和净土思想能在近代流行的深刻的历史原因。

  • 标签: 近代佛教文化复兴 杨文会 金陵刻经处
  • 简介:一、序章今年(2013年)2月,我造访了临济寺和中国佛教协会.彼时,有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即日中临黄友好交流协会会长有马赖底上人,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所说的“佛教无国境”一语.我对这句话不甚感慨,并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话.所谓的“国境”是指国与国之间的“境(边境)”,但是,佛教当然跨越了这种“境(边境)”.我认为,这个“境”不仅仅适用于“国境”的“境”,它还适用于把我们卷入其中的所有的“境”(例如,自然环境、名为国家的环境、家庭环境、职场的环境、名为肉体的环境等).回归并立足于“无境”的原点,潜心致力于具体问题的解决,是佛教与禅的根本所在.

  • 标签: 临济禅师 佛陀教义 教义经集
  • 简介:(1)净土第一。《无量寿》称为净土第一,盖由于中宣示:弥陀因地之殊胜大愿与精进行持,极乐依正之超逾十方。三辈往生之条件与正因,娑婆秽土之五恶痛烧,一乘愿海之不可思议,万德洪名之究竟方便;以一真法界为体,圆明具德事事无碍为相用;广摄一切善法,普度九界众生;以十念必生一念亦生故称顿教,因最易最稳横出三界而号易行,一切含灵依此度脱,当来灭独留此。中日大德赞此者不胜枚举。日净宗大德道隐师赞此为“专中之专,顿中之顿,真中之真,圆中之圆。”盖因此不仅为净宗纲要,实为世尊一代时教之指归也。

  • 标签: 夏莲居 无量寿经 净宗 一真法界 十念 三辈
  • 简介:《黄帝四》在肯定人性“自为”的基础上创建了“以情释性”的人性理论,将趋利避害的好恶之情作为人之本性,对内“宁心安性”,对外“因性制法”,将“心术”和“王术”相结合,实现了内在心性与外在法治的有机统一,初步建构了黄老道家人性论体系。《黄帝四》不仅为黄老道家人性论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最初的理论基础,同时丰富了先秦道家人性学说的理论形态,也对儒家和法家的人性学说产生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

  • 标签: 《黄帝四经》 以情释性 宁心安性 因性制法
  • 简介:《文心雕龙》中的《宗》一篇围绕以圣王及其经典调教文人的主题,教育的落足点尤其在于引导文人的心性也即文心。刘勰的主张乃针对文人时代开启以降,个体性文心偏离经典所导致的文弊状况,提倡回到圣王经典中汲取教化,通过个体文心在经典的涵泳体味中被塑构,文人个体体性与重树圣王经典权威两种诉求得以综合起来,以是,纯粹个体文人也相应被塑造为君子—文人。

  • 标签: 《文心雕龙》 文心 文人 圣王
  • 简介:法不孤起,仗缘而生。去年于中国杭州召开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而形成的《普陀山宣言》提出“人心和善、家庭和乐、人际和顺、社会和睦、文明和谐、世界和平”的“新六和”理念,可谓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反映了时代的呼声。老子《道德》尊道贵德、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慈俭不争、上善若水、抱朴少私等和谐智慧,对人性的提升、心灵的净化、精神的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维护世界和平均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道德经》 和谐思想 构建和谐社会 佛法 世界佛教论坛 世界和平
  • 简介:当前.我们面临着这样一个时代课题:现代人正走在精神虚无与癫狂的边沿,在不确定性、焦躁茫然、放纵空虚的生活状态中.痛苦的心灵需要慰藉.脆弱的生命需要安顿,平面化的精神需要从物化、私欲中超越出来;然而,在这个被“解咒”(disenchantment)的世界里,“意义”、“价值”被打得粉碎,

  • 标签: 精神超越 现代人 无常 时代课题 不确定性 生活状态
  • 简介:《道德》(非竹简本)中的“德”概念从生成论方面来看,是一个相对于道的特殊性概念,相对于万物的普遍性概念,因而是一个共相的具体和具体的共相相统一的概念,它位于超越的实在和感性事物之间;《道德》中的“德”概念从认识论方面来看,是“谷神”实现的原理,是一个精神生活的形而上原理;《道德》中的“德”概念在道德实践上主要是“得”和“舍”相平衡的原理。《道德》通过“德”概念使得个体价值指向一个形而上的、具有无限利益的生存领域,从而具有提升现实人格的意义。

  • 标签: 《道德经》 道德
  • 简介:由国家宗教局、中国伊协主办,贵州省宗教局、贵州省伊协承办的贵州省伊斯兰教解工作培训班,于2013年12月23日至27日,在贵阳市成功举办。来自全省各地的56名阿匐、12名清真寺民管会主任及省委统战部、省宗教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共80余人参加培训。

  • 标签: 伊斯兰教 贵州省 培训班 贵阳市 解经 国家宗教
  • 简介:饶宗颐先生,号选堂,又号固庵。1917年生,广东潮安人。父亲饶锷先生,颇富藏书,著有《潮州艺文志》等。选堂先生自幼承家学渊源,谙熟岭南文献掌故,而且于经史、释道书,皆有深嗜,打下了极好的学问根柢。抗战前后,在两广一带整理乡邦文献,并助叶恭绰先生编《全清词钞》。曾应顾颉刚先生之约,编《古史辨》第八册,并撰《新莽史》。

  • 标签: 饶宗颐 敦煌学研究 《古史辨》 家学渊源 选堂先生 岭南文献
  • 简介:先秦道家研究的新方向(续)──从马王堆汉墓帛书《黄帝四》说起陈鼓应六、从出土文献重新评估黄老之学战国黄老学派的发展,向来为学界所忽略,主要的一个原因是黄老派(稷下先生)的著作多已亡佚,而残存的作品亦被误判为伪书。近十年来,由于马王堆汉墓帛书的陆续公...

  • 标签: 帛书《黄帝四经》 黄老思想 黄老之学 马王堆汉墓 先秦道家 黄老学派
  • 简介:本文对瑜伽密教的根本经典《金刚顶》之第一会《真实摄》三个汉译本进行了比较研究,梳耙并以文字图示的形式展现了金刚界大曼荼罗中三十七尊在位置、名称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合大乘佛教晚期密教思想发展的趋势,深入分析了存在这种差异的原因。

  • 标签: 真实摄经 金刚顶经 金刚界大曼荼罗 瑜伽密教
  • 简介:<正>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确定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强调,“要在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广泛而扎实地进行培养、教育和发现人才的工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念好新时期的“人才”,是关系国家强弱兴衰的大事,是全党的大事。

  • 标签: 新时期 发展战略目标 现代化建设 江泽民 知识分子 培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