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切口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中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于 2016年 7月至 2018年 4月时段到我院治疗的 110例老年胆结石患者,根据双盲法的分配法则进行分组,对照组( n=55)、观察组( n=55)。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实施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价与对比。 结果:观察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易瑞沙靶向治疗晚期非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为晚期NSCLC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90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1个周期以上含铂化疗方案治疗无效。入组后,患者采用易瑞沙靶向治疗,250 mg/d,口服,连续治疗6个月。随访2年,观察患者治疗效果,记录治疗后1、2年无肿瘤进展生存率以及总生存率。治疗前、后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CD8+、CD4+/CD8+以及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采用欧洲癌症治疗组织生活质量调查核心问卷(EORTC QLQ-C30)简体中文版及肺癌专用问卷(QLQ-LCI3)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完全缓解率为4.44%(4/90),部分缓解率为41.11%(37/90),稳定率为26.67%(24/90),进展率为27.78%(25/90),治疗有效率为45.55%(41/90);1年无肿瘤进展生存率以及总生存率分别为30.00%(27/90)与51.11%(46/90),2年无肿瘤进展生存率以及总生存率分别为6.67%(6/90)与23.33%(21/90)。治疗6个月后,CD3+、CD4+、NK细胞水平以及CD4+/CD8+均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EORTC QLQ-C30问卷中体力评分、功能评分、情感评分、认知评分、社会角色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LQ-LCI3问卷中乏力、食欲减退、憋气、咳嗽、胸闷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腹泻、溃疡、食欲不振、舌炎、谷氨酰胺转移酶升高,但均较为轻微。结论晚期NSCLC患者采用易瑞沙靶向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同时不良反应较轻,适合用于晚期NSCLC的非化疗治疗。

  • 标签: 易瑞沙靶向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 2019 年 12 月 -2020 年 7 月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 6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传统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应用切口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切口长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低于对照组( P< 0.05),术后恢复时间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尿路感染、肠梗阻、切口感染、局部出血、腹腔脓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阑尾炎的治疗过程当中,切口切除术效果理想,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切口切除术 阑尾炎 传统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曲安奈德在泪管吻合术中寻找鼻侧断端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安阳市眼科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住院的单纯下泪管断裂30例(30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观察组,15例),以棉签压迫泪囊,将0.5 ml:20 mg曲安奈德注射液自上泪点注入泪管,乳白色的曲安奈德注射液自下泪管断端溢出,从而快速定位其鼻侧断端。B组(对照组,15例),由同一高年资眼外伤医师在手术显微镜下寻找鼻侧断端。比较两组寻找鼻侧泪管断端时间。结果30眼均找到泪管鼻侧断端并成功吻合泪管;A组用时(7.9±1.8)秒,B组用时(80.0±19.9)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00,P=0.000)。结论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在泪管吻合术中寻找鼻侧断端省时、方便。

  • 标签: 断裂,泪小管 手术,吻合 曲安奈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姑息护理对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8月-2020年1月收治的54例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姑息护理),各27例。结果:研究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姑息护理 非小细胞肺癌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实习护士护理评估能力存在的问题,阐述培训对策,观察培训效果。方法:以我科2018年6月~2019年1月利用查房现场教学的方法对骨科实习护士进行培训作为观察组,以培训期间的20例骨科实习护士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护理评估质量。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病史评估能力(92.3±2.1)分、合并症评估能力(94.7±2.0)分、阳性体征评估能力(95.0±3.0)分、理论能力(98.7±2.9)分、实践能力(96.7±1.0)分、培训内容满意度(93.3±3.0)分、培训方法满意度(92.3±3.0)分、考核方法满意度(93.3±1.7)分。对照组实习护士病史评估能力(80.4±1.9)分、合并症评估能力(86.5±1.8)分、阳性体征评估能力(85.7±2.4)分、理论能力(85.4±3.4)分、实践能力(85.5±1.8)分、培训内容满意度(82.6±1.9)分、培训方法满意度(84.7±1.6)分、考核方法满意度(85.6±2.9)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根据骨科实习护士护理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实习护士进行培训,能够增强其护理评估能力,提升骨科的护理质量。

  • 标签: 小查房 提高 实习护士 评估能力
  • 简介:摘要晚期非细胞肺癌是当今世界难治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化疗是治疗非细胞肺癌最常见的手段。然而,传统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产生杀伤作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节拍化疗应运而生,其通过一种连续高频率、低剂量的给药方式,以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并抑制肿瘤生长。节拍化疗可以有效控制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延缓患者寿命,改善其生活质量。因此,节拍化疗已经成为治疗晚期非细胞肺癌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肺癌 节拍化疗 肿瘤
  • 简介:摘要外泌体(exosomes)是细胞内源性的囊泡,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在正常及病理状态下均可分泌外泌体。外泌体已成为细胞间通讯的重要介质,用于传递膜和细胞溶质蛋白、脂质和RNA的载体。近年来,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已经成为病理生理疾病治疗的潜在选择,但是不良的生物利用度限制了其治疗潜力。为了实现RNA药物的治疗潜力,必须开发有效的、组织特异性的和非免疫原性的递送技术。目前已经研究了几种载体,其中外泌体被认为是有效递送siRNA的可行的载体,这里将主要对外泌体及外泌体能作为siRNA递送的天然载体进行概述。

  • 标签: 外泌体 RNA干扰 小干扰RNA 靶向 载体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切口阑尾手术对老年阑尾炎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老年阑尾炎患者共8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2组,每组各40例。期间,参照组采取传统阑尾炎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切口阑尾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老年阑尾炎患者,行切口阑尾手术,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因此,此种手术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小切口阑尾手术 老年阑尾炎 临床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CD70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R)超家族的成员之一,目前的研究证实CD70主要表达于B细胞、活化的T细胞及成熟的树突状细胞中。CD70还高水平表达于多种血液肿瘤和实体瘤,使其可能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在过去的几十年,免疫学的进步使免疫检查点得以确定,这使得癌症免疫治疗再度成为热点。现就CD70在非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与总结,以期为CD70在NSCLC中的免疫治疗提供参考和研究依据。

  • 标签: CD70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口徒手置钉微创分离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患者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共49例进行切口徒手置钉微创分离手术的脊柱转移瘤患者资料,其中男21例,平均年龄(55.62±2.97)岁(范围:26~75岁),女28例,平均年龄(52.50±1.76)岁(范围:34~72岁)。对于术前有原发肿瘤病史,出现多发转移患者不进行术前常规活检诊断;对于原发灶不明、没有肿瘤病史的患者,需术前进行穿刺活检明确诊断。术前用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估患者一般情况、脊柱肿瘤脊柱不稳评分(spinal instability neoplastic score,SINS)评估患者脊柱稳定性、硬膜外脊髓受压(epidural spinal cord compression, ESCC)评估脊髓神经受压程度、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评估神经功能情况。对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采取经后路切口徒手置钉微创分离手术进行减压及内固定。分别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包括术前神经功能评价、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切口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4周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等,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术前对1例(2.04%)肾癌脊柱转移患者进行了肿瘤栓塞,术中平均失血量为(748.60±79.39)ml,12例富血供脊柱转移瘤(肝癌、肾癌、甲状腺癌)术中出血量为970.80 ml,37例非富血供脊柱转移瘤为676.50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9例的手术时间为(213.40±9.87)min。41例手术涉及1节段(83.67%),8例涉及2个以上节段(16.33%)。49例术后引流量为(494.02±63.30)ml,引流管保留时间为(4.50±0.26)d,平均住院天数为(7.35±0.38)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31±0.29)d。术前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以C和D级为主,占79.59%;术后4周评价神经功能保持稳定或改善的患者占95.92%,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包括硬膜破裂1例、感染1例、血肿1例。结论切口徒手置钉微创分离手术对患者创伤,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脊柱固定和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显著,是脊柱转移瘤手术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脊柱疾病 转移瘤切除术 外科手术,微创性 预后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切口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中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于 2016年 7月至 2018年 4月时段到我院治疗的 110例老年胆结石患者,根据双盲法的分配法则进行分组,对照组( n=55)、观察组( n=55)。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实施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价与对比。 结果:观察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切口手术急诊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期间实施手术治疗的 9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48例,观察组 4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给予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疗效并对比分析两组间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围术期术中出血量( 32.67±5.06) mL少于对照组( 49.42±5.97) mL( P< 0.05),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 55.81±6.27) min、( 25.51±6.36) h、( 16.89±3.16) h、( 4.76±1.34) d均短于对照组( 76.73±8.52) min、( 38.79±8.14) h、( 25.74±3.58) h、( 6.21±1.48) d( P< 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肠梗阻、肠粘连、肠瘘发生率为 8.16%低于对照组 27.08%( P< 0.05);观察组优良率 93.88%高于对照组 83.33%( P< 0.05)。结论:应用切口手术急诊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可缩短手术、术后首次下床、术后排气以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佳,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小切口手术 急诊治疗
  • 简介:摘要非细胞肺癌(NSCLC)患者逐年增加,且手术等传统治疗方法效果有限。肺作为呼吸系统的核心器官,负责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外界导入的活性氧与内源性的抗氧化体系失衡共同导致肺部容易出现氧化应激损伤。氧化应激所产生的低浓度活性氧(ROS)参与了肺部肿瘤特别是NSCLC的发生与发展,而高浓度的ROS又可启动肿瘤细胞的自噬凋亡进程,并能促进NSCLC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从氧化应激所产生的低浓度ROS所造成的线粒体损伤、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和细胞信号通路异常出发,系统梳理了氧化应激在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讨论肿瘤细胞如何通过抗氧化通路的激活对ROS进行利用,同时探讨高浓度ROS在NSCLC治疗中所展现出的积极作用。

  • 标签: 氧化应激 线粒体DNA 信号转导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有效性。方法选取 201 8年 5月 -201 9年 11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 74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 传统甲状腺切除手术,研究组应用低位切口手术。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 < 0.05 ),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 P < 0.05 );研究组术后不良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治疗过程当中,低位切口手术的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 良性结节 小切口手术 有效性
  • 简介:摘要全肺切除术是中央型肺癌的一种治疗手段,为了最大程度切除肿瘤组织需要切除一侧肺组织,其导致结果包括:(1)肺容积减少及肺通气换气量减少;(2)肺血管床减少及由此导致的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后负荷增加;(3)健侧肺门与纵隔移位及由此引起的肺通气,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4)与局部血供不良,术后低氧,局部张力增高等危险因素相关的气管残端或气管支气管吻合口愈合不良,及可能出现的支气管胸膜瘘或气管支气管吻合口瘘。这导致全肺切除术相比较保留肺功能的肺切除术术后并发症风险有所增加。但并不意味着要退而求其次,放弃其在肺癌治疗中其他手术方式所不能比拟的肿瘤学治疗效益。术前精准评估患者肿瘤与淋巴结情况及手术可切除性、心肺功能,挑选出能够最大程度获益于该手术方式的患者;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以减少麻醉通气中造成的肺损伤,术中避免膈神经、喉返神经、迷走神经肺支等神经损伤,降低如支气管残端或气管支气管吻合口周围血供不良等引起残端或吻合口愈合的风险因素;优化术前、术中、术后管理中的气道管理、呼吸机管理、液体管理、疼痛管理、营养支持、心肺支持、自主咳嗽、早期活动等。可能会在规避风险的同时最大程度发挥一种手术方式本身在肿瘤学治疗中带来的效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非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ⅢB期以及其以上分期的NSCLC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4个月的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生存组30例、死亡组66例,对比两组实施化疗前的NLR、LMR值;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NLR、LMR预测患者预后的临界值;并分析不同NLR、LMR水平的NSCLC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NLR、LMR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生存组的NLR值低于死亡组(P<0.05),生存组和死亡组的LM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NLR值预测患者预后的AUC值为0.785、对应的临界值为3.19;LMR预测患者预后的AUC值为0.536,对应的临界值为3.66。不同NLR值的NSCLC患者(NLR≥3.19组与NLR<3.19组)其TNM分期及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吸烟、病理学类型、病灶部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LMR值的NSCLC患者(LMR≥3.66组与LMR<3.66组)其TNM分期、分化程度、年龄、性别、吸烟、病理学类型、病灶部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增加、分化程度增加、NLR升高是晚期NSCL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外周血中NLR值升高会增加患者不良预后的风险。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预后
  • 简介:摘要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居我国恶性肿瘤之首,而肺癌中发病率第一的是非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0%左右。NSCLC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等,由于其细胞生长缓慢、扩散转移较晚,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近年来,针对特定基因的分子靶向治疗已经成为治疗NSCLC的重要策略,而目前已经发现多种靶点基因,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KRAS)、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基因同源体B1(BRAF)、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间变淋巴瘤激酶(EML4-ALK)等。本文就NSCLC的相关驱动基因及分子靶向治疗进行综述,希望对临床上晚期NSCLC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有所帮助。

  • 标签: 肺肿瘤 癌,非小细胞肺 驱动基因 分子靶向治疗 驱动基因相关抑制剂 分子检测技术 基因突变 临床应用 个体化治疗 耐药性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