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甲氧氯普应用于偏头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于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抽出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甲氧氯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照组对应值(95.31%>81.2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应值(7.82%<21.89%),且P<0.05。结论针对偏头痛患者给予甲氧氯普进行治疗,有效提高其治疗效率的同时有助于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次数,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甲氧氯普胺 偏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使用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则采用碘酮对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74.42%)高于对照组(95.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独使用利多卡因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其药效时间不长,整体疗效较差,而使用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显著,且药物安全性高,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胺碘酮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应用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6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心律失常的患者11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分成两组,每组57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指标变化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达到96.49%(55/57),对照组患者治疗达到84.21%(48/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基本相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较对照组具有一定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中效果显著,临床指标改善明显,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 胺碘酮 心衰合并心律失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布林佐治疗青光眼的降眼压效果,并对其治疗的安全性做出评价。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5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眼科门诊所接的63例青光眼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采用0.1%布林佐滴眼液进行治疗,同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降眼压效果及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详细记录。结果采用布林佐治疗的青光眼患者眼内压下降迅速稳定,但有轻度不良反应出现如味苦、眼刺痛不适、点状角膜炎等,症状较轻可自行恢复,不影响治疗效果。结论布林佐对于青光眼造成的眼内压过高有显著治疗效果,同时不良反应症状较轻,对疗效无明显影响。临床治疗应可以广泛使用。

  • 标签: 布林佐胺 青光眼 有效性及安全性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布地奈德与硫酸沙丁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哮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对患者进行编号,并按照编号奇偶进行分组,奇数为试验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对症常规治疗并进行硫酸沙丁醇雾化吸入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布地奈德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相较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与硫酸沙丁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确切,起效快,患者能较快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布地奈德 硫酸沙丁胺醇 小儿哮喘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沙利度联合MP(马法兰、泼尼松)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住院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2组,每组21例,不受性别、年龄、分期、分的影响,病例组使用沙利度联合MP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用MP方案治疗,观察3个月,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临床特征及反应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观察其缓解率。结果沙利度联合MP方案治疗缓解率为71.4%(15/21);对照组单用MP方案治疗缓解率为52.4%(11/21)。结论沙利度联合MP方案治疗缓解率明显优于单用MP方案治疗。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沙利度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胺酮与维库溴用于小儿气管内插管全麻的安全性和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5年来56例8个月~7岁患儿,采用氯胺酮和维库溴行气管内插管全麻,观察麻醉效果,术中生命体征变化,术毕清醒状况,及术后麻醉并发症情况。结果患儿插管顺利,麻醉效果满意,均安全平稳完成手术,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随访未见异常精神症状,无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结论小儿手术采取氯胺酮和维库溴行插管全麻是一种安全实用,麻醉效果满意,术毕拔管复苏快,术后并发症少的静脉全麻方式,可运用于临床。

  • 标签: 患儿 氯胺酮 维库溴铵 气管内插管全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孕酮联合沙利度、黄芪注射液治疗肿瘤恶病质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肿瘤恶病质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支持治疗并口服孕酮,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沙利度及黄芪注射液。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酮联合沙利度、黄芪注射液治疗肿瘤恶病质,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肿瘤恶病质 孕酮 沙利度胺 黄芪注射液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碘酮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老年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5)使用盐酸普罗帕酮进行治疗,观察组(n=45)使用碘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率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6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为69.51±6.62次/min,对照组为82.59±11.38次/min,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s-CRP水平为7.69±2.54mg/L,对照组为12.04±3.41mg/L,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碘酮可有效提高冠心病老年心律失常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心率、降低患者hs-CRP水平均具有积极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良好,是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理想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胺碘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采用碘酮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按照随机编号的方式纳入分析组与参照组(n=40)。分析组采用碘酮治疗,参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分析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组间差异比较具有显著区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碘酮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治疗安全性比较显著。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快速心率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碘酮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快速心率失常治疗的患者80名,使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各为40人的两个小组。其中,将只使用碘酮进行治疗的设为对照组;将在使用碘酮基础上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的设为实验组。观察比较两组快速心率失常患者在接受不同治疗后的有效率、血压和心率情况。结果首先是在治疗的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患者95%的最终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77.5%的总有效率。其次是在血压和心率的指数方面。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指数均有下降,但实验组患者的下降趋势更大。结论对快速心率失常的患者采取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的治疗方式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并改善临床不良症状,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胺碘酮 美托洛尔 静脉注射 快速心率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沙丁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喘息性疾病患儿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地塞米松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沙丁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8%,P<0.05;两组用药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试验组3个月后复发率为13.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43%;试验组12个月后复发率为6.52%,低于对照组的21.74%,P<0.05。结论沙丁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发作具有疗效好,安全系数高,预后理想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沙丁胺醇 布地奈德 小儿喘息性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碘酮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心衰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碘酮注射液。观察、统计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接受治疗1d后的血压、心率和心功能变化参数。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计算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结果治疗1d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心功能变化参数与治疗前比,有了明显改善,而且观察组的心率和心功能变化参数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0%,可见,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碘酮配合其他药物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能有效性地改善患者的心率,控制患者的病情,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胺碘酮注射液 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通过碘酮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运用碘酮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72.5%,p<0.05;在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碘酮可以有效的提升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控制不良反应,治疗安全与效果均有保证。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美托洛尔联合碘酮用于冠心病心律不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用药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碘酮以及美托洛尔联合碘酮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析,实践可知,乙组和甲组的有效人数分别是40例和31例,总有效率分别是93.1%和72.1%,乙组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数据资料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碘酮进行治疗,效果明显,能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病情,使患者尽快恢复,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美托洛尔 胺碘酮 冠心病心律不齐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乌司他丁联合泛影葡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采用乌司他丁联合泛影葡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肠梗阻症状解除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肠梗阻症状解除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乌司他丁联合泛影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乌司他丁 泛影葡胺 粘连性肠梗阻 应用
  • 简介:目的比较电复律和碘酮复律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42例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术前常规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术中采用环肺静脉隔离方法,术后第一次复发时随机分为电复律组(行电复律治疗)和碘酮复律组(行碘酮复律治疗),各21例。比较两组患者成功率、转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碘酮复律组转复时间为(4.09±0.23)h,住院时间为(4.65±0.85)d。电复律组转复时间为(3.02±0.16)h,住院时间(3.18±0.57)d。电复律组转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碘酮复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复律成功率与碘酮复律组相同,转复时间短于碘酮,所以电复律有效、快速。

  • 标签: 阵发性房颤 射频消融 电复律 胺碘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