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虚《滹南遗老集》中的语法分析(一)──兼谈中国古代语法学在宋金时代的重大发展孙良明0引言金人王虚(1174-1243)《滹南遗老集》旧时图书分类属诗文别集(见《丛书集成初编》),但全书45卷,41-45为诗文作品,38-40为诗话外,绝大部分是...

  • 标签: 中国古代语法学 语法分析 王若虚 新唐书 句法结构 辨惑
  • 简介:雍正朝名臣弘恩,任湖广襄阳道时,重修位于襄阳府的隆中和校士馆,受到当地士民称赞。任湖南岳常道时“官声大好”,仅用五年升至二品巡抚。在湖南巡抚任上,弘恩统率官兵“开辟”六里苗疆;在两江总督任上政绩突出,备受雍正皇帝宠信。但是,随着乾隆帝施政方针的巨大翻转,弘恩仕途滑向低谷,屡遭厄运。其悲剧命运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主政严急,与乾隆皇帝“宽严相济”的治国之道背道而驰。

  • 标签: 雍正 乾隆 赵弘恩
  • 简介:欣闻毅衡教授的《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一书在台湾以《符号学》为名得以出版,深觉庆幸;两岸符号学界的互动与交流或许可以借此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 标签: 符号学原理 赵毅衡 出版 对话
  • 简介:从符号学出发,怀揣对传媒研究的观照,就此,开始一段思维的旅行。符号是进行意义活动独一无二的方式,无论表达、传播,抑或解释。人之所以为人,正在于其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的意义活动。传播学同样认为,人可以不传播,但不可能不表意。人的意义活动像影子一样,充斥着周遭的全部生活,悄无声息地佐证着每个个体的存在。符号,

  • 标签: 传媒研究 符号学 旅行 思维 赵毅衡 词典
  • 简介:修琴、李元秀自诩为“口才学中的论辩全书”的《辩论神风》把我骗苦了。我把它当做“论辩全书”,花了22.8元买到手,本指望能从中学到有关论辩的所有知识,然而从头读到尾,却没见任何新东西,除了剽窃还是剽窃,再就是胡编乱造的大杂烩。

  • 标签: 剽窃 辩论 李元 编著
  • 简介:明熙的短篇小说《洛东江》作为殖民地时期阶级文学运动的代表性作品,被视为向无产阶级文学(KAPF)"第一次转向"的象征性作品。主人公朴成运曾试图去模仿殖民者"日本"的文化,然而终究还是未找到归属感,在本土文化和殖民文化之间彷徨,最终决定通过拒绝殖民主义意识形态以及找回殖民地以前他们的过去来进行反抗。由此朴成运通过洛东江这一民族空间深化了自己的民族意识并看到其中深层的阶级问题。从阶级论来看,可以通过对阶级矛盾的分析找出韩国当时各种社会问题的根源,从这一层面上,本文试图从后殖民主义角度以霍米·巴巴关于混杂性的理论,结合阶级中心目的论社会主义叙事对该作品进行分析,探讨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混杂性是如何推动主人公意识到民族问题并最终看到其中深藏着的根本原因——阶级问题的。

  • 标签: 赵明熙 《洛东江》 混杂性 后殖民主义思想 阶级意识
  • 简介:传播学与符号学都是仅有百年历史的年轻学科,两者渊源与发展进路各不相同。符号学的学科化与索绪尔于1907—1911年在日内瓦大学讲授的普通语言学课程关系密切。几乎同一时期,新闻传播学课程正式开设。1905年,布莱尔(willardG.Bleyer)在威斯康星大学开出为期一年时间的新闻学课程,新闻学成为传播学的第一个主要研究对象,且其影响延续至今——学界仍将“新闻”与“传播”并称。

  • 标签: 传播符号学 媒介语境 访谈录 赵毅衡 新闻传播学 威斯康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