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犯罪周期现象,学名应为犯罪循环变动,是指犯罪现象的总体及若干罪种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比较稳定的涨落起伏以至循环往复.犯罪周期是一种近乎规律性的盛衰交替变动,是犯罪运动的正常表现形式.犯罪周期理论的建立和运用对正确研判犯罪形势,修正与克服传统经验分析及定性研究中的错误与不足,探索与把握犯罪宏观、微观规律,科学预测犯罪走向及解释犯罪数量变化原因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犯罪周期 犯罪现象 罪种
  • 简介:20世纪90年代关于基因决定犯罪的新说法,在基因时代更具有迷惑性.人的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要受到基因的影响,但更重要的还要受到主体内外的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把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的决定因素简单地归结为基因的作用.基因是不能直接影响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产生的,基因决定论本质上是一种生物学决定论和遗传决定论.

  • 标签: 基因 犯罪心理 犯罪行为 生物学因素 遗传因素
  • 简介:指导原则中认为对有罪法人的宣判也应包括,大型利益集团和公众对于近期惩罚法人犯罪的支持说明了法人刑事责任将会成为对商业行为进行经济规范的一个日益重要的方面,指导原则要求法人须赔偿因其行为给受害人带来的任何损害

  • 标签: 法人犯罪
  • 简介:犯罪学康树华犯罪学是研究犯罪现象的产生、发展、变化规律,寻求犯罪原因,探索预防减少以至消灭犯罪之对策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一、犯罪学形成的历史与现状犯罪学,英语Criminologg,在词源学上,一般认为它是拉丁文Crimen(犯罪、罪行)和希腊文Lo...

  • 标签: 犯罪学研究 预防犯罪 犯罪预防 青少年犯罪 犯罪社会学 犯罪现象
  • 简介:犯罪的本质从古到今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始终是一种破坏社会秩序的反社会行为.或者说,犯罪在物质形态上的变化远大于观念形态上的变化,尤其在动机上仍保持着浓厚的原始色彩.现代犯罪只不过是原始犯罪的延伸,是文化变异的结果,在文明外衣掩盖下的仍是人的生物冲动向文明的挑战.文明社会犯罪无异于古老社会的变种.

  • 标签: 犯罪 进化 规律 启示
  • 简介:尽量减少与法人犯罪相关的支出和法人为防止犯罪的支出的社会问题就成了法人自身的问题,就会出现法人犯罪,一个将法人责任限定在疏于防范其成员犯罪的范围内的刑罚体系将使法人外化其业务的社会成本

  • 标签: 法人犯罪
  • 简介:一、走私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走私犯罪尤其是东南沿海的走私犯罪越来越严重,发案率至今居高不下。据统计,从1980年至1990年,全国海关共查获各类走私案件25.3万起,案值33.3亿元。从1990年至1997年,5年共查获走私案件9.04万起,案值392.7亿元。上海一家食品有限公司,从1995年3月至1996年

  • 标签: 打击走私犯罪 走私集团 走私案件 走私物品 经济建设 东南沿海
  • 简介:<正>一、单位犯罪的概念1987年元月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47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犯走私罪的,由司法机关对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该单位判处罚金,判处没收走私货物、物品、走私运输工具和违法所得。"这

  • 标签: 单位犯罪 刑事责任 单位意志 直接责任人员 犯罪集团 犯罪主体
  • 简介:一、泰国毒品犯罪的现状1、毒品生产泰国是一个毒品生产国,其生产的毒品主要有:鸦片、大麻、安非他明及海洛因。2、国内的毒品运输通道泰国毒贩也从其他重要的毒品生产国走私毒品,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总是能通过不同的边境通道抵达目的地。3、非法使用毒品的程度根据泰国发展研究所的一项关于泰国瘾君子数目的调查,确认除了安非他明、大麻和海洛因外,消费量最大的是液体毒品。二、毒品交易情况和东南亚及欧洲国家间的国际性辛迪加组织海洛因和大麻是东南亚国家向欧洲供应得最多的毒品。来自金三角的部分海洛因经由泰国走私出来,而大麻则是经老挝、泰国和柬埔寨等国运出,在其未能确定目的国时,几乎途经了亚洲的各个国家。

  • 标签: 泰国 毒品犯罪 刑事犯罪 毒品生产 毒品交易
  • 简介:<正>我国刑法第171条,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以下称《严惩决定》)、《海关法》、《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称《补充规定》)、《关于禁毒的决定》(以下称《禁毒决定》)中对毒品犯罪都作

  • 标签: 打击毒品犯罪 注射毒品 罪状 补充规定 犯罪问题 我国刑法
  • 简介:我涉足犯罪研究领域有30年了,对犯罪问题仍在思索之中。今天看来,过去包括自身在内的许多观点都是值得检讨或进一步推敲的。想到几点,与同仁共思。

  • 标签: 犯罪学 犯罪研究 犯罪问题 检讨
  • 简介:犯罪原因学说反对意志自由的观点,认为犯罪虽然存在着个人原因,  决定论犯罪原因的学说主要有

  • 标签: 犯罪原因 简论犯罪
  • 简介:<正>犯罪对象,是刑法理论及实践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长期以来,我国刑法理论中存在重犯罪客体研究轻犯罪对象研究的现象,对犯罪对象的认识研究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我国刑法理论界对犯罪对象的认识存在诸多不同的观点,对许多相关问题的认识仍含糊不清。按照我国现行刑法理论的通说,犯罪对象是指具体犯罪行为所指向的人或事物,是犯罪客体的客观表现,任何犯罪都有犯罪客体但却未必有犯罪对象。

  • 标签: 犯罪对象 犯罪客体 犯罪行为 行为对象 犯罪构成 行为客体
  • 简介:过失行为的主观意志,过失犯罪中的不法意志是过失行为的心理动因,不能说没有预见就肯定要实施过失行为

  • 标签:
  • 简介:  贩卖毒品是毒品犯罪中数量最多,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非法消费型毒品犯罪包括非法持有毒品罪,是毒品犯罪中最严重的一种

  • 标签: 毒品犯罪
  • 简介:第三种观点认为毒品犯罪是违反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法规,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禁毒法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以及从事与上述毒品犯罪直接相关的或者与毒品有关的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  (四) 毒品犯罪的定义  笔者认为

  • 标签: 毒品犯罪
  • 简介:本文从单位犯罪究竟是几个主体的犯罪这一问题出发,评论指出了理论界现存的两主体说、一主体说以及复合说等观点在适用中的不足。最后在对"双罚制"溯源的基础上,论证了"双罚制"的本质,进而提出单位犯罪是一个犯罪、一个犯罪主体、一个刑罚主体、两个(或多个)刑罚分担对象的"唯一主体说",并对该说的解释功能、立法价值、司法价值进行了论证。

  • 标签: 单位犯罪 主体 双罚制 唯一主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