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踪护理联合无缝隙护理模式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医院收治的NAFLD研究,样本为98例,于2023年1~12月纳入。以双色球法分组,分别为无缝隙护理(无缝隙组)、无缝隙护理联合跟踪护理(联合组),每组49例。对比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肝功能指标无差异(P>0.05),护理后联合组肝功能指标优于无缝隙组(P<0.05);相比无缝隙组,联合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模式用于NAFLD基础上联合跟踪护理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促进患者更满意,有应用价值。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无缝隙护理 跟踪护理 肝功能 满意度
  • 简介:目的研究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进行诊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指标:天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汁酸(TBIL);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肝纤维化指标: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IV-C);并进行上腹部CT平扫,计算肝/脾CT比值。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4%(53/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42/58)(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的AST、ALT、γ-GT、TBIL、TC、TG水平均明显降低,肝/脾CT比值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LN、PCIII、IV-C和H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明显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降低血脂。

  • 标签: 复方丹参滴丸 多烯磷脂酰胆碱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功能 血脂 肝纤维化
  • 简介:目的探讨双环醇干预乳腺癌患者化疗及内分泌并发脂肪肝的有效率。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均进行化疗及内分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双环醇片治疗,对两组脂肪肝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经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后,观察组ALT、AST及TBIL指标改善显著,而对照组肝功能则出现程度不同的损伤,观察组脂肪肝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时应用双环醇干预可有效降低脂肪肝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双环醇 乳腺癌 化疗 内分泌 脂肪肝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85岁,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并感染、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险组)、冠心病、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既往无青霉素、头孢菌素等药物过敏史。因近日饮食差,医嘱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商品名安迪泰,山西太原华北制药厂,批号20080103)3.375g/次,bid的基础上,加用30%脂肪乳剂(西安立邦制药厂,批号0801105)250mL。

  • 标签: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脂肪乳剂 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葛根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SPF级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10只,常规饲料喂养,模型组20只,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模型形成,模型组随机分为2组(胰岛素抵抗组、葛根素干预组,每组10只),继以高脂饲料喂养,葛根素干预组同时给予葛根素注射液100mg·kg-1·d-1腹腔注射.干预6周后,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附睾脂肪组织中GSK-3β的表达,分析对比各组的表达差异;定期检测大鼠体重、空腹血糖及血浆胰岛素、血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BW)、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显著升高(P<0.05或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显著下降(P<0.01),胰岛素抵抗模型诱导成功;葛根素干预6周后,与胰岛素抵抗组大鼠比较,脂肪组织中GSK-3β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葛根素显著下调脂肪组织GSK-3β的表达,并且可能参与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

  • 标签: 葛根素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胰岛素抵抗 脂肪组织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不同BMI体重指数的中老年高血压体检人群血脂检验水平以及脂肪肝检出率,为临床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8月在本院行健康体检的90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BMI体重指数进行分组对照,BMI㎡纳入常规组、BMI体重指数24-28kg/㎡纳入超重组、BMI体重指数>28kg/㎡纳入肥胖组,各组30例。对比分析各组血脂水平以及脂肪肝检出率。结果:肥胖组、超重组血脂检验水平、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组,肥胖组显著高于超重组,各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 简介:目的:初步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活性炭缓释微囊对幼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保护作用,并且探讨其对miRNA及相应的靶基因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复制幼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模型。HE染色观察幼鼠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microRNA芯片检测肝组织的miRNA表达谱;荧光定量PCR对miRNA进行验证;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法对目标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并进行验证。结果:根据检测结果,初步确定miRNA199a-5p和miRNA-378-5p是NAFLD的关键miRNA,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lipase,Lpl)是miRNA199a-5p的靶基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olregulatoryelementbindingproteins-1,Srebp1)、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enhancerbindingproteinalfa,C/EBP-α)是miRNA-378-5p的靶基因。结论:推测N-乙酰半胱氨酸活性炭缓释微囊可能通过上调Lpl表达水平,下调Srebp1和C/EBP-α表达水平。这些基因与脂肪肝密切相关,可能对幼鼠NAFLD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N-乙酰半胱氨酸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MIRNA LPL Srebp1 C/EBP-α
  • 简介:目的:观察蛹油α-亚麻酸乙酯胶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有显著性下降(P〈0.05).瘦素、HOMA—IR水平下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蛹油α-亚麻酸乙酯胶丸通过[]改善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胰岛索抵抗,调节血脂,从而减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肝损害,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蛹油α-亚麻酸乙酯胶丸蛹油α-亚麻酸乙酯胶丸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胰岛素抵抗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丹参滴丸辅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方式将我院2018年6月-2020年12月内4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肝纤维化患者纳入研究,遵从“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27例,联合丹参滴丸);观察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达95.0%,对照组仅为65.0%,P<0.05。经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较低,数据和治疗前以及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丹参滴丸辅助治疗具有显著价值,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肝功能和血清肝纤维化水平。

  • 标签: 丹参滴丸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纤维化 血清肝纤维化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自拟降脂方对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酶及脂质过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10月就诊的酒精性脂肪肝9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降脂方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脂、血清酶及脂质过氧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丙二醛水平较治疗前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氧化物歧化酶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自拟降脂方能明显降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TG、TC及血清酶指标,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抑制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

  • 标签: 还原型谷胱甘肽 自拟降脂方 脂肪肝 酒精性 转氨酶类 脂质过氧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面部年轻化患者治疗中,采用自体脂肪面部填充、面部除皱术联合的效果。方法:选取56例面部年轻化手术患者,摸球法分为两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面部松弛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VEGF、bF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脂肪面部填充、面部除皱术联合用于面部年轻化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能快速改善患者面部松弛指标,提高生长因子水平。

  • 标签: 面部年轻化 面部除皱术 自体脂肪面部填充
  • 简介:目的:观察脂肪酸酰胺水解酶(fattyacidamidehydrolase,FAAH)抑制剂URB597诱导人肝癌高转移细胞MHCC97H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给予不同浓度(1、5、10μmol/L)URB597与MHCC97H孵育,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inducingfactor,AIF)在细胞核中的水平,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采用caspase3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活性变化。结果:(1)不同浓度(1、5、10μmol/L)URB597作用细胞1、4、7d后,凋亡细胞数目明显增加,呈时间-剂量依赖性;(2)不同浓度URB597作用96h后细胞内caspase3活性明显升高,且细胞核中AIF水平显著增加;(3)10μmol/LURB597作用细胞96h后,与对照组相比,Bcl-2水平明显下调,Bax水平明显上调,Bcl-2/Bax比值显著下降。PI3K抑制剂LY294002亦可显著降低Bcl-2/Bax比值,但与10μmol/LURB597作用相比,对Bcl-2/Bax比值的影响程度较低。结论:URB597可通过促进人肝癌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该作用与其下调Bcl-2/Bax比值,影响线粒体通透性,诱导caspase依赖和非caspase依赖的细胞凋亡有关,且部分依赖于PI3K/Akt通路。

  • 标签: 脂肪酸酰胺水解酶抑制剂 URB597 肝癌细胞MHCC97H 细胞凋亡 PI3K/AKT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及心血管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本文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2010年2月~2015年5月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不同的病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为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对照组为不合并酒精性脂肪肝,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胰岛功能及血脂水平等资料。结果观察组的HOMA-IR、AUCC、HOMA-β和AUC1等胰岛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TG、TC等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HDL-C、LDL-C等血脂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确定BMI、TG、ALT、AUC1、常数项、腰臀比及合并代谢综合征等因素是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会伴有肥胖、脂代谢紊乱及高血压等的代谢综合征表现,且和胰岛素抵抗有密切关系,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

  • 标签: 2 型糖尿病 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 胰岛素抵抗 心血管病变
  • 简介:目的观察阿霉素与顺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对骨肉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42例骨肉瘤患者完全随机分为研究组19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阿霉素25mg/m^2静脉注射,第1~3天;顺铂100mg/m^2(静脉滴注24h);研究组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7.5mg/m^2静脉滴注,第1—14天;2组均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VEGF及MMP-9的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清VEGF及MMP-9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356±282)μg/L比(518±503)μg/L,(213±192)μg/L比(382±343)μg/L,均P〈0.05]。结论阿霉素与顺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能够明显降低骨肉瘤患者外周血VEGF及MMP-9的表达水平。

  • 标签: 骨肉瘤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阿霉素 顺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