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盐酸二甲双胍结合左卡尼汀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及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结合左卡尼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生化指标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化指标改善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结合左卡尼汀,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改善患者各生化指标,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盐酸二甲双胍 左卡尼汀 非酒精性脂肪肝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和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组和恩替卡韦组,每组40例。干扰素组给予干扰素α-2b治疗,恩替卡韦组给予恩替卡韦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肝脏组织学、HBV标志物及HBV DNA变化情况,统计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48周后2组肝功能及肝脏组织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HBV DNA及HBV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而恩替卡韦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干扰素组(P均<0.05)。恩替卡韦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干扰素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相对于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更好的效果。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肝 干扰素 恩替卡韦
  • 简介:【摘要】目的:详细分析冠心病合并脂肪肝疾病给予二级预防和调脂治疗的价值。方法: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抽取参照组冠心病没有脂肪肝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心肌损害与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心肌钙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30例慢性肾脏病心肌损害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在征得所有受试者知情同意下进行hFABP、cTnI检测及比较。结果两组受试者及组内心肌缺血患者与心肌梗死患者hFABP、cTnI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ABP结合cTnI可准确揭示慢性肾脏病心肌损害程度并为患者分型及预后预测提供准确科学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心肌钙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上v海市奉贤区古华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在保肝、改变生活方式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恩替卡韦联合双环醇治疗;对照组只加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4周前后生物化学各项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80例患者生物化学应答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肝 恩替卡韦 双环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联合检验血清淀粉酶(AMY)、脂肪酶(LPS)与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60例正常者设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对两组AMY、LPS與CRP水平予以检测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AMY为(760.6±64.5)U/L,LPS为(1626.4±125.4)U/L,CRP为(44.6±12.3)mg/L;对照组患者AMY为(86.0±16.7)U/L,LPS为(93.0±26.7)U/L,CRP为(1.2±0.6)mg/L。观察组患者AMY、LPS与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可联合检验AMY、LPS、CRP水平,以此判断病情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血清淀粉酶 脂肪酶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外科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中应用多种油脂肪乳对肝功能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4月于本院接受胃癌根治术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取中心随机系统分组法设置组别,患者术后均接受肠外营养支持,A组(n=41)接受常规脂肪乳、B组(n=41)接受多种油脂肪乳。比较患者肠外营养支持后肝功能、炎性因子、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营养干预有效率。结果:患者营养干预首日肝功能、炎性因子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治疗7日后CRP(32.65±15.68)mg/L、IL-1(182.54±41.19)μg/L、IL-6(172.35±42.41)ng/L、ALT(35.27±4.09)U/L、AST(38.35±4.72)U/L,住院时间(15.42±2.46)d、手术并发症发生率(9.76%)均低于A组,且B组营养干预有效率(100.00%)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肠外科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中应用多种油脂肪乳对患者术后肝功能及相关炎性因子改善具有积极意义,且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胃肠外科 肠外营养支持 多种油脂肪乳 肝功能 炎性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总胆固醇正常的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和130例CHD患者(CHD组)血清中hs-CRP和h-FABP进行测定。结果总胆固醇正常、边缘性增高和升高的CHD患者血清中hs-CRP和h-FABP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联合应用hs-CRP和h-FABP两种标志物判别,对总胆固醇正常的CHD患者诊断阳性率为90.0%,分别高于单独应用hs-CRP的75.0%和h-FABP的32.5%。结论联合检测hs-CRP和h-FABP,既能提高预测发生CHD的危险性,也可提高早期诊断CHD和心肌损伤的准确性。

  • 标签: 总胆固醇 超敏C-反应蛋白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冠心病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联合用药(阿托伐他汀+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取在研究时间段内,本院接诊的76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38例,对照组38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以及阿托伐他汀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肝功能、血脂指标对比。结果: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后,患者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LT、AST、GGT、TC、T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降低患者ALT、AST、GGT、TC、TG水平,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多烯磷脂酰胆碱 酒精性脂肪肝 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舒肝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疗效以及对其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8年 1月 -2019年 10月间收治的 9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 45例)和观察组( 45例),对照组采用舒肝宁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两组连续治疗 2周后, 对患者体内的血清TGF-β1、 TNF-α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 TGF-β1、 TNF-α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说更低,且总有效率达到 88.89%,高于对照组有效率 60%。 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舒肝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舒肝宁 还原型谷胱甘肽 酒精性脂肪肝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 -β1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肝功能异常患者时应用利拉鲁肽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到2020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肝功能异常患者78例,使用随机法进行平均分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则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利拉鲁肽,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血糖水平以及体重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82.05%明显高于对照组41.03%(P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非酒精性脂肪肝肝功能异常 利拉鲁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测甘油三酯(TG)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TG/HDL-C)、谷氨酰转移酶(GGT)对预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价值。方法:选取200例NAFLD患者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200例人员为对照组,对比各组血脂水平并且分析TG/HDL-C与GGT对预测NAFLD的价值。结果:观察组在TG、TG/HDL-C、GGT检测水平上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HDL-C水平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HDL-C预测NAFLD的临界值为1.3856,GGT预测NAFLD的临界值为27.9U/L。结论:临床中通过检测血清TG/HDL-C、GGT有助于预测NAFLD,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有利参考,值得推广。

  • 标签: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谷氨酰转移酶 非酒精性脂肪肝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短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肪相关因子、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心衰发生率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到2017年4月收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给予短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血清脂肪相关因子、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和心衰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血清脂肪相关因子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随访中心衰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病情,减低患者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心衰发生率。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血清脂肪相关因子 血管内皮功能 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