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输尿管损伤的原因、诊断及治疗。目的对6例输尿管损伤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输尿管损伤中,医源性损伤2例,外伤性损伤4例;手术治疗5例,逆行输尿管双丁管引流通1例治疗效果好。结论B超检查简单易行,结合静脉肾盂造影(IVP)及逆行插管造影,术中会诊多能确诊,早期发现及时手术是治疗输尿管损伤的关键。

  • 标签: 输尿管损伤 诊断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治疗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具体方法,总结相关经验。方法结合本院近5年来进行治疗的20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依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相应的修补手术,16例患者痊愈,2例患者出现胆管感染问题,1例患者有胆管狭窄问题,1例出现胆漏并导致死亡。结论作为一种常见并且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医源性胆管损伤对患者的危害极大,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做出及时处理。

  • 标签: 医源性胆管损伤 修补 治疗 预防
  • 简介: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工具的增多,颅脑损伤发生率逐渐增高,意识障碍和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了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笔者认为在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上,遵循循序渐进、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原则,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颅脑损伤患者意识和肢体功能恢复,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颅脑损伤 早期 康复 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外伤性脾损伤诊断与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6年1月88例外伤性脾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行脾切除术。31例行保脾手术,5例行非手术治疗。治愈82例,死亡6例。结论脾损伤应以临床为主早诊断,及早手术;根据脾损伤情况、患者的全身状况等决定手术以及手术方式。

  • 标签: 脾损伤 早期诊断 早手术 自体血回输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引起甲状旁腺损伤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我院13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行双侧甲状腺腺叶全切或近全切术,观察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情况.根据有无结扎甲状腺下动脉将132例患者分为2组,结扎组19例,未结扎组113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钙浓度.结果术后18例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例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结扎组16例(84.2%)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未结扎组2例(1.8%)甲状腺功能低下.术后7d结扎组患者血钙浓度为(1.79±0.23)mmol/L,低于未结扎组(2.13±0.16)mmol/L(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主要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损伤有关,术中精细解剖,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可避免术后并发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切除术
  • 简介:本文总结分析2000年5月-2012年4月我单位儿科、五官科、外科儿童意外损伤共73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73例患儿中,男46例,女27例。从年龄阶段划分:1岁4例,2~3岁14例,4~7岁29例,8~12岁21例,13~14岁5例。受伤原因有:玩耍时用利器或弹弓、玩具枪等伤眼共25例,跌伤头、面部或伤及五官者18例,鼠药中毒5例,误服过量药品中毒5例,误食野果、毒草4例,药物中毒5例,爆竹伤眼2例,幼儿误吞异物3例,食物中毒2例,车祸2例,溺水1例,误服硫酸1例(该例12岁女童死亡)。

  • 标签: 儿童 意外损伤 危险因素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43例未行急诊手术治疗的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颅内是否发生PHI分为进展组(并发PHI)46例与非进展组(未并发PHI)97例。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发生PHI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两次CT血肿量差、合并颅骨骨折、意识障碍、瞳孔扩大、D-二聚体(D-D)和血小板(PLT)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50岁、入院时GCS评分<12分、两次CT血肿量差>20ml、意识障碍、瞳孔扩大、D-D>1.24mg/L、PLT>300×109/L是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发生PH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针对上述危险因素,临床应尽早发现,早期处理和预防,可以有效降低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PHI的发生率,改善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颅脑损伤 进展性出血性损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软消积饮治疗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和文献分析对软消积饮中可能的活性成分和靶点进行筛选和预测,并构建有效成分-靶点网络;通过GenCards及OMIM数据库获取纤维化的疾病靶点,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运用STRING软件平台构建蛋白质互作用(PPI)网络,并将结果在Cytoscape进行可视化分析处理;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有效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的相关通路分析。最后通过软件消积饮的水煎液对CCl4诱导的纤维化大鼠进行病理验证,考察软消积饮水煎液对大鼠肝脏组织的AST和ALT水平的影响。结果:根据OB≥30%及DL≥0.18筛选出软消积饮防治纤维化的主要活性成分224个以及1204个可能的作用蛋白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4251个生物过程条目;利用KEGG数据库对相关通路进行富集得到560条通路,主要涉及cAMP、NF-κB、AMPK、TGF-β1等与肝炎、纤维化相关信号通路。病理实验结果显示软消积饮能有效减轻CCl4对大鼠的损伤。CCl4组组织ALT、AST水平升高,提示损伤。秋水仙碱和软消积饮治疗组与CCl4诱导大鼠纤维化模型组比较,ALT、AST活性显著降低(p

  • 标签:   网络药理学 软肝消积饮 肝纤维化 分子机制,实验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杂内胆管结石行腹腔镜左半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复杂内胆管结石患者共有52例,均于2022.02-2024.02期间入我院治疗。按掷骰子法分组,26例/组,参照组行腹腔镜左半切除术治疗,分析组行腹腔镜左半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评析、处理二组的肝功能状况、治疗疗效。结果:相较于参照组而言,治疗前分析组肝功能状况与其相似,治疗后分析组肝功能状况更好、治疗疗效更高(P<0.05)。结论:使用腹腔镜左半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可以使复杂内胆管结石患者的肝功能得到改善,提高治疗疗效,值得应用。

  • 标签: 复杂肝内胆管结石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术 治疗疗效
  • 简介:主食,就是我们最常吃的大米、白面,主要包含碳水化合物。以往大家普遍认为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利于减肥、有益健康,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会增加中风、心梗等风险。吃中等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55%)的人群,以每日摄入2000卡来算,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250~275克,早期死亡风险最低,最长寿。

  • 标签: 精白米面 低碳水化合物 脂肪肝 碳水化合物饮食 死亡风险 高蛋白饮食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肿瘤切除术治疗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肿瘤55例。将采用腹腔镜手术的28例作为观察组,行开腹切除术的27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对两组术前1d和术后1、3d肝功能和凝血指标进行比较。统计两组并发症、复发转移发生情况和1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腹腔引流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d和3d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高于术前1d(P〈0.05)。术后1d和3d观察组ALT、AST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术后复发转移发生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切除术相比,腹腔镜切除术创伤小,有利于肝功能的早期恢复,未增加并发症及术后转移复发风险,可以用于肿瘤切除。

  • 标签: 肝肿瘤 腹腔镜 肝切除术 治疗结果
  • 简介:脂肪早期没有临床症状,往往是体检B超或行CT检查时才被发现,正是因为其具有隐蔽性,所以难以得到患者的重视。如在初期不加以重视,10%~20%的单纯性脂肪会进展为脂肪性肝炎,其中的15%~25%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 标签: 单纯性脂肪肝 脂肪性肝炎 临床症状 CT检查 隐蔽性 肝硬化
  • 简介:恶性阻塞性黄疽确诊时多数已为晚期,外科根治性切除率极低,而短路手术或姑息性切除术在围手术期都有较高的并发症及术后死亡率。1966年Seldinger首先用套管针从右侧肋间穿刺胆道获得成功。Okduda于1974年发展了细针穿刺技术,降低了胆道穿刺后的外科干预率、并发症和死亡率。同年Molnar和Stocknm用经皮穿刺胆道引流术(pemutmmoustranshepaticcholangiographyanddrainage,FTCD)缓解恶性阻塞性黄疸成功,

  • 标签: 经皮肝穿刺 胆道内支架 临床应用 恶性阻塞性黄疸 经皮肤 SELDI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