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观已经成为医疗系统员工的基本准则。因此,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要求医务人员提高人文素质,更加关注和关爱患者。临床药学是培养高等药学服务人才的摇篮,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提高学生的药学服务意识和综合素质,使其成为新时代优秀的临床药学人才。共情是一种主动感知和体验他人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能力。具有同理心的药学服务专业人员不仅可以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还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诊疗效率。目前,临床药学教育中共情能力的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规范的培养体系。因此,探索临床药学人才共情意识的培养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临床药学 共情意识 药学服务 人才培养 策略
  • 简介:摘 要:个体化药物治疗策略是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和基因组信息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的一种新兴方法。本文探讨了个体化药物治疗策略的实践与挑战。实践方面,个体化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例如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个体化治疗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技术和经济方面的限制,以及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实施和监测的困难。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个体化药物治疗策略的应用,需要进一步改进技术手段,加强多学科合作,提高医生和患者的认知和接受度,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范。

  • 标签: 个体化药物治疗策略,基因组信息,实践,挑战,技术限制,经济限制
  • 简介:摘要:药品生产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随着临床所使用的药品种类不断增多,在进行药品生产的过程中对生产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生产要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世界范围内工人的一种质量管理制度,是确保药品质量管理的基础,其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主要根据实际的药物生产情况制定合理的检查管理方案,明确各环节的管理要求,确保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最大限度的实现行政资源作用的发挥。

  • 标签: 药品生产 质量管理 风险控制
  • 简介:8月3日,卫生部公布了新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与4月20日的征求意见稿相比,似乎给人们的印象是:对抗菌药物管理总体放松了,但加强了对基层用药的约束。比如取消了医院使用抗菌药物的数量和品规限制,取消了新上市抗菌药物的使用限制。基层医疗机构只能使用基药目录抗菌药物,村卫生室、个体诊所须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方可开展抗菌药物静脉注射等。

  • 标签: 抗菌药物 药物管理 放松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基层医疗机构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许多企业对于出现风险的判断主要是按照个人经验的具体情况,判断者自身经验上的差异,因此其对风险进行的评估就会存在差异,因此也就会更加的主观。相同的事件,有可能让经验富足的人看就会觉得存在风险,而让一些经验不足的人看就会认为并不会产生什么风险。风险评估相对片面,不能够全面对其加以考虑,因此还可能会对一些方面比较严重的风险加以忽视,经常会避重就轻。文章对药品生产管理中的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

  • 标签: 药品 生产管理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药品关乎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但是在其生产的过程中管理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如何才能加以完善并保证药品质量这是相关药品生产管理工作者需要重视的任务。本文先阐述了药品生产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内容、药品生产管理中风险管理的意义以及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几个方面,然后又对药品生产管理优化的有效应用路径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 标签: 药品生产管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险管理用于护理管理的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未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期间接诊的病人500名为对照组,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期间接诊的病人800名为试验组。对比管理质量等指标。结果:关于管理质量,试验组的数据是(98.24±0.96)分,和对照组(92.59±1.84)分相比更高(P<0.05)。关于风险事件,试验组的发生率是0.5%,和对照组的4.2%相比更低(P<0.05)。关于满意度,试验组的数据是98.87%,和对照组88.4%相比更高(P<0.05)。结论:护理管理中用风险管理,效果显著。

  • 标签: 护理管理 满意度 风险管理 价值
  • 简介:目的对比风险管理和常规管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管理效果,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急诊部收治的148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急救时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急救时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确诊时间、确诊到手术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其中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4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4%,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t=5.214,P=0.001。结论在对脑出血患者急救时采用风险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急救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广大医护人员就行推广和研究。

  • 标签: 风险管理 常规管理 脑出血 急救时间
  • 简介:摘要:药品是对病患进行治疗的重要物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药物品类也越来越多,对药品质量进行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药品GMP指的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国家药品监管局所出台的对药品的生产以及质量进行管理的基本准则,其中对药品进行变更控制、偏差管理以及质量风险管理等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药品GMP质量管理 变更控制 偏差管理 质量风险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结合流程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以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为研究时段,纳入该阶段我院门诊收治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22年2月为时间节点,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采取流程化管理,为对照组(n=90),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采取风险管理+流程化管理,为观察组(n=90),对比两组护理质量、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施后护理人员风险应对能力及操作熟练程度评分显著提高,与实施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结合流程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可提高护理质量并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提升。

  • 标签: 风险管理 流程化管理 门诊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药品生产管理作为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在现代医药行业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随着监管标准和市场要求的提高,药品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变得愈发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在药品生产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策略,旨在为医药企业提供一种系统性的方法,以识别、评估和控制潜在风险,保障药品质量、安全性和合规性。

  • 标签: 药品生产 风险管理 流程 安全
  • 简介:摘要:药品生产管理作为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在现代医药行业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随着监管标准和市场要求的提高,药品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变得愈发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在药品生产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策略,旨在为医药企业提供一种系统性的方法,以识别、评估和控制潜在风险,保障药品质量、安全性和合规性。

  • 标签: 药品生产 风险管理 流程 安全
  • 简介:目的对欧盟药品风险管理计划(RMP)的发展历程、实施要素、实施效果等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开展药品RMP提供建议。方法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检索中外文献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网站,了解欧盟RMP内容。结果欧盟上市许可申请人(MAA)/上市许可持有人(MAH)制定RMP来确保药品风险效益平衡,相关法规和指南完善、组织结构协作分工,已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建议我国从法律层面要求企业制定RMP,作为新药申请材料的一部分,同时完善相关体系,推进RMP发展,实现药品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

  • 标签: 风险管理计划 新药申请 风险管理
  • 作者: 陈雯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8-08-18
  • 出处:《药物与人》 2018年第8期
  • 机构:    【摘 要】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来我院就诊的血液透析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就诊日期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患者的39例,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护理上实施风险管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存在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更加有优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并能够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 简介:摘要:当前,预算管理已在医院内部管理中被广泛地应用。本文就医院后勤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当前医院后勤管理中预算管理应用所存在的问题予以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策略。在未来的实践当中,可通过优化后勤预算管理的模式、加快后勤管理的信息建设等策略的实施,科学地推动这一管理进程的深入。

  • 标签: 预算管理 后勤管理 医院
  • 简介:摘要:选取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该院40名眼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在这段时间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眼科护理管理,并从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作为对比组,并将相关研究数据纳入其中。随后,在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采用风险管理方法进行眼科护理管理,并同样从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作为研究组,并将相关研究数据纳入其中。通过对比分析两组的管理效果,得出以下结果:研究组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显著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投诉率显著更低,护理表扬率显著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以上结果,采用风险管理可以改善眼科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这表明风险管理在眼科护理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进一步研究和实践应该继续推动风险管理方法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以提升整体护理服务水平。

  • 标签: 眼科护理 风险管理 应用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外科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的50例外科临床患者有关资料,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护理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患者完成治疗后,对外科护理管理中不同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对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进行客观评估。结果:临床中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后,在产生风险事件方面,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感染、2例患者发生引流管脱出、2例患者发生焦虑抑郁,风险发生率为20%。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引流管脱出,风险发生率为5%。对两组患者比较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评分,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在各项指标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更高一些,表明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可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明显提升。结论:在外科护理管理中通过观察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该护理方法可明显提高风险管理和预防的成效,使风险事件尽可能降低发生率,进而使外科临床不断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和质量。

  • 标签: 外科护理 护理风险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脓毒症休克的抗感染治疗策略包括控制感染源、早期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降阶梯治疗、目标性治疗及根据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特点优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临床药师在重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发挥专业特长.本文结合1例脓毒症休克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美罗培南给药方案的调整为例,佐证药师建议采用缩短给药间隔以及两步滴定法给药,使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出院.

  • 标签: 脓毒症休克 抗感染治疗 案例分析 临床药师
  • 简介:摘要:药品的检验工作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质量检测工作十分重要,所以药品生产者与经营者务必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加强药品生产监督工作,使药品符合国家药品标准,保证治疗效果。药品质量体系的组成涉及方方面面,包括生产车间、生产设备等硬件、也包括生产规范、生产人员专业能力等软件,但是无论哪一方面,其目标要求都非常严格。本文针对现阶段药品检验工作的问题,着重探究其解决策略

  • 标签: 药品检验 工作现状 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