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Dopplernowimaging,CDFI)技术研究前臂内侧瓣(MFF)穿支血管的来源走行分布规律、体表的定位及血流动力学特点,为MFF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对80例健康志愿者年龄20~60岁,采用CDFI技术对其双侧MFF主干血管及穿支血管(管径≥0.5mm)进行检测。被检者前臂呈外展外旋位,进行相关数据测量;记录每侧MFF穿支血管的数目、血管走行类型;对穿支动脉血流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BA、UA、CIA、ICUA、URA、穿支(管径≥0.5mm)的管径、走行位置、方向、是否进入皮下组织均可显示,频谱示舒张期血流速度极低近消失,呈低速高阻单向频谱。双侧前臂内侧瓣穿支的数量、来源、走行位置、及穿深筋膜处位置并不对称。160侧前臂内侧瓣共检测到穿支动脉(管径≥0.5mm)645支,平均4.03支(3~6支),蒂长4~38mm,可见三种类型Ⅰ型肌穿支(12.4%);Ⅱ型肌间隙穿支(83.7%);Ⅲ型直接穿支(3.9%)。最粗大穿支管(外)径1.0±0.3mm。尺动脉及各穿支血管频谱形态表现各异;峰值流速左右侧及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于女性(P<0.05),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FI技术可直观地显示MFF穿支的来源走行分布,有无变异或缺如,进行体表定位,并可评价血管质量,对MFF的设计提供依据。

  • 标签: 前臂内侧皮瓣 穿支 高分辨力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作者简介杨兴锋(1969.5-),男,湖北武汉人,汉族,本科。手足显微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能开展断指(肢)再植,手指再造,手足部瓣修复及复杂手足外伤治疗等各种较高难度手术,学科带头人及科室主要创始人之一,从事骨外科、手足显微外科工作20余年。摘要目的探讨手外伤带蒂髂腹股沟瓣整形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2月至2010年1月,采用带蒂髂腹股沟瓣修复手外伤病人339例,修复术后对255例患者进行了整形治疗。结果339例的手外伤患者采用带蒂髂腹股沟瓣修复治疗,其中255例瓣修复术后进行了整形,约占75.22%,整形术后瓣成活率为100%;84例瓣术后未进行整形,约占24.78%。带蒂髂腹股沟瓣修复术后6~12个月之间为常规整形时间,整形术后随访6~8个月,瓣伤口全部Ⅰ/甲愈合。瓣整形术后的愈合时间约为2~3周,平均约为2.5周。结论手外伤带蒂髂腹股沟瓣整形术后效果理想,患者和家属满意,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参考价值。

  • 标签: 手外伤 带蒂髂腹股沟皮瓣 整形术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通过总结带蒂胸大肌肌瓣移植治疗舌癌术后缺损患者15例的护理经验,提出术前完善的准备、术后精心的护理措施,尤其是对术后移植皮瓣的观察和血管危象的观察,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保障了带蒂胸大肌肌瓣移植修复舌癌术后缺损术的成功开展。

  • 标签: 胸大肌 外科皮瓣 舌癌 组织缺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备方法对于骨科I类切口感染率的影响。方法择期骨科手术患者600例,随机分为传统备组(A组)和改良备组(B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结果A组患者300例,切口感染率1.67%;B组患者300例,切口感染率1.33%。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传统剔除毛发备方法与不剃毛改良备法相比没有降低切口感染率,可以摒弃。

  • 标签: 骨科I类切口 不同备皮方法 感染率的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美康敷料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压疮效果。方法3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尾骶部周围贴美康超薄型敷料,观察患者压疮的发生率。结果无一例压疮发生。结论美康敷料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压疮的形成。

  • 标签: 美皮康 下肢深静脉血栓 压疮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通化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过敏原的分布状况,探讨气传性变应原的地区差异及产生原因。为本地区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阿罗格(NHD)点刺液进行皮肤点刺实验,进行气传性变应原检测。结果26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测试总阳性率944%(252例),以蔾属花粉最高75.3(202例),蒿属植物次之43.2%(116例),其后依次为杨树26.5%(69例),榆树24.6%(66例),柳树10.4%(28例),豚草9.3%(26例),粉螨8.5%(23例),尘螨8.5%(23例),白色念珠菌5.2%(13例)等。268例对不同变应原过敏,其中158例(58.9%)患者对2种或2种以上变应原过敏,点刺试验皮肤反应强度花粉类。蔾属类最明显、阳性强度占过敏人数的50%。结论蔾属和花粉类为我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最主要的变应原,在治疗过程中对这种变应原性鼻炎患者可争取有效的避、忌、移等措施,明确变应原后对特异性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经肺结节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行CT引导经肺结节穿刺活检术患者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结果16例术后均诉术前疼痛,其中气胸2例,出血4例,胸膜反应2例,通过积极有效的救治与护理,16例患者并发症均消失。结论CT引导经肺结节穿刺活检术并发症临床表现多样,护理应充分掌握其临床表现,采取干预性的护理措施,可降低甚至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并发症 活组织检查 肺肿瘤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经肺穿活检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对16例行CT引导经肺穿刺活检术患者实施术前整体护理,结合本组并发症的原因与护理措施相关性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6例术后除术区疼痛外,共8例产生并发症,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并发症产生原因涉及操作过程的各个环节,护理不完善是其中原因之一。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CT引导经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并发症 活组织检查 肺肿瘤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瓣修复小腿下段组织缺损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以外踝尖上5-7cm处为瓣旋转点,以外踝和跟腱连线的中点与腘窝的中点之间的连线为轴线、受区病损情况进行瓣设计,逆行旋转修复创面,供区植皮修复。结果临床应用17例,术后瓣完全成活,创面愈合良好。随访3-6个月无任何并发症,瓣外观满意,患者行走正常。结论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瓣修复小腿下段组织缺损疗效满意。

  • 标签: 腓肠神经 逆行皮瓣 小腿下段 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穿刺硬化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穿刺硬化治疗的113例子宫内膜异位性囊肿患者资料,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穿刺硬化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囊肿的方法及疗效。结果113例患者120个囊肿中治愈113个,囊肿缩小7个,无无效病例,首次治愈率94.17%,总有效率100%。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穿刺硬化治疗可作为子宫内膜异位性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囊肿 超声检查 介入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在盘内及神经根注射臭氧。结果术后随访3-12月,优88例,良24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93.3%。结论经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臭氧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肾双通道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详细了解96例微创经肾碎石患者的病情及其手术操作情况,制定出一套术前心理护理、体位训练,术后专科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等完整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结果全部病例术前准备充分,术中取石顺利,术后恢复快,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9.5d。术后无大出血及尿瘘发生。并发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术后均获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合理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促进患者短期快速康复的重要措施。

  • 标签: 经皮肾微造瘘 肾结石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不同浓度的盐酸罗哌卡因用于双点法硬膜外麻醉施行经肾镜碎石术的麻醉效果、血液动力学变化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PCNL手术病人72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0.375%盐酸罗哌卡因液组;Ⅱ组为0.5%盐酸罗哌卡因液组;Ⅲ组位0.75%盐酸罗哌卡因液组。观察三组病人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三组病人在转俯卧位后,Ⅱ、Ⅲ组病人血压与麻醉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结论0.375%盐酸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施行PCNL手术,具有镇痛完善、血液动力学影响轻微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 标签: 盐酸罗哌卡因 硬膜外麻醉 经皮肾镜碎石术 血液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因创伤致软组织缺损187例。瓣最大面积14×13CM,最小4×3CM。结果修复小腿下段113例皆获成功,伤口1期愈合,11例皮肤边缘坏死,换药治愈,4例坏死面积较大,经换药,邮票植皮且治愈,足及踝部修复54例,伤口1期愈合,5例局部坏死,经换药后获治愈。结论应用逆行腓肠肌神经营养血管瓣可以有效的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缺损,此瓣血运丰富,手术操作简便。

  • 标签: 腓肠神经 皮瓣 软组织缺损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斜仰卧位经肾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微创经肾穿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21例。结果本组一针穿刺成功19例,另2例经两针穿刺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单通道取石11例,双通道取石10例。全部患者肾盂及主要肾盏结石均被击碎及取出,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在B超引导下,采用斜仰卧位经肾输尿管镜治疗复杂肾结石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该方法安全、有效、操作方便,可以作为复杂性肾结石的首选。

  • 标签: 经皮肾输尿管镜 钬激光 肾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