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持续性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护理效果展开探 讨。方法 选取 2016 年 2 月—2017 年 2 月本院所接收的重症监护病房 患者 72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将其分为人文组与常规组。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人文组患者予以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人文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 91.7%, 高于常规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重症监护病房开展持

  • 标签: 持续人文关怀护理理念 重症医学科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在超声医学科候诊的心理特征并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80例2021年1-12月在本院超声医学科候诊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通过交谈及心理评估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比不同护理方案下,两组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负性心理(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 、抑郁量表 (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老年患者 超声医学科 候诊 心理特征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疑似新冠肺炎发热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2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80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热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评分以及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评分以及护理前后的依从性。实验组患者在心理评分对比上,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依从上对比,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疑似新冠肺炎发热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防疫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心理护理在临床上具有广泛使用的价值。

  • 标签: 新冠肺炎 发热 临床护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次将我院在2021年1-12月收治的80例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0例采取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1)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则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0%,与对照组的20.00%比较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方法,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轻经济压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 重症医学科 护理质量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开展护理的过程中,进行深入性的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加以防范之后,是否能够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加以观察和对比,评价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原呼吸内科)所有所收治的患者群体之中,选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抽取70例加以对比对照研究,将之前没有进行安全分析和防范的常规护理的群体设定为对照组,而选择现阶段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和防范干预的患者设定为观察组。人数完全一样的情况下,仅有干预方法和阶段方面的差异之处。对两组分别开展护理之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加以对比,分析有关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等方面情况。结果:临床护理干预后的对比可以发现的是,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但相比之下护理满意度评分有效提高(P<0.05),临床干预成效要更加满意一些。结论:临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所收治患者仍然面临着较多的护理安全隐患,他需要对相应的问题充分认识,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相应的干预方案,注重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促进患者健康情况的优化,并不断提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的人文性。

  • 标签: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临床护理 安全隐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循证医学用于内分泌科临床教学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实习医学生86例(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的对照组(43例)与循证医学的观察组(43例),观察应用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考核成绩高,学生对教师满意度评分高,带教效果好,P<0.05。结论:在内分泌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循证医学,能提高学生考核成绩,丰富其临床知识及技能,且提高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取得了较好的带教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循证医学 内分泌科 临床教学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核医学检查过程中,辅以人性化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影响。方法:该研究选取了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核医学科检查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考抽签的结果,将其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对照组辅以常规护理干预,在观察组辅以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观察组检查知识掌握合格率、检查配合优良率、检查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核医学的体检过程中,辅以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病人的顺应性、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核医学检验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核医学科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对病情判断、预后评估、治疗效果评估等均具有重要影响。然而,核医学科中使用非密闭性放射源,一旦管理不当将损害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本文将重点分析核医学科放射防护联合护理管理对医护患健康的影响。

  • 标签: 核医学科 放射防护 护理管理 医护患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人文关怀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23.3~2023.4月收治的34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心理状况(敌对、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心理状况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人文关怀 心理状况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探讨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查找其中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 观察我院重症医学科10例护理过程中发生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对这些不良事件的发生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结果 观察护理过程中安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1级、2级、3级、4级数量分别为0例、0例,7例和3例。结论 对于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来说,在日常护理过程中需要按照有关规定和制度来操作,尽可能降低护理过程中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效率与护理质量。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护理安全 不良事件 发生原因
  • 简介:摘要: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是重症医学科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本文探讨了重症医学科护士在预防CRBSI中的关键策略,包括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导管、清洁导管连接口、规范使用抗生素以及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意识。通过这些策略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CRBSI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 标签: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重症医学科护士 预防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叙事医学促进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心理韧性的改善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2年7月至2023年3月间精神科内的低年资护士中,随机抽选8名护士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教育干预,实验组给予叙事医学干预,两组各4名,比较两组护士的干预效果。结果:在心理韧性方面,干预后,实验组的心理韧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科低年资护士中,应用叙事医学进行干预,其干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升护士的心理韧性,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叙事医学 精神科 心理韧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学课程在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法"的教学改革探究。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1-10月急诊科实习的临床专业学生88名,45例本科生设为观察组,43例本科生设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翻转课堂教学法”教学模式,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方式。评价两组学习效果,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让学生对教学工作予以评价。结果:观察组在昏迷、胸痛、腹痛、休克、创伤5个项目的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有益于临床思维培养、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学习动力、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法”能提高急诊医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且学生对该方式的评价也较高,在教学工作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医学 翻转课堂 教学改革 医学课程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超声医学规培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超声医学科规培学生,“双盲法”分传统组(传统教学法)、案例组(案例教学法)各25例,教学效果比较。结果:较传统组,案例组教学成绩更高;教学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用于超声医学规培教学中可提高学生的教学成绩、获得教学认可满意,值得推崇。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超声医学规培教学 教学成绩 教学满意度
  • 简介:【说明】1、每篇文献标引一个或多个规范化的主题词。2、主题词后面只列文摘顺序号。3、为了加强主题词的专指性,采用规范的组配词加以组配。组配符号为“—”。例如:心脏病的诊断,标:心脏病—诊断。4、主题词均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同音

  • 标签: 主题索引 中国医学文摘 治疗应用 专指性 文献标引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分析医学院校不同专业毕业生考研现状及考研动机,以期对医学院校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医学院校不同专业实习毕业生680人进行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669份。结果除护理专业外,其他专业考研率较高(60.34%-89.14%)。考研动机主要是就业压力。结论医学院校毕业生考研已成为一种趋势,学校教育工作者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适合自身的考研、择业观。

  • 标签: 医学院校 考研 考研意向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医学英语听力焦虑成因,评价学习策略的实施对其英语听力焦虑的缓解效果。方法2017年3月,采用专业英语听力焦虑问卷(theforeignlanguagelisteninganxietyscale,FLLAS)对某军医大学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筛选出存有听力焦虑的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问卷数据分析结果,教师在后续听力课堂的各个阶段实施根据焦虑成因安排的相应的教学内容,共20个学时,频率为1次/周,2学时/次,共10周。课程结束时,再次采用FLLAS对上述80名学生进行调查,并比较两次调查结果的差异。结果第一次问卷数据显示,所有受试者的20个题项总分为4341分,平均(2.71±0.14)分,语言背后的文化理解(非语言焦虑因子)和自身的英语语言水平(语言焦虑因子)的评分较高为(2.82±0.21)、(2.79±0.19)分。第二次问卷数据显示,所有受试者的20个题项总分为3784分,平均为(2.49±0.11)分,与第一次调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P〈0.05),且各项因子的评分均优于第一次测试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教师以设计课程、把握课堂、减缓焦虑为切入点,综合教授听力学习策略,可以有效缓解护理本科生医学英语听力焦虑,但不同焦虑因子的缓解程度不同,需要进一步有针对性调整策略。

  • 标签: 护理专业英语 听力焦虑 听力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