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肿瘤营养规范化治疗合理性评价标准,为肿瘤患者的营养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内外肿瘤营养相关治疗指南或专家共识为依据,在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制定我院肿瘤营养规范化治疗合理性评价标准。应用加权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对我院2019年1-6月50份营养治疗病历(A组)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营养干预,并对干预后的2019年8-12月的50份营养治疗病历(B组)进行同法再评价。结果:建立的我院肿瘤营养规范化治疗合理性评价标准包括营养不良诊断、营养不良的性质描述、营养筛查与评估等18项指标。经分析,A组病历营养治疗合理率仅为18%(9份病历与理想解的相对接近程度≥0.6),B组病历其营养治疗合理率为78%(39份病历与理想解的相对接近程度≥0.6)。营养干预前后营养治疗合理性(病历与理想解的相对接近程度≥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定的肿瘤营养规范化治疗合理性评价方法切实可行,评价结果直观、合理;营养干预有助于降低营养治疗的不合理率。

  • 标签: 肿瘤 营养规范化治疗 合理性评价标准 建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急诊预检分诊标准在急诊分诊工作中应用效果研究。方法:选取 2019年 6月~ 12月我院急诊科的 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100例)和对照组( 1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分诊,观察组应用急诊预检分诊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分诊效果和对就诊服务的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分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的就诊服务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小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在患者分诊中应用急诊预检分诊标准的效果更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分诊效率和质量,缓解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就诊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医院树立良好口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预检分诊标准 患者分诊 应用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JCI标准管理在院内积存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病区药品50种作为研究目标,在2020.5-2021.1期间实施常规药品管理,在2021.2-2021.6期间实施JCI标准药品管理,对比实施前后管理合格率。结果:实施后按贮存条件摆放、有效期管理、分类存储、双人复核、备用药品清单管理等方面管理合格率均较高,与实施前实施比较,优势性较强(P

  • 标签: JCI标准 药品管理 病区 有效期管理
  • 作者: 吕殊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3
  • 出处:《临床护理研究》2023年第11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标准化护理策略在神经外科脑脊液引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神经外科行脑脊液引流治疗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所选取的常规组患者共60例和观察组患者60例。常规组按照惯例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进行标准化护理策略。统计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服务降低脑脊液引流管的感染风险,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率得到提升。

  • 标签: 标准化护理服务;脑脊液引流;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科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护理行为中的应用,促进护理质量提升。方法:从2020年7月至2020年6月我院儿科急诊室收治的患儿中选取398例用于本次研究,其中2020年下半年接收的199例患儿纳入a组作为对照,2021年上半年接收的199例患儿纳入b组作为试验,对a组患者进行常规护急救护理,对b组患者进行儿科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下的急救护理,观察、记录并分析比较a、b两组患者的抢救处置行为正确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a、b两组患者的抢救处置行为正确率分别为90.95%与97.49%,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05%与2.01%,患儿家属满意率为92.46%与98.99%,均有P<0.05。结论:儿科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护理行为中的应用可显著提高抢救处置行为正确率与患儿家属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在临床护理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救护理 儿科 护理行为 标准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于临床护理中的标准化饮食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展开探讨。方法:研究所选时间段为2020年3月~2021年3月,将在我院实际实施标准化饮食护理干预的8例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列作为研究组,将同期在我院实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另外8例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列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之后的血糖与血脂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8例患者经过标准化饮食护理干预之后,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与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甘油三酯五项血糖与血脂水平,与经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对照组的8例患者相比较,差异均有呈现出显著性,具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标签: 标准化饮食护理 2型糖尿病肥胖 血糖 血脂
  • 简介:摘 要:目的 标准化急救护理对于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入院治疗的急性发病并发症、治疗恢复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具有重要且明确意义。方法 设置普通护理组35例、标准化急救组35例,对比分析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急性发病并发症、治疗恢复率及护理满意度指标情况。结果 研究表明,标准化急救组的并发症发病率(13.3%),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并发症发病率(30.3%);标准化急救组的呼吸循环功能恢复率(93.3%),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并发症发病率(70.3%);标准化急救组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为13.3%,普通护理组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为48.3%;标准化急救组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4.7分,普通护理组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87.6分;标准化急救组总住院天数平均为35天,要明显短于普通护理组41天,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标准化急救护理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入院治疗急性发病并发症、治疗恢复率及护理满意度中具有重要应用意义。

  • 标签: 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 标准化急救 应用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乳腺癌放疗后伴皮肤损害患者采用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结果:2组护理前皮肤损害严重程度对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皮肤损害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皮肤修复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0.00%,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放疗患者采用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皮肤损害程度,并可促进其皮肤修复。

  • 标签:         乳腺癌 放疗 标准化皮肤护理干预 皮肤损害
  • 简介:【摘要】 目的:微信标准化视频宣教模式在患者入院宣教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21年3月1日-2021年6月30日首次入院瑞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口腔科的150例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1例。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一律加宣教护士为微信好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现场口头一对一进行详细入院宣教。观察组患者给予简短的口头宣教后通过微信标准化视频宣教视频并嘱其认真学习。入院24小时-48小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入院宣教知晓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病房环境、手腕带使用、床头呼叫铃、床栏使用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微信标准化视频 入院宣教 知晓率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JCI标准下PDCA循环在病区高警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09月-2022年09月我院接受病区高警示药品治疗的患者2000例,2020年09月-2021年08月按照常规药品管理方式,2021年09月-2022年09月按照PDCA药品管理方式,分析不同管理模式的价值。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概率8/1000(0.08%)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946/1000(94.60%)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高警示药品管理不良事件概率2/5(40.00%)低于对照组,高警示药品账务相符率100.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JCI标准下PDCA循环药品管理方式对病区高警示药品强化管理,可提升管理价值,降低差错事故出现的概率,值得运用。

  • 标签: JCI标准 PDCA循环 病区 高警示药品 不良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标准化护理在老年食管癌放疗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3-2022.2期间放疗治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标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几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对改善老年食管癌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几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标准化护理 放疗 老年食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标准化饮食护理在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148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组:73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组成对照组;75例患者采用标准化饮食护理,组成观察组。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体重、体质量指数(BMI)及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标准化饮食护理在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体重、BMI,改善血糖指标。

  • 标签: 标准化饮食护理 2型糖尿病 肥胖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目的是探讨基于循证护理的日间手术病人疼痛管理标准作业程序的构建及实践成效。研究方法是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于我院日间模式下的三四级手术病人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日间手术病人常规疼痛护理干预,试验组实施本研究构建的基于循证护理的日间手术病人疼痛管理标准作业程序。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疼痛程度、疼痛控制情况及满意度。研究结果是干预后试验组病人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循证护理 日间手术 疼痛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标准流程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消毒灭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的样本对象为600例从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抽选的医疗器械样本,样本收集时间为2021.06-2022.6月期间内。按照是否接受标准流程护理将上述样本平均划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管理组,另一组为观察管理组,每组各300例样本。对比两组医疗器械样本的清洗、消毒、灭菌的合格率。结果:与常规管理组的样本相较,观察管理组医疗器械样本的清洗、消毒、灭菌的合格率均明显更高,质量更加可靠。对比二者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的工作中引入标准流程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其消毒灭菌工作的合格率,有利于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加可靠、更加安全的医疗用品,防止了院感等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标准流程护理 消毒供应中心 医疗器械 消毒灭菌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标准化护理,通过实施青光眼标准化管理对专科护理质量进行进一步完善。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41例)和标准组(41例),常规组采用常规青光眼护理,标准组采用标准化青光眼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标准组眼压降到手术值的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均较常规组短,标准组患者的住院满意度较常规组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加强青光眼标准化护理,对患者疾病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明显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质量,极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为护理质量的优化做出了贡献。

  • 标签: 标准化 青光眼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简易标准化老人进课堂”在老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2021级82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1),对照组应用传统常规教学方法,研究组采用“简易标准化老人进课堂”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习成绩、护理见习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综合成绩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护理体验、护理问诊、健康教育、专科操作等护理见习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老年护理教学中应用“简易标准化老人进课堂”教学方法,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及护理见习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标准化 老年患者 护理教学 学习成绩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案例选择行VSD治疗的骨科创伤患者,探讨应用常规抢救护理流程与标准化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43)在护理时使用常规抢救护理流程,观察组(n=43)则应用标准化护理流程,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生活能力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81.40)相比,观察组(93.02%)临床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与对照组(16.28%)相比,观察组(6.98%)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观察并对比两组护理人员急救培训成绩,观察组理论成绩与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行VSD治疗的骨科创伤患者来说,推荐应用标准化护理流程的护理方法,该方法临床护理效果更为理想,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标准化护理流程 骨科创伤 临床护理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的标准化护理程序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选取94例于2022年2月-2023年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护理程序,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血压、心率。结果:护理前,两组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血压、心率对比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压、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心力衰竭 标准化护理程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标准化护理流程对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0月外周静脉留置患者(共72例),作为参考对象。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36例,试验组36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试验组采用标准化护理流程,根据所得数据,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与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采用标准化护理流程后,试验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小于参照组,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脑标准化护理流程 静脉炎 外周静脉留置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