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精神科患者住院药物治疗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收50例老年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住院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老年患者使用的抗精神药物主要为利培酮、奥氮平、奋乃静、喹硫平。老年患者身体同时存在其他疾病均给予相应的降压降糖降脂治疗,50例患者的其他药物使用情况为降糖药以二甲双胍、格列本脲为主;降压药以卡托普利、心可舒为主;保肝利胆药物为肝泰乐和消炎利胆片。结论我院老年精神科患者以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同时使用小剂量其他药物注重身体疾病的治疗。

  • 标签: 老年精神科患者 药物治疗 方法探讨
  • 简介:摘要着重介绍了非药物治疗中运动干预疗法、饮食干预疗法、不良生活方式改善、心理调节和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并对非药物治疗的机理进行了介绍。

  • 标签: 社区 高血压 非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胎盘早剥患者130例进行分组,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终止妊娠组采用立刻终止妊娠的方法治疗;硫酸镁组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分娩孕周、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死亡率。结果130例胎盘早剥患者中,有40例有腹痛症状,45例阴道流血,23例伴随血性羊水。经治疗,硫酸镁组患者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和终止妊娠组无显著差异,P>0.05;硫酸镁组分娩孕周、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比终止妊娠组好,P<0.05;硫酸镁组新生儿死亡率显著比终止妊娠组低,P<0.05。结论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有腹痛、阴道流血、血性羊水等,经保守治疗有有效延长孕周,改善妊娠结局,减少新生儿死亡,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胎盘早剥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女性的生殖器结核是一种症状不明显的慢性疾病,输卵管在女性生殖器结核疾病中往往首先受到侵犯,协同子宫内膜的病变,导致了不孕症。当前女性生殖器结核主要表现为不孕、盆腹腔包块、月经紊乱等,由于其症状不典型,误诊率、漏诊率居高不下。很多病例不能在发病早期被诊断,从而使这部分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女性生殖器结核患者如何确诊,诊断过程中有哪些先进的诊断方法可以利用,寻找快速、简便、经济的女性生殖器结核诊断方法,成为妇科医生目前关注的问题。

  • 标签: 女性 生殖器结核 诊断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宫腔镜手术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中出血量、月经恢复正常时间、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月经恢复正常时间、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宫腔镜手术联合治疗的创伤性小,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了手术中出血,降低了子宫切除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瘢痕妊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度妊高症患者在行剖宫产手术中所采用的麻醉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0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64例,第二组30例,第三组10例,在患者进行剖宫产手术时进行麻醉。第一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第二组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第三组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三组患者麻醉后的结果进行评估。结果从麻醉起效速度与阻滞效果来看,第一组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平均动脉与低血压发生率来看,其余两组优于第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良反应的发生观测,各组之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妊高症剖宫产的麻醉效果较好,且安全有效,适用于轻中度患者,在临床上较为合适推广。

  • 标签: 妊娠高血压 剖宫产 麻醉
  • 简介:摘要尼可地尔是一类新研发的抗心绞痛药物,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研究已证实尼可地尔在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发挥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本文针对尼可地尔在围手术期中对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尼可地尔 围手术期 心肌梗死 心肌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颈部迷走神经鞘瘤切除术中的神经保护和功能康复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行颈部迷走神经鞘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手术治疗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干预,研究组采用神经保护和功能康复方法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研究组患者术后声嘶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研究组患者术后饮水呛咳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部迷走神经鞘瘤切除术治疗期间对患者采用神经保护和功能康复辅助治疗,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整体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降低其术后声嘶、饮水呛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其对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颈部迷走神经鞘瘤切除术 神经保护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接受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的具体方法、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患者资料260例,给予260例病人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总结病人首次约束时间和镇静评分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病人接受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前后的镇静评分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为其开展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提升约束质量,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 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呼吸机联合应用醒脑静在EICU治疗中毒患者神经系统保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73例中毒患者分为呼吸机与醒脑静联合应用治疗组和单用呼吸机治疗对照组,疗程2周。2周后测定血氧饱和度、脑脊液数值、颅脑MRI、脑电图并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醒脑静对中毒患者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疗效显著。

  • 标签: 醒脑静注射液 呼吸机 中毒 神经系统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当中,研究样本需求量为60例,采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将两组患者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治疗总有效率作为对比依据。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均优异于对照组患者(P<0.05);②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氧分压与二氧化碳分压,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推广。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 综合征 肺保护性机械通气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早期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和肾脏的实际保护效果,本文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着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包括4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对照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入院后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再入住ICU后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试验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进行治疗,连续治疗7天,观察两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两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后的血糖、呼吸频率、白细胞数量以及心率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是相对来说试验组重症颅脑患者改善的效果更加明显(P<0.05);两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肌酐(Cr)以及S100B蛋白(S-100B)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是相对来说试验组重症颅脑患者改善的效果更加明显(P<0.05)。这表明在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早期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有助于保护患者的脑和肾脏功能。

  • 标签: 早期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 重症颅脑损伤 肾功能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大量阿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80例采用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给予大剂量阿伐他汀(观察组,n=40)或常规剂量阿伐他汀(对照组,n=40),然后分析两组患者的CK-MB、cTnⅠ、sVCAM-1、sICAM-1以及BNP变化。结果溶栓后24小时观察组患者的CK-MB、cTnⅠ、sVCAM-1和sICAM-1水平均显著地低于对照患者。溶栓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cTnⅠ、sVCAM-1、sICAM-1以及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溶栓后2小时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治疗后6个月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都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大量阿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保护心肌作用更明显,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伐他汀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 心肌保护
  • 简介:摘要手足口病是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于婴幼儿,主要经接触传播,夏秋季节在幼托机构常出现爆发流行,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疱疹性咽峡炎和手掌、足底、臀周皮疹,少部分患者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肺水肿、肺出血、循环衰竭,甚至死亡。对于该病,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加深对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临床表现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临床护理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心律失常患者急诊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急诊收治的136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心律平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心率、血压、QT间期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心率、P-R间期和QT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很好,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律失常 胺碘酮 心律平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介入放射治疗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以2016年05月至2017年05月我院收治的88例行介入放射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介入放射治疗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记录患者行介入放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过全面精心的术前和术后护理,88名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放射治疗,无出血、感染等介入治疗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97%以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结论对行介入放射治疗的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及术后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出血、感染等介入治疗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介入放射治疗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腹外疝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100例腹外疝的患者进行实验,在具有随机性原则与方法的基础上,患者将被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的方法较为传统,实验组运用疝修补术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两组并发症出现的频率、手术时间复发率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各项结果较为突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腹外疝应获得人们的重视,在运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的情况下,将会具有相应的缺点,如并发症较多,而在运用新型的疝修补术的情况下,将能够使患者的康复时间逐渐缩短。其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应在临床中被广泛实行。

  • 标签: 腹外疝 疝环填充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病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患纠纷发生的可能性,但其管理中的不善,如病案书写出问题、知情同意书重视度不够、病案管理手段落后、病案信息不安全、病案复印缺乏科学考量等将给医患纠纷埋下隐患,针对这些因素,提出规范书写病案、病案信息透明、提高病案管理手段、提高病案信息保密度、增加人性化工作等应对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病案管理质量,从而降低发生医患纠纷的可能性。

  • 标签: 病案管理 医患纠纷 隐患 应对方法
  • 简介:目的研究ELISA法定量测定钙调素(CaM)的最优条件。方法用重组人CaM、免抗CaM,通过对聚苯乙烯反应板进行紫外辐照处理,改善抗原因相化条件;通过对抗原包被液、包被时间等条件优化,建立简便、快速、准确的ELISA定量技术。结果以pH7.40.01mol/L的PB为包被液,包被及后续封闭时间为4℃静置72h,CaM包被浓度为5-8g/ml,抗原抗体反应时间为37℃60min,可获最佳CaM定量结果。结论建立的检测CaM的ELISA测定方法,敏感性、重复性均在临床检测可接受的范围内,标准曲线的线性也较好,可用于细胞内外CaM的定量研究。

  • 标签: 钙调素 ELISA 定量检测 实验条件优化 包被液 抗原包被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