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龄慢阻肺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继发性真菌感染发生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接收的94例高龄慢阻肺患者为此次研究任务的主要对象,通过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分为综合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47例,实施常规护理,综合组为47例,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继发性真菌感染发生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分析,综合组护理满意度为(97.87%),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7.23%),同时综合组继发性真菌感染发生为(8.51%),参照组继发性真菌感染发生为(2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慢阻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优异,值得推广。

  • 标签: 慢阻肺 综合护理 继发性真菌感染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综合护理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护理的满意度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糖尿病肾病76例,两组患者均实施血液透析治疗,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常规组与观察组各38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模式、人性化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满意度。结果①满意度观察组为94.7%,高于常规组的52.6%,(P<0.05)。②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为23.6%,常规组高至39.4%,对比有差异性,(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经血液透析治疗后行人性化综合护理后,护理价值较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人性化综合护理 糖尿病肾病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伴不孕生殖的疗效及对妊娠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90例黏膜下子宫肌瘤伴不孕生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实验组患者治疗方式为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结果对比两组黏膜下子宫肌瘤伴不孕生殖患者数据,实验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86.64%,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妊娠为75.56%,对照组的妊娠为62.22%,实验组用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后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实验组下腹疼痛2例,骶尾骨疼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为8.89%,对照组下腹疼痛3例,骶尾骨疼痛2例,月经量过多1例,不良反应发生为13.33%,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黏膜下子宫肌瘤伴不孕生殖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妊娠,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宫腔镜电切术 黏膜下子宫肌瘤 不孕生殖 妊娠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并研究整体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3年 7月到 2015年 7月收治的 66例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3例。两组患者均根据患者自身的表现进行早期常规抢救,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配合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早期抢救治愈和 6个月后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早期抢救治愈为 93.94%,对照组患者的早期抢救治愈为 51.52%,观察组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更低,且观察组家属的满意度更高,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不同干预指导, 3个月后统计调查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更高,两组比较,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抢救治疗,配合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早期抢救的治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整体护理 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 早期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2018年达州市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抽样调查并进行结果研究。方法将2018期间我市的1242名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选择分层抽样,对抽样的1242名中学生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调查,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探究显示,⑴抽查的1242名中学生中,总体艾滋病知识知晓得分平均为(80.25±4.69)分,总体达标达78.99%(981名)。⑵调查中理科生的艾滋病知晓得分平均为(83.14±7.17)分,达标达82.00%(679/828),文科生的艾滋病知晓得分平均为(79.25±5.33)分,达标为70.00%(290/414),以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对艾滋病传播方式,如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接触等存在误解,有13.04%(162/1242)名学生认为艾滋病可以通过牵手、接吻、共用餐具等得到传播。⑷研究表明,1242名学生中,2.01%(25/1242)的学生已有过性行为,同意避孕套正确使用能够降低传播风险者占50.08%(622/1242),仅有33.01%(410/1242)的学生认为能够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保持正常交往。结论根据我市2018年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的调查,总体而言我市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工作值得肯定,但在文科生中的普及效果差强人意,应注意加强,同时中学生的正确对待艾滋病的观念、传播方式等仍存在不足,教育工作者应根据研究结果做适当教学内容调整。

  • 标签: 中学生 艾滋病 防治知识 抽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合并治疗对患者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在通。结果经治疗后3h、6h后,研究组冠脉再通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组间差异具体统计学表格(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合并治疗,有助于提高血管再通,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血管再通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在检验小儿发热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0例发热的儿科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最终的诊断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50例、非细菌感染组50例、非感染组50例,对三组患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等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三组检测的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PCT、CRP、ESR、WBC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CT和ESR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细菌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间的PCT及ES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患儿的CRP和WBC水平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个检测指标对炎症检测敏感度为100%。结论PCT、CRP、ESR的检查结果可以提高小儿发热的诊断,帮助临床医生快速的判断原因,该检验方法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小儿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通过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以及并发症发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终末期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终末期糖尿病组),另外选择非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非糖尿病肾病组)。两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比较生存与并发症发生,分析死亡原因。结果终末期糖尿病组患者发生感染、心血管疾病、低血压和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发生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4年生存低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相比,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应用血液透析治疗的疗效较差,并发症更多,4年生存更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应当尽早进行血液透析,积极控制血压、血糖以及并发症,从而改善预后提高生存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终末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 并发症 存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对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不同护理路径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n=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行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的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血压、以及肌肉痉挛等诸多不良情况均高于观察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不利满意程度明显差于观察组满意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取得较为显著的护理成效,并且有效的减少了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病,改善了患者的满意度以及预后质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不同护理干预 慢性尿毒症 血液透析 心脑血管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行以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及复发。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2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将所选患者分成保守组和手术组,保守组10例患者行以三联抗分枝杆菌药物治疗,手术组12例患者在三联抗分枝杆菌药物治疗基础上加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复发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22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中,20例发现肿块,7例存在乳头凹陷现象,2例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升高。手术组治愈为100%,保守组治愈为81.82%,手术组治愈明显高于保守组(P<0.05);经过为期18个月的随访发现,保守组疾病复发为22.73%,手术组疾病复发为0%,手术组疾病复发明显低于保守组(P<0.05)。结论对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行以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良好,且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区段切除术 非哺乳期乳腺炎 治疗效果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提高肛肠科护士术前清洁灌肠操作合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确定活动主题,以月为计数时间段,随机抽查科室10名责任护士每人10次操作并记录操作的合格,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对活动前后护士清洁灌肠操作的合格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前后护士术前清洁灌肠操作的合格率由58%提高到了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肛肠科护士术前清洁灌肠操作的合格,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清洁灌肠 合格率 品管圈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和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社区67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糖尿病患者在护理方法上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6例)两个组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社区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遵医和血糖控制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用药遵医、饮食遵医、运动遵医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1个月、护理后2个月血糖控制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遵医及血糖控制效果,社区利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社区护理干预 糖尿病 遵医率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在检验小儿发热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0例发热的儿科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照最终的诊断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50例、非细菌感染组50例、非感染组50例,对三组患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等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三组检测的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PCT、CRP、ESR、WBC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CT和ESR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细菌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间的PCT及ES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患儿的CRP和WBC水平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个检测指标对炎症检测敏感度为100%。结论PCT、CRP、ESR的检查结果可以提高小儿发热的诊断,帮助临床医生快速的判断原因,该检验方法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小儿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观察老年房颤患者实施华法林与阿司匹林抗栓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本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2016年2月~2018年4月治疗的老年房颤90例患者,通过抽签法将90例患者分成接受阿司匹林抗栓治疗的45例参照组与实施华法林治疗的实验组45例,将两组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对比。结果经不同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参照组患者临床指标数据对比P>0.05,两组数据对比不具备价值及意义;实验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指标与参照组患者临床指标数据对比P<0.05,两组数据对比具备价值及意义。结论老年房颤采用华法林或阿司匹林抗栓治疗,均不会造成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可靠,但华法林药物可有效控制患者脑卒中发生的几率,可作为抗栓治疗的首选药物。

  • 标签: 华法林 阿司匹林 抗栓治疗 老年房颤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以及并发症发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终末期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终末期糖尿病组),另外选择非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非糖尿病肾病组),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比较生存与并发症发生,分析死亡原因。结果终末期糖尿病组患者发生感染、心血管疾病、低血压和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发生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4年生存低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相比,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应用血液透析治疗的疗效较差,并发症更多,4年生存更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应当尽早进行血液透析,积极控制血压、血糖以及并发症,从而改善预后提高生存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终末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 并发症 存活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莫西林+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常规组各39例,常规组采用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加以治疗,实验组实施阿莫西林+果胶铋加以治疗,两组患者病情好转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病情好转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低,总有效率高,P<0.05。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阿莫西林+果胶铋治疗能改善其病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莫西林 果胶铋 慢性萎缩性胃炎 有效率 不良反应率
  • 简介:摘要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住院患者对颈椎病保健知识知晓中的效果。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头脑风暴选定主题为提高住院患者对颈椎病保健知识知晓,并对此做好原因分析,制定护士多次宣教、患者表格回访、组织学术会等措施并实施。经过本次品管圈活动,提高了住院患者对颈椎病保健知识的知晓

  • 标签: 品管圈 颈椎病 保健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方法随机选择78例本院自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胆囊疾病患者,通过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9)、观察组(n=39),对照组行开腹胆囊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指标、术后肠粘连发生。结果临床指标对比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肠粘连发生对比显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胆囊疾病临床治疗中,腹腔镜胆囊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开腹胆囊手术效果,前者不仅可有效改善临床指标,还可减少术后肠粘连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开腹胆囊手术 腹腔镜胆囊手术 术后 肠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护士预检分诊准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门诊于2016年1月实施品管圈活动,选定活动主题,并拟定计划、根据现状设定目标、分析影响因素拟定对策,并根据计划实施,对比品管圈活动前后门诊护士预检分诊的准确和护士的综合水平。结果与活动前比较,活动后护士预检分诊准确明显提高,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团队精神以及自信心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提高门诊护士预检分诊的准确,提高分诊护士的综合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门诊 预检分诊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射频热疗联合恩度、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合恩度、顺铂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射频热疗联合恩度、顺铂药物灌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改善。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62.50%,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2.50%,P<0.05。结论恶性胸腔积液采用射频热疗联合恩度、顺铂治疗的方式可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射频热疗 恩度 顺铂 恶性胸腔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