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质量管理在健康体检中发挥的效果。方法筛选2016年1月份——10月份在我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42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在常规护理服务下接受体检,研究组在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后进行体检。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体检时间、体检效率、体检质量进行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后,业务考核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体检人员体检时间较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体检质量评分、体检效率评分较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的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检护理中质量管理工作的落实对提高体检质量,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质量 管理 健康体检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早期急诊手术治疗嵌顿性内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急诊手术治疗嵌顿性内痔的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都在一次性手术后治愈。其中有1例患者由于疼痛比较剧烈,3例患者出现了尿潴留现象,3例患者还出现了肛缘水肿的现象,2例患者有遗留的肛缘皮赘,对其实施相应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明显的缓解或者是消失。结论对于患有嵌顿性内痔的患者应该在早期进行急诊手术治疗,这样可以有效的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且治疗效果比较良好。

  • 标签: 早期急诊 手术 嵌顿性内痔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7月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2例。结论认真细致的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止血时间,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消化内科风险因素及护理管理措施。方法择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消化内科收治214例患者,对所选患者消化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以常见风险因素为依据制定临床护理管理对策,对比护理前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年龄在60岁以上、携带中心静脉导管、病危、输血、服用5种以上药物、护理人员工作时间不足3年是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护理后跌倒坠床、静脉导管滑脱发生率低于护理前,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药物应用错误、静脉输液外渗等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护理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化内科患者容易受到年龄、携带中心静脉导管、病危、输血、服用多种药物、护理人员工作时间不足等因素影响,可通过护理管理措施,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出现。

  • 标签: 消化内科 风险因素 护理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临床细菌检验效果以及其质量控制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02月~2014年02月本院收治的各科室患者,严格按照医学微生物学检验规范,进行采集制定检验标本200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创伤组织标本、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痰液标本、生殖道分泌物标本、粪便标本检出率分别97.07%、93.80%、88.89%、90.10%、87.50%、80.20%。创伤组织细菌合格率最高,明显高于其它标本;粪便细菌合格率最低,明显低于其它标本;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细菌检验过程中,必须严格参照细菌标本采集标准,在运送与处理过程中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正确选位标本取样,在采集源头上加强对标本的保护,妥善保存及处理细菌标本,以提高细菌检验标本的质量,从根本上保障临床细菌检测效果的提高。

  • 标签: 临床细菌 细菌检验 效果分析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麻醉效果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06年1月-2012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急诊病患11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行气管插管静脉麻醉,对全部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病患中有15例存在并发症,腹泻1例,中枢性呼吸衰竭5例,术后继发性出血致脑疝8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对该类病患要做到及时救助,时刻观测其生命体征情况,根据病患的实际情况选择麻醉方式,及时将口腔、鼻腔等内部残留液体清理干净。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急诊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房药品调配差错的原因并研究其控制策略。方法对2015年5月-2016年5月本院药房内部药品调配差错登记本中的120例差错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出错类型进行统计并分析原因。结果药品品种出错23例,占比19.17%;剂量剂型出错20例,占比16.67%;药品数量出错8例,占比6.66%;退药出错9例,占比7.5%;用法用量出错11例,占比9.16%;生产厂家出错11例,占比9.17%;包装相似混淆13例,占比10.83%;医师医嘱15例,占比12.50%;发错科室10例,占比8.33%。结论我院对药房药品调配差错产生的原因展开了调查分析后,根据结果制定了控制方法进行预防。并在日后工作中按照要求严格执行,改善我院的药品使用流程和制度,调整工作人员工作心态,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调配 差错原因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临床细菌检验的效果,提高临床细菌检验的准确性,制订质量控制策略,保证今后的临床细菌检验的质量。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000份细菌标本检验资料,临床细菌检验的标本主要包括分泌物标本、痰及咽拭子标本、关节液标本、血培养标本、尿液及大便标本,观察其临床检查的准确性,并探讨相关的质量控制策略。结果4000份收集的细菌标本中,其中检验质量合格的标本共有3217份,合格率为80.42%,其中分泌物标本的合格数最多为1354例,合格率为82.31%,尿液及大便标本的合格数最少为196例,合格率为62.22%,与其他的标本的合格率比较,尿液及大便标本的合格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保证细菌检验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在检验中要严格遵守细菌标本的采集、送检以及保存等相关制度,操作中防止污染,以上措施均能提高细菌检验的准确性。

  • 标签: 临床细菌检验 效果 质量控制研究
  • 简介:摘要喉源性咳嗽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中医药对喉源性咳嗽有着丰富的认识和显著的治疗效果。本文结合临床经验,从宣肺降火法对喉源性咳嗽的诊断、治疗做一些探讨,旨在为喉源性咳嗽的中医治疗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基础。

  • 标签: 喉源性咳嗽 中医 宣肺降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以及临床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2017年以来所有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患者的资料,调查分析其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以及其身体影响。结果研究组产妇剖宫产后出现慢性盆腔腹痛、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分娩并行子宫切除、瘢痕子宫先兆子宫破裂、再次妊娠时子宫破裂、子宫憩室、子宫内膜异位症、再次妊娠时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并发症,且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剖宫产率、产后大出血、分娩并切除子宫术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瘢痕子宫分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剖宫产术后产妇可能出现慢性盆腔腹痛、子宫内膜异位症、瘢痕部位妊娠、子宫憩室等并发症情况影响其身体健康,调查研究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情况能够对其病情以及病因进行分析,预防相关危险因素,进而减少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患者的发病率。

  • 标签: 剖宫产 远期并发症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剖宫产是我国妇产科临床中常见的人工分娩手术,在剖宫产手术中采取的麻醉方式有很多,蛛网膜下腔麻醉、硬膜外麻醉、腰硬膜联合麻醉、全身麻醉等麻醉方式。不同的麻醉方式各有优缺点,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操作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产妇以及胎儿的生命健康以及人身安全。现根据我院临床治疗记录,对妇产科剖宫产手术中常见的麻醉方式选择的应用以及特点进行研究,诣在分析出剖宫产手术中最有效的麻醉方式。

  • 标签: 剖宫产手术 麻醉方式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仅仅进行常规临床治疗,而观察组患者主要进行中医综合治疗,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经过研究分析,在临床治疗有效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治疗当中,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痊愈,且可以有效优化患者后期症状并发情况。

  • 标签: 中医综合治疗 肝硬化腹水 临床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对静脉采血晕针晕血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接受静脉采血的200名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00名,对于对照组选择常规的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干预,对两组静脉采血者的晕针和晕血情况进行分析,探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采血者一针见血、晕针晕血、采血以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都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受检者对于采取环境、礼仪服务、技术水平、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静脉采血的时候,对接受静脉采血者实施综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静脉采血的效果,并且减轻受检者出现晕针和晕血的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采血 晕针晕血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当面对这一系列的由于道德沦陷或是人性扭曲所造成的食品安全事故,老百姓的态度已变得麻木。当前中国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离不开监督管理部门的严守,食品安全问题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只增不减,成为人们越发重视的问题。

  • 标签: 食品安全 监督管理机制 防患未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循证护理预防甲状腺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7月期间入住我院160例接受循证护理的甲状腺术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案,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各项并发症指标进行跟踪监测,同时评估患者对护理方案的满意度。结果通过数据分析,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且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比常规护理的临床效果更好,可以将延续性护理在临床诊疗中推广。

  • 标签: 甲状腺术后 循证护理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护理中心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68例肝硬化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入院不同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常满意25例,满意9例,不满意0例,总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非常满意12例,满意6例,不满意16例,总满意率为52.9%,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护理方法对肝硬化患者进行护理,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对患者造成的印象等都大大的改善,驱散患者心理阴影,为患者心房输入阳光,帮助患者树立与病魔抗争的勇气和信心意义重大。

  • 标签: 心理干预 肝硬化 常规护理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外阴癌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外阴癌患者,将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为外阴癌的预后影响因素。I、II、III、IV期3年生存率分别为84.6%、75%、37.5%、60%(3/5),高、中、低分化3年生存率分别为81.8%、62.9%、33.3%,死亡风险为2.261,说明肿瘤分级每增加一级,死亡风险增加为原来的2.261倍。有淋巴结转移的死亡风险是没有淋巴结转移的3.065倍。结论病理分化程度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为外阴癌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配合正规的治疗是提高外阴癌生存率的关键。

  • 标签: 外阴癌 临床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方式。方法根据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我院的12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进行胃癌根治手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00.32±20.53)ml、手术时间(4.32±1.54)h、住院时间(6.34±1.42)d及生存质量(92.42±1.4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结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减少患者的出血量,让患者的手术时间缩短,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胃癌 根治手术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在小儿护理中应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情况和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之间,我院儿科接收的104例输液患儿。根据抽签法对他们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2例。分别对其采用常规方法输液和静脉留置针输液,并比较、分析和统计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观察组患儿在输液疼痛度、穿刺成功率(100.0%)以及患者总满意度(98.08%)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80.77%,78.85%),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科患儿输液过程中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护理治疗,其疼痛度低、穿刺成功率高,输液效果好,且并发症少。

  • 标签: 儿科 静脉留置针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癌根治术后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与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1月-2014年8月我科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75)例,对照组(7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一般性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SDS评分(22.5±2.8)VAS评分(29.6±2.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7±2.1)(35.5±4.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00%)及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3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实施心理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恐惧、焦虑等不安心理。增加患者依从性,有利于治疗的进行,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胃癌 心理护理 根治术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