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狂犬病的预防及临床护理。方法对狂犬病的临床预防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动物咬伤患者29例经预防免疫无狂犬病发生,其中1例狂犬病发病后死亡。结论被咬伤后,要及时到医院处理。被咬伤后或处理完后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因为一旦发病,就没有方法救治,疫苗要全程按规定注射完,这是防止发生狂犬病最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狂犬病 预防免疫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和MRI在脊柱外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自2016年11月-2017年7月间收治的60例脊柱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所有患者给予CT和MRI两种方式进行检查,并根据其检查结果分析诊断效果。结果经CT检查诊断对于部分特殊部位骨折、单纯无变形椎体裂纹骨折方面以及显示椎体、椎弓骨折以及骨折片的位移方面较MRI优势显著(P<0.05),但是,MRI诊对于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韧带损伤以及椎体挫伤等方面比CT诊断更加敏感、清晰,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检查(P<0.05)。结论在脊柱外伤患者的诊断中采用CT和MRI;两种诊断方式均具有其优势,总体来说,MRI诊断更能准确的体现出脊柱外伤的空间定位,两种方式结合能够互相弥补其不足,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 标签: 脊柱外伤 CT MRI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麻疹肺炎患者采用丙种球蛋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麻疹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20例。常规抗感染治疗用于对照组患者,丙种球蛋白治疗用于观察组患者,治疗周期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人无效,8例好转,12例治愈,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8例无效,5例好转,7例治愈,总有效率为27.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麻疹肺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麻疹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对策。方法1000份检验科抽取的有质量问题的免疫检验报告,据此分析影响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同时选取进行免疫检验的患者100例,按照是否采取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对策将其分为控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的免疫检验方式进行检验,观察组患者根据影响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实施检验前、检验中及检验后三个阶段质量控制对策。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清洗液更换、检验环境温度、检验环境湿度、检验试剂平衡时间、检验环境洁净度、检验样品质量及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等。观察组患者的免疫检验结果准确率达到了96.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0%(3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免疫检验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其检验质量不合格,只有在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免疫检验前、免疫检验中及免疫检验后三个环节实施有效的检验质量控制对策,才能够显著提高临床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 质量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慢性肾炎使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我院对90例慢性肾炎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西药治疗,对病情进行控制,观察组使用中药治疗,两组均接受55天治疗,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病症积分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是75.6%,观察组的有效率是91.1%,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病症积分和尿检指数降低情况要比对照组优秀,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慢性肾炎使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要比西医治疗优秀。

  • 标签: 中医 临床治疗 慢性肾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优质护理实施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6例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不同方法实施护理后效果。结果研究表明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率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术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减少并发症状,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 标签: 肺癌 术后护理 优质护理
  • 简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保障体系的构建,是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管理,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该文通过把握质量标准构建科学有效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阐述了建立体系的具体经验和做法,通过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构建高效的质量管理平台。

  • 标签: 质量监控 监控体系 评价体系 制度保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在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120位正在内科诊室接受治疗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将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效果进行分类,并对分类后所得到的结果以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重点就研究课题进行探讨。结果总体而言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比组。从数据上体现为实验组患者及格率为93.3%,对比组及格率仅为43.3%;实验组的平均分是(84.56±6.4)分,而对比组的平均分为(42.12±7.2)分,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内科临床护理中必不可少,它能使患者形成积极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重树其战胜疾病、拥抱健康的信心,对护理学的研究以及临床护理操作有着实际的指导性作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内科 临床护理 应用效果 研究讨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至凶险型前置胎盘孕产妇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8例剖宫产至凶险型前置胎盘孕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研究组,另选48例普通前置胎盘孕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以及子宫切除率。结果研究组孕产妇出现胎盘粘连率为60.41%,对比组孕产妇出现胎盘粘连率为33.33%,两组患者的胎盘粘连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至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病率较低,在术后出血量上明显的高于普通前置胎盘,对出现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孕产妇宜进行子宫全切治疗,以保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 标签: 剖宫产至凶险型前置胎盘 子宫全切 普通前置胎盘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术后再次尿潴留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9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术再次尿潴留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90例患者再次发生尿潴留的原因。结果90例术后再次尿潴留患者中,由于尿道狭窄患者有41例,膀胱经缩窄有21例,膀胱功能异常有15例,前列腺腺体残留有7例,良性前列腺纤体增生复发有4例。结论根据研究发现,造成前列腺增生手术后再次尿潴留患者的主要因素包括尿道狭窄、膀胱经缩窄、膀胱功能障碍、良性前列腺增伤复发、前列腺腺体残留。进行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需要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方式,两种方式联合的治疗手段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前列腺增伤术后再次尿潴留的发病率,对提高患者的治疗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前列腺增生术 尿潴留 发病率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嵌体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64例牙体缺损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全冠技术治疗牙体缺损。实验组采取高嵌体修复牙体残损,按照患者的牙体形态、残余程度设计洞型的形状,然后依照全冠的预备标准设计修复牙体的外形,选择合适的印膜,并使用硅橡胶印膜材料取出牙模,使用硬度好的石膏制作灌注模型,利用暂时冠先短时间保护牙齿,等到嵌体冠制作好以后给予患者试戴,并粘固。修复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结果32例对照组出现6例修复体脱落,1例患者牙齿外形出现问题,1例患者基牙发现继发龋,1例患者修复体颈缘不密合。实验组出现1例患者牙齿外形问题。结论高嵌体修复技术对治疗患者牙体缺损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嵌体 口腔内科 高嵌体 修复 全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龄尿毒症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透析的高龄尿毒症患者19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透析过程中护理体会及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护理干预进行分析。结果高龄透析患者经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常见并发症预见性护理干预等护理,患者透析的治疗效果明显。结论高龄尿毒症透析患者接受治疗期间,护士采取有效的护理及常见并发症预见性护理干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老年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选取100例盆底肌异常的产妇分组进行康复治疗,了解产后盆底肌功能情况及盆底康复治疗对比研究后盆底肌力的改善情况,为了全区推广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寻找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阴道分娩肌力为0~2级100例产妇分成两组,训练组(凯格尔运动、生物反馈加电刺激)50例进行盆底康复联合治疗,对照组50例进行一般的产后康复教育及其教会产妇凯格尔运动进行锻炼,采用盆底肌评估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于产后3月随访和评估,了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训练组总有效率48例(96%),对照组26例(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8周常规检测盆底肌力,发现异常及时进行盆底联合治疗有效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结论无论是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对盆底都有一定的影响,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比盆底损伤相对大,如果产后复查及时发现损伤及时进行盆底康复联合治疗效果好,见效快,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后 盆底康复 干预措施
  • 简介:检验医学是近几十年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宁夏医学院在2003年招收本科生,为了探讨一个适合医学检验专业发展的模式,通过向具有悠久的历史、办学经验丰富的五所高校学习,提出了医学检验专业发展模式的建议。

  • 标签: 高校 医学检验 办学模式 发展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胎盘早剥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4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结果(1)妊娠结局剖宫产58例(69.05%),阴道分娩20例(23.8%)。发生产后出血6例(7.15%)。新生儿轻度窒息7例,重度窒息4例,死亡3例。(2)临床特征合并重度子痫前期42例(50%),轻度子痫前期16例(19.05%),妊娠期高血压19例(22.61%),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7例(8.34%)。阴道出血者32例,血性羊水者24例,腹痛腰痛者28例,其中板状腹者12例,休克9例,胎儿宫内窘迫7例。(3)危险因素平均发病年龄31.4±8.3岁。孕2O~24周3例,25~28周7例,29~32周26例,33~36周19例,≥37周29例,提示随着孕周增长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初产妇53例,经产妇31例。结论胎盘早剥严重影响母婴生命安全,孕产妇年龄越大、孕周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等是胎盘早剥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提早预防,改善母婴妊娠结局,提高母婴存活率。

  • 标签: 胎盘早剥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静脉采血使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小儿静脉采血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80例静脉采血患儿来研究分析,共有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32例,最小患者出生30分钟,最大12岁,分成参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例,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循证护理。对两组患儿静脉穿刺采血一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参照组患儿静脉穿刺采血一针率是81.3%(65/80),观察组是97.5%(78/80),两组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循证护理被应用于小儿静脉采血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临床中的静脉采血一针率显著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静脉采血 小儿患儿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医护小组式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40例患者则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哮喘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医护小组式延续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后,哮喘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对哮喘发作次数显著控制。结论可显著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支气管 哮喘 护理 效果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综合治疗方法在小儿多动症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8月1日~2017年8月1日收治的67例小儿多动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单纯运用哌醋甲酯的33例小儿多动症患者设为实验组,将运用中药、西药、运动等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的34例小儿多动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统计两组小儿多动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半年后复发率等情况。以此来具体探析综合疗法在小儿多动症的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应用价值。结果运用中药、西药、运动等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的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方面,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经治疗后治愈28例,对照组治愈10例,6个月后实验组的复发率为0。对照组的复发率为20%(2)。两组小儿多动症患者的复发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纯运用一种西药治疗小儿多动症,效果较差,而且预后效果较差,复发率高。而运用中药、西药、运动等综合疗法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复发率极低,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疗法 小儿多动症 哌醋甲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外伤导致的昏迷患者给予急诊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6月~2017年12月所接收的108例外伤导致昏迷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析,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具体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分别为54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实验组采取急诊护理指导,观察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存活率。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有效率51例(94.44%),对照组为44例(81.48%);实验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40例(74.07%),对照组为52例(96.30%),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存活率50例(92.59%),对照组为42例(77.78%),实验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外伤导致昏迷患者给予急诊科护理指导,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更加利于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和水平。

  • 标签: 外伤 昏迷患者 急诊科 护理指导
  • 简介:摘要疾控机构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隐患是长期存在的问题,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不仅是传染病控制、食品安全、科研工作等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通常是指在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实验室中,避免病原微生物对相关人员造成危害。近年来,我国对病原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视越来越高,同时使得其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关注度得到提高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管理工作,寻找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做出预防措施。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探索是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管理的核心[1]。

  • 标签: 疾控机构 实验室 生物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