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工作中抗生素的使用、标本采集方法对痰培养样本细菌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从2014-10至2015-10我院检验科收检的需要进行痰培养样本细菌检验的病例中抽取220份,其中110例将采集方法作为唯一变量分为改良采集法的探究Ⅰ组和日常采集法的参照Ⅱ组,另110例将是否使用抗生素作为唯一变量分为使用抗生素的参照Ⅲ组和未使用抗生素的探究Ⅳ组,对比临床成效。结果探究Ⅰ组的合格样本数占82.27%(48例),查出存在病原菌为74.55%,参照Ⅱ组的合格样本数占63.64%(35例),查出存在病原菌为67.27%,探究Ⅲ组的合格样本数占89.09%(49例),查出存在病原菌为75.08%,参照Ⅳ组的合格样本数占70.91%(39例),查出存在病原菌为63.55%,以上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但各组之间的检查平均用时、检查费用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临床为痰培养样本细菌检验结果的准确率,选择规范的标本采集手段及尽量在未使用抗生素前进行检查,能够保证采集标本的规范性,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结果影响 抗生素使用 标本采集方法 痰培养样本 细菌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诊断课程中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方法,学生认可度的情况研究。方法实验组在临床诊断中先后采用传统PBL教学方法和改良式P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后,对实验组同学进行调查问卷,以评价同学对传统PBL教学方法和改良式PBL教学认可度。结果实验组同学对PBL教学方法表示正面肯定。结论改良式PBL教学方法受到同学们的广泛认可。

  • 标签: 临床诊断学 教学方法 PBL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目的研究硫酸乙酰肝素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糖尿病大鼠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实验组(n=18)采用皮下注射0.5ml硫酸乙酰肝素(0.3mg/ml),对照组(n=18)则皮下注射0.5ml生理盐水。两组大鼠麻醉成功后在其背部制作一直径为20mm的圆形伤口,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通过苏木精-伊红和免疫组化染色研究两组大鼠伤口肉芽组织厚度和炎症反应情况。结果术后第4、6、8、10、12和14天时实验组伤口愈合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3天中性粒细胞相对于对照组较少,肉芽组织无明显水肿;术后7天时中性粒细胞较前减少,伴有局部毛细血管的增生;术后14天时新生肉芽组织基本修复完成,而对照组伤口仍伴有轻度炎症反应。免疫组化结果提示术后第14天实验组伤口肿瘤坏死因子-α阳性面积较对照组明显降低(561.4±18.7vs685.0±31.6,P=0.00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升高(688.1±19.3vs584.2±14.6,P=0.002)。结论硫酸乙酰肝素可能通过增加血管新生和抑制伤口炎症反应,从而促进创面的愈合。

  • 标签: 硫酸乙酰肝素 糖尿病大鼠 创面愈合
  • 简介:摘要近半个世纪,流行病发展迅速,已成为预防医学的一门主导学科,并且宏观和微观并举,与临床、基础等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研究范围更广,实践性更加明显,这就要求流行病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实践教学应该顺应这些变化,单一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当下的需求。本文将从不同的哲学角度对流行病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为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提出相应建议。

  • 标签: 流行病学 实践教学 行为主义 建构主义 教学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肝功与血清指标水平检测用于脂肪肝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6年02月-2017年02月就诊的74例脂肪肝患者(观察组)和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67例(对照组)进行研究,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LT、AST水平和血清指标TC和TG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ALT、AST、TC、TG水平分别为(335.21±2.19)U/L、(342.36±1.92)U/L、(2.97±0.48)mmol/L和(6.95±0.39)mmol/L,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各指标分别为(49.37±1.08)U/L、(48.38±1.06)U/L、(2.01±0.32)mmol/L和(5.08±0.17)mmol/L,两组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t=966.96,1109.31,13.82,36.24;P<0.05)。结论通过检测肝功和血清指标可以判断脂肪肝患者的病情,进而为临床及时治疗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血清学指标 肝功能指标 脂肪肝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儿童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与接种疫苗效果。方法择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爆发间1000名儿童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即对照组500例为接受接种疫苗,另500例实验组儿童接受接种疫苗,总结其感染情况与流行病。结果统计数据显示,实验组于疫情爆发期间中年级与低年级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年级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接种疫苗在预防流行性腮腺炎中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该病的发生率,但对于一定年数后儿童预防效果有限。

  • 标签: 儿童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 接种疫苗
  • 简介:【摘要】 人体机能是将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基本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的一门综合型课程,本文欲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现状及特点及人体机能的教学规律,就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人体机能的教学质量进行探讨。

  • 标签: 人体机能学 少数名族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加替沙星序贯治疗泌尿系统感染,观察并分析该药物的临床效果,然后进行药物经济评价。方法本次试验选取了从2015年6月到2016年9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90例,随机平均分成了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医院对对照组患者采用注射加替沙星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研究组患者采用加替沙星序贯的方法进行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对两组患者用药情况进行药物经济评价。结果治疗一段时间后,研究组的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和细菌清除率都和对照组的没有太大的差别,无统计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的用药成本为501.24元,对照组患者的用药成本为924.44元,经药物经济评价,研究组的药物成本--效果比较低,两组之间差异比较大,具有一定的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替沙星序贯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效果更好,成本也比较低,经济实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加替沙星序贯治疗 泌尿系统感染 临床疗效 药物经济学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者血型血清特征以及其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以2014.7~2017.2期间我院收治的225例AIHA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输血治疗的效果以及治疗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观察患者血型血清特征,评价不同抗体类型患者输血效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不同抗体输血疗效,IgM有效率为91.1%,IgG为88.9%,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本次输血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临床在输血前为避免不规则抗体造成不良反应,可选择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法进行抗体筛选,准确度高、漏检率低。

  • 标签: 输血 AIHA 疗效 血型血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液流变及炎性因子的变化。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全年段呼吸内科收治的OSAHS患者60例,将其列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人员60例,列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人员及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全血粘度等血液流变情况以及白细胞介素6、18、肿瘤坏死因子发生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全血粘度、HCT、PAG、ET等血液流变指标和IL-6、IL-18、TNF-α等炎性因子指标与对照组体检人员相比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的各项指标相比也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方法能够显著改善OSAHS患者血液流变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变化,降低炎性反应,临床效果明显,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OSAHS 血液流变学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浙江省淳安县小儿手足口病流行病特征与临床特征。方法根据浙江省2009-2010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痊愈及死亡手足口病例568例。采取查阅病案、电话调查、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病例的流行病特征和临床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共调查小儿手足口病例568例,获得有效信息病例560例,其中轻症病例525例,重症病例35例。病例主要来自淳安县郊区(81.07%),主要为散居儿童(85.71%),年龄集中在1~3岁(82.32%)。仅51例(9.11%)能明确接触史,潜伏期为3天,病程为6天。出疹和发热的发生率分别为100%和53.04%,除发热和出疹外,其他症状、其他体征的发生率分别为28.39%和18.88%。与轻症病例相比,重症病例发热、其他症状、体征和合并症的发生率较高,发热、出疹持续时间和病程较长,以先发热后出疹为主,出现的其他症状、其他体征和合并症较重。结论手足口病以轻症为主,低年龄儿童易发病;应加强基层手足口病知识的宣传教育,特别对医护人员手足口病预防、诊断及治疗的培训是小儿手足口病防治的关键。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 简介:【 摘 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 FNA)对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瘤的应用价值。 方法 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 132个甲状腺肿物进行细针细胞抽吸( FNA),标本进行病理学诊断。结果 超声定位准确度为 100%,对照术后病理组织结果,超声二维图像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准确度 16%( 14/80),细胞病理学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准确度为 95%( 115/132),显著高于超声诊断。结论 超声对甲状腺肿物定位准确,超声引导细针穿刺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瘤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及显微镜手术治疗单侧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及卫生经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单侧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56例,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30例和显微镜组26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术后发热天数、术后住院天数、疼痛评分、并发症以及直接医疗费用的统计分析,比较其临床疗效及卫生经济情况。结果显微镜组手术时间(244.42±57.47)min明显长于腹腔镜组(74.67±58.34)min(P<0.05),抗生素使用天数、术后发热天数、术后住院天数、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均无显著差异(P>0.05);腹腔镜组直接医疗费(11971.88±416.04)元低于显微镜组(13876.15±395.47)元(P<0.05)。结论腹腔镜比显微镜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时间短、直接医疗费用低,临床疗效基本一致。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腹腔镜 显微镜 卫生经济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儿童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以及接种疫苗效果现状,从而为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笔者整理的1500例儿童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儿的流行病、疫苗接种情况以及接种效果等。结果1500例儿童中有790例接种疫苗,接种率为52.7%,在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方面,接种疫苗的儿童明显低于未接种疫苗的儿童,差异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0.05),在不同年级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方面,随着年级的增加发病率降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儿童流行性腮腺炎主要以低年级学生发病为主,随着年级的增加,发病率逐渐降低,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有效地降低发病率,具有较好的预防控制效果。

  • 标签: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 接种疫苗 效果调查
  • 简介: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病死率极高,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治疗方案。影像检查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术前评估十分重要。准确的肿瘤分期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可根据分期选择合适治疗方案,并判断患者的预后。近期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对胰腺癌分期标准进行了更新,主要更新点在T分期和N分期,本文旨在从影像角度对AJCC第8版胰腺癌TNM分期更新要点进行解读。

  • 标签: 胰腺癌 肿瘤分期 影像学检查 美国癌症联合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模型大鼠的异位内膜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为宫瘤消胶囊治疗内异症提供组织病理形态实验依据。方法实验分为空白组及EMT模型大鼠的模型组、桂枝茯苓胶囊组、宫瘤消胶囊小、中、大剂量组,各组给予相对应药物治疗后,光镜、电镜下观察异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形态结构。结果光镜下,模型组异位内膜生长旺盛,用药各组异位内膜上皮细胞、腺体和血管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和减少,其中宫瘤消中、大剂量组最为明显。电镜下,模型组异位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正常,用药各组上皮细胞呈不同程度的排列紊乱,部分细胞呈肿胀、坏死、凋亡的形态改变。结论宫瘤消胶囊可破坏异位内膜细胞,直观反映了该药的疗效性,为该药治疗EMT提供了组织病理形态实验依据。

  • 标签: 宫瘤消胶囊 子宫内膜异位症 组织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