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蛋白丢失性肠病(protein-losingenteropathy,PLE)是指各种病因引起蛋白质从肠道丢失,特别是血浆蛋白经肠道黏膜向肠腔内异常大量排出,导致低蛋白血症的一类疾病[1].引起蛋白丢失性肠病的基础疾病包括各种炎症、肿瘤及一些免疫性疾病等,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先天性糖基化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矫正先天性心脏畸形的Fontan术[2]等,这些疾病的一个共同特征是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sulfate,HS)从肠道上皮细胞膜基质侧特异性地丢失.本文就HS在PLE中的病理机制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蛋白丢失性肠病 硫酸乙酰肝素 免疫性疾病 先天性糖基化病 FONTAN术 先天性心脏畸形
  • 简介:目的观察硫酸乙酯肝素疗法在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过程中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探讨硫酸乙酰肝素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背部皮肤创面模型,采用随机表数字法将30只糖尿病大鼠分为两组:实验组(n=15)采用皮下注射0.5ml硫酸乙酰肝素(0.3mg/L),对照组(n=15)则采取皮下注射0.5ml生理盐水,术后不同时期处死取材,并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研究两组大鼠创面炎症反应和FGF、KGF、TGF-β和IL-6含量水平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术后5天中性粒细胞相对于对照组较少,肉芽组织无明显水肿;术后10天中性粒细胞较前减少,伴有局部毛细血管增生;术后15天新生肉芽组织基本完成修复,而对照组创面仍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结果提示:术后第10和15天,实验组FGF和TGF-β阳性表达含量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5天,实验组KGF阳性表达含量水平较对照组高,而IL-6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乙酰肝素可能通过抑制糖尿病创面炎症反应,调节FGF、KGF、TGF-β和IL-6含量水平,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从而达到创面愈合。

  • 标签: 硫酸乙酰肝素 糖尿病大鼠 创面愈合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角化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 简介:目的研究硫酸乙酰肝素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糖尿病大鼠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实验组(n=18)采用皮下注射0.5ml硫酸乙酰肝素(0.3mg/ml),对照组(n=18)则皮下注射0.5ml生理盐水。两组大鼠麻醉成功后在其背部制作一直径为20mm的圆形伤口,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通过苏木精-伊红和免疫组化染色研究两组大鼠伤口肉芽组织厚度和炎症反应情况。结果术后第4、6、8、10、12和14天时实验组伤口愈合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3天中性粒细胞相对于对照组较少,肉芽组织无明显水肿;术后7天时中性粒细胞较前减少,伴有局部毛细血管的增生;术后14天时新生肉芽组织基本修复完成,而对照组伤口仍伴有轻度炎症反应。免疫组化结果提示术后第14天实验组伤口肿瘤坏死因子-α阳性面积较对照组明显降低(561.4±18.7vs685.0±31.6,P=0.00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升高(688.1±19.3vs584.2±14.6,P=0.002)。结论硫酸乙酰肝素可能通过增加血管新生和抑制伤口炎症反应,从而促进创面的愈合。

  • 标签: 硫酸乙酰肝素 糖尿病大鼠 创面愈合
  • 简介:目的观察乙酰肝素酶在脂肪肝中的表达,以探讨其在脂肪肝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酒精灌胃造脂肪肝的模型,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乙酰肝素酶。结果在脂肪肝中,乙酰肝素酶的表达明显增强,且与甘油三酯的水平高低有关。结论氧化应激、缺氧诱导乙酰肝素酶的表达,且乙酰肝素酶参与脂肪肝的形成。

  • 标签: 乙酰肝素酶 脂肪肝 基因表达 甘油三酯 氧化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证实HPSE参与了心肺复苏后脑血管通透性改变,确定HPSE在HIE患者血管通透性中的作用与地位。方法:通过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以院内心跳骤停后复苏成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12小时格拉斯哥(GCS)评分分3组。收集HPSE、颅内压等数据并整理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根据各组颅内压变化,明确脑血管通透性的改变参与了心肺复苏后HIE的形成过程;2.证实HIE患者的HPSE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3.HIE的严重程度与患者预后成正向关系;4.HPSE参与了心肺复苏后脑血管通透性改变。结论:HPSE参与了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形成,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改变脑血管通透性参与。

  • 标签: 乙酰肝素酶,缺血缺氧性脑病,预后
  • 简介:蛋白尿是众多肾脏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肾小球滤过屏障的完整性决定着对蛋白质的选择通透特性。肾小球基底膜中硫酸乙酰肝素在电荷屏障的维持中起重要作用。乙酰肝素酶作为新近克隆出来的一种内切糖苷酶,与肿瘤的转移浸润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其通过选择性降解肾小球基底膜硫酸乙酰肝素侧链,也参与蛋白尿的发生。本文就其分子学特点、调控以及与蛋白尿性肾脏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 标签: 乙酰肝素酶 蛋白尿 肾脏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国人膀胱癌乙酰肝素酶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膀胱癌发生、发展、转移和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Z.步法研究58例膀胱癌患者中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水平,10例正常膀胱黏膜为对照组。结果乙酰肝素酶在膀胱癌中阳性表达22例(37.9%),其表达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复发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结论乙酰肝素酶蛋白的异常表达可作为膀胱癌患者发生和发展的预后参数。

  • 标签: 膀胱肿瘤 乙酰肝素酶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观察肝素硫酸镁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抗感染、吸氧、止咳祛痰、解痉平喘、强心利尿、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肝素硫酸镁,治疗7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慢性肺心病患者安全有效,能改善心肺功能,改善肺心病患者预后,副作用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素 硫酸镁 肺心病 呼吸衰竭
  • 简介:糖尿病性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因,同时又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一个重要疾病。早期诊断DN,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率、生活质量,减少国家的医疗负担。目前尚缺乏更优于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指标,

  • 标签: 乙酰肝素酶 糖尿病性肾病 蛋白尿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硫酸镁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接受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方案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24h尿蛋白定量、平均动脉压变化以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为(1.29±0.51)g/24h、平均动脉压为(109.44±11.17)mmHg,明显优于对照组(1.71±0.44)g/24h、(125.93±12.30)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孕产妇与胎儿不良妊娠结局,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早发型子痫前期 硫酸镁 妊娠结局 低分子肝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子痫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5例早发型子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硫酸镁治疗,仅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分析两组的自觉症状改善情况、治疗3天后的24h尿蛋白定量(24hPro)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新生儿(Apgar评分、体重)状况。结果观察组的自觉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24hPro和APTT均优于对照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子痫的效果较好。

  • 标签: 硫酸镁 低分子肝素 早发型子痫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硫酸镁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凝血酶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硫酸镁和低分子肝素对子痫前期进行联合治疗,不仅可以延长孕周,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母婴结局。

  • 标签: 硫酸镁 低分子肝素 子痫前期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214-01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胎儿生长受限治疗中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 2017年 10月 -2018年 10月收治的 64例胎儿受限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奇偶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硫酸镁治疗,对比两组胎儿治疗前后生长情况以及脐带血流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胎儿治疗后宫高、腹围、双顶径、股骨长、头围以及胎儿腹围增长值均高于对照组,且脐带血流指标检测均优于对照组,各项组间差异对比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胎儿生长受限治疗中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能够有效提升胎儿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脐带血流指标异常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硫酸镁 胎儿生长受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施予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3月-2018年8月收治的88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硫酸镁的44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的44例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的24h尿蛋白、并发症的发生率、血压、治疗疗效好于A组患者,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在运用到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施予治疗后,其治疗的成效十分优良,同时,还可以减少患者自身的尿蛋白与血压,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 标签: 硫酸镁 治疗 低分子肝素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研究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硫酸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下降,但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功能检查研究组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明显增大、凝血酶时间(TT)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新生儿重度窒息率明显下降,妊娠天数显著延长(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改善子痫前期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延长孕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硫酸镁 早发型子痫前期
  • 简介:目的利用小鼠乙酰肝素酶pcDNA3.1(+)表达载体转染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株(Hca-F)和低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株(Hca-P),研究其对小鼠肝癌细胞血道及淋巴道转移的影响.方法构建pcDNA3.1(+)-hpa质粒,以lipofectamine2000作为转染试剂,将其分别转至Hca-F、Hca-P细胞株.转染空载体的肝癌细胞作为对照.血道转移实验:小鼠尾静脉注射肿瘤细胞,30d后观察小鼠的肺部转移瘤生长情况.淋巴道转移实验:在小鼠右下肢爪垫内侧皮下注射肿瘤细胞,30d后观察荷瘤鼠腋窝淋巴结或/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尾静脉注射转染有pcDNA3.1(+)-hpa质粒的高转移Hca-F和低转移Hca-P株,荷瘤小鼠的肺表面转移结节数分别为(37.5±2.63)个和(32.6±2.91)个,显著高于其各自空白对照组的(31.3±2.79)个和(14.2±2.38)个(P<0.05).皮下注射转染有pcDNA3.1(+)-hpa质粒的高转移Hca-F和低转移Hca-P株,荷瘤小鼠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93.3%和83.3%,显著高于各自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乙酰肝素酶基因过表达对小鼠肝癌细胞血道及淋巴道转移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肝癌 乙酰肝素酶 血道转移 淋巴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早发型子痫前期病患5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静脉滴注25%的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组静脉滴注25%的硫酸镁的同时,配合使用低分子量肝素,对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和血压,还有孕期并发症进行测量和比较。结果通过对病患给药,观察组较对照组更能够稳定患者的血压;病患的凝血功能均趋向正常,观察组病患的D-Dimer显著下降,差别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硫酸镁的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的应用推广。

  • 标签: 早发型子痫前期 硫酸镁 低分子量肝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