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 2016 年 6 月~ 2018 年 9 月就诊于本院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共 90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阳性率、准确率与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部位准确率与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准确率较高,在筛查病灶部位方面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肢深静脉血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准确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3月于我院门诊部、住院部、体检部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者 400例,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并与组织病理学比较,分析其检查价值。结果 400例研究对象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出阳性率为 14.50%;其中与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 79例慢性宫颈炎检出符合率 94.94%, SCC检出符合率 100%, HSIL 检出符合率 66.67%, LSIL检出符合率 50%, ASC-US 检出符合率为 92.86%;两者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与组织病理学相比,宫颈病变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及符合率,临床价值高。

  • 标签: 宫颈病变 液基薄层细胞学 组织病理学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手术室整体护理对宫腔镜检查术患者应激反应、主观感受的影响。方法 选取了 2017年 6月 -2018年 6月在我院进行宫腔镜检查术的患者 60例,其中选取 30例患者进行传统的护理模式作为对照组,另 30例患者采用手术室整体护理方法,观察患者护理前后 IL-6、 HR、 MAP水平比较以及主观感受在护理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 发现两组患者手术前后 IL-6、 HR、 MAP水平比较, 手术前 IL-6、 HR、 MAP水平比较两组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手术中和手术后实验组各水平含量比对照组变化少( P< 0.05),护理前 HAMA评分和 HAMD评分对的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05),护理后实验组比对照组评分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手术室整体护理能够对宫腔镜检查术患者起到更为良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更好的控制患者体内 IL-6、 HR、 MAP的水平,减少患者应激反应的发生,缓解病人紧张、焦虑的情绪,患者对此更为满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整体护理 宫腔镜检查术 患者应激反应 主观感受
  • 简介:【摘要】 目的:评价 T2WI-TSE和 HASTE序列在肾脏 MR检查中的效果。方法:对 44例可疑肾脏肿瘤患者进行 MR检查,分别采用 T2WI-TSE和 HASTE序列扫描,比较两组图像的运动伪影,肿瘤边缘清晰度及肿瘤与肾脏解剖学结构关系显示清晰程度。结果:两组序列在现实显示肾肿瘤及肾脏解剖学结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49),但 HASTE的图像伪影少,明显优于 T2WI-TSE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 HASTE序列扫描速度快,运动伪影少, SAR值低,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在肾脏检查中的取代传统 T2WI-TSE序列具有可行性。

  • 标签: HASTE 肾肿瘤 TSE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诊断中施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抽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及4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对象,对其均施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并结合是否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病变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自主神经功能病变组(20例)和自主神经功能正常组(20例),对比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 (1)观察组SDNN、SDANN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2)自主神经功能病变组患者SDNN、SDANN、RMSSD均较自主神经功能正常组更低,P<0.05;结论 在糖尿病自主神经功能病变诊断中施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具有一定效果,对医师评估是否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病变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自主神经功能病变 诊断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与诊断性刮宫诊断围绝经期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4例围绝经期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分为宫腔镜检查组48例和诊断性刮宫组46例,两组患者均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标准,比较两组检查方法的检查准确率以及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与诊断性刮宫组相比较,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炎,子宫息肉以及子宫内膜癌的检出准确率均显著性高于诊断性刮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诊断性刮宫组相比较,宫腔镜检查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性低于诊断性刮宫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宫腔镜检查 诊断性刮宫 围绝经期子宫出血 病理学检查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期间进行护理配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5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均进行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0)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n=50)配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检查期间的血氧饱和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检查期间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对比对照组平稳,P

  • 标签: 护理干预 无痛胃肠镜 血氧饱和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X线平片与CT检查技术在鼻骨骨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鼻骨骨折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分析组、常规组,每组40例,分析组采用CT检查技术进行临床诊断,常规组采用X线平片进行临床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准确性。结果:分析组临床诊断准确度为100.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5.00%,P值<0.05;分析组患者经CT检查后临床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完全一致,诊断符合率为100.00%,常规组经X线平片检查后临床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有明显差异。结论:在鼻骨骨折临床诊断中,CT检查技术诊断准确率较高,能有效确定骨折类型、范围以及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鼻骨骨折 临床诊断 X线平片 CT检查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卵巢癌CT及超声影像的诊断价值。方法:于2020.2-2021.1期间,在本医院收治的疑似卵巢癌患者中进行病例选择,选取70例入组,对于入组患者均实施CT、超声检查,对比病理结果,分析两种检查办法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准确率。结果:对比术后病理结果,CT相比超声检查,灵敏度及特异度、准确率均具备对比优势(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实施CT诊断效果相比超声检查准确度更高。

  • 标签: 卵巢癌 术后病理 超声影像 检查结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成人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诊治价值。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陕西省中医医院进行支气管镜诊治的50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病例。研究结果显示,这500例患者中,主要的支气管镜下表现为支气管内膜感染。其他较常见的表现包括鼻窦炎或腺样体肥大、会厌软化、气道异物等。同时,对428例患者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其中有11.10%的细菌培养阳性率,23.36%的病毒检出率,以及30.72%的非典型病原体检出率。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30%。本研究的结论表明,支气管镜在成人呼吸系统疾病中具有重要的诊治作用,有助于明确诊断和识别病原微生物,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呼吸系统疾病 并发症发生率 病原体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指标与骨髓形态联合检查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的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20年8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在院内接受治疗的41名患者,所有患者均需接受外周血指标检查与骨髓形态检查,探讨两种检查联合方案在患者疾病确诊中的价值。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41例患者进行检查后,通过外周血指标检查发现所有患者外周血指标同时减少3项的患者占20例,同时减少2项的为12例,同时减少1项的9例。通过骨髓形态学检查发现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患者18例,明显活跃患者11例,活跃患者9例,减低患者3例。结论: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时,采用外周血指标与骨髓形态联合检查方案,可有效提高医师对患者外周血液情况深入了解程度,确定患者病情,提高疾病治疗效率。

  • 标签: 外周血指标 骨髓形态学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对人性化护理方法在核医学科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与讨论。方法用于实验研究的患者为在我院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就诊的104例核医学科检查患者,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人数为每组52人,对照组患者和实验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另外使用人性化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知识掌握情况、检查配合情况和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检查知识掌握情况、检查配合情况具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核医学科检查 人性化护理方法 应用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时段:2019.12~2020.12,选择本院接收的冠心病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分析,共计50例,分别实施常规心电图检查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检查结果、患者认可度。结果:分析检查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查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早搏二、三联律、早搏成对检出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患者认可度,和常规心电图检查相比,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评分更高,P<0.05。结论:实施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对冠心病性心律失常患者具有提高诊断准确性的效果,且患者的认可度较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诊断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冠心病 心律失常 检出率 认可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程化护理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实施双盲法将200例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分为100例/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流程化护理。比较检查时间、麻醉药物使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药物使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实施流程化护理,可以提高检查效率,减少麻醉药使用量,积极预防并发症,有效且安全。

  • 标签: 无痛胃肠镜检查 流程化护理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MRI和X线诊断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准确性差异。方法 选择88例经病理学诊断患有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X线诊断及MRI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诊断准确度。结果 MRI诊断下软骨下囊变、关节面不平、关节骨质增生、关节积液、滑膜增厚、软组织受损、半月板变性的准确度显著高于X线诊断,两种诊断方式下软骨下赘骨、关节腔隙狭窄、关节软骨退变准确度无明显差异,X线未诊出关节积液、滑膜增厚、软组织受损、半月板变性。结论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更宜采用MRI诊断,准确度更高且可诊出X线无法识别的关节积液、滑膜增厚、软组织受损、半月板变性病变,因此更具应用价值。

  • 标签: 退行性骨关节病 病理诊断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头部 CT三维血管成像( 3D-CTA)检查对颅底脑膜瘤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2017年 1月 ~2018年 9月我院收治的脑膜瘤患者 43例,患者术前均行 3D-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检查,分析术前 3D-CTA检查与 DSA检查情况、及与术中所见情况一致性。结果:术前 3D-CTA定位诊断结果与术中所见相同,定位诊断准确率为 100%。术前 3D-CTA及 DSA对肿瘤血供诊断无明显差异( P>0.05)。在术前 3D-CTA诊断图像中, Willis动脉环可清晰显示,可见颈内动脉 3级结构,其中 31例患者可见颈内动脉 4级结构。结论:术前头部 CT三维血管成像可有效分辨肿瘤与附近血管的关系,提供肿瘤血供信息,有助于术中对血管的保护,为颅底脑膜瘤患者手术提供置管信息,指导临床推广。

  • 标签: CT三维血管成像 颅底脑膜瘤 术前评估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眼震视图结合问诊及体格检查对眩晕患者前庭系统定位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段]:2019年10月~2020年12月,[研究对象]:100例因眩晕疾病而在本院接受检查的患者,对100例眩晕患者均实施眼震视图结合问诊及体格检查,以及前庭周围性眩晕、前庭中枢性眩晕等结合医学影像检查,与眼震视图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对眩晕患者实施眼震视图结合问诊及体格检查后,确诊了周围性眩晕68例;眼震视图结合问诊及体格检查联合头颅影像学检查确诊中枢性眩晕患者21例;经头颅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但存在中枢性眩晕患者11例。结论:眼震视图结合问诊及体格检查对眩晕患者进行检查后,可为前庭系统疾病提供相关鉴别依据,因此,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眼震视图 问诊 体格检查 眩晕 前庭系统定位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胃癌疾病的诊断上,应用胃镜活检及术后病理检查对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0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是接受胃镜活检以及术后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为诊断的金标准,从胃癌诊断准确率、病理类型检出以及病灶分化方面进行不同检查方式的比较,评价经胃镜活检对诊断胃癌的价值。结果:经术后病理检查,300例均确诊胃癌,而经胃镜活检确诊287例胃癌(95.67%),8例疑似,5例排除胃癌,不同检查方式对胃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检查对印戒细胞癌检出率为21.67%,高于胃镜活检13.94%(P<0.05),术后病理检查对管状腺癌检出率23.66%,低于胃镜活检33.45%(P<0.05);对胃癌分型检查上,经胃镜活检分化型112例(39.02%),低于术后病理检查检出185例(61.67%)的分化型检出率(P<0.05)。结论:胃癌的临床诊断上,采取胃镜活检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胃镜活检对病理分型检出率低,但是总体而言胃镜活检应用价值显著,适用于实际对胃癌的筛查。

  • 标签: 胃镜活检 术后病理检查 胃癌诊断 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