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中不同采血方法及不同检验方法对结果的影响简述

/ 1

血常规检查中不同采血方法及不同检验方法对结果的影响简述

刘红

四川省泸州市 泸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四川省泸州 646100

血常规检查是现代医疗机构内最为基础的检验项目之一,通过不同血液相关指标的检测,能够有效反应各类细胞形态、数量、分布特点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常见指标有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等,能够有效反应机体状况,从而为多种疾病的早期检查、诊断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参考。目前我国较为常用的血常规检查的采血方法有静脉血及末梢血的采集,现阶段已有较多研究证实,不同的采血方法会对血常规检查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常用的血常规检验方法有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等,而不通的检验方法在检验结果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主要就血常规检查中不同采血方法及不同检验方法对结果的影响进行介绍与分析。

1 不同采血方法介绍

目前静脉血及末梢血采集是诊疗中较为常用的采血方法,其中末梢血采集操作简便,造成的痛感较低,静脉血采集时会造成一定的疼痛不适,同时对采血者的专业要求也较高,采血前需要核对患者及检验单上的个人信息及检验项目,防止差错发生,具体措施如下:

1.1、末梢血采集:一般选择左手的无名指或示指进行采血,用酒精棉球进行指端消毒后,采血者紧捏受检者指端暴露待采血区域,用一次性指端采血针进行穿刺处理,同时用采血器收集指端末梢血,采血量一般在30μl左右,全血EDTA抗凝处理。

1.2、静脉血采集:静脉血采血前1~2天,患者需要清淡饮食,严格限制脂质、蛋白质等的摄取,同时须禁止饮酒,同时部分患者需要禁食6~8h左右,故而一般于晨起空腹状态下采血,患者需要在平静状态下接受静脉血采集,一般选择肘部静脉进行采血,如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等,于肘关节上10cm左右绑缚止血带,用碘伏棉球进行待采血区域的消毒,观察血管情况,用一次性采血针进行穿刺采血,穿刺成功后即放松止血带(止血带绑缚时间须限制在1min以内),用采血管进行静脉血采集时,须严格遵循待检项目控制采血量,血液进入试管时须沿着管壁,预防溶血,需要抗凝处理的血液需要振荡试管。部分患者需要采集多管标本,一般顺序为血培养、红/黄、蓝、绿、紫、黑等。静脉血采血完毕后,需要用棉签或无菌棉球按压采血区域3~5min左右,按压过程严禁揉动,合并出血倾向、血液系统病变的患者,按压时间要延长。采血区域出现瘀血时,可在采血24h后用热毛巾热敷。

1.3、不同采血方法对比:末梢血采集的痛感较为轻微,但因出血量较少,需要反复挤压出血,血液纯度受到一定影响,同时指端末梢血易受温度影响发生溶血情况,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而静脉血采集采血部位的血管较粗,出血量大且出血快,能够有效满足全自动化血液分析时需要的血液样本量,采集的血液直接经由采血针进入真空采血管,成分稳定。故而现阶段诊疗中会在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及检验项目的同时,优先考虑静脉血采集。

2 不同检验方法介绍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是目前常用的血常规检验方式,其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具有快速、简便等优势,能够有效反馈血液样本中各类血细胞、细胞因子等分类及数量情况,在细胞形态学检验方面的应用效果较为欠缺,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则能够有效对细胞形态进行观察,但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资源,检验效率相对较低,两种检验方法各具优势与不足,具体操作如下:

2.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开展检测工作前,需要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查,确保仪器的工作状态,并进行参数的调节,对血液标本进行2000r/min、5min左右的离心处理,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配套试剂,严格遵循相关操作规程完成检验工作,主要检测指标有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淋巴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及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等。

2.2、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获取相关待检血液样本,进行血液标本的制作与染色,通过电子显微镜,各类血细胞形态的观察与分类等,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一般由2位左右检验医师完成,以降低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

2.3、不同检验方法比较: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通过电学原理进行血液成分检验,检测速度快,检验结果较为客观,且操作简便,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检验科的工作效率,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仅限于定量检测,无法有效对血细胞形态进行分析,存在一定的漏诊及误诊风险。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能够有效弥补这一不足,通过人工血涂片检查进行细胞形态的观察,能够直观且准确反映血细胞形态方面的异常改变,是目前血常规检验的金标准,但该检验方法操作复杂,检验速度慢,不适用于大量血液样本的筛查普查等工作。故而现阶段血常规检验工作的开展中,对血液样本进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筛查出结果异常或有争议的样本,再联合给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