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性。方法于2015年对我社区随机抽取200名糖尿病患者同时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测定和分析。结果根据空腹血糖测定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率明显高于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结论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评估血糖控制状况极为重要,比空腹血糖测定评价社区糖尿病控制率更科学,更适用于社区糖尿病的管理。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社区糖尿病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血液指标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碳氧血红蛋白(COHb)在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2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其中ABO溶血病67例,Rh溶血病5例),将同期收治的67例非溶血病理性黄疸患儿作为对照组,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两组患儿入院时的胎龄、体重、COHb、总胆红素(STB)。结果病例组平均胎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之间体重和入院时STB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例组入院时COH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COHb可作为新生儿溶血病的筛查指标,可起到早期诊断以指导早期干预的作用。

  • 标签: 碳氧血红蛋白(COHb) 总胆红素(STB) 新生儿溶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血糖(glu)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体检中心5985例健康体检者,对其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985例受检者HbA1c异常检出率为12.9%,血糖异常检出率为11.22%,随着年龄的增高,异常结果检出率也增加,并且男性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结论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联合检测能提高糖尿病的早期诊断率。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氧对脑梗塞急性期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的含量影响变化。方法本院所探究的100例病高压氧对脑梗塞急性期患者,是用定量测定法、双夹心放免测定法来测定两组脑梗塞急性期病人100例,并将这两组患者随机均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各50例。检查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20天以内的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含量。结果脑梗塞急性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含量较正常值明显增高,具有显著性差异。高压氧组和对照组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含量明显下降,两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急性患者在进行常规用药时,常规用药结合高压氧治疗可有效降低血小板活性。

  • 标签: 高压氧 脑梗塞 急性期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蛋白质组学的生物标志物发现技术已经发展了广阔的前景,因此蛋白质表达可作为精神分裂症临床诊断的病理生理学指标。使用质谱分析,根据体液中蛋白质的鉴定,例如脑脊液、血清或血液,就有可能识别出精神分裂症的生物标志物。在临床确诊前,体液中应存在理想的生物标志物,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现性好。该综述讨论了全面的蛋白质组学方法,阐明了其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现、诊断和治疗方面的适用性。尽管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努力,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精神分裂症知之甚少。蛋白组学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液中的蛋白质的研究,可以帮助了解精神分裂症的分子机制。它们也可能表明最有可能发生病理改变的细胞的类型和位置。蛋白质组学方法的研究已经为死后脑组织、外周组织和体液中的定量和定性蛋白质模式提供了大量信息。如二维电泳,2-DDIGE,SELDI-TOF不同蛋白质组学技术、蛋白质组和基于标记(ICAT),无标记(MS(E))量化已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此外,我们还讨论了蛋白质组学方法作为一种常规诊断工具在精神分裂症临床实验室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蛋白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间在本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透析时间均超过3个月,透析的当天分别对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红蛋白的水平进行测定,并按照C-反应蛋白的水平将其分为正常组和升高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同时分析两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按照透析患者的hs-CRP水平分组,正常组31例,升高组49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Hb水平进行比较,可见升高组患者的Hb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两项指标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可见,r=-0.454,P<0.05,二者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程度与C-反应蛋白的水平呈负相关,患者处在炎症状态下时,容易加重贫血。

  • 标签: C-反应蛋白 维持性血液透析 贫血程度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联合空腹血糖(FPG)对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56例糖尿病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8例,观察组采取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检测,对照组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对比两组诊断结果,分析相关性。结果观察组FPG、HbAlc较对照组,均高于后者(P<0.05)。FPG与HbAlc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586,P<0.05)。结论FPG联合HbAlc检测糖尿病,漏诊率低,在日常监测血糖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检验对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检的70名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经尿液标本采集、处理、保存以及检测等一系列步骤,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44.29±8.64)mg/L>(12.69±6.15)mg/L及阳性率(72.9%>0)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0例糖尿病患者当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和阳性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病程更长,其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和阳性率明显更高,呈正相关。结论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当中,尿微量白蛋白是重要的检测指标,其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高,反映出患者的肾功能损伤程度,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 临床检验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肾病早期检测视黄醇结合蛋白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113例确诊为高血压肾病的患者设为试验组,根据高血压病程可分为一期组40人,二期组36人和三期组37人,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40人设为对照组,同时检测患者和对照者的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浓度水平和胱抑素C浓度水平,统计分析结果。结果试验三个小组的患者视黄醇结合蛋白和胱抑素C浓度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患者病程的增长,试验三个小组间的患者视黄醇结合蛋白和胱抑素C浓度水平呈现正相关升高(r=0.9997和r=0.9947);各组患者的视黄醇结合蛋白阳性检出率分别与对应组患者的胱抑素C阳性检出率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一期组联合检测比单项检测可明显提高阳性检出率(p<0.05)。结论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浓度水平的检测对于高血压肾病的早期辅助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且对于患者病情的监测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联合检测视黄醇结合蛋白和胱抑素C两项指标可有效降低漏诊率。

  • 标签: 高血压肾病 视黄醇结合蛋白 胱抑素C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诊断治疗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乙型肝炎患者50例为实验组,选同期健康体检患者50例作为常规组,所有人员均进行血清当中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IgM、IgG、IgA要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之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经治疗处理,实验组治疗有效的患者有32例,治疗无效的有18例,治疗有效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要低于治疗无效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诊断治疗乙型肝炎病症过程当中,采取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进行检测,对临床诊断治疗乙型肝炎病症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血清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鼓膜穿孔高流量吸氧及牛血去蛋白治疗效果,为基层医学的进步做一步的贡献。方法将2005年至2009年我院收治的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A组(20例)、对照B组(20例)。治疗组应用药物治疗同时高流量吸氧,对照A组应用自然恢复方法、对照B组采用鼓膜贴补治疗方法。于治疗第2周、第4周后分别观察鼓膜穿孔的愈合情况,医疗工作者随访连续2个月。结果治疗组在接受治疗后第2周第4周的治愈率分别为72%、94%。明显高于对照A组(P<0.01),与对照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流量吸氧配合药物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疗效良好,鼓膜愈合时间缩短,治愈率高。

  • 标签: 外伤性鼓膜穿孔 高流量吸氧 治疗 牛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根据病灶大小分为小面积脑梗死组(30例)、中面积梗死组(42例)、大面积梗死组(16例)。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组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大面积脑梗死组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中面积脑梗死组和小面积脑梗死组(P<0.05);中面积脑梗死组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增高;并与患者病灶大小呈正相关;纤维蛋白原检测可作为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辅助观测指标。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纤维蛋白原检测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微量白蛋白(mALB)监测应用于老年高血压(EH)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意义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6月31号期间至我院就诊的老年EH患者123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123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mALB、肌酐(Cr)及血尿素氮(BUN)。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尿mALB阳性率为36.59%,对照组为4.88%,研究组患者尿mAL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尿mALB的值为(43.02±11.35)mg/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两组患者血BUN与血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I~Ⅲ级EH尿mALB不断升高,P<0.01,患者Ⅱ级、Ⅲ级mAL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治疗中,老年EH患者的尿mALB指标反映了患者肾功能损害的程度,患者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 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症诊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63例临床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的患儿设为实验组,其中单纯型肾病组患儿32例,肾炎型肾病组患儿31例,选择同期健康小儿30例设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清样本中脂蛋白(a)、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水平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单纯型肾病组和肾炎型肾病组患儿的脂蛋白(a)、高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型肾病组和肾炎型肾病组患儿间的血清脂蛋白(a)和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水平分别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阳性检出率也无显著差异(p>0.05)。单纯型肾病组和肾炎型肾病组患儿间的血清脂蛋白(a)和高敏C反应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2.5%、61.3%)和(59.4%、64.5%),联合两项指标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1.3%和90.3%,与单项检测分别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脂蛋白(a)对于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的辅助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水平变化结合观察,有利于提高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的检出率,降低漏诊率。

  • 标签: 脂蛋白(a) 超敏C反应蛋白 原发性肾病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3例,根据有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分为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43例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60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5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比色法测定三组全血HbA1c水平。结果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患者外周血HbA1c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外周血HbA1c水平低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P<0.05)。结论检测外周血中HbA1c有助于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胶质瘤中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表达,并评价其价值。方法在我院2012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中随机抽选100例,对其手术过程中脑胶质瘤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髓鞘碱性蛋白。结果病理结果显示,正常脑组织MBP阳性率为0.0%,Ⅰ~Ⅱ级脑胶质瘤患者MBP阳性率66.7%,Ⅲ~Ⅳ级脑胶质瘤患者MBP阳性率82.8,Ⅲ~Ⅳ级MBP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级脑胶质瘤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胶质瘤患者病情越重,其MBP含量越高,说明MBP对髓鞘恶性肿瘤的生长和凋亡具有重要作用,虽然MBP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还是没有发现确切的临床依据,深入临床研究,必定会对脑胶质瘤患者起到更好的疗效。

  • 标签: 髓鞘碱性蛋白 脑胶质瘤 MBP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血清中脂蛋白a、胆红素的含量联合检验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设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到我院参与体检的100名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检测2组对象血清中脂蛋白a、胆红素,并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脂蛋白a含量为(318.4±38.59)mg/L,对照组为(189.7±21.47)mg/L,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分别为(9.5±3.07)umol/L、(4.1±1.03)umol/L,对照组为(14.3±5.83)umol/L、(4.6±0.97)umol/L,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诊断中,脂蛋白a、胆红素含量联合检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清 脂蛋白a 胆红素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吸入糜蛋白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患者呼吸道雾化吸入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抽取我科于2011年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55例COPD急性期患者呼吸道氧气雾化吸入,比较护理后患者近期效果(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和随访的远期(6个月)效果。结果患者护理后效果综合比较有效。结论COPD急性期患者呼吸道雾化吸入,能有效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不良反应,缩短其咳嗽症状消退时间,应在临床后期路径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糜蛋白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氧气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微量蛋白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我院收治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84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4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尿微量蛋白。结果观察组mAlb,TRF,α1-MG,β2-MG以及IgG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Alb,TRF,α1-MG,β2-MG以及IgG指标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微量蛋白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指标,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尿微量蛋白 2型糖尿病 肾损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对小儿感染类型的区分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间收治的小儿细菌性感染和小儿病毒性感染患儿各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实施血常规检验、C-反应蛋白检验,并对其各项指标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计算联合检测的异常检出率。结果细菌性感染组患儿的WBC、CRP水平均显著高于病毒性感染患儿,其联合检测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95.0%(57/60)和1.7%(1/60),也有细菌性感染组高于病毒性感染组患儿的情况,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血常规检验和C-反应蛋白检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儿感染类型进行有效区分,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常规 C-反应蛋白 小儿感染类型 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