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病房(ICU)是治疗和管理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在抢救患者过程中存在很多的未知突发情况,医务人员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和风险,近年来ICU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化解医患纠纷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医方、患方及社会因素三方面分析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医患纠纷防范与解决的合理化建议。

  • 标签: 基层医院ICU 医患纠纷 原因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门诊的护患纠纷隐患,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对策,并观察干预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4年01月开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为界,于实施前、实施后分别选取1200例患儿为观察对象,实施前1200例为对照组,实施后1200例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的护理失误、候诊风险、意外事件、环境布局、沟通解释、诊疗结果及法律意识等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针对儿科门诊的护理纠纷隐患,给予全面、系统的分析,并配合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降低护患纠纷隐患。

  • 标签: 儿科门诊 护患纠纷 护理风险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预防护理差错与护患纠纷的措施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手术室护理差错与护患纠纷事故进行资料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根据资料分析发现,出现手术室护理差错与护患纠纷事故,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有缺陷,同时医院也没有完善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约束,并且管理层的管理力度也不够。结论在对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并严格遵守法律与医院的各项制度,以提升护理水平,避免护患纠纷事故的发生。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护患纠纷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医院门诊药房药患纠纷的原因,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通过搜集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门诊药房药患纠纷的信息反馈,从医院、药师以及患者等多方面分析,探讨发生纠纷的原因及有效干预对策。结果药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医师方面开处方不规范、开错处方;药师方面调剂差错、服务态度不佳;患者方面退药、药品价格等因素有关;医院方面制度不健全;体统设备方面设备陈旧,跟不上工作流程。结论为有效预防医院门诊药房药患纠纷的发生,医院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有效措一步步解决现存的重要问题,从各方面入手加强医院门诊药房的管理流程并优化改造。

  • 标签: 医院门诊 药房 药患纠纷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强护患沟通在化解儿科门诊护理纠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80例患儿及儿科门诊9名女性护理人员进行研究,对儿科门诊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水平、沟通技巧掌握程度、沟通内容熟知程度等护理内容培训,强化护患沟通技巧。比较强化前后护理满意度、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强化后护理满意度(93.8%)高于强化前(80.0%),护理纠纷发生率(7.5%)低于强化前(18.8%),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护患沟通能在满足患儿就医需求的同时化解护理纠纷,降低儿科门诊护理纠纷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加强护患沟通 儿科门诊 护理纠纷
  • 简介:摘要研究医院护士在门诊应对医患纠纷的交流和处理措施。提高自身的交流沟通能力,由于门诊工作具有特殊性,护患关系当中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增加护士沟通交流能力可减少甚至避免护患纠纷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医院效益。

  • 标签: 门诊护士 沟通能力 护患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降低护患纠纷风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常规组患者单纯实施常规临床护理,护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推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的护患纠纷比率,及涵盖护理技能、护理态度、宣教水平及心理护理四大模块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常规组全年护患纠纷比率为0.15%;护理组全年护患纠纷比率为0.0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其护理技能、护理态度、宣教水平及心理护理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显著规避护患纠纷风险。

  • 标签: 护理 护患纠纷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院前应急医疗投诉纠纷的精细化措施。方法采用对2009年—2015年在120急救科工作的工作人员来资料收集,进行调查法、矛盾分析法、量化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综合反映我科在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医疗服务方面得到持续改进提升,2010年—2015年投诉下降百分比反映医疗投诉显著下降,2015年较2009年下降百分比达87.1%,医患矛盾明显降低。结论本精细化措施研究提出的整体改进,系统配套的院前应急医疗应对措施体系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科学,合理,实用,易掌握,易推广。

  • 标签: 院前应急 精细化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长期临床护理工作研究与观察,结合工作中发生的案例分析,总结出以下几方面为儿科引起护患纠纷常见原因护理技术不过硬;护患沟通不良,责任心不强,工作随意行大,惯性思维;未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服务意识不强;未严格执行医嘱,护理文书书写不及时或不规范,和医生描述不一致;青年护士经验不足,工作压力过大等,因此根据各级护理人员层次差异,加强“三基三严“及”法律知识“培训,“核心制度考核,”专科知识及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整体水平,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防止护患纠纷发生。

  • 标签: 儿科护理 护患纠纷 诱发因素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门诊神经内科护士避免护患纠纷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我院门诊(2013.01至2014.12)神经内科发生的72起护患纠纷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引起纠纷的根本原因与相关因素,并于2015年1月起针对其进行整改与预防措施(观察时间为2015.01至2016.12)。结果2013年至2014年的总体护理满意度为88.54%,实施整改后2015年上升至96.84%,护患纠纷也明显减少。结论通过加强护士的专业素养、改善患者的就诊流程、提高护士业务水平、增强法律意识,以人文护理为宗旨,提升护理的服务质量,从而有效避免护患纠纷的产生。

  • 标签: 门诊 护患纠纷 有效措施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新型医学模式给当代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儿科护士承受着与成人患者科室不同的心理压力,儿科护士除了具备应有的基本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可能发生护患纠纷能及早预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防止纠纷发生,才能实施以患儿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全方位为患儿服务。

  • 标签: 心理素质 护患纠纷 儿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不同护患沟通模式对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的效果。方法以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士的护理沟通方法,实验组患者400例采用改革后护理沟通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对我院的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为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需要护士在护患沟通中注意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了解患者心理需要实施人文关怀,多学习理论基础知识,以形成更好的护患沟通模式。

  • 标签: 护患沟通 医疗纠纷 沟通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科发生护理纠纷的因素与对策状况。方法对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对策进行分析统计,从而得出相应的临床信息。结果在急诊科护理纠纷事件中主要涉及规章制度的欠缺,护理人员责任心和法律意识不强,沟通效率不高,护理技能不足以及自身保护意识不强等。结论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结合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原因实施针对性的对策,从而避免纠纷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纠纷 原因与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医学常识的普及,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加。如果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没能把握好分寸,很有可能引起护患纠纷,如何理性地看待这些纠纷,并积极防范,都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 标签: 护患纠纷 原因 防范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强西药药房管理及减少药患纠纷有效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西药药房的工作情况。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西药房人员采用常规管理方式(对照组),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给予强化管理(观察组),比较两种管理模式的应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药患纠纷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强化西药药房管理能提高患者对西药药房的满意度,减少药患之间的纠纷、矛盾,值得推广。

  • 标签: 西药 药房管理 药患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探讨其防范对策。方法对自2009年至2011年我院门诊输液室发生的护患纠纷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护士静脉穿刺技术、沟通能力和工作态度、家属配合不积极等,是发生护患纠纷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提高静脉穿刺技术,端正服务态度,加强护患沟通,促进家属配合,可有效减少或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促进护患和谐。

  • 标签: 门诊输液室 护患纠纷 原因分析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急和对策。方法随机选取自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门诊护士50例,利用自制的护患纠纷沟通处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探究门诊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反应,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结果门诊护理人员在面对护患纠纷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委屈、失望、焦虑、紧张、恐慌以及愤怒的心理,在处理护患纠纷时往往以迁就和忍受为主等。结论减少和预防呼唤纠纷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要针对门诊护士在处理护患纠纷中存在的不当应激反应,门诊护士要加强患者的沟通,落实护理管理制度,避免纠纷的发生,提升医院护理管理质量。

  • 标签: 门诊护士 护患纠纷 心理应激反应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中常见的免疫纠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中产生的免疫纠纷情况进行统计,对其纠纷原因进行划分,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探究。结果研究中时间范围内产生的基层免疫工作纠纷现象共59例,其中31例是由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4例是由于接种事故;13例是由于患者发生了偶合症;9例是由于患者出现心因性反应;2例为矛盾激化。结论引起免疫纠纷的原因中,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最为常见,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针对各类纠纷原因进行消除,以提高基层免疫规划工作质量。

  • 标签: 基层免疫规划 免疫纠纷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法医病理学对医疗纠纷处理进行鉴定;方法采取莫耀南△1在医疗纠纷尸检86例法医学分析中的尸检资料中,医院发生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逐年增多,且多集中于儿科(20例,23.2%)、产科(19例,22.1%)、内科(16例,18.6%)、诊所(10例,11.6%)、外科(9例,10.5%),在医疗纠纷中,我们应用法医病理学进行尸检分析;结果法医病理学对处理医疗纠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结论法医病理学鉴定对处理医疗纠纷的作用是在事实上给予客观、公正的科学依据。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医疗纠纷 尸检 医疗事故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中医患纠纷产生的因素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妇产科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产妇采取妇产科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了医护人员与产妇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树立优质护理服务观念。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2%,两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出现医患纠纷的主要诱因与护理满意度和患者生活质量存在较大关联性,增强护理人员的服务观念,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是降低和预防医患纠纷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妇产科 医患纠纷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