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双黄连粉针剂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菌体内药物蓄积水平及其细菌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观察双黄连粉针剂作用后柔红霉素在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体内聚集水平的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双黄连粉针剂作用后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细菌结构的改变。结果亚抑菌浓度双黄连分别预处理4,6,8h后,大肠埃希菌菌体内柔红霉素蓄积程度较空白对照增强(P〈0.05),其中6-8h时较为明显;1/2,1/4,1/8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双黄连预处理6h后,大肠埃希菌细菌内柔红霉素蓄积程度较空白对照增强(P〈0.05),且不同浓度双黄连预处理细菌后柔红霉素蓄积程度改变具有差异(P〈0.05)。透射电镜观察,双黄连作用后,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出现分裂相减少、胞膜缺损、胞质流失等改变。结论双黄连粉针剂可以增加柔红霉素在细菌内聚集,呈现量效和时效关系,并且能够破坏大肠埃希菌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

  • 标签: 双黄连 多重耐药 大肠埃希菌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浙南地区三甲中医院——温州市中医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分析,为中医院临床合理抗菌药物和制定院内感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细菌鉴定仪;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耐药性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3软件。结果共分离菌株1536株,革兰氏阳性球菌487株占(31.71%),革兰氏阴性杆菌1049株(62.5%)。位居前7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氏菌(22.46%)、金黄色葡萄球菌(18.29%)、肺炎克雷伯菌(17.97%)、铜绿假单胞菌(10.55%)、鲍曼不动杆菌(4.75%)、奇异变形杆菌(4.62%)、粪肠球菌(4.1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及克雷伯菌的阳性率分别为52.17%和36.23%,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阳性率为46.97%。药敏试验表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哃-舒巴坦、奈替米星、头孢替坦完全敏感;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47.53%,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平均耐药率为71.44%和71.43%;目前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葡萄菌株、VISA株和VRSA株。结论三甲中医院临床常见病原菌耐药性与国内三甲西医院明显不同,我们应密切关注本院及本地区细菌的分布和当前的药敏情况。

  • 标签: 病原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的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期间 45例Ⅱ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取患者的分泌物并培养病原菌,分析病原菌的分布情况,通过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 45例患者共培养出 53株病原菌,包括 33株( 62.26%)革兰阳性菌,其中 15株( 28.30%)金黄葡萄球菌, 10株( 18.8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6株( 11.32%)链球菌, 2株( 3.77%)肠球菌; 15株( 28.30%)革兰阴性菌,其中 8株( 15.09%)铜绿假单胞菌, 5株( 9.43%)肺炎克雷伯菌, 1株( 1.88%)大肠埃希菌, 1株( 1.88%)绿脓杆菌; 5株( 9.43%)真菌,其中 3株( 5.66%)白色念珠菌, 2株( 3.77%)平滑念珠菌。结论:Ⅱ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患者病原菌中最多为革兰阳性菌,不同菌种对不同药物的耐药性均不相同,需要根据菌种选择合适的药物。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糖尿病足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不同治疗方案对 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收治的 67例 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 33例单用替加环素治疗,记为对照组, 34例采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 /舒巴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 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相比单纯使用替加环素治疗,对 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使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 /舒巴坦治疗,细菌清除率更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肺部感染 替加环素 头孢哌酮 /舒巴坦
  • 简介:目的:探讨合并铜绿假单孢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之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中医药治疗。方法:采用祛腐祛瘀补虚生肌中药,分期辨证,内外结合治疗合并铜绿假单孢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之慢性难愈性创面,在内服中药同时,贴敷、药捻、拖线、蚕食、湿敷、灌注、热烘、垫棉、缠缚等多种外治法分阶段综合有序联合运用。结果:251例中痊愈169例,显效34例,好转45例,未愈3例;痊愈率67.33%,痊愈时间7—191d,平均(57.25±39.46)d。铜绿假单孢菌转阴率为92.21%,转阴时间为(22.72±16.16)d;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转阴率为95.56%,转阴时间为(21.16±19.50)d。结论:中医药内外合治的综合治疗方案可促进合并铜绿假单孢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之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及细菌转阴。

  • 标签: 慢性难愈性创面 铜绿假单孢菌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中医药疗法 内治 外治
  • 简介:2009年2月25日,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宣布,泰柬边界地区出现的对青蒿素具有耐药性的疟原虫可能会严重影响全球疟疾防治工作成果。

  • 标签: 疟疾防治 疟原虫 青蒿素 耐药性 基金会 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