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隐性课程是非学术性的,包含观念、物质、制度和行为等层面。在《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体现,将对学生的情感、职业态度、学习动机、价值观等产生影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方面起到重要意义。

  • 标签: 隐性课程 护理学基础 高职护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慢性牙周炎患者合用基础治疗与牙周维护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患者单一应用基础治疗,同期观察组则合用基础治疗及牙周维护。结果:治疗前2组BI、PLI、PD、AL对比P>0.05,治疗后BI、PLI、PD、AL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满意度观察组为98.00%,对照组为82.00%,P<0.05。结论:对于慢性牙周炎患者通过合用基础治疗及牙周维护可获得确切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并提升治疗满意度。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基础治疗 牙周维护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人文关怀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本校2022年01月-2023年01月间100例护理专业学生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传统教学)和观察组(基于人文关怀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各50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人文关怀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平时成绩、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总评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护理教学中,融入基于人文关怀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可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可推广。

  • 标签: 人文关怀 护理学 思政教学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实施治疗时,为其提供即刻种植修复与牙周基础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到我院接受诊治的慢性牙周炎80例患者为实验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各组内均含有4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观察组、常规组,前者应用即刻种植修复与牙周基础联合治疗,后组应用基础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牙周组织改善情况、炎性因子以及治疗效果均优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为慢性牙周炎患者实施即刻种植修复与牙周基础联合治疗予以干预,其应用效果十分确切。

  • 标签: []即刻种植修复 牙周基础 慢性牙周炎 临床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与基础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内接诊的162例重症监护室患者,采用随机抽样原则平均分组。分别实施基础护理(对照组)以及在基础护理上实施优质护理(研究组),比较护理成果。结果:在患者发生风险事件概率统计得出,研究组总概率显著更低,对照组则相对较高,P

  • 标签: 优质护理 重症监护室 基础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BCA(基础-临床-进展)渐进式护理查房模式在神经内科护士层级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神经内科护士层级培训中应用BCA渐进式护理查房模式,查房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90%以上的各层级护士认同BCA渐进式护理查房模式。不同层级的护士在BCA渐进式查房培训中有不同程度的收获。结论 BCA渐进式护理查房能明确护士层级培训目标,提高护士的学习能动性,增强护士之间的沟通,符合各层级护士的专业发展。

  • 标签: 护理查房 护士分层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与基础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来我院收治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162例,按随机抽样的原则分为若干组。进行基础护理的实施(对照组)和基础护理之上的优质护理的实施(研究组)以比较护理结果。结果:根据患者发生危险事件的概率统计,研究组总概率显着较低,而对照组相对较高,P

  • 标签: 优质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基础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应用于慢性牙周炎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6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进行联合牙周维护治疗,对比牙周指标、OHIP-14评分。结果:观察组牙周指标、OHIP-14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应用于慢性牙周炎可以改善牙周指标、OHIP-14评分。

  • 标签: 基础治疗 牙周维护 慢性牙周炎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妇产科学主要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病理变化,在治疗和预防各种妇科疾病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既与基础、临床相关,又包含着对女性生活状况的关怀,集中体现对女性的关注和重视。根据妇产科学的这一特点,充分发挥妇产科的“思政”要素,强化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作为一项根本任务,以培养出更优秀的国家栋梁。妇产科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实践性很强,对医务工作者的素质要求很高,要具备一定的随机应变能力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传统的妇产科教学是以教材理论为基础,穿插临床个案、结合实践的教学模式,但随着许多新的教学模式被引入到医学教育中,妇产科学的教学改革也迫在眉睫。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兴趣,如何使学生对妇产科相关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如何培养出理论与临床知识密切结合的学生,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研究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以人的器官系统为主线,通过整合与重构课程体系,以其教学流程为基础,结合以问题为中心(PBL)模式,积极探索在现代学徒制环境下,将课堂理论与临床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强化实习技能训练,提高临床思维、临床技能等综合素质,以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的教学质量。

  • 标签: 器官系统 PBL 临床多学科联合教学 妇产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方法:将本院ICU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并设为研究样本,研究样本纳入例数总计60例,参照随机分组法将这60例ICU患者做分组干预,其中被收录于常规组的30例患者接受ICU基础护理流程干预,被收录研究组的30例患者接受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干预,之后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等指标设定为评价标准。结果:护理满意度的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组总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质量的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ICU患者来说,应采用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干预,这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显著。

  • 标签: 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 创建优质护理服务 作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基础生活照料的个性化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5月作为研究时间段,抽取该时间段内在我院就诊治疗的慢性胃溃疡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基础生活照料的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依存性和心理情绪状况。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遵医依存等指标上明显比对照组优,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心理情绪抑郁、焦虑等指标对比上,观察组的患者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胃溃疡患者实施基础生活照料的个性化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护理依存,改善其内心的抑郁焦虑不良心境,利于治疗开展,积极意义明显,值得应用。

  • 标签: 基础生活照料 个性化护理 慢性胃溃疡 胃部疾病 心理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妇产科临床带教工作采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模式(PBL)的价值探究。方法选取50例来我院妇产科实习的医学生进行研究,分组分别予以其常规教学法(对照组)、PBL(观察组)的实习教学,记录及对比两组实习生接受不同带教法进行实习期间的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学生带教结果理想,数据较之于对照组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妇产科进行实习医护专业学生带教期间,使用PBL的教学效果较好,有助于扩充学生知识面、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可提升学生问题思考、处理能力。

  • 标签: 问题 教学模式 妇产科 带教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PBL教学在基础护理学中被广泛使用,此种教学模式不但让中职学生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阅历,中职学生可以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PBL教学法也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方法,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只有在动手操作的同时才能对知识铭记于心,现将PBL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的使用状况做了如下报告。

  • 标签: PBL教学法 中职 护理学基础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础护理实施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7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13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基础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优质基础护理,对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同时,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通过实施优质基础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护理质量,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质量 基础护理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基础血压水平与预后的关系以及不同的血压控制策略对血肿扩大和再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分组对照研究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6例脑出血患者根据其入院第1天的基础血压(收缩压)水平分为A组(<180mmHg,1mmHg=0.133kPa)7例、B组(180~200mmHg)6例以及C组(>200mmHg)33例;同时根据不同的血压控制策略分为E组(平均动脉压下降≥20%)31例和F组(平均动脉压下降<20%)15例.分析并比较各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C组患者6个月致死/致残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21.2%(7/33)比1/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患者出现血肿扩大1例;F组患者出现血肿扩大4例,再出血1例,E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3.2%(1/31)比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42,P=0.018).结论患者发病初期的收缩压过高(>200mmHg)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早期积极地降压能有效减少血肿扩大和再出血的发生.

  • 标签: 脑出血 血压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