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大型水电站接触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工作场所噪声强度检测结果进行调查分析,探讨职业性噪声对水电站运行期间噪声暴露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从而为防控职业性噪声性损伤提出建议,为企业制定职业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文献查询、工程分析、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水轮发电机组水车室、下机架室、风洞、柴油发电机室的噪声强度较高,水车室、柴油发电机室噪声强度接近或高于100dB(A)。该水电企业近三年(2016年~2018年)的职业健康检查率均为100%,每年巡视工均有听力异常者需复查。结论水电行业设备设施众多,生产工艺复杂,工作环境复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接触工作复杂,噪声超标情况突出,应完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针对性改善噪声防护措施,明确重点加强治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这篇文章介绍和分析了关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和相关人才培养建设的,医疗界的重要议题仍然是人才培养模式。也提出了对相关人才培养的要求。这些都是对卫生事业建设的必要性和正确路径,这能促使我国的卫生事业发展的更好。

  • 标签: 卫生事业管理 人才培养
  • 简介: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而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主要使命便是科技创新,承担着实现科技跨越,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把科技实力真正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历史责任。

  • 标签: 事业单位 激励机制 科研人员 科技创新 社会生产力 综合国力
  • 简介:摘要:介入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面临多种危险因素,包括传染病和生物危害、化学危害以及姿势和劳动强度。为了保护他们的健康和安全,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对策。这包括提供个人防护装备、鼓励疫苗接种、加强感染控制培训、正确处理医疗废物、减少接触化学危害、调节姿势和劳动强度等。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保障介入科护理人员工作中的安全,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 标签: 介入科 护理人员 职业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医院所有工作中消毒供应室的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因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消毒供应室几乎是整个医院细菌最多的科室,也是最容易出现感染的科室,所以需要医院以及相关部门提高重视。通过对此科室了解的逐渐加深,发现其工作性质比较特殊,工作环境也相对复杂,在这种条件下工作的医护人员需长期处在大量致病源、锐器以及化学消毒剂的危险环境中。因此,需要重视在此环境中工作的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减少职业暴露,提升工作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在职培训价值。方法:对2020年5月-2021年5月间我院32名护理人员,进行随机抽取,各抽取16名,设为研究和对照两组,其中研究组接受定期在职培训,对照组未定期接受培训,比较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同时对研究组培训前后手卫生知识答对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手卫生依从率93.72%比对照组74.88%高(P<0.05);研究组培训前手卫生知识答对率明显比培训后的低(P<0.05)。结论:在职培训能明显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改善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 在职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和自我防护措施。方法:将笔者医院消毒供应室2019年12月-2021年6月出现的护理人员职业危害问题进行汇总,总结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措施。结果: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以及生物性危害等是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常见的职业危害,针对这些常见职业危害需要医院全面落实好对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措施教育,提高护理人员自我管理的力度。结论: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面临的职业危害较多,针对不同的职业危害需要落实与之对应的自我防护措施,护理人员只有具备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减少职业危害对自身的影响。

  • 标签: 医院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优质、高效、低耗的市场经济不仅适用于企业,同样也适用于医院,这也是医院经济高效率、高价值运行的客观要求,提升经济效益也是医院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整个医务团队中,护理人员的占比约为50%,护理人员是否具备较强的经济、成本以及营销意识很大程度决定着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对此,本文以某现状调查结果为例,简要分析护理人员的经济、成本意识现状,希望能够为相关医院管理人员提供帮助。

  • 标签: 护理人员 经济与成本意识 现状调查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对乳腺癌患者病情告知的态度与方法的选择,为不知情的乳腺癌患者进行病情告知提供参考。方法:对重庆市三甲医院69名乳腺肿瘤专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医护人员对乳腺癌患者病情告知策略。结果: 69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对乳腺癌患者疾病告知的态度主要为:认为将真实病情完全告知患者利大于弊,真实病情应该告知患者本人,患者本人最有权知晓自己的病情,如果患者家属要求隐瞒病情会妨碍医患之间真诚合作的关系;如果患者坚决要求从医护人员那里得知实情会选择告诉她;乳腺癌病情告知不当容易引起医疗纠纷;善意的欺骗让自己很不安。医务人员对乳腺癌疾病告知方法的主要选择:医务人员告知患者的病情时,应征求家属同意,并有家属陪同。告知环境应私密性好。告知人员应为乳腺肿瘤专科医生;病情告知时机选择在疾病确诊时,且家属与医护人员共商告知策略,可采用选择性部分告知模式。大部分患者对乳腺癌病情和后果知晓,不希望他人指导,也不希望有人谈论死亡问题,因此在进行乳腺癌病情告知时,可有计划分布多次进行,面对面直接口头交流,且应该留有余地,告知内容包括疾病的后果、结局和生存期限,即便病情难以逆转也该让患者看到治疗的希望,对告知重症病情后患者的反应和观察处理护士的作用比医生更重要。结论:医护人员告知乳腺癌患者病情应注意告知方式和时机,有计划有步骤的告知患者。

  • 标签: 医护人员 乳腺癌 病情告知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分析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影响因素,并给予对应的预防措施,保障消毒供应室职业暴露原因的预防措施施展。结果:导致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主要原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防护意识薄弱、运动功能受损,按照防护措施强化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的防护。结论:重点培养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和技术能力,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强化防护意识,降低其危害率,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面护理在健康从业体检人员血液采集后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需要进行血液采集的健康人进行分组,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健康人130例,共计健康人2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全面护理。对比两组健康人的拔针按压情况、满意率。结果:实验组健康人在护理之后拔针按压情况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能够提高健康从业体检人员血液采集后拔针按压的依从性,同时提高满意率,值得广泛的应用。

  • 标签: 血液采集 拔针按压 健康从业体检人员 全面护理
  • 简介:【摘要】泌尿系统肿瘤在当下临床诊断中十分常见,从疾病类型来讲,泌尿系统肿瘤包含肾癌、肾盂癌、输尿管癌、膀胱癌等,一般肿瘤性质为恶性。导致泌尿系统肿瘤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多学科团队协作治疗模式能够深入就患者泌尿系统肿瘤治疗方式进行商榷,是提升治疗质量与效率的重要方式。多学科团队写作治疗作为当下泌尿系统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其能够实现医护与患者的双赢,属于当下泌尿系统肿瘤的常见治疗方式。基于此文章就泌尿系统肿瘤专科人员对多学科团队治疗模式的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

  • 标签: 泌尿系统肿瘤 专科人员 MDT工作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28名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分为A组(选自2020年1月~2020年12月)与B组(选自2021年1月~2021年12月),A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B组采用职业暴露因素分析+防护措施干预。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性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B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性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A组(P<0.05);B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护理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可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性及满意度,降低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研究表明,合理的护患比例、培养及搭建高学历、专科型人才梯队,建立机动护士库以及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可以优化护理人员队伍,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适当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生产力,而且可以提高对未来流行病的抗风险能力。

  • 标签: COVID-19 后疫情时代 护理人员 人员配置
  • 简介:摘要:目的:在血站采血护理工作中,对青少年献血者采用针对性沟通技巧,观察其作用效果。方法:设置2020年6月为本次观察开始时间,2022年5月为本次观察结束时间,采用数字表法将520例献血者分为普通组和技巧组,普通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技巧组采用针对性沟通技巧,对比两组满意度和献血成功率、情绪状态情况。结果:(1)普通组和技巧组满意度和献血成功率对照中,普通组满意度为86.15%、技巧组为99.61%,普通组成功率为93.46%、技巧组为100.00%,(x2=17.202,p=0.014),两组结果有差异。(2)普通组和技巧组情绪状态评分对照中,普通组情绪状态为50.19±3.22(分)、技巧组为41.08±3.27(分),(t=14.398,P=0.017),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血站采血护理中对青少年献血者采用针对性沟通技巧效果优越,值得推广。

  • 标签: 血站采血 护理工作 青少年献血者 沟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