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长江日报》诞生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高潮中。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与朱德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与第三野战军的百万大军,从21日到23日在600公里长的战线上,以排山倒海之势,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先后解放南京、杭...

  • 标签: 《长江日报》 武汉市 《解放日报》 印刷厂 新华社 第四野战军
  • 简介:1919年是中国历史上非同寻常的年份。阴霾密布的中国正在积聚着革命的风云,一场空前的暴风骤雨即将来临。5月4日,北京大学生为抗议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忿然上街游行示威。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由此爆发。“五四运动”期间,中国报界不甘寂寞,通电声援,追踪报道,积极投入,显得异常活跃,成为学界的有力支持者。北京报业界在强烈的爱国氛围感染下,特致电巴黎中国公使馆转巴黎和会代表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吁请他们“切勿漠然视此为等闲之事。愿予以公言协助中国,如昔日鼓吹欧洲脱离强权之羁绊也。”全国报界联合会还发出通电“一致主张,联请专电,据理力争,要求严惩凶,以保

  • 标签: 《民国日报》 五四时期 《觉悟》 “五四运动” 邵力子 社会主义
  • 简介: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自1948年6月15日在河北省平山县里庄正式创刊后,至今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关于《人民日报》的筹办经过,有不少专家曾撰文论及。其中一个不争的史实是,它由当时的《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因此,二者均可称为今天《人民日报》的前身。“树有根,水有源”,如果我们再刨根问底:“前身”又是从何“脱胎”而来?寻找答案无疑是有意义的。由于这两种报纸先后创刊于1940年11月7日和1946年5月15日,前者的来历就更值得探究一番。近日,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的态度,我专程上门拜访了《晋察冀日报》的前身———《

  • 标签: 《人民日报》 晋察冀边区 晋察冀军区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袁老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 简介:现在.我代表省地方志编委会,向大会报告工作,并对2008年的工作提出安排意见。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认真贯彻两个《条例》及其《实施办法》,推动我省地方志事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 标签: 地方志工作 地方志事业 四川省 旗帜 修志 《实施办法》
  • 简介:11929年春天的一个下午,浙江嘉兴中国银行营业部通往金库地下孔道的电灯线路突然坏了。银行经理立即打电话给电灯公司,要求立即派员抢修。15分钟后,电灯公司3名员工来到现场。经过半小时的抢修,地下孔道又亮了起来。这时离银行打烊只有12分钟。按银行的规定,打烊前15分钟,营业部要将现金移送金库完毕。等待在地下孔道口的金库工作人员早已焦急不安,电灯一亮,他就马上推着运币车往金库赶。可他没走几步,脑袋上就遭到致命的一锤。同行的另一名押运保安人员当然也不例外。3名电灯公司员工个个挎着大包,大模大样地朝着营业大厅出口走去。谁也没有对那3只大包起疑心。然而就在这3个人即将跨出大门的时候,营业部主任匆匆

  • 标签: 民国日报 二五减租 国民党 蒋介石 张静江 浙江省
  • 简介:现在回顾一下,我为《新华日报》写的文章,实在太少了。原因是1944年以前,我住在桂林。1945年又住在重庆南温泉乡下白鹤林。1946年,我搬进张家花园孤儿院13号。这是一所草房,包括有、五间小屋,文协利用西南联大学生为湘桂文化人募集的捐款买下来的,起初由邵荃麟一家人居住。邵荃麟搬走了,我一家人便住进去。这里离文协的张家花园85号很近。何其芳那时负责党的文艺工作,活动频繁。他一到文协,总要到孤儿院13号同我谈谈文艺问题,要我为《新华日报》写稿。1946年写了几篇,真是太少了!这里还有一个少写的原因,因为何其芳为我安排了另一项文艺工作,即是中华文艺协会重庆分会编一会刊《半月文艺》附在重庆《大公报》上。他还说,已同《大公报》的副总经理王文彬和副刊编辑部负责人罗承勋(解

  • 标签: 《新华日报》 《大公报》 重庆南温泉 文协 何其芳 编辑部负责人
  • 简介:粉碎“人帮”后,《人民日报》恢复了党中央机关报地位,华国锋找胡绩伟谈话,让他回《人民日报》,收复失地。这时的胡绩伟,已决心放弃他为之奋斗了半个世纪的新闻工作,安安稳稳地在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做研究工作。面对党的最高领袖,他不能直接拒绝,只能找借口,说自己没有能力,谢绝回《人民日报》。华国锋说:“难道你不如那个草包?”“草包”指的是“人帮”时期领导《人民日报》的鲁瑛。他被华国锋这句话激回了《人民日报》。

  • 标签: 《人民日报》 拨乱反正 粉碎“四人帮” 政策研究室 华国锋 新闻工作
  • 简介: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办的《人民日报》是国内最具权威、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它是在50多年前,由一批年轻的“文八路”“一挑行李下太行”,在一个小小山村的十几户农家院里创办起来的。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蒋介石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经历了延安失守、艰难相持阶段后,终于夺得了战争主动权。1947年11月12日解放了华北

  • 标签: 人民日报 毛泽东 解放区 报社 蒋介石 华北
  • 简介:1956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为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额完成五年计划而奋斗》,这是一篇重要社论。当时党中央领导非常重视这篇社论,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对社论的修改工作,并五次作出批示。

  • 标签: 《人民日报》 元旦社论 周恩来 五年计划 中央领导 修改工作
  • 简介:1949年5月12日,中原局宣传部宣传科长刘祖春同志(进武汉以后即任中共中央华中局宣传部副部长),从开封市来到郑州市中原局机关报《中原日报》,约张铁夫(《中原日报》编委、编辑部副主任)与我(编辑部副主任)谈话,说现在形势变化很快,白崇禧集团扬言要死守武汉,现在可能要逃,我们中原局进驻武汉的时间要提前,

  • 标签: 《长江日报》 接管 中共中央 宣传部 副主任 编辑部
  • 简介:1957年6月1日,储安平在李维汉主持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座谈会上做了“党天下”的发言后不久,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右”政治运动开始席卷全国。《光明日报》总编辑储安平、交通部部长兼光明日报社社长章伯钧首遭讨伐、批判。接着,光明日报社上至副社长、下至伙夫等,都跳出来揭批储安平、章伯钧(因章伯钧是“大右派”,写他的文章已经很多,本文不再详述其事)。至1959年,光明日报社共揪出了除储、章以外的其他17名“右派分子”。

  • 标签: 政治运动 日报社 反右 《光明日报》 民主党派 交通部部长
  • 简介:1947年《晋绥日报》发起的反“客里空”运动,是解放战争时期党报系统内开展的一次反对虚假报道的思想教育运动,通常被视为中国新闻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这场运动采取了发动读者揭发“客里空”和报社工作人员检查“客里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成为我党媒体进行群众路线教育的一次尝试。

  • 标签: 《晋绥日报》 教育运动 批评与自我批评 解放战争时期 群众路线教育 中国新闻史
  • 简介:王维隐居惘别业期间,创作了许多出色的山水田园诗。弄清辆别业的具体面貌,无疑有助于我们了解王维的隐逸生活和他的诗歌创作。关于惘别业,古人有一些描述,如唐冯蛰《云仙杂记》卷八说:“王维居惘,宅宇既广,山林亦远,而性好温洁,地不容浮尘,日有十数扫饰者,使两童专掌缚帚,而有时不给。”在王维的庄园中,仅专掌扫地的童仆就有十数人,可见其规模之大。宋张戒称王维隐居惘的诗作为“于富贵山林,两得其趣”(岁寒堂诗话》卷上),大概也是基于这一认识吧。对于上述说法,笔者以往既抱怀疑态度,又不敢断然认定其为误说。那时笔者考虑,王维之父官不过州佐(终汾州司马),又早卒,王维兄弟姊妹六七人,家中素无积蓄(偶然作六首》其三云:“小妹日成长,兄弟未有娶。家贫禄既薄,储蓄非有素。几回欲奋飞,蜘踢复相顾。”),到天宝初营置辆别业时,王维仅任品秩不高的左补网(参见拙作《王维年谱》),能有财力购置一个规模很大的庄园吗?但转而又想,从王维的诗歌来看,惘别业中,有山林土田、湖泊河流,游止达二十处之多,其规模能不大吗?所以笔者关于这一问题的思绪,一直处于游移不定之中。直到1991年及1995年两度到惘别业故址参观、考察后,笔者对这一间题才逐渐有了明确的认识,终于判定《云仙杂记》的说法不正确。

  • 标签: 王维 别业 辋川 《元和郡县图志》 遗址 诗歌创作
  • 简介:1.禹王挥斧开叠嶂,古石毊响彻东方庞贝城;黄河飞练穿莽原,潘天浪彰显中华民族魂。

  • 标签: 中华民族 庞贝城
  • 简介:关中(今陕西渭河谷地及其周围地区)在历史上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地方,汉唐盛世所孕育的一大批文人墨客,类皆声名赫赫,多为妇孺共知。受其流风余韵的影响,直到明清时期,这里仍旧是一处在全国具有相当影响的文化中心。明代弘治、嘉靖年间以李梦阳为代表的关中诗人群和清代初年的哲学流派“关学”,可以说分别是这两个朝代中关中文化最突出的成就。

  • 标签: 诗集 关中文化 七言古诗 《明史·艺文志》 渭河谷地 前七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桃花红,梨花白,安宁桃同和什梨同是兰州人民休闲的两个好去处。桃园距市郊只10余早,桃花盛开时游人如织,加之连年举办盛大的桃花会,烫把桃园搞得沸沸扬扬,大有“桃花春色暖先扦,明媚睢人不看来”之势。而梨园离城40多里,虽属兰州市,但由皋兰县管辖,无市区公交线路.交通小甚便利,岗而很有点“养在深兰人末识”的冷清。近儿年兴起旅游热,不少单化、个人专车前往,游人渐多。

  • 标签: 公交线路 兰州市 桃花 皋兰县 旅游热
  • 简介:20世纪初,以宣传、鼓吹社会革命为中心的《俄事警闻》、《警钟日报》,将反缠足问题纳入救亡图存、解放女性的社会变革运动中,揭露缠足的危害,引导女子反思,劝导女子不缠足;将戒除缠足与救亡图存、强国保种和提高女性权利结合起来,宣传女子不缠足对女子自身健康和繁衍种类的积极作用,促成女性自觉醒悟,放弃缠足;用近代西方进化论和女权学说论证缠足是陋俗、国耻;将解除女性生理束缚和精神钳制联系起来,创办女学和女工传习所,提高女子思想文化水平,培养女子谋生能力,以达到女性最终能自立自强.20世纪初年的不缠足运动不但要解除女性的生理束缚,而且开始倡导女性的精神解放,推动了女性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

  • 标签: 《俄事警闻》 《警钟日报》 女性 反缠足运动
  • 简介:1949年7月1日,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和武汉解放的锣鼓声中,中共湖北省委机关报《湖北日报》应运问世。植根干生活的活土,与湖北人民同呼吸、共患难,《湖北日报》走过了不平凡的里程。今年6月,为纪念《湖北日报》50华诞,湖北日报社先后举办了数次座谈会、纪念会。其间,笔者作为报庆文案人员,与应邀来社的老报人作了大量接触,初步了解了《湖北日报》的创刊经过。这里,将前辈的介绍做简要归纳,以飨读者。创刊之前.《湖北日报》有两个母体,一为原江汉解放区的《江汉日报》,一为原鄂豫解放区的《鄂豫报》。解放战争时期,《江汉日报剧《鄂豫报》发挥新闻舆论鼓与呼的作用,动员全区军民保卫抗战胜利果实,积极支援前线作战,作出

  • 标签: 湖北日报 新华社 武汉市 荆楚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