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当前刑事司法实践中受到刑罚处罚的'网络游戏外挂'相关的行为包括了制作运营网络外挂的行为与使用网络外挂牟利的行为。对制作运营网络外挂行为的定性存在侵犯著作权罪和非法经营罪两种观点,由于刑法上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仅限于侵犯复制发行权的行为,而制作运营网络外挂行为虽然属于对网络游戏软件作品的著作权的侵权行为,但却不能认为是侵犯其复制发行权的行为,因此在现行刑法框架内,以非法经营罪论处是较为妥当的。但对于使用网络外挂牟利的行为以非法经营罪在解释上是存在疑问的,同时将此种广泛存在的使用网络外挂的行为纳入刑法规制范围,其刑事政策上的合理性也是值得怀疑的。

  • 标签: 网络游戏外挂 侵犯著作权罪 非法经营罪 复制发行行为
  • 简介:美国司法绩效评价是对任期制法官的履职表现进行科学评估的一种制度设计,兼具司法信息公开和提升法官履职水平的功能。该项制度与法官任期密切相关,因而在美国联邦、州司法系统运行情况区别较大。尽管司法绩效评价制度运行三十余年来在是否影响司法独立、能否有效帮助法官改善履职等方面一直遭受质疑,但其科学的评价标准仍然可以为完善我国司法绩效评价机制提供借鉴。

  • 标签: 司法绩效 评价
  • 简介:犯罪故意的心理形式包括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认识因素是意志因素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认识因素是研究犯罪故意的一个关键问题。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包括两部分内容,即事实性认识和规范性评价。在我国四要件的犯罪构成理论通说背景下,犯罪故意的事实性认识因素乃客观构成要件。而规范性评价的内容则应当是社会危害性认识而非违法性认识。也就是说,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包括对客观方面的事实性认识和社会危害性之评价

  • 标签: 犯罪故意 认识因素 事实性认识 规范性评价
  • 简介:曲马,英文名Tramadol,是一种含有阿片类成分的镇痛药物,属于第二类精神药品,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用于缓解癌症、骨折、手术等导致的中度至重度疼痛。据相关资料显示,正常人如果每天服用300毫克或更多的曲马,可在短期内上瘾;长期大量服用可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以及肝脏、心脏、大脑等造成严重损害,并可产生类似海洛因成瘾症状,造成服用者重度药物依赖并发生严重的精神错乱及人格改变。公安部2009年3月作出的《关于办理非法贩卖曲马案件相关问题的批复》明确了曲马的毒品性质。沈阳市公安局发布的《关于依法查处第二类精神药品违法犯罪案件适用法律的指导意见》规定,

  • 标签: 违法犯罪案件 非法贩卖 量刑标准 毒品 中枢神经系统 精神药品
  • 简介:各位领导、同志们:近三年来,我院始终坚持调研为审判第一要务服务的T作思路,紧紧围绕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法院中心工作,一手抓审判,一手抓调研,在全面完成各项审判任务的同时,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调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完成各类调研文章和案例评析共200篇;中标和参与重点调研课题12篇;向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报送论文26篇,分别获二等奖、1等奖、优秀奖各1篇;中标省高院公开招标重点调研课题2个;报送各类案例9篇,入选《人民法院案例选》1篇;向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行政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报送论文4篇,1篇获优秀奖。

  • 标签: 调研服务 审判理论 管理 经济社会发展 案例评析 法院系统
  • 简介:<正>以行为程度(量)区分一般违法与犯罪的社会治安分权治理模式,造就了我国刑法独具特色并成文的"罪量因素"规定,即分则个罪中为数众多的"数额(数量)较大"、"情节严重(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等犯罪成立的罪量要求。这些罪量因素在犯罪构成体系中充当怎样的角色,如何建构包含罪量因素的犯罪构成体系,是当下犯罪构成理论研究不容回避的课题。早有学者注意到罪量因素在犯罪构成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提出"犯罪构成的情节要求"、"区分质的构成要件与量的构成要件"等命题,但缺乏具体而系统的关于罪量因素的犯罪论体系定位,其宣示意义远大于建构意义。而围绕《刑法》第13条但书的犯罪构成体系建构,也没有正面关注罪量因素——作为分则规定的事实要素——在犯罪构成体系中的地位。本文关注的罪量因素是指刑法分则个罪罪状中明确规定的,表明行为的危害程度,并为犯罪成立所必需的事实要素;包含罪量因素的犯

  • 标签: 周光权 违法性 阻却事由 犯罪论体系 法益侵害 陈兴良教授
  • 简介:死刑具有自身的规律性,死刑规律是由文化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对犯罪的认知程度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死刑自身的规律性要求既要反对人为地废除死刑,又要反对借"严打"滥用死刑。死刑适用在客观上必须达到后果极其严重;人格上必须有极大的人身危险性;伦理上必须没有任何宽恕的余地。这三个方面各自具有独立的价值,但必须同时具备才能适用死刑。只有分三步独立判断,应然的死刑制约因素才能转化为实然的死刑制约因素

  • 标签: 死刑规律 死刑制约因素 法益侵害 规范违反 人身危险性
  • 简介:2012年5月11日,乔广平、方勇等14名黑龙江籍来丹东打工的农民工将一面绣有“公正检察,心系民工”的锦旗和一封感谢信送到丹东市振兴区检察院,感谢该院民行科干警为他们讨回了拖欠3年之久的205775元血汗钱。

  • 标签: 民行检察 农民工 丹东市 感谢信 黑龙江 检察院
  • 简介:随着指掌纹系统信息化的推广和深入,应用环境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以往的指掌纹系统是建立在专用的网络上,基于传统的C/S模式,服务器通常采用高性能的PC、工作站或小型机,并应用大型数据库系统,如Oracle、Sybase、或Informix,应用系统模式在开放性与信息的发布、交流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同时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涉及到安装、维护、升级及路途的成本较高。随着网络信息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完全基于B/S结构的指掌纹系统

  • 标签: 指掌纹系统 多Web应用服务器 通讯转接 流量平衡
  • 简介:目的考查真空镀膜技术在手印显现方面的应用。方法从影响真空镀膜法显现手印的因素展开,重点分析了喷镀距离、金的用量、客体悬挂角度、锌的蒸发电流和时间等对手印显现的影响。结果条件优化后可以增强手印纹线的立体感,改善金膜、锌膜在手印纹线和客体背景的分布情况,使显出的手印纹线反差明显。结论确定真空镀膜显现常见非渗透性客体上汗潜手印的最佳操作条件。

  • 标签: 真空镀膜 手印显现 条件优化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证券市场正变得越来越发达。然而,在繁荣景象下也衍生着诸多违法犯罪行为。此类行为的形成原因可谓错综复杂。纵览以往相关研究,把这些诱因大致分为行为人主观原因、社会环境客观原因、以及制度原因。但前述文献从思辨定性分析入手,尚未有实证定量分析相佐。通过采样被证监会处罚过的公司,将主观原因量化为四个变量、客观原因量化为七个变量,对比未被处罚过的公司的分析结果得知,主客观各变量中皆有具备重要影响的诱因。最后犯罪学中的合理性选择理论和紧张理论被运用来恰当地解释了这些诱因。

  • 标签: 证券违法 犯罪学 紧张理论 合理性选择理论
  • 简介:在现行的司法体制之下,我国法院通过颁行司法解释以及其他类型的司法文件从而在事实上行使着创制金融法律规则的权力,并在此过程中呈现出若干司法权力在我国行使的特殊之处。而我国法院之所以会成为金融法律规则的创制者,一方面是因为法院有更加迫切的需要去创制金融法律规则,另一方面这也是中国式司法体系管理模式的必然产物。然而,中国法院的这种角色扮演有可能带来体制性的问题,包括在司法体系外部可能因为法院职能边界扩展导致的权力之间的关系失衡以及在司法体系内部进一步强化法院的行政化运作模式。

  • 标签: 法院 金融 立法者
  • 简介:《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就鉴定意见作为证据的名称、省政府指定医院、鉴定人出庭的法律后果、鉴定人人身保障以及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协助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就鉴定意见提出意见等方面作出了修改,其意义是不可低估的。同时,由于修改的内容在前瞻性上不明显,有些重要的问题,如鉴定启动权、强制鉴定等没有涉及,仍需要司法鉴定制度改革予以进一步完善与弥补。

  • 标签: 刑事诉讼法 鉴定修改 评价
  • 简介:潜在指印是目视不可见的指印反映形象,纸张上潜在指印的显现效果受造型主体及作用力大小、纸张状态及媒介物差异、遗留时间及环境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为获取理想稳定的纸张潜在指印显现效果,必须在充分了解检材特性的前提条件下,选择与之适配的显现方法,其基本原则是先作无损显现,再选择破坏性相对较轻的有损法,最后才是可能改变检材原有理化特性的其他方法。

  • 标签: 纸张 潜在指印显现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将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学习贯彻新刑诉法,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重庆市检察机关清醒地认识到检察工作面临的挑战,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和有效措施,从深入贯彻、积极应对、建章立制、适用先期试点等方面人手,深入推进新刑诉法实施前的衔接准备工作,确保新刑诉法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 标签: 检察机关 刑诉法 衔接 刑事诉讼法 建章立制 工作面
  • 简介:作为刑事诉讼基本要素之一的刑事诉讼客体理论内容系统庞杂,但我国理论界对刑事诉讼客体的内容素有争论,时至今日也并未达成一致,这阻滞着公诉变更、法院变更罪名、"一事不再理"等问题的解决。应结合刑法与刑事诉讼法规范的目的,并以刑事实体法与刑事程序法为双重基础,确立包含实体内容与程序内容在内的案件事实、对案件事实的法律评价为刑事诉讼客体的内容。

  • 标签: 实体法事实 程序法事实 法律评价
  • 简介:经营者集中救济是反垄断法控制存在竞争关切的经营者集中的最佳选择,既能够满足经营者进行集中的迫切需要,又能够维护市场有效竞争。经营者集中救济分为结构性救济和行为性救济两种基本类型。救济的竞争性环境通常比结构性救济或者行为性救济本身更重要。一项有效的经营者集中救济是由竞争危害、产业类型、市场特征、效率和期限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具体案件具体分析,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决定单独适用还是混合适用特定类型的救济。

  • 标签: 经营者集中 结构性救济 行为性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