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根本在于教师素质提高,而教师素质提高关键在于教师良好个性品质塑造。教师需要全面认知、理解包容、把控情绪、善于交往和坚毅执着等良好个性品质。积极和谐校园文化是教师良好个性品质形成基础,科学合理教师评价机制是教师良好个性品质形成根本,正确认识和疏导教师心理问题能够让教师良好个性品质更加完善。

  • 标签: 教师素质 个性品质 塑造
  • 简介:主要探讨情绪劳动与心理健康关系以及工作倦怠对二者关系中介作用。采用情绪劳动量表、心理健康量表和工作倦怠量表对山东省5家医院2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情绪劳动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具体表现为对躯体化、焦虑、妄想和精神病性有负向预测作用;情绪劳动与工作倦怠呈显著正相关,对工作倦怠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表现在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两个方面。工作倦怠是情绪劳动与心理健康关系中介变量,工作倦怠对情绪劳动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具有完全中介作用,情绪劳动通过工作倦怠间接影响心理健康。

  • 标签: 情绪劳动 心理健康 工作倦怠 中介作用
  • 简介:配偶选择是人生最重要选择之一,是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重要课题。文章旨在介绍和分析社会学和心理学配偶选择理论异同,对理论解释进行反思:社会学和心理学对此研究各有偏重,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 标签: 择偶理论 配偶选择 心理学 社会学
  • 简介:为考察学龄儿童心理理论与情景记忆关系,111名小学4—6年级儿童在两周内完成了心理理论(包括二级错误信念、失言和白谎等)和情景记忆(回忆过去“一个星期内”、“一个月内”和“一年内”亲历具体事件;以及想象将来“一个星期内”、“一个月内”和“一年内”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具体事件)等任务。控制了年龄效应后,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儿童回忆过去时“谈及他人”、想象将来时“谈及自我”和“谈及他人”与心理理论认知成分存在显著关联。而儿童回忆过去时“谈及他人”与心理理论情感成分有显著关联。结果表明,学龄儿童心理理论可以分为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情景记忆与心理理论不同成分关系存在差异。

  • 标签: 心理理论 情景记忆 回忆过去 想象将来
  • 简介:研究通过采用家庭情绪表露问卷、表情辨识程序和幼儿社会行为教师评估问卷,对82名3~4岁幼儿家庭情绪表露气氛、情绪认知和社会行为表现进行测查,并分析三者间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幼儿情绪认知与其亲社会行为和退缩行为显著相关;(2)家庭情绪表露与幼儿情绪认知发展显著相关;(3)家庭情绪表露可能通过影响幼儿情绪认知发展,进而影响幼儿社会行为表现。

  • 标签: 幼儿情绪 教师评估 亲社会行为 退缩行为 关键词 认知发展
  • 简介:本研究使用儿童一般性信任信念量表和卡特尔十四种人格因素测验,考察8-12岁小学儿童信任倾向年龄特点,以及人格特征对其信任倾向影响。结果显示:(1)三个年龄组儿童之间在信任倾向发展上存在显著年龄差异,即随着年龄增长,信任倾向水平越来越高,并且女生信任倾向要显著高于男生。(2)人格特征各维度与信任倾向之间偏相关(控制性别)在不同年龄是不同。随着年龄增长,与信任倾向有显著相关维度越来越多。即在8岁组中,只有聪慧性与信任倾向有显著相关。在10岁组中,人格特征中自律性和紧张性与信任倾向有显著相关。而在12岁组中,除了自律性和紧张性与信任倾向相关与10岁组相似外,乐群性、稳定性、兴奋性、轻松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都与信任倾向有显著相关。(3)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8岁组中只有聪慧性对儿童信任倾向有显著预测作用,10岁组中只有自律性对信任倾向有显著预测作用,而12岁组除了自律性仍有显著作用外,还增加轻松性这一人格特征。

  • 标签: 信任倾向 人格特征 小学儿童
  • 简介:通过在一个幼儿园中班开展为期一年社会戏剧性游戏实验研究,发现不论用间接故事法,还是用情境观察法测定,实验班幼儿分享、谦让、合作和互助等亲社会行为发展都优于控制班,表明社会戏剧性游戏能够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

  • 标签: 社会戏剧性游戏 分享 谦让 合作 互助
  • 简介:针对高校中存在少数群体学生与非少数群体学生成绩差异,Steele和Aronson(1995)首次提出刻板印象威胁概念,认为刻板印象威胁是个体所经历一种风险,处于该风险中个体担心自己会验证所属群体消极刻板印象。他们还指出这是一种情境性威胁。即使对于能力高个体而言,这种威胁经历也会导致表现下降,本文通过以往测验说明刻板印象威胁是如何消极地影响表现结果,已发表相关研究说明,对结果消极影响可能由一些直接中介变量引起.因此,本文目的是为以后研究者提供一些建议,以便能更直接地理解这些测验机制。实际上.从数据入手研究这个领域有很大空间,就评判尺度而言,没有一个单独中介变量能完全解释刻板印象威胁与表现不付佳之间关系。

  • 标签: 刻板印象威胁 表现目标定位 机制
  • 简介:婚姻承诺和婚姻质量关系近年来是婚姻研究领域关注重要课题。承诺是保持婚姻意愿,会导致婚姻中牺牲行为产生。然而,承诺和牺牲对婚姻质量影响至今并没有得到一致结论。那么,承诺对婚姻质量影响不一致是否是因为牺牲所起作用不一致导致?以往研究并没有得到探讨。为此,从北京选取389对夫妻,采用夫妻独立作答方式,对他们婚姻承诺,牺牲行为和婚姻质量进行测查,以探讨婚姻承诺、牺牲与婚姻质量关系,以及牺牲在婚姻承诺和婚姻质量关系间作用。结果发现:(1)丈夫对婚姻承诺和婚姻质量感知显著高于妻子;并且丈夫比妻子报告有更多“行动服务”上牺牲行为。(2)夫妻婚姻承诺对自身牺牲频率和婚姻质量均有显著预测作用,同时妻子婚姻承诺还对丈夫婚姻质量有显著预测作用。(3)丈夫牺牲频率在丈夫婚姻承诺对自身婚姻质量影响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同时,丈夫牺牲频率也能显著预测妻子感知到婚姻质量,而妻子牺牲频率在本身对双方婚姻质量均无直接或间接预测作用。说明丈夫牺牲行为对婚姻关系有非常重要作用。

  • 标签: 婚姻承诺 牺牲行为 婚姻质量 夫妻
  • 简介:采用RFQ、BIS/BAS和LOT-R对331名企业新员工和920名在校大学生施测,以探讨Higgins等提出调节定向测量维度在中国文化中适应性及其问卷(RFQ)信度和效度。结果表明:(1)在删除1个偏重从策略角度测量调节定向项目后,得到由10个项目组成调节定向问卷,可有效测量促进定向和预防定向两个基本维度;(2)调节定向问卷具有较好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区分效度,可作为开展相关研究评定工具。

  • 标签: 调节定向 促进定向 预防定向 调节定向问卷
  • 简介:学习者知识观、学习观又称“认识论”。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以初一下半学期学生为被试,分别从“机械-辩证”、“零散-联系”以及“接收-建构”和“零散-整合”维度,分析了被试对知识和对学习看法。结果发现:1.被试在知识观、学习观上开始表现出辩证、联系、建构倾向,但还不够充分。2.知识观“机械-辩证”与学习观“接收-建构”之间以及学习观“接收-建构”与“零散-整合”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P<.05)。3.一般智力水平与知识观之间表现出较显著正相关(P<.05或.05<P<.10),与学习观之间相关不显著。4.知识观、学习观与数学成绩之间相关显著,但在考虑了智力影响之后,它们回归效应不显著。

  • 标签: 中学生 知识观 学习观 认识论 元认知
  • 简介:<正>在现代心理学中,交往问题被认为是一个复合多结构问题,它有许多不同观点。其中洛莫夫把个性交往观点放在重要地位,不研究这种观点,就不可能理解个性形成和发展过程。个性交往观点研究必须以分析交往过程中人们之间现实关系为前提。通过交往,一方面个性在社会关系系统中形成,另一方面,通过交往过程个

  • 标签: 领导人 稳健性 个性品质 活动效力 沟通 领导者
  • 简介:本研究以430名母亲及其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婴儿气质行为评定量表(InfantBehaviorQuestionnaires,IBQ)、养育压力量表(ParentingStressIndex,PSI)及母亲与婴儿日常活动问卷对6个月婴儿气质、母亲养育态度及母亲与婴儿日常活动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婴儿气质中积极情绪与母亲-婴儿日常活动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母亲养育态度,主要是母亲对养育困扰评价,与亲子日常活动中认知刺激活动呈显著负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母亲受教育水平在婴儿气质、母亲养育态度与亲子日常认知刺激活动之间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

  • 标签: 婴儿气质 养育压力 亲子互动 母亲受教育水平
  • 简介:采用工作记忆和时间判断双任务范式,探讨了言语工作记忆保持过程对时间知觉影响。研究中操作记忆负荷和任务之间时间间隔(ISI:记忆刺激消失到时间判断任务开始之间时间间隔)。结果发现,记忆负荷越大,知觉到时间越短,韦伯比例越低,反应时间越长;ISI越短,知觉到时间变短,反应时间越长,这表明知觉时间和反应决策是一致,不存在累加时间和反应判断之间trade-off。但是记忆负荷和ISI交互作用不显著。结果表明记忆负荷和ISI以不同方式影响时间判断,言语工作记忆保持和时间加工共享工作记忆资源。

  • 标签: 言语工作记忆 保持过程 时间知觉 工作记忆资源.
  • 简介:共情中包含情绪和认知两种加工过程,二者有着不同发展轨迹和机制。其中情绪共情是一种与生俱来能力,从婴儿期直到成年期呈现下降趋势,到老年阶段有所上升,呈现出U形发展轨迹。其发展可能是由于镜像神经元储存共享表征日益丰富和精细。认知共情发展相对较晚,从出生直到成年期呈现上升趋势,在老年阶段逐渐下降,呈现倒U形发展轨迹。其发展是随着颞顶联合区和前额叶皮层成熟、个体区分自我他人和抑制自我中心能力增强而逐渐发展。只有分别考察两个成分发展才能了解共情发展本质和机制。

  • 标签: 共情 情绪分享 认知调节 共享表征 执行功能
  • 简介:元认知监控作为元认知核心成分,是内隐程度较高心理活动。研究采用认知操作法,以MasterMind游戏任务为载体,从执行功能中认知灵活性角度,探讨了元认知监控内部机制。结果发现:元认知监测对元认知控制作用受到认知灵活性调节作用。对于高认知灵活性学生,元认知监测水平越高,元认知控制越好;对于低认知灵活性学生,元认知监测水平高低不会引起元认知控制水平显著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高认知灵活性学生能根据元认知监测进行有效元认知控制,而低认知灵活性学生其元认知监测水平提高没有影响元认知控制。结合元认知监控与执行功能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元认知监测 元认知控制 认知灵活性 MASTER Mind任务
  • 简介:旨在探讨言语中音高信息自下而上声学语音学加工神经机制和大脑偏侧化。发现,被动听和主动判断任务分别激活了颞叶和额叶,激活在颞极、颞上回和额下回眶部表现出明显右侧优势。结果表明,对言语中音高信息自下而上声学语音学加工主要是右脑功能,言语与非言语信号音高信息可能有相似的加工机制,支持Gandour等提出理论。

  • 标签: 言语 音高 偏侧化
  • 简介:本研究首先基于青少年认同利他性、遵规-公益性、关系性、特质性亲社会行为四维结构模型,编制了包含20道题目的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初测量表,并选取四川580名青少年(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中生,男生占51.0%)完成初测。接着通过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修改部分题项,形成包含21个题项亲社会行为正式施测量表。然后选取北京市各区县共4309名青少年(小学高年级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男生占47.6%)完成正式施测。根据测查结果再对量表进行修订,最终得到15题版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量表。对修订后量表检验信效度,发现:(1)亲社会行为总量表及各分量表信度良好;(2)探索性因素分析认为四因子模型对数据拟合指标最优,验证性因素分析证明量表结构效度良好。本研究再次验证了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概念表征四维模型,编制了适合测评我国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量表。

  • 标签: 亲社会行为 青少年 量表编制 维度验证
  • 简介:采用问卷法调查了39所学校370名小学教师,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在个体和组织不同层面上对影响教师职业倦怠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1)教师集体效能越高,情感衰竭、低个人成就感和人格解体得分就越低;校长越关心人,教师的人格解体得分就越高;(2)教师集体效能越高或校长越关心工作,则教师效能对情感衰竭负向作用就越弱;而校长越关心人,则教师效能对情感衰竭负向作用就越强;(3)教师集体效能对教师职业倦怠影响不因教师性别和教龄不同而不同,但校长领导行为对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却出现了性别和教龄差异:关心工作导致了女性个人成就感更低,对改善高教龄教师低个人成就感更为有利,而关心人对改善低教龄教师成就感、人格解体帮助更大。

  • 标签: 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集体效能 校长领导行为 教师效能 教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