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4 个结果
  • 简介:针对莱型钢炼铁厂2号炉的影响炉况顺行和高炉燃料比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开发稳定焦炭干基入炉量控制技术”、“上部实现精准布料”、“酸性料及焦丁平铺技术”等创新技术的实施,最终实现延长高炉使用寿命和低燃料比冶炼的目的.

  • 标签: 燃料比干基 入炉量 精准布料 平铺技术
  • 简介:通过介绍高速轧辊在太钢热连轧2250生产线的使用概况,分析了高速轧辊的性能,重点阐述了高速轧辊在粗轧及精轧机组的应用情况,并针对易发问题制定了相应措施,希望能对后续的生产及相关行业的应用提供借鉴.

  • 标签: 高速钢 轧制 磨削
  • 简介:就不锈热轧板抛丸除鳞的不同工艺介质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作了广泛介绍,对不同介质在实际使用中的综合效果进行了对比,指出国内抛丸介质行业在制造、销售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国内外不锈冷轧厂抛丸介质的使用趋势进行了介绍。

  • 标签: 不锈钢 表面除鳞 钢丸钢砂 粗糙度
  • 简介:经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干壁钉用ML15冷拔断裂主要因材料中氧化物夹杂的大量存在所致;搓丝尖裂除与材料中氧化物夹杂存在有关外,还与热处理不当,退火温度偏高,时间较长而形成游离渗碳体有关。

  • 标签: ML15钢 冷拔断裂 搓丝尖裂 氧化物夹杂 游离渗碳体
  • 简介:研究了终轧温度和在线冷却方式对X70级耐酸管线力学性能和抗HIC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层流冷却相对于在线空冷,钢板的强韧性有明显提高,两种工艺下钢板的硬度指标相当;在相同冷却工艺下,提高终轧温度有利于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提高;抗HIC性能只与铸坯质量有关,与轧制工艺、组织状态、晶粒度大小无关。根据研究的结果进行了X70级别耐酸管线的工业试制,所得X70管线在强韧性满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保持了良好的抗HIC性能。

  • 标签: X70耐酸管线钢 力学性能 抗HIC性能
  • 简介:针对耐硫酸露点腐蚀用09CrCuSb连铸时出现的铸坯表面裂纹缺陷,通过实验室高温热塑性分析,研究了其形成原因及控制方法。结果表明,连铸机二冷区持续保持强冷,铸坯表面金相组织晶粒度明显细化,板坯的热塑性得到改善,铸坯表面裂纹缺陷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耐硫酸露点腐蚀用钢 09CrCuSb 表面裂纹
  • 简介:开发了160t电炉+50t中频炉双联法生产不锈预熔液工艺,实现了高碳铬铁与铬镍生铁分工序熔化,缩短了电炉冶炼时间,实现了电炉、中频炉与AOD节奏匹配;采用电炉+中频炉双联法工艺,开发了钢包内还原电炉渣中Cr2O3工艺,提高了铬回收率,降低了电极消耗,与原工艺相比,铬回收率提高2.2%,电极消耗降低0.8kg/t,降低了不锈冶炼成本。

  • 标签: 电炉 中频炉 不锈钢预熔液 铬收得率
  • 简介:本文介绍采用新型阳极保护不锈酸冷却器,以解决SO3吸收工艺中铸铁列管式酸冷却器腐蚀严重的问题,同时介绍设置一套封闭式冷却水循环系统与之相配套后的运行效果和经验。

  • 标签: 阳极保护 酸冷却器 吸收酸 冷却水循环系统
  • 简介:介绍不锈管坯0Cr18Ni12Mo2Ti的冶炼和加工工艺并作了分析探讨。检验分析了该的化学成份,显微组织和夹杂物等,结果表明,太钢生产的不锈管坯0Cr18Ni12Mo2Ti完全能够达到技术条件的要求,说明现行的生产工艺是可行的。

  • 标签: 不锈管坯钢 试制 冶炼 加工工艺
  • 简介:通过分析三200m^2烧结机的点火现状及原因,提出了低负压点火烧结技术的改造方案。生产实践表明:改造后烧结料层厚度提高了54mm,烧结矿产量增加了4t/h,点火煤气消耗降低了159m^3/h,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烧结机 低负压点火烧结 改造 效益分析
  • 简介:加拿大Neo材料技术公司于2009年3月31日宣布,通过签署两个主要的协议,该公司的麦昆磁子公司(Magnequench)加强了与日本一家主要的微型马达制造商NIDEC公司的战略关系。

  • 标签: DEC公司 材料技术 子公司 NEO 协议 NI
  • 简介:采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建立了05Cr17Ni4Cu4Nb不锈固溶过程的二维模型,模拟了固溶过程中的晶粒形核生长以及化合物相的扩散溶解,模拟结果动态地再现了固溶过程的微观组织特征。通过该模型分析了固溶温度和固溶时间对固溶处理后微观组织的影响。

  • 标签: 05Cr17Ni4Cu4Nb 元胞自动机 固溶
  • 简介:太原钢铁集团公司和成都无缝钢管公司双方利用各自装备优势,通过合作解决了生产大口径不锈冷拔无缝钢管的关键-大型不锈钢管坯和热穿孔。详细介绍了Φ180×15冷拔不锈无缝管的管坯制造、热穿孔、冷拔(扩)、热处理等生产工艺和产品的良好市场前景。

  • 标签: 大口径 不锈钢 冷拔 穿孔 无缝管钢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