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机械制造是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利用自动技术能够使制造品质明显提高,机械制造效率显著提升,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本文初步探讨了自动及机械自动技术的应用,并展望了机械制造中自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 标签: 自动化技术 机械制造 发展趋势
  • 简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食品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安全信息,并可以提供及时、快捷、方便的食品安全网络服务,对食品安全监督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管理网络将有效的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有利进行。本文就国内外食品安全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分析,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食品安全 信息化 供应链 措施
  • 简介:在如今信息社会之中,运用互联网将各类数据资源进行整合是项基本的特点.在如今信息逐步深入的情况下,高校对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的重视也逐步提高,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也要结合信息发展.本文从实验室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前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信息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并对信息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开展提出些科学建议,以促进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开展.

  • 标签: 实验室 信息化管理 资源共享
  • 简介:本文通过对设备维修管理的探索,形成适合企业设备特点的可靠性维修模式,把设备保养体系、点检管理、设备状态检测、寿命周期管理、故障缺陷管理及设备信息化分析应用等流程进行有效集成,实施主动维修、预测维修和预防维修,取得了良好效果。

  • 标签: 设备劣化 可靠性 维修 探讨
  • 简介: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最初都拥有爱心,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生活的环境和受到的教育不同,人的品行也发生了变化。幼儿时期尤其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关键是成人怎样正确引导和培养。本人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教育契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爱'的行为教育,坚持在幼儿之间树立爱的榜样,利用节日对孩子开展爱的教育,充分利用文学艺术作品,对幼儿实施爱的熏陶,通过家园共同合作教育,形成爱的教育合力等等,使幼儿学会在享受爱的同时,也懂得将爱付出,并最终让孩子成为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的人。

  • 标签: 幼儿感受 爱心教育
  • 简介:目的:建立种简便的对抗体相对亲和力进行定性比较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以便快速、简便地从大量抗体突变体中挑选高亲和力突变体。方法:将待测抗体倍比稀释后用直接ELISA方法进行定量,同时用相同浓度抗体作为抗与抗原进行间接ELISA反应,以前者吸光度值为横轴、后者吸光度值为纵轴绘制散点图,通过拟和后的曲线判断抗体亲和力高低,并通过BIA-core法对该方法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体亲和力高低情况与经测定抗体亲和力得出的结果致。结论:该ELISA方法是种简便可行、准确有效的抗体亲和力定性比较方法,可以应用于不同抗体的亲和力成熟比较研究。

  • 标签: 抗体亲和力 定性比较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简介:2012年中央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给畜牧业带来很好的发展前景,政府对于畜牧业的各种补贴仍将持续,而且力度会逐年加大。畜牧业尤其是养猪业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仍大有可为。

  • 标签: 现代农业 农村散养生猪 发展前景
  • 简介:DNA甲基是真核生物表观遗传学重要的机制之,对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DNA甲基在动植物遗传育种领域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我们从DNA甲基与基因的表达调控、动植物基因组的甲基状态、甲基敏感扩增片段多态性方法、DNA甲基与杂种优势,以及DNA甲基与分子标记等方面,简要综述了国内外有关DNA甲基在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进展,着重于全基因组DNA甲基模式在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相关研究和应用。

  • 标签: DNA甲基化 基因表达 杂种优势 分子标记 基因组
  • 简介:高等植物具有复杂的机制使其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响应,这种机制是通过长期进化建立起来的。它们能够对出现的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产生响应。在分子水平上,植物对各种胁迫的响应是受多基因表达变化调控的,包括植物激素水杨酸、脱落酸等信号途径在整合、协调植物胁迫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植物响应胁迫这过程中还进行着表观遗传调控这进程。我们简要综述了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对表观遗传的影响以及胁迫印记的产生,并讨论了植物响应胁迫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 标签: 胁迫 表观遗传 DNA甲基化
  • 简介:目的:构建个牛dSl酪蛋白调控序列指导人溶菌酶(hLYZ)基因组序列的杂合基因座。方法:采用本实验室发明的连续3步缺口修复技术。将6个无痕连接的同源臂插入以pBR322为载体的骨架中,构成能进行3次连续基因抓捕的载体,利用Red同源重组系统介导的缺口修复技术,分别抓捕牛aSl酪蛋白3’端调控序列(9kb)、hLYZ基因座序列(5kb)、牛axSl酪蛋白5’端调控序列(20kb),使这3个基因片段自动无痕地连接在基因抓捕载体上,形成牛oLSl酪蛋白hLYZ杂合基因座。结果:实验经过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验证和序列测定,验证了hLYZ的基因组序列对牛仪S1酪蛋白编码基因组序列的精确置换。结论:这种修复技术为乳腺生物反应器高效表达大载体的制备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及方法。

  • 标签: 牛αS1酪蛋白 人溶菌酶 杂合基因座 缺口修复技术
  • 简介:目的:以转坛£抗虫基因白桦的不同月份叶片为实验材料,揭示基因组DNA甲基水平与植物叶片发育及外源基因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DNA-MSAP方法检测叶片基因组DNACCGG位点甲基状态,利用Northern杂交技术分析其外源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转基因白桦叶片基因组DNA同年5~9月总甲基水平分别为21.95%、29.62%、25.41%、41.39%和47.24%,除7月份稍有波动外,整体呈现随着叶片的成熟和衰老渐升高趋势;全部扩增位点中,半、全甲基位点比例分别为17.99%和15.19%,在各月份叶片中变化较大,其中半甲基位点比例分别为10.37%、19.14%、14.92%、17.2%和28.83%,全甲基位点比例依次为11.58%、10.49%、10.50%、24.11%和18.40%。同无性系外源基因在当年5~7月表达量最高,8~9月呈下降趋势,与基因组甲基状态呈负相关趋势。结论:转基因白桦叶片的成熟和衰老及外源基因表达量降低均可能与基因组DNA甲基水平的升高相关。

  • 标签: 转基因白桦 基因组 甲基化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
  • 简介:基于工作过程的学科课程体系开发与优化,是与现如今新课改教学理念相融合,以行动体系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主线,以促进学生实践探究为目标,结合工作过程中不同任务的相关性来进行知识、实践技能的整合,形成'串行'的学科体系。高职教育应该以就业为目标,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变以往循序渐进学习各门课程为更加贴近于实践,更加符合与接近工作过程的需要。工作过程与行动导向、目标导向、实践能力导向、工作需要导向等贴近生产生活需要的能力导向相符合,是现阶段对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的重新审视与革新。本文分析了优化基于工作过程电气自动专业课程体系教学策略的方案。

  • 标签: 电气自动化 工作过程 课程体系 优化方案
  • 简介:目的:参照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的EP9-A2文件,对测定血清中甲胎蛋白(AFP)含量的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和光激化学发光法进行方法学比对试验,比较二者结果的-致性。方法:收集40例患者血清标本,以罗氏Cobas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为比较仪器(Ⅳ),博阳LICA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为实验仪器(Y),同时检测血清中AFP的含量;分析2种生化仪测定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和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致性。结果:2种仪器测定的结果相关性良好(r=O.9925),预期偏倚可以接受。结论:在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检测的前提下,2种方法测定结果基本-致,其偏差可为临床所接受。当同-实验室同-检验项目存在2种以上检测方法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判断其临床可接受性,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 标签: 光激化学发光法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 甲胎蛋白 一致性 NCCLS-EP9-A2
  • 简介:目的:研究磷脂修饰对重组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进入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人心肌细胞(HCM)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运用流式细胞术和蛋白印迹分析磷脂修饰的超氧化物歧化酶(PC-SOD)和SOD与HCAEC、HCM的结合能力,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术分析修饰前后的SOD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与结论:磷脂修饰可显著增强PC-SOD与细胞的亲和力,并可显著增强PC-SOD进入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和人心肌细胞的能力。

  • 标签: 超氧化物歧化酶 磷脂化 细胞亲和力
  • 简介:目的:研究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人源单克隆抗体能否在毕赤酵母中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结构分析和活性测定。方法:合成抗HER2人源单克隆抗体的全基因,构建轻重链双表达盒表达载体,转入毕赤酵母中;通过表型筛选和诱导表达实验得到抗体表达工程菌,对表达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和活性测定。结果:表达产物存在于表达上清中,摇瓶表达水平达到53.7±2.9mg/L;毕赤酵母表达的抗体的轻重链能够自发通过二硫键装配成正确的抗体结构,其中重链发生了N-糖基;酵母表达的抗HER2人源单克隆抗体可以抑制高表达p185erbB2肿瘤细胞SKBR-3的生长,半数有效浓度为0.17mg/L。结论:实现了抗HER2人源单克隆抗体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为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成为抗体等人用剂量较大的复杂型糖蛋白的大规模、低成本制备平台提供了基础。

  • 标签: 基因工程抗体 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毕赤酵母
  • 简介: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患者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MGMT和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启动子CpG岛甲基状态,及其在烷剂化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甲基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39例脑胶质瘤和6例正常脑组织MGMT、hMLH1和hMSH2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状态,免疫组方法测定蛋白表达。结果:脑胶质瘤患者组织MGMT、hMLH1和hMSH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发生率分别为46.2%、10.3%和20.5%,3种基因启动子未甲基模式与其对应蛋白表达模式相似,并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和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显示39例脑胶质瘤患者中,MGMT基因甲基的患者生存期显著高于MGMT基因未甲基患者(P〈0.05,Log-rank检验)。结论:MGMT及错配修复基因甲基是脑胶质瘤发生过程中常见的分子事件,可能与肿瘤的发生有关;检测MGMT、hMLH1和hMSH2基因启动子甲基状态,在判断脑胶质瘤患者预后和预测烷剂化疗耐药性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胶质瘤 启动子CPG岛甲基化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 错配修复基因
  • 简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基因工程是近年来生物工程领域研究的个热点,利用基因工程改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成基因,已经合成了100多种"非天然”的天然化合物,为筛选新抗生素开辟了新的途径.本研究以糖多孢红霉菌A226基因组DNA为模板,先用PCR扩增出红霉素合成基因eryKR6两侧片段,再用重叠PCR将其拼接成去除KR6的约3.2kbDNA片段,并克隆于pWHM3载体,构建了同源重组质粒pWHM2201.用PEG介导将pWHM2201转入糖多孢红霉菌A226原生质体.PCR鉴定和生物活性检测均显示pWHM2201已重组到红霉素合成基因位点.在无抗性R3M斜面上生长两代后,制备重组原生质体,并涂R3M平皿.利用PCR筛选出KR6敲除的突变体糖多孢红霉菌M.

  • 标签: 酮内酯类化合物 3-去氧-3-羰基-红霉内酯B 基因工程 合成
  • 简介: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1(hMLH1)、错配修复基因2(hMSH2)启动子区甲基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特异性PCR方法检测2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hMLH1、hMSH2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状态。结果:hMLH1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甲基率为39%(9/23),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甲基率为5%(1/2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SH2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甲基率为8%(2/23),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甲基率为5%(1/20),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有关;hMSH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之间不存在显著联系。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错配修复基因1 错配修复基因2 甲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