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P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据201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于2013年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齐鲁护理杂志》影响因子为1.342(本次公布的全国6225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平均值为0.427,≥1的期刊共398种),基金论文比等评价项目的数据也均有显著提高。这是多年来支持我刊的各级领导、编委、审稿专家、广大作者和读者、我刊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后我刊将继续加大对优秀论文的组稿、约稿和发表力度,不断提高杂志质量和期刊影响力。

  • 标签: 《齐鲁护理杂志》 影响因子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数据显示 基金论文比 优秀论文
  • 简介:【摘要】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患者来说,患者需要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其中很多患者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AVF)长期血管通路,然而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AVF狭窄或血栓形成,由此导致出现失功的现象。这将会使MHD患者的住院率增加,且使其经济负担加重,使其生存质量降低。随着不断深入研究AVF失功研究,发现了很多导致AVF失功的危险因素,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控,能实现AVF失功风险有所降低;对于濒临失功的AVF,应结合局部溶栓或血管介入治疗,由此使AVF的使用寿命予以延长。今后临床应注重透析方案的合理制定,以此使血管介入治疗AVF失功的远期疗效得到提升。

  • 标签: 动静脉内瘘失功 风险因子 防治措施
  • 简介:目的:利用筛检试验的方法评价心电图P波定位三向瓣膜PICC导管尖端位置准确性及临床应用潜力。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8例患者,应用筛检试验的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将心电图定位的PICC导管尖端位置与X线片进行比较,计算其真实性、可靠性以及实用性指标,并计算P波高度和P/R比值的平均数及95%的置信区间,从而对导管尖端位置作出较准确地判断。结果:利用心电图技术定位三向瓣膜PICC导管尖端位置,灵敏度98.95%,特异度71.43%,约登指数0.70,假阴性率1.05%,假阳性率28.57%,粗符合率为97.06%,阳性似然比3.46,阴性似然比0.01,阳性预测值为97.92%,阴性预测值为83.33%,心电图定位技术前后两次结果的Kappa指数值为0.90,P波高度为(0.92±0.37)cm,95%置信区间为0.84~0.99,P/R比值为(0.78±0.45)cm,95%置信区间为0.69~0.87,通过对指标的量化为P波的判断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客观依据。结论:心电图技术可以较精确的定位三向瓣膜导管尖端位置,可靠性和实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心电图 导管尖端定位 筛检试验
  • 简介:目的调查护理人员对艾滋病护理意愿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240名各科临床护理人员发放艾滋病护理意愿调查问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调查显示仅有34.41%的护理人员愿意为HIV/AIDS患者做全部护理,护理意愿平均得分为(31.35±8.44)分,影响艾滋病护理意愿的主要因素有害怕被传染,逃避患者,护理艾滋病患者太脏、太麻烦。结论需要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对护理人员加强培训,减少对艾滋病的恐惧,提高对艾滋病患者提供护理的意愿。

  • 标签: 护士 艾滋病 护理意愿
  • 简介:总结了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因子评估表的使用,包括筛选出跌倒高风险患者进行预报、监控,通过风险评估,明确高危人群和重点对象,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等。516例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后,无1例跌倒事件发生。认为应用患者跌倒风险因子评估表,使护理措施更具体及个性化,可以减少和避免患者跌倒发生。

  • 标签: 住院患者 跌倒风险因子评估表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胞重组生长因子对肛周伤口促进恢复的作用。方法:采用实际临床研究与文献查阅等方式进行探索。结果:细胞重组生长因子对肛周伤口促进恢复的作用有刺激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新血管生成,加速伤口上皮化和组织修复,改善伤口炎症反应和抗感染能力。结论:细胞重组生长因子对肛周伤口促进恢复作用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胞重组生长因子 肛周伤口 恢复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腔内心电图P波的形态改变对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20年5月—2021年11月接诊且行PICC置管的74例患者,且全部受试者行PICC置管术时采用腔内心电引导PICC尖端定位技术,分析疾病类型、P波形态变化。结果:(1)74例PICC置管患者均为血液或实体恶性肿瘤,且在患者数量方面,以急性髓系白血病(2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3例)、肺癌(12例)、结肠癌(10例)居多;(2)全部入组病例中6例未引出双向P波、特征性高尖P波,42例先有双峰P波后出现高尖P波,46例出现双向P波,69例出现II导联存在特征性高尖P波。结论:在腔内心电引导PICC尖端定位时,通过观察P波形态变化(双向P波、特征性高尖P波、双峰P波),能够实现精确定位,值得推广。

  • 标签: PICC置管 腔内心电图 P波 形态改变
  • 简介:目的:探讨银敷料联合生长因子与传统方法对糖尿病合并痈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糖尿病合并痈的3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采用德湿银(AtraumanAg)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进行切口换药;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即局部使用1%雷弗奴尔、0.5%甲硝唑溶液、阿托品合成溶液湿敷进行切口换药,于治疗6周时观察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AtraumanAg联合rh-EGF治疗糖尿病合并痈能够缩短切口愈合时间,提高治愈率。

  • 标签: 糖尿病 德湿银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采取因子分析的方式对风湿免疫科室的护理质量工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438例患者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数据来源,采取因子分析法,对潜在的因子进行构建,从综合性因子、时间因子以及费用因子三方面对护理质量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从主成分分析法中可知,综合性因子在护理质量中的贡献率可以达到48.38%,费用因子作为贡献性较小,仅为13.28%,时间因子的贡献率较大。结果:采用因子分析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在护理质量评价过程中的科学性,使得对于护理质量评价这一指标更加的合理、有效,可以在护理工作评价中进行推广以及使用。

  • 标签: 因子分析 风湿免疫科 护理质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慢性伤口护理措施中生长因子和湿性敷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3例慢性伤口患者,选取时间范围在2022年8月—2023年8月期间。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26例采取湿性敷料,观察组27例采取生长因子和湿性敷料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痊愈率、用药后伤口面积的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愈合率76.92%低于观察组96.29%(P<0.05),对照组在不同时间段创伤口恢复面积大于观察组(P<0.05)。结论:生长因子和湿性敷料能够提高慢性伤口的恢复速度。

  • 标签: 生长因子 湿性敷料 慢性伤口 痊愈
  • 简介:内照射治疗是在影像引导下。将核素注射到肿瘤靶区。临床已应用于肝癌、食管癌、胃癌、前列腺癌、脑胶质瘤的治疗,并取得了明显的局部控制效果。晚期肿瘤患者内照射治疗取得好的疗效。离不开护士配合治疗及细致周到的护理。为揭示核素治疗的职业危害、消除护理人员的心理障碍,我们开展了局部注射内照射治疗过程中密切接触者的辐射剂量和造血干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研究护理和其他工作人员所受到的伤害,现报道如下。

  • 标签: ^32P内照射 造血干细胞 密切接触者 实验研 内照射治疗 晚期肿瘤患者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究应用康复护理早期介入对盆腔炎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据研究目的,将 60 例 盆腔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入院诊治的时间在 2018 年 5 月 ~2020 年 5 月。通过动态随机化分组的方式,在保证公平、随机的基础上,将患者分为两组小组,一组患者接受 康复护理早期介入干预指导, 记录为观察组( n=30 ),另外一组接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 n=30 )。 护理前后对比两组患者的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结果:护理 前两组 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差异不大( P > 0.05 ), 通过对应护理干预 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有所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后 可得到 P< 0.05,差异明显 。 结论:对盆腔炎患者采取 康复护理早期介入干预指导,可以及时帮助患者控制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身体不适的同时,帮助患者了解更多病理知识,提升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 早期介入 盆腔炎 炎性因子 影响
  • 简介:2010年11月26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了最新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护理学报》2009年影口向因子达0.844,在全国15种护理期刊中排名第3位,在全国1946种科技核心期刊中排名列第180位。

  • 标签: 护理期刊 核心期刊 影响因子 学报 2009年 论文统计
  • 简介:2010年11月26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了最新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护理学报》2009年影响因子达0.844,在全国15种护理期刊中排名第3位,在全国1946种科技核心期刊中排名列第180位。

  • 标签: 护理期刊 核心期刊 影响因子 学报 2009年 论文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