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蛋白质-L-异天冬氨酸(D-天冬氨酸)-甲基转移酶(PCMT1)是一种修复酶,在人体组织中广泛表达,可以催化异构化的天冬氨酸残基转化为正常结构。PCMT1具有双重细胞功能,可作为RNA高甲基化酶和转录辅因子,参与信号转导和转录调控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PCMT1基因的多态性亦与多种疾病有关。PCMT1可抑制神经元细胞和心肌细胞凋亡,参与调节代谢,并且与胚胎发育和衰老相关。此外,PCMT1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是多种肿瘤性疾病的不利预后因素,其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协助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调节肿瘤血管的生成,并且可促进耐药性的产生。未来PCMT1可能作为若干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蛋白质-L-异天冬氨酸(D-天冬氨酸)-甲基转移酶 异天冬氨酸 肿瘤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和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为临床研究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杭州市大江东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5例为原发性肝癌组,良性肝病患者59例为良性肝病组,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进行研究。观察三组受检者AFP-L3、AFU水平,比较其单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及其与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L3、AFU水平分别为(30.15±2.92)%、(71.62±3.02)U/L,均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的(6.28±0.82)%、(15.07±2.14)U/L和对照组的(2.78±0.61)%、(8.55±1.27)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74.744,F2=45.492,均P<0.05);良性肝病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7.751,F2=21.415,均P<0.05)。原发性肝癌组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3.85%,AFP-L3检测阳性率为76.92%,AFU检测阳性率为84.62%,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χ2=7.372,P<0.05);原发性肝癌组AFP-L3检测、AFU检测以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8.959,χ22=110.483,χ23=139.423,均P<0.05);良性肝病组AFP-L3检测、AFU检测以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68,χ22=18.632,χ23=12.252,均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L3和AFU水平与肿瘤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655,t2=1.522,均P>0.05);与淋巴结是否转移、TNM分期以及是否有癌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3.265,t1=27.936,t1=31.834;t2=22.467,t2=21.599,t2=28.478,均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L3、AFU水平显著升高,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阳性率,对指导后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肝肿瘤 α-L-岩藻糖苷酶 甲胎蛋白异质体3 甲胎蛋白异质体 甲胎蛋白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挤压造粒机组是聚乙烯装置的核心设备,结构组成比较复杂,安装工序较多,其中找正时安装中的难点,本文从挤压造粒机的工作原理入手,介绍了挤压造粒机组的安装、找正方法。

  • 标签: HDPE装置 “L”型挤压造粒机组 安装施工
  • 简介:摘 要:本论文主要介绍了L地铁构架管路组成焊接质量提升的工艺改善方法。从现场的空间结构、工艺参数、作业顺序等方面对焊接缺陷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焊接工艺改善方法,有效解决了L地铁管路组成管管对接焊缝焊缝成型不良、试压泄露等问题,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标签: L型地铁 管路组成 MT 工艺优化 V型对接焊缝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癌MKN-45细胞中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3,5-二氟苯乙酰基-L-丙氨酰基-L-2-苯基甘氨酸叔丁酯(DAPT)对自噬的影响及自噬抑制剂氯喹(CQ)对Notch信号通道的影响,探讨DAPT联合CQ对MKN-45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将MKN-45细胞分成4个组,对照组(Control组,RPMI 1640完全培养基培养);氯喹组(CQ组,含40 μmol/L氯喹的RPMI 1640完全培养基培养);γ-分泌酶抑制剂组(DAPT组,含80 μmol/L DAPT的RPMI 1640完全培养基培养);联合用药组(Comb组,含40 μmol/L CQ和80 μmol/L DAPT的RPMI 1640完全培养基培养)。应用噻唑蓝(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应用透射电镜、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自噬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检测Notch信号通路表达。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MTT结果显示,Comb组[(55.09±1.38)%]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DAPT组[(78.83±1.74)%]和CQ组[(64.82±1.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514、7.185,P<0.01)。流式细胞结果显示,Comb组[(43.43±2.30)%]凋亡率明显高于DAPT组[(27.26±3.02)%]和CQ组[(22.16±2.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39、11.415,P<0.01)。Western blot、RT-PCR结果显示,DAPT组自噬相关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苄氯素1(Beclin1)、自噬相关基因7(ATG7)信使核糖核酸(mRNA)、自噬相关基因12(ATG12) mRNA的相对表达量(0.587±0.030、1.503±0.066、1.797±0.110、2.433±0.111)明显高于Control组(0.333±0.002、1.137±0.068、1.000±0.000、1.000±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893、6.695、12.527、22.446,P<0.01)。CQ组Notch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0.932±0.061)明显高于Control组(0.477±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90,P<0.01)。结论胃癌MKN-45细胞中自噬与Notch信号通路存在交叉对话,两者相互调节,DAPT联合CQ可以使胃癌MKN-45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凋亡率提高。

  • 标签: 胃癌 自噬 氯喹
  • 简介:摘要:1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1DM)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肠道群是T1DM发病的重要因素。T1DM 儿童肠道群分布失调,肠道群可能通过影响肠道免疫系统和改变肠壁通透性以及非编码RNA影响胰岛素的产生来参与T1DM的发病过程。目前对于肠道群导致儿童糖尿病糖发病具体机制的分析研究较少。本篇文章将对T1DM儿童肠道群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肠道菌群 1型糖尿病 儿童 肠壁通透性 肠道免疫 非编码RNA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光滑念珠药物敏感性及基因分析特点,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我院2018年至2019年所收集的深部培养光滑念珠146例,采用显色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5种药物的敏感性;送测序公司测序,测序方法采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测序结果使用MEGA6进行进化树的构建。结果 146例样本中,所有菌株对两性霉素B及5氟胞嘧啶均100%敏感;对于氟康唑,有2株耐药菌株(1.3%),1株中介菌株(0.6%);对于伏立康唑,有2株耐药菌株(1.3%);对于伊曲康唑,有9株耐药菌株(6.2%),46株中介菌株(31.5%)。其中,发现对3种唑类药物交叉耐药菌株1株(0.6%),对伊曲康唑及伏立康唑交叉耐药菌株1株(0.6%)。引起本地区院内深部感染的光滑念珠同源性较高,多数来源同一进化树分支,且耐药菌株均分布在同一菌株。结论 我院光滑念珠伊曲康唑耐药率较高,且发现交叉耐药菌株。引起本地区院内深部感染的光滑念珠同源性较高,多数来源同一进化树分支,且耐药菌株均分布在同一菌株。

  • 标签: 光滑念珠菌;药敏;基因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四川省石渠县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耶尔森差异区段分(DFR)。方法 对分离自石渠县鼠疫疫区的58株鼠疫,应用23个DFR和PMT1的扩增引物,进行PCR扩增分,确定鼠疫DFR基因。结果 鼠疫DFR分分为3,暨G1456株,G431株和G051株。结论 四川省石渠县鼠疫主要DFR型别未发生变化,这也是动物鼠疫持续流行的原因。

  • 标签: 鼠疫 石渠县 基因分型 DFR
  • 作者: 石宏彩 常田 袁慧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年第02期
  • 机构: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 450003,河南大学人民医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郑州 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河南大学人民医院 450003
  • 简介:摘要1糖尿病(T1DM)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肠道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认识,最近的数据表明,肠道群通过调节自身免疫系统和影响肠道屏障完整性,在T1DM发病中具有致病作用。对肠道群在T1DM发生机制的进一步了解,可能有助于制定新的干预策略,降低T1DM的发生率。

  • 标签: 糖尿病,1型 肠道菌群 自身免疫系统 肠道屏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布鲁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能力。方法对运城市中心医院感染科自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例确诊为神经布鲁病的患者,收集并分析其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经过、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为男性,2例患者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1例患者合并睾丸炎,1例患者伴脑血管病变相关影像学异常;3例患者脑脊液培养出马耳他布鲁,1例患者血培养出马耳他布鲁;2例患者脑脊液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脑脊液二代测序结果为布鲁属核酸序列;予抗生素治疗后6例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神经布鲁病的临床表现多样,脑脊液培养、脑脊液布鲁凝集试验、脑脊液二代测序等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神经布鲁病的诊断率。

  • 标签: 神经型布鲁菌病 临床特点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二代测序技术 脑脊液
  • 简介:摘要:动车组在停靠站台时,车门门口外沿与站台之间有较大间隙,因此在站台装有减少间隙的站台补偿器。近年,车门故障频繁,集中表现为站台补偿器未及时伸缩导致车门故障。因此研发CRH380B(L动车组多功能塞拉门角度尺研发应用,约束了站台补偿器角度范围以及补偿器上翻下放限位开关指示灯位置范围要求。通过提升效率,实现质量卡控,减少部件过度更换,预计每年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约98万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2糖尿病合并背部脓肿患者的临床特点、群分布特点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20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糖尿病合并背部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创面组织或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根据脓肿情况行脓肿切开清创,必要时给予脓腔置管引流或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并记录患者临床转归。结果共收集12例2糖尿病合并背部脓肿患者,脓肿面积平均(150.3±101.2)cm2,其中8例(66.7%)面积在100 cm2以上。11例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均显示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阳性率为100%,其中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菌株10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1例。MSSA菌株对苯唑西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四环素、替加环素、利福平、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米卡星、替考拉宁100%敏感,两类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共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利福平、阿米卡星和替考拉宁敏感。所有患者创面均愈合,治愈率100%,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35.8±34.0)d。结论2糖尿病患者的背部脓肿进展快,脓肿巨大,治疗难度大,应早期及时处理,及时切开引流,其病原单一,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利于经验性选择抗生素。

  • 标签: 背部脓肿 糖尿病 病原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7株侵袭性非伤寒沙门(iNTS)的血清和耐药性。方法针对收集的7株iNTS菌株,开展血清学鉴定、药物敏感性实验以及全基因组测序,并对血清、MLST和耐药基因进行鉴定、注释和分析。结果7株iNTS菌株中,包含1株鼠伤寒血清和2株Ⅰ 4,[5],12:i:- (ST34)、2株肠炎血清、1株科瓦利斯血清和1株未知血清Ⅰ 4,[5],12:d:-(ST279),其中6株为单相,沙门二相鞭毛基因缺失或假基因化可能有助于增强沙门侵袭性。未发现替加环素、氨曲南、阿米卡星及头孢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株,存在1株八重耐药鼠伤寒沙门。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基本相符。结论本研究中的iNTS菌株存在八重耐药株,整体耐药水平尚低但不可忽视。

  • 标签: 侵袭性非伤寒沙门菌 血清型 耐药性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开始提高,生活节奏开始不断加快。社会的进步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对食物的品位和要求上,人们开始倾向于更加方便快捷的食物,并且追求食物的贮藏携带问题。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人们研发了更多卫生营养的复合调味品,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味觉方面的追求,目前各种各样的调味品开始出现,我们的生活开始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调味品。其中,食用功能复合调味品在当前的调味品市场已经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位置。复合调味品的研发离不开调味理论的指导,用合适的原料和合理的配比,在正确的工艺加工后可以有最好的味觉效果。

  • 标签: 食用菌 功能型 复合调味品 工艺开发
  • 简介:摘要念珠是人体常见的机会性致病菌,在社会进步、医疗手段提高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侵袭性念珠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目前临床上致病真菌耐药性日趋严重,亟需研发新的抗真菌药物。分泌天冬氨酸蛋白酶在多种致病性念珠中都有发现,不仅参与念珠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在其耐药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该酶的抑制剂有望发展成为新型抗真菌药物,解决目前抗真菌治疗的难点。

  • 标签: 念珠菌属 抗真菌药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 简介:1 病史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YKX/Y医用空气消毒机除净化的效果。方法:对YKX/Y医用空气消毒机正常工作噪声、紫外线辐照值、臭氧浓度、紫外线泄露、风速、循环风量、现场实验进行测定。结果:①YKX/Y医用空气消毒机机身周围噪声水平为60dB(A),距离机身1.5m、4.5m噪声分别为:52dB(A)、50dB(A)。②YKX/Y医用空气消毒机机内,平均紫外线辐照度值为1886uw/cm²。③开机0.5h、1h、2h、4h后,空气中未检出臭氧。④开启消毒机0.5h、1h、2h、4h后,四周紫外线辐照度值显示为0。⑤消毒机正对出风口和距出风口1m、2m、3m、4m、5m、6m、7m风速分别为:4.16m/s、2.15m/s、1.26m/s、0.85m/s、0.58m/s、0.21m/s、0.16m/s;循环风量为每小时1510.3m³。⑥启动消毒机120min空气自然平均消亡率为92%,处理后空气平均细菌总数为68CFU/m³。结论:YKX/Y医用空气消毒机除净化的效果较佳,建议在临床上予以广泛应用、推广。

  • 标签: YKX/Y型 医用空气消毒机 除菌净化 效果
  • 简介:摘要:纵观历年高考题,亦或是研究生入学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长难句所在之处都是我们相关题目的答案所在之处。可见,掌握长难句的分析方法就是助力阅读的关键所在。但与此同时,也是广大考生的问题及挑战所在。

  • 标签: “L”定位法 长难句 破解方法
  • 简介:摘要:本文以L网为案例分析的主要对象,解释L网内部控制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背后原因,并提供关于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议,以期为其他公司内部控制的优化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内部控制系统 上市公司
  • 简介:摘要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ba)和肺炎克雷伯(Klebsiella pneumoniae, Kpn)等条件致病性革兰氏阴性导致的院内感染,给医疗卫生管理和人类生命健康带来极大挑战。多重耐药菌株的播散及细菌毒力的增加亟需新的治疗策略应对。Ⅵ分泌系统(type Ⅵ secretion system, T6SS)是多种革兰氏阴性编码的一种保守"分泌装置",能够以接触依赖的方式将效应蛋白注射到其他原核或真核细胞中,实现抗菌和抗宿主功能,与细菌的环境适应性、竞争力及宿主内定植能力密切相关。T6SS基因簇由核心基因、效应基因以及相关基因组成,其编码的T6SS效应蛋白存在高度多样性,在病原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对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T6SS介导的细菌间竞争、宿主内定植、接合质粒相互作用以及T6SS表达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未来研究T6SS相关抗菌活性、毒力和耐药等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Ⅵ型分泌系统 鲍曼不动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