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对ICU患者感染及停留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ICU入住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无缝隙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及ICU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能够显著减少患者ICU停留时间,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缝隙护理 ICU 感染 停留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缝隙护理对于ICU患者的感染风险、ICU停留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ICU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无缝隙护理)各50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39±1.09)d、(13.68±2.30)d,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47±3.40)分,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意义显著(t=12.74,13.65,15.34;P<0.05);且观察组的感染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过统计学分析后发现存在显著意义(X2=7.59,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能够显著降低ICU患者的感染风险,促进病情康复,缩短患者的ICU停留时间,为病情康复及预后改善创造有利条件。

  • 标签: 无缝隙护理 ICU患者 感染风险 ICU停留时间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RCA)在缩短STEMI患者在急诊停留时间的应用。方法应用RCA对STEMI患者在急诊停留时间过长进行调查分析,确定根本原因,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比较应用RCA前后的实施效果。结果应用RCA前后STEMI患者在急诊停留时间明显缩短,在急诊停留时间≤60min的合格率从85.7%上升到86.6%。结论根因分析法能够找出STEMI患者在急诊停留时间过长的原因,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缩短了在急诊停留时间,为患者及早进行PCI创造了条件。

  • 标签: STEMI患者 停留时间 根因分析法
  • 简介:摘要汽轮机打闸后,转子在惯性作用下仍会持续转动一段时间,从机组主汽阀和调速汽阀关闭开始,转子由额定转速下降至完全静止所需时间称为转子惰走时间。描述转速下降趋势与转子惰走时间关系的曲线,称为转子惰走曲线。生产过程中经常利用转子惰走曲线来分析判断转子惰走情况。一般来讲,转子惰走时间过长,可能是由于汽轮机供汽管道或抽汽管道上阀门严密性差,有蒸汽漏入汽轮机内;转子惰走时间过短,则可能是机组发生动静碰摩或轴瓦磨损等,造成机械摩擦力增大。

  • 标签: 发电厂 汽轮机 转子惰走时间 延长 分析
  • 简介:摘要 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对患者术后的恢复带来极大的风险,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加重患者的痛苦,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常常导致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同时也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造成不良后果。而且相较于其它手术后的并发症,肺部相关并发症的问题更为突出,发生率也更为普遍,需要引起医生的特别注意。虽然近年来医疗水平飞速发展,但环境中的危险因素也在不断增多,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因此,手术后机械通气的时间相对延长,其发生率也在随之升高。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发生与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危险因素均息息相关。因此,发生前足够的重视、以及早期的预防,发生后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对于降低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机械通气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增加肛管的插入深度对婴幼儿灌肠药液保留时间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思密达保留灌肠的154例腹泻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肛管插入深度为7cm~10cm,实验组肛管插入深度为10cm~15cm,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药液保留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药液平均保留时间为(95.23±36.02)min,对照组患儿药液的平均保留时间为(18.26±10.60)min,实验组患儿的药液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增加肛管的插入深度能有效延长灌肠药液的保留时间

  • 标签: 肛管 灌肠药液 插入深度 保留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长鼻胃管置入长度10cm对ICU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盲法实验设计,实验组留置鼻胃管长度为55~65cm,对照组留置鼻胃管长度为45~55cm,两组患者均使用肠内营养泵持续泵入同样的营养液,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期间反流、呛咳、误吸、腹泻、腹胀、胃潴留、应激性胃溃疡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鼻饲营养液后,实验组反流、呛咳、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的腹泻、腹胀、胃潴留、应激性胃溃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长鼻胃管的置入长度10cm能够降低鼻饲并发症的发生率,该技术的应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鼻饲营养 置管长度 ICU患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入住ICU的重症感染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患者的ICU治疗时间长短不同分为A组(治疗时间<48h,16例)、B组(治疗时间≥48h,18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病例资料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对影响重症感染患者ICU住院时间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患者的乳酸水平、是否合并DIC、MODS以及SOFA评分以及APACHE-Ⅱ评分等是其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重症感染患者的ICU治疗时间受多因素影响,要重视这些因素的变化情况,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重症感染 ICU治疗时间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重症感染患者 ICU 治疗时间的影响因素 ,总结并阐述强化应对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意义。 方法 :特选取我院 2015 年 1 月至 2017 年 1 月接收的 重症感染患者 ICU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时间情况,查找其中的影响因素。按照随机分组法以及治疗时间长短,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为 ICU 治疗时间超过 2 天的重症感染患者,实验组为 ICU 治疗时间少于 2 天的重症感染患者,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 :通过乳酸水平、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 APACHE-II )评分、序贯器官衰竭( SOFA )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MODS )人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人数等方面的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通过肺部感染、腹部感染、慢性病史等指标的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组间数据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 重症感染患者 ICU 治疗时间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乳酸水平、 APACHE-II 评分、 SOFA 评分、 MODS 评分、 DIC 等,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重症感染患者上述指标水平,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控制,从而不断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重症感染 ICU 治疗时间 影响因素
  • 简介:问:对于拜日式中身体后弯的动作,老师觉得是要停留。还是作为过渡动作?我知道高级练习是屏息。对初级练习者,我是让他们吐气向后伸展,不要憋气,是这样吗?因为我觉得具体人群要具体对待。

  • 标签: 过渡动作 练习者 老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氧疗时间对改善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肩部疼痛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术后持续吸氧6小时),B组(术后持续吸氧24小时).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术后肩部疼痛情况。结果B组肩部疼痛发生率27.2%,A组肩部疼痛发生率47.8%,B组显著低于A组(P<0.01)。结论延长用氧时间能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肩部疼痛的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舒适度,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吸氧时间 腹腔镜手术 肩痛
  • 简介:为了探究不同暴露时间甲醛对小鼠哮喘模型肺氧化应激及IL-17表达的影响,用浓度为3.0mg·m^-3的甲醛气体吸入染毒,同时将48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1)对照组(生理盐水组);(2)ovalbumin(OVA)致敏组;(3)0.5h甲醛+OVA组;(4)1h甲醛+OVA组;(5)1.5h甲醛+OVA组;(6)2h甲醛+OVA组,以不同时间长度进行甲醛暴露,连续35d。OVA致敏组、0.5h甲醛+OVA组、1h甲醛+OVA组、1.5h甲醛+OVA组、2h甲醛+OVA组均在第11、18及25天腹腔注射OVA致敏液(5mgOVA+175mgAl(OH)_3+30mL生理盐水),第29~35天(共计1周)进行1%OVA雾化(30min·d^-1),每日1次,诱发哮喘。第36天进行以下操作:取肺组织测定肺系数并制作肺匀浆,检测肺组织中活性氧自由基(ROS)、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并采用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IL-17的水平。同时,采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肺部气道的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在浓度为3.0mg·m^-3的甲醛气体吸入染毒条件下,与对照组相比,1.5h甲醛+OVA染毒组、2h甲醛+OVA染毒组ROS、MDA、IL-17含量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随着暴露时间长度的增加,小鼠肺部气道出现明显病理学变化。综上所述,每天2h甲醛+OVA染毒能对小鼠肺造成损伤并恶化OVA对小鼠肺的损伤,产生炎症反应,并通过氧化应激反应介导。

  • 标签: 甲醛 小鼠 氧化应激 哮喘模型 肺组织 IL-17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时间护理理论指导ICU临床护理工作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之间46例我院ICU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时间护理,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我院46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23例患者采用时间护理,对比常规护理在ICU患者护理的效果。结论将时间护理理论指导的护理方法应用于ICU临床患者的护理,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在临床医学上进行推广的意义。

  • 标签: 时间护理理论 ICU 指导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重症感染患者,讨论影响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重症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选年份,均集中在2014年10月—2016年10月,重症感染患者总计84例。在分组研究中,按照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分组,分别为≤48h的对照组,以及>48h的观察组。在危险因素研究过程中,选择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来完成,针对两组患者的各项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结果对于重症感染患者,影响ICU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集中在慢性疾病史(例)、HR(次/min)、MAP(mmHg)、APACHE-II评分、乳酸水平(mmol/L)、DIC发病率(%)、MODS发病率(%)等方面。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感染患者在接受ICU治疗过程中,需要对各类危险因素进行重点关注,实时观察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了解到患者病情进展,实施合理治疗方案,减少患者病痛,延长患者生命。建议在今后的重症感染患者治疗中,针对ICU治疗危险因素深入研究,健全医疗体系。

  • 标签: 重症感染 ICU 治疗 危险 因素
  • 简介:目的比较美罗培南常规输注(30min)和延长输注时间(3h)两种给药方法治疗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肾清除率增加(ARC)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开放性随机对照临床单盲研究。选择2015年9月-2016年8月住院的需要使用美罗培南治疗的老年HAP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给药方案为美罗培南1g加入0.9%NaCl溶液100mL中,使用静脉输液泵匀速维持30min,每8小时给药1次;研究组给药方案为美罗培南1g加入0.9%NaCl溶液100mL中,使用输液泵匀速维持3h,每8小时给药1次。两组至少用药7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进一步将40例患者中肌酐清除率(Ccr)≥130(mL/min)/1.73m2的患者列为A1组,其余患者列为A2组。将对照组和研究组中Ccr≥130(mL/min)/1.73m2的患者分别列为B1组和B2组。单独比较A1组和A2组,B1组和B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临床治愈率和28d生存率明显升高[临床治愈率:70.00%(14/20)比50.00%(10/20);28d生存率:85.00%(17/20)比65.00%(13/20),P均〈0.05],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降钙素原(PCT)明显改善[CPIS降低值(分):(2.88±2.51)比(1.25±1.67);PCT降低值(μg/L):(2.43±0.68)比(1.05±0.27),P均〈0.05],而美罗培南治疗天数、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及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与A2组比较,A1组临床治愈率,28d生存率明显降低[临床治愈率:44.44%(4/9)比64.52%(20/31);28d生存率:66.67%(6/9)比77.42%(24/31),P均〈0.05],CPIS评分及PCT下降值亦有明显差异[CPIS降低值(分):1.62±1.61比2.19±2.2;PCT降低值(μg/L):(1.41±0.39)比(1.84±0.5),P均〈0.05],而美罗培南治疗天数、住�

  • 标签: 美罗培南 延长输注时间给药 医院获得性肺炎 肾清除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