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鼻饲疗法的主体对象是食道、喉部、颈部手术及昏迷的病人。由于胃管自身的局限性,鼻饲需求者从中获取营养成分十分有限,极易造成患者的营养不良,引起低蛋白血症及其他并发症。我科三年来对18例鼻饲患者的营养液进行新的开发,摸索出了一条简单方便、营养均衡、廉价有效的路子,受到鼻饲人群的欢迎,收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 标签: 营养液 鼻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鼻饲营养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3月护理的32例气管切开患者,总结护理措施。结果本组32例患者中,出现腹泻4例(12%)、消化道出血4例(12%)、便秘3例(9%)、食物反流3例(9%)、胃潴留1例(3%)。结论护理气管切开患者鼻饲营养患者时要警惕并发症,尽早采取护理措施,积极预防及处理并发症,提高护理水平。

  • 标签: 气管切开 鼻饲营养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泵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分别实施肠内营养输液器间歇滴注与注射器间断灌注,观察组实施肠内营养泵行肠内营养支持。对三组患者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对比,并得出护理要点以及临床效果。结果实施肠内营养泵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显著低于两组对照组。结论对老年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泵,并在此基础上辅以有效的护理方案,可以对老年患者肠内提供营养支持,让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减少。

  • 标签: 老年患者 鼻饲 肠内营养泵的使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长期鼻饲营养患者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长期接受鼻饲营养的16例老年患者开展整体护理干预,观察对比护理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整体干预前置管依从率为75%,明显低于干预后的置管依从率100%,P<0.05;干预前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干预后的6.3%,P<0.05。结论加强老年长期鼻饲营养患者的临床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置管的依从性,并可减少鼻饲相关并发症。

  • 标签: 长期 鼻饲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鼻饲营养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阶梯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 40 例术后需进行 鼻饲营养支持 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的先后顺序随即分成观察组(实施 阶梯化护理, n=20 )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n=20 ),对比两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本次研究开展时间为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2 月。 结果 阶梯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能力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 术后进行 鼻饲营养的 患者实施 阶梯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促进患者 胃肠功能恢复及减少住院时间。

  • 标签: 鼻饲营养 阶梯化护理 肠内营养支持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梯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普外科鼻饲营养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1~4月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鼻饲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阶梯化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胃肠耐受情况、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的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胃肠不耐受症状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首次经口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在专业护理、健康指导、护理技术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阶梯化肠内营养支持能够减少普外科鼻饲患者胃肠不耐受的发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阶梯化 肠内营养支持 普外科 鼻饲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外科鼻饲营养患者接受阶梯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后的术后恢复影响。 方法: 纳入 2017 年 1 月 -2020 年 7 月 于 我 院普外科接受治疗并进行鼻饲营养支持的患者 30 例, 通过 随机掷骰子法 将其分为 常规护理 、 研究护理 两组, 各 15 例。常规护理 组 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办法; 研究护理 组采用阶梯化护理干预。对比 两组患者 的相关时间参数及营养状况 。结果: 研究护理组患者的相关时间参数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研究护理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数据差异显著,均具统计学价值( P < 0.05 ) 。结论 : 对普外科鼻饲营养患者提供阶梯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干预相较于传统单一常规护理办法,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了康复的相关时间,提升了其生活质量,对治疗及护理效果的达成有极大的帮助,推荐使用 。

  • 标签: 阶梯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 普外科鼻饲营养患者 术后恢复 相关时间参数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口服营养(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ONS)和鼻饲营养(nasal feeding nutrition,NF),包括鼻胃管营养(nasogastric tube nutrition,NGT)、鼻空肠管营养(naso-jejunal tube nutrition,NJT),对高龄(≥80岁)住院患者行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1年12月入住江苏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老年科、呼吸科、急诊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神经内外科、重症医学科等的高龄患者108例,对其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的支持情况进行分析,根据EN支持方式将其分为ONS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和NF组(58,男38例,女20例),NF组包括鼻胃管营养组(NGT组)40例和鼻空肠管营养组(NJT组)18例。患者年龄80~98岁,ONS组患者平均年龄85.7岁,NF组患者平均年龄84.9岁。EN支持时间均>14 d,摄入同等热量和同等氮量。分别在营养支持前1 d和营养支持后第7天、第14天检测血清前清蛋白(prealbumin,PA)、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和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计数,以及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免疫指标CD3+、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比较ONS组、NGT组、NJT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组高龄患者蛋白质营养状况在EN支持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支持后,3组血清PA、TP、ALB水平均显著增加,CRP、IL-6、PCT、TNF-α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Hb和RBC计数未显著增加(均P>0.05)。ONS组IgG、IgA、IgM、CD3+、CD4+高于NGT组、NJT组同期(均P<0.05),CD8+低于NGT组、NJT组同期(均P<0.05)。治疗后14 d,ONS组腹泻(6%,3/50)、反流(8%,4/50)、消化道出血(2%,1/50)与NGT组、NJT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NS组呕吐(4%,2/50)、再发肺部感染并发症(4%,2/50)与NGT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NJT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高龄老年患者(≥80岁)EN支持中,ONS和NF支持均能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蛋白质营养状况,其中ONS效果更加显著,对高龄患者的EN能够显著缓解病情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炎症介质、氧化应激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确切。

  • 标签: 肠内营养 口服营养 鼻饲营养 高龄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饲用于重度老年痴呆症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50例患者,随机分组,A组30例接受鼻饲营养,B组20例行经口喂食加静脉注射营养,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变化及感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28d营养支持后,体重、淋巴细胞数量、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以及血浆前白蛋白均有所上升,A组患者的淋巴细胞数量与血浆前白蛋白指标比之前显著提高,P<0.05,而且,治疗后,A组各项指标与B组比,均高于B组,P<0.05。A组感染率为16.67%(5/30),B组感染率25.00%(5/20),两组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医师采用鼻饲方法为重度老年痴呆病人提供营养支持,可有效提高其营养状况衡量指标,改善其营养状况。

  • 标签: 重度老年痴呆 鼻饲 营养状况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机械通气是抢救严重呼吸衰竭病人生命,解除喉梗阻所致呼吸困难,改善病人通气功能的主要措施,随着人工机械通气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挽救了许多呼吸衰竭病人生命,而此类病人病情危重,全身营养状况差,充足的营养支持可以减少危重病人的并发症及改善其预后。营养支持的方法包括肠外(TPN)与肠内(EN)两种,在危重病人的临床营养支持工作中已经观察到,肠内营养无论在预防感染和代谢并发症还是减少肠道通透性、防止细菌移位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机械通气病人因不能经口进食,常需留置鼻胃管进行鼻饲。由于人工气道的影响,插胃管过程及鼻饲过程均有其特殊性。关键词机械通气;鼻饲;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24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20(2015)10-209-021.方法发病后肠鸣音恢复且无肠内营养支持禁忌者,选用适当型号的硅胶胃管鼻饲流质饮食,从胃管内滴入营养液500mL/d~1000mL/d,开始速度50mL/h,病人能耐受,则可加速,最终速度为100mL/h~120mL/h。2.护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将鼻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支持施于胃癌手术病患的治疗中,对其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科收治的病患中选取269例胃癌手术病患,回顾性分析单纯性肠外营养支持组B组(135例)与鼻肠营养管肠内营养结合部分肠外营养支持组A组(134例),探究两种营养供给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病患的前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白蛋白等相关营养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B组,比较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高龄老年长期鼻饲患者的营养状况并进行分析,以期引起临床医护人员和家属陪护对此类患者营养状况的关注,改进鼻饲管理,提高喂养效果。方法 选取 2019年 1~ 3月期间,陕西省人民医院住院患者中年龄≥ 80岁且鼻饲时间超过一周的患者 50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收集数据,营养评价指标为上臂肌围、淋巴细胞比率、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进行结果分析。   结果  ​入组对象鼻饲一周后,综合 ​MNA 评分均 <17分。 MNA评分下降率为 92%( P<0.05) ,其上臂肌围、淋巴细胞比率、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下降率均超过 50%,其中血清白蛋白下降率为 72%,前白蛋白下降率为 70%。调查显示:​高龄老年住院鼻饲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且存在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对营养效果关注度低。 结论  高龄老年长期鼻饲住院患者多数存在营养不良状况,需要引起医护人员和家人的高度重视,营养管理要贯穿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延续护理。经过给予合理的营养指导与护理干预,配合临床治疗,对增强病人的抵抗力,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促进身体康复有很大帮助。应将营养管理纳入医护管理的工作流程,特别是护理健康教育中.

  • 标签: 高龄老年 长期鼻饲 营养状况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长期鼻饲营养患者的并发症及护理对策,以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40例老年长期鼻饲营养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老年长期鼻饲营养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老年长期鼻饲营养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并发症进行特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老年长期鼻饲营养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长期鼻饲营养患者的并发症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长期鼻饲营养 并发症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应用效果,为今后营养支持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神经外科于2015年1月—2016年5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2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组研究样本,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平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术后早期开展序贯性肠内营养支持,4周后对比两组的营养指标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的感染发生率。结果(1)营养支持4周后,观察组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无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住院期间,观察组的总感染发生率为12%,明显低于对照组(2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开展早期序贯行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预防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肠内营养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胰腺炎患者使用鼻肠营养鼻饲饮食。 方法 从本院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收治的胰腺炎患者中随机挑选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使用鼻肠营养鼻饲饮食,关注患者的恢复情况,了解患者对此次鼻饲饮食的满意度。 结果 胰腺炎患者在使用鼻肠营养鼻饲饮食中能够改善一定的进食现状,提高了胰腺炎患者的生活品质。结论 鼻肠营养鼻饲饮食是解决胰腺炎患者饮食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式,通过对其的研究发现,这项工作在治疗胰腺炎患者饮食问题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能够在患者治疗和救治中得到推广,需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 标签: 胰腺炎患者 鼻肠营养管 鼻饲饮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饲管联合精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的影响。方法:该研究对象为2021.09月至2023.09月到医院诊治的脑卒中患者,入选对象共86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鼻饲管+常规护理,n=43)与研究组(鼻饲管+精细护理,n=43)。对比两组的营养状况及满意度。结果:在白蛋白、总蛋白及护理满意度上,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饲管+精细护理有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满意度,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鼻饲管 精细护理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脑卒中鼻饲患者营养状况以及胃肠功能在临床上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病房的78例脑卒中鼻饲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39例。两组患者都接受肠内营养支持,通过鼻饲管注入肠内营养液。研究组患者在这一基础上,每天在其接受肠内营养液中加入益生菌颗粒鼻饲。连用两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不良反应率、血清白蛋白、患者的营养吸收状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53.8%(21例),明显高于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20.5%(8例),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达到其肠内营养目标供给量所需要的平均时间为(5.98±2.42)天,明显高于研究组的平均时间(4.02±0.55)天,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其血清蛋白均有下降,研究组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脑卒中鼻饲患者提供营养,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对营养的吸收速度,还可以避免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有必要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益生菌 脑卒中鼻饲患者 营养状况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芬太尼透皮贴应用于在鼻饲营养癌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 方法: 本研究选取 2017 年 11 月至 2019 年 8 月时间段至我院就诊的 66 例 鼻饲营养癌痛患者 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患者均接受 芬太尼透皮贴治疗,治疗十五天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发应情况 。 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 P < 0.05 )。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 P < 0.05 )。 66 例患者中, 15 例患者恶心呕吐、 8 例患者头晕、 22 例患者便秘、 6 例患者嗜睡、 3 例患者皮肤瘙痒、 7 例患者排尿困难,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以上不良反应均明显缓解甚至消失。 结论: 芬太尼透皮贴应用于在鼻饲营养癌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可见,可有效缓解患者癌痛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疗效较好且用药安全,可推广使用 。

  • 标签: 芬太尼透皮贴 鼻饲管营养 癌痛 疼痛程度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