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锁定钢板治疗C3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时段自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选定本院收治的C3胫骨平台骨折8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对照组(42例,采纳钢板单侧固定治疗)、研究组(42例,采纳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优良率、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95.24%)显著较对照组(76.19%)高,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76%)显著较对照组(29.16%)低,P<0.05。结论锁定钢板手术可有效改善C3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锁定钢板 C3型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8例股骨远端C3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得出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C3骨折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股骨远端严重骨折 内固定术 锁定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掌背侧联合切口双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3骨折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70例桡骨远端C且伴有中柱骨折的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应用掌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进行分析。通过Dienst腕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就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高度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对患者进行12-36个月的随访。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3~6个月,总体优良率达90%。结论切开复位掌背侧双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骨折(伴有中柱骨折)疗效确切,其优点是可靠而稳定地固定骨折,防止中柱骨折块向背侧移位,恢复桡骨长度,早期开始功能锻炼,能够较好的恢复手和腕关节的功能,为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 标签: 桡骨远端 掌背侧 切开复位内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远端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C3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股骨远端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C3骨折45例,观察其疗效。结果45例均获18-24个月的随访,参照Kotmert评价标准优33例,良10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5.6%。结论股骨远端解剖锁定接骨板是治疗股骨远端C3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股骨远端C3型骨折 股骨远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 骨折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骨远端C3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60例桡骨远端C3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腕关节功能按Anderson功能评价标准进行评定,优良率90%。结论桡骨远端C3骨折应用锁定钢板治疗,术式简捷、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可早期行功能训练并恢复腕关节功能,是临床较好的选择。

  • 标签: 桡骨远端C3型骨折 锁定钢板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克氏针与钢板联合应用治疗C3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7例C3pilon骨折手术治疗,均采用克氏针与钢板联合固定。结果27例随访6个月~5年,优18例,良5例,差4例,优良率达85.19%。结论克氏针与钢板联合治疗C3pilon骨折,使关节面恢复完整,是治疗C3pilon骨折的有效疗法。

  • 标签: 克氏针 钢板 联合内固定 pilon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骨盆解锁复位架辅助复位微创治疗Tile C2、C3骨盆骨折,探讨其治疗经验、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采用闭合复位微创固定治疗的20例Tile C2、C3骨盆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7例,女13例;年龄(35.6±14.6)岁(范围12~60岁);伤后至手术时间(19.3±7.1)d(范围5~30 d)。骨盆骨折Tile分C213例,C37例。2例合并同侧或双侧腰骶干神经损害表现,均为部分损伤,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BMRC)分级均为M3级。手术采用闭合复位微创固定方式进行治疗,先将移位明显的一侧用骨盆解锁复位架固定在手术床上,牵引移位程度小的一侧,复位后置入该侧S1、S2贯穿骶髂螺钉导针至对侧骶骨骨折处;再更换牵引,将复位的一侧固定在手术床上,改牵引移位明显的一侧,复位理想后,将打入的贯穿导针穿过对侧骶髂关节至髂骨外板,再拧入贯穿骶髂螺钉,合并髋臼骨折患者采用相应的入路进行复位固定,前环均采用INFIX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采用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Majeed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67.00±31.21)min(范围105~210 min);术中出血量(82.00±5.36)ml(范围30~100 ml);术后Matta复位评价标准:优14例,良4例,可2例,总优良率90%。2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害表现症状,余无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1~4年,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2周,无骨折复位丢失、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出现;术后1年复查时,2例腰骶干神经损害表现患者症状完全缓解。Majeed临床疗效评分,优18例,良2例,总优良率100%。结论闭合复位微创固定治疗骨盆C2、C3骨折,具有损伤小、效果好的特点,将成为骨盆骨折治疗的一种趋势。

  • 标签: 骨折闭合复位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骨盆 骨折
  • 简介:我科于2013年12月手术治疗伴骶骨翼骨折、脱位的TileC3骨盆骨折1例,随访半年,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患者,男,45岁。因车祸伤2h急诊入院。受伤机制:建筑物旁站立位被汽车挤压、上半身扭转受伤致腰-盆分离。入院情况:BP70/50mmHg,腰骶部及大腿皮下血肿,骨盆变形。右足屈伸肌力IV+级,右下肢其余肌力0级,左侧肢体肌力、感觉正常。大小便失禁。CT:右侧L1~5横突骨折,双侧骶髂关节脱位、骶骨粉碎性骨折,其中右侧骶骨翼骨折、前脱位,双侧耻骨上下支等多处骨折(图1)。住院后外固定架临时固定,于ICU抗休克治疗,伤情稳定后于伤后第8天手术。

  • 标签: 骶骨 骨盆 骨折固定术 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微创内外侧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C3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3月~2012年12月采用微创内外侧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C3股骨远端骨折2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失效,及末次随访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110~150分钟,平均125分钟;术中出血量400~600ml,平均480ml.术后伤口无感染、皮肤坏死发生,均Ⅰ期愈合.2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5个月.X线显示平均术后6个月骨折愈合,无内固定物断裂及松动事件发生.22例患者达到骨折解剖复位.患者末次随访时,2例开放性骨缺损患者关节僵硬(0~50°),其他患者膝关节平均活动范围为2~120°.膝关节功能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优9例,良11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0%.结论采用微创内外侧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3骨折,能较好的暴露骨折,达到骨折内固定的坚强固定,满足早期功能锻炼的要求.微创操作减少了软组织并发症,利于骨折愈合.

  • 标签: 股骨远端骨折 C3型骨折 微创 双钢板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内外侧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远端C3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1例肱骨远端AO/ASIFC3骨折患者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内外侧解剖锁定钢板螺钉治疗,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分析疗效。结果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4个月,优12例,良7例,可2例。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内外侧解剖锁定钢板是治疗肱骨远端C3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肱骨远端C3型骨折 尺骨鹰嘴截骨 解剖锁定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6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进行8个月~2年的随访,并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患者总体治疗的优良率为83.3%。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行之有效的方案。

  • 标签: 胫骨平台 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创固定系统在股骨远端C3骨折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92例股骨远端C3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研究组用微创固定系统治疗,对照组用髁部支持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手术情况。结果研究组疗效优良率93.48%高于对照组78.27%,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固定系统在股骨远端C3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手术时间短,愈合时间短,出血量少,安全可靠。

  • 标签: 微创固定系统 股骨院远端C3型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背景:针对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C3椎板2种处理方式(C3椎板切除与C3椎板成形)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术后颈椎功能的影响如何,相关客观评价较少,为此进行了此项研究。目的:系统评价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中C3椎板切除与C3椎板成形治疗多节段脊髓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Central、PubMed、EMbase、theISIWebofKnowledgeDatabase、CNKI、CMB、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时间至2018-07-01。纳入关于C3椎板切除和椎板成形治疗多节段脊髓颈椎病疗效对比的随机或非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软件进行。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5个研究,316例患者,其中C3椎板切除组146例,C3椎板成形组170例;②Mate分析结果显示,在术后颈椎功能方面,与传统C3椎板成形相比,C3椎板切除术后颈椎活动度丢失较少[SMD=-5.89,95%CI(-7.25,-4.70),P<0.05]、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低[SMD=-0.23,95%CI(0.12,0.46),P<0.05];③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2组术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SMD=-0.02,95%CI(-0.55,0.51),P=0.95>0.05];④结果表明,采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多节段脊髓颈椎病时C3椎板的2种处理方式(椎板切除或椎板成形)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椎板切除能有效防止颈椎活动度丢失、降低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

  • 标签: 颈椎病 椎板切除 椎板成形 椎管扩大成形 轴性症状 颈椎活动度
  • 简介:胫骨平台C骨折胫骨双髁骨折合并胫骨干骺端骨折的严重骨折类型,治疗复杂,预后差[1].我院自1993年3月~1999年12月,用超长单侧外固定架与T单侧外固定交替治疗胫骨平台C骨折1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胫骨平台C型骨折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 交替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胫骨平台骨折应用钢板加植骨治疗的思路及策略。方法:选择近十年来,随机抽取本院接收的C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组,A组、B组、C组各10例,A组行单切口单钢板固定并植骨治疗,B组行单切口双钢板固定并植骨治疗,C组行双切口双钢板固定并植骨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C平台塌陷、伤口感染、皮瓣坏死发生率低于B组和A组,且B组低于A组;C组HHS评分高于B组和A组,且B组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应用钢板加植骨治疗C胫骨平台骨折时,双切口双钢板的疗效更佳,值得推广。

  • 标签: C型胫骨平台骨折 钢板 植骨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IgA肾病患者不同病理分级的血清IgA、C3及IgA/C3水平;探讨血清IgA、C3及IgA/C3水平在IgA肾病病理分级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320例经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用散射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IgA、C3水平及按Lee氏分级标准评估IgA肾病病理分级。结果Lee分级为Ⅰ、Ⅱ级与Lee分级为Ⅲ、Ⅳ、Ⅴ级患者IgA水平分别为(2.75±1.10)vs(2.85±1.26)g/L,(P﹥0.05);血清C3水平分别为(1.18±0.33)vs(1.04±0.29)g/L,(P﹤0.05);血清IgA/C3率分别为(2.71±1.19)vs(3.24±1.69)g/L,(P﹤0.05)。结论IgA/C3比值在评估IgA肾病病理分级有重要参考意义。

  • 标签: 血清IgA 血清C3 血清IgA/C3比值 病理分级 IgA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3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远端Müller分C2、C3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宁波市第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58例股骨远端Müller分C2、C3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3组:单切口锁定钢板组(A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为(50.6±12.9)岁。双切口锁定钢板联合重建钢板组(B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为(53.5±13.0)岁。单切口锁定钢板联合重建钢板组(C组)19例,男10例,女9例;年龄为(48.1±12.2)岁。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C臂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等。结果3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组患者术中C臂透视次数、随访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96.7±16.4)、(101.9±16.5)min]和术中出血量[(237.8±47.5)、(253.6±46.6)mL]显著少于B组患者[(114.9±20.1)min、(290.1±60.9)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6.9±1.6)、(6.6±1.7)个月]显著短于A组患者[(8.4±1.9)个月],术后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91.7°±16.7°、90.9°±14.4°)显著大于A组患者(78.8°±14.4°),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77.8%(14/18)、73.7%(14/19)]显著高于A组患者[57.1%(12/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股骨远端前外侧切口外侧应用锁定钢板、前侧附加重建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Müller分C2、C3骨折,固定坚强、对周围软组织损伤相对较小,兼具单切口锁定钢板和双切口内外侧锁定钢板固定的优点,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骨板 手术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