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用于直肠根治术价值。方法:20213-20223本科接诊直肠根治术病人(n=60)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对照组各30人,前者采取循证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并发结果:关于并发,试验组发生3.33%,对照组数据23.33%相比更低(P<0.05)。结论:直肠根治术循证护理,并发发生更低。

  • 标签: 直肠癌根治术 影响 循证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直肠术后患者造口并发预防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9120212本院收治100结、直肠行肠造口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加强造口并发预防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0人。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较高,并发发生(8%)较低(P

  • 标签: 直肠癌 造口并发症 预防 护理
  • 作者: 顾晋 杨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三病区,北京 100142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胃肠外科,北京 100144 北京大学医学部结直肠肿瘤与炎症性疾病精准诊治中心,北京 100191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结直肠肿瘤诊疗中心,北京 100144,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胃肠外科,北京 100144 北京大学医学部结直肠肿瘤与炎症性疾
  • 简介:摘要肠造口相关技术是结直肠外科医生必须掌握专业技能,预防低位直肠术后肠造口相关并发发生,对于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肠造口早期并发包括造口回缩、造口缺血坏死、造口水肿周围皮肤炎等;远期并发包括造口旁疝、造口狭窄造口脱垂等。另外,少见或者容易忽视造口癌、造口还纳困难社会心理障碍等相关并发也应该引起外科医生重视。有效减少肠造口并发,可使患者获得更好生活质量,也是结直肠外科医生患者为中心”治疗理念最佳诠释。

  • 标签: 直肠肿瘤,低位 腹会阴联合切除 结肠造口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T)测量直肠患者内脏脂肪面积,探讨内脏脂肪含量直肠根治术后早期严重并发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1—20186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直肠根治手术135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89,女46,年龄30~88岁,中位年龄63岁。根据术后30 d内是否发生严重并发,将患者分为并发组(n=16)对照组(n=119),分析患者内脏脂肪含量术后早期严重并发发生相关性。其中,正态分布计量资料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计量资料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影响直肠根治术后早期严重并发发生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模型直肠根治术后发生早期严重并发预测能力。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并发对照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100(62,187)mL比50(40,100)mL,Z=-2.04,P=0.042]、手术时间(325(212,375)min比260(180,310)min,Z=-2.04,P=0.041)、术前血糖[4.67(4.44,5.09)mmol/L比5.20(4.80,5.72)mmol/L,Z=-3.33,P=0.001]及内脏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V/S)(1.23±0.54比0.96±0.40,t=-2.39,P=0.018)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V/S比值(OR=3.978,95%CI:1.160~13.636,P=0.028)术前血糖水平(OR=0.168,95%CI:0.055~0.512,P=0.002)是直肠根治术后发生早期严重并发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内脏脂肪含量是直肠根治术后发生早期严重并发独立危险因素,V/S有望成为直肠根治术后早期严重并发发生预测指标。

  • 标签: 直肠肿瘤 肥胖症 手术后并发症 内脏脂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直肠术后结肠造口护理配合效果及并发发生。方法:201912-202112间在我院接受治疗90直肠术后结肠造口患者,进行随机抽取,设为研究对照两组,每组各45,分别对其进行优质护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发生以及排便情况。结果:研究组并发发生20.00%比对照组51.11%低(P<0.05);研究组排便规律例数多于对照组,排便不适排便障碍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肠术后结肠造口护理配合效果较好,明显缩减患者造口并发发生几率,改善患者排便情况,促进病人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 标签: 直肠癌 术后 结肠造口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预防直肠造口术后并发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直肠造口术患者100(2021420226),随机分为针对性护理观察组(50常规护理对照组(50),观察并发发生、自护能力。结果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发生低,ESCA评分高,P<0.05。结论:给予直肠造口术患者针对性护理,能降低并发发生,促进自护能力提升,值得借鉴。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直肠癌造口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根治手术治疗老年结直肠有效性及并发发生影响。方法 选取20203-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预防直肠造口术后并发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05~20214收治44直肠造口患者(包括回肠预防性造口结肠永久性造口)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44)观察组(n=44),对照组接受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患者术后有可能出现并发予以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并发发生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并发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直肠癌造口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行为干预护理直肠根治术后患者并发影响 。方法 研究对象46位接受结直肠根治术治疗患者,入院后电脑随机法分为A(n=23)、

  • 标签:
  • 简介:摘要直肠是一种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且术后容易发生转移,转移可分为局部转移及远处转移,但发生术后5以上多次寡转移临床较少见。本文介绍1直肠术后5多发寡转移病例,就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寡转移,直肠癌 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结直肠造口并发情况,并提出预防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共计80,均为本院手术治疗直肠造口患者,收集时间为202010—202110。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各40。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全过程护理,对比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造口并发发生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直肠手术治疗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降低造口并发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运用推广价值。

  • 标签: 结直肠癌 造口 并发症 预防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直肠患者PICC置管中优质护理效果观察及并发发生。方法:选取我院直肠PICC置管患者78(2020220215),随机分为优质护理观察组(39对照组护理对照组(39),观察患者并发发生、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发生低,满意度评分高,P<0.05。结论:优质护理用于直肠PICC置管患者中,能减少并发发生,且有利于患者满意度提升,值得借鉴。

  • 标签: 直肠癌 PICC置管 优质护理 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弹力袜间歇充气脑卒中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方法:观察20196~20217在我科治疗脑卒中住院患者40。掷硬币分组法分为实验组(间歇充气对照组(常规穿弹力袜)研究,

  • 标签: 脑卒中 间歇式充气压力泵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综合性护理直肠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护理效果及并发发生影响。方法:20204到20226间在我院接受治疗95直肠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进行随机抽取,设为研究组(48对照组(47),分别对其进行综合性护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并发发生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并发发生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直肠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护理效果较好,能有效缩减病人造口并发发生几率,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直肠癌术后 永久性结肠造口
  • 简介:摘要直肠是我国人民健康巨大威胁。随着外科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并发作为衡量手术安全性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临床医生重视。尽管有许多关于直肠术后并发研究,但汇报并发发生差异较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回顾性研究本身具有的局限性,例如病历资料不完善、部分并发诊断标准不明确或不统一、出院后随访记录信息不完善、MDT成员之间沟通机制不畅通等。从直肠术后并发回顾性研究中入手,找出各中心对于并发管理登记存在缺陷问题,明确各项术后并发定义,建立健全直肠术后并发规范化登记体系,开展前瞻性登记研究,此种路径可能是获得相对准确直肠术后并发发生情况可靠方法。

  • 标签: 直肠肿瘤 并发症 回顾性研究 局限性 规范化登记
  • 简介:【摘要】目的:直肠患者术后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05-20215于我院接受结直肠手术患者52,按照1:1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26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26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血液流动水平。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6.15%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73.08%,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液D-二聚体水平都有明显升高,但试验组患者血液D-二聚体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直肠手术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血栓形成,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术后恢复有积极影响。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结直肠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治疗中低位直肠术后短期并发。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通外科20161120214期间,连续性接受taTME治疗83中低位直肠患者病例资料,男58(69.9%);年龄(61.4±11.8)岁;其中低位直肠42(50.6%),中位直肠41(49.4%)。术后短期并发定义为术后30 d内发生并发;Clavien-Dindo评分标准进行并发分级同时将本组前40后43患者术后短期并发发生进行比较,了解度过taTME学习曲线前后并发发生差异。结果81完成腹腔镜辅助taTME手术,中转开腹2(2.5%)。有78(94.0%)完成吻合,另外5(6.0%)行永久性造口。经腹+经肛总手术时长(246.9±85.0)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100(IQR:100) ml。75(96.2%,75/78)行预防性造口,其中74预防性回肠造口,1预防性横结肠造口;3未行造口。术后30 d内并发发生为38.6%(32/83),出院后并发发生为8.4%(7/83)。轻度并发占比31.3%(26/83),重度并发占比7.2%(6/83),没有患者术后30 d内死亡。吻合口漏发生15.4%(12/78)。8(9.6%)患者出院后因并发再次入院。术后中位住院时间7(IQR:3) d。所有的轻度(Ⅰ+Ⅱ级)并发患者均予以常规保守对症治疗1C级吻合口漏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转入重症监护室并接受二次手术;2Ⅲa级麻痹性肠梗阻患者行内镜下肠梗阻导管置入治疗3出现Ⅲ级及以上呼吸系统并发,其中1出现胸腔积液行B超引导下穿刺,2呼吸衰竭患者经抗感染及对症处理等治疗,好转出院;1Ⅲb级泌尿系感染者急诊行输尿管支架植入。本组前40患者术后出现并发20(50.0%),后43术后并发发生显著降低(12,27.9%),4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0,P=0.039)。结论taTME用于治疗中低位直肠具有可接受并发发生,手术经验积累在降低术后并发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直肠癌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 并发症,短期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直肠手术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应用循证护理对于降低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这种并发有效性。方法:将2020/11-2021/11期间治疗220直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110和加循证护理观察组110。探究患者术后出现DVT概率及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24hD-二聚体D-D)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术后应用循证护理直肠观察组患者术后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出现DVT概率更低(P<0.05);对照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观察组APTTPT指标更高、D-D指标较低(P<0.05)。结论:直肠手术患者术后采用循证护理能促进患者凝血功能恢复并减低患者患有DVT概率。

  • 标签: 循证护理 直肠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