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数字血管造影(DSA)检查曾是诊断脑血管金标准,但随着影像学技术发展,特别是CT血管造影(CTA)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使用,脑血管造影检查作用有所降低,适用范围有所缩小.但是由于神经介入治疗学普遍应用,DSA检查仍然显示出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 标签: 诊断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脑血管病 DSA检查 CT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脑血管造影技术对脑血管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1年5月112例脑血管患者临床资料,应用数字脑血管造影技术,统计病变血管检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及安全性。结果:112例患者中有109例完成DSA全部脑血管造影,手术成功率为97.32%。有108例检出血管,阳性为96.43%。有3例发生并发症,发生为2.68%。结论:数字脑血管造影技术能清晰准确显示脑动脉及与周围血管关系,提高脑血管诊断准确。提高操作规范性可保障数字脑血管造影技术安全性,为后续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 标签: 脑血管病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技术 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在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中应用数字血管造影,探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从2017年2月开始到2018年9月结束,在我院选取100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主要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理类型。结果全部100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在接受数字血管造影诊断后发现,其数字血管造影阳性检出为75.5%,缺血性脑血管阳性最高,为80.6%;蛛网膜下腔出血阳性为62.5%;脑叶出血阳性为68.70%;原发性脑室出血阳性为81%。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进行诊断时可将数字血管造影诊断结果可作为黄金标准,可清晰现实病变部位、形态、性质以及侧枝循环具体情况。

  • 标签: 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缺血性脑血管病 诊断
  • 作者: 王东宋贺张金峰屈浙李建华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6-01-11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
  • 机构:[摘要]目的对脑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且对在预测脑血管疾病临床表现、研究脑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和为脑血管病患者确定治疗方式中脑血管造影中脑血管形态学的重要作用进行讨论。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确诊为脑血管病变并且实施心脑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脑血管病变的造影表现进行观察。对脑血管病变的发展机制、临床治疗方式与脑血管病变血管形态学特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A1优势征在前交通动脉瘤组中共计有25例,在非前交通动脉瘤组中共计有3例,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动静脉畸形组中,相对于多支引流静脉而言,单支引流静脉具有明显升高的出血率,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供血动脉数、双支供血动脉数、单支供血动脉数三组之间在出血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导致发生前交通动脉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高危因素就是A1优势征。相对于脑动静脉畸形多支引流静脉而言,单支引流静脉具有明显要高的出血率,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的影响因素并不包括供血动脉的数目。利用后交通动脉或前交通动脉的侧支,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或者狭窄的患者可以实现血流代偿;利用后交通动脉的侧支,双侧颈内动脉闭塞或者狭窄的患者可以实现血流代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措施在脑血管诊治工作中具体应用措施以及其对脑血管造影以及介入诊治中所产生干预效用。方法:本次研究所选择研究起始时间为2020年3月,所选择研究结束时间为2021年3月,通过区间法完成在我院接受脑血管造影以及介入诊治病患样本案例收录工作,共收录病患样本58例,根据其所接受护理方案对其进行分组,共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传统组和探索组,传统组病患所接受护理措施为传统护理措施,探索组病患在诊治期间所接受护理服务为针对性护理服务,完成两组病患临床数据收录工作,并对其展开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患诊治结果均为成功,本次研究未见死亡案例,探索组病患术后并发症出现显著低于传统组病患,探索组病患对于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显著高于传统组病患。结果:在病患脑血管疾病病患接受脑血管造影以及介入诊治过程中,根据病患病情给予其针对性护理措施,脑血管疾病诊断以及介入诊治效用得到了有效提升,通过有效护理措施,脑血管疾病治愈能够得到显著提升,术后并发症出现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建议在脑血管造影以及介入诊治工作中展开进一步应用。

  • 标签: 脑血管病 全脑血管造影 介入诊治 护理效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接受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脑血管患者进行探讨,同时分析临床护理对该病患者重要性。方法 自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间纳入100例患有脑血管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将认同临床针对性护理措施50例患者分作研究组,另外50例同意实施基本治疗护理措设为参照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各组脑血管患接受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后,发生并发症情况,通过统计学分析后予以对比,同时对比各组患者对护理措施评价。结果 研究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几率较小,而参照组较高,同时统计学分析组间术后出血、血栓、血管痉挛对比有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对本组护理满意度评价较高,对比参照组显,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结论 本文通过对接受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脑血管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使其临床疗效得到提升,促使患者对干预措施给出较高评价,具有显著效果和广泛应用价值。

  • 标签: 脑血管病 全脑血管造影 介入治疗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到2023年2月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采用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针对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脑血管病 全脑血管造影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血管不同疾病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分析其并发症防治。方法对130例脑血管病人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进行系统研究,观察病症与脑血管疾病关系及手术中手术后并发症。结果130例脑血管造影显示颅内及颅外血管异常115例,结果阳性检出为88.46%;这其中造影穿刺部位血肿、皮下出血1例、癫痫样发作2例、小脑梗死2例,血管痉挛收缩2例。结论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在脑血管诊断中有较重要应用价值,是一项微创可是相对较安全可靠检查方法。

  • 标签: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 2015年 9月到 2016年 9月接诊 50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同时给予患者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血管造影检查,对照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数字血管造影检查示: 456支血管通畅 123支,血管狭窄 284支(其中轻度狭窄 84支,中度狭窄 146支,重度狭窄 54支),血管闭塞 49支。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灵敏性为 95.60%,特异性为 93.91%,阳性预测值为 97.90%,阴性预测值为 87.80%。结论:磁共振血管造影可有效诊断缺血性脑血管临床检查应用灵敏性以及特异性,无创安全、准确,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磁共振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综合护理干预在脑血管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中作用效果加以分析。方法按照对比护理方式展开研究,所选入病例共计为40例为本院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所接诊,取组中20例,治疗中护理操作按照常规模式展开,即对照组,余下20例则展开综合性护理干预,即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结合对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在综合性护理干预帮助下,可降低脑血管患者在脑血管造影以及介入治疗中并发症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脑血管病 全脑血管造影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综合护理干预在脑血管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中作用效果加以分析。方法按照对比护理方式展开研究,所选入病例共计为40例为本院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所接诊,取组中20例,治疗中护理操作按照常规模式展开,即对照组,余下20例则展开综合性护理干预,即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结合对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在综合性护理干预帮助下,可降低脑血管患者在脑血管造影以及介入治疗中并发症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脑血管病 全脑血管造影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综合护理干预在脑血管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中作用效果加以分析。方法 按照对比护理方式展开研究,所选入病例共计为 40例为本院在 2018年 11月至 2019年 6月所接诊,取组中 20例,治疗中护理操作按照常规模式展开,即对照组,余下 20例则展开综合性护理干预,即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 P<0.05。结论 在综合性护理干预帮助下,可降低脑血管患者在脑血管造影以及介入治疗中并发症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脑血管病 全脑血管造影 介入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数字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应用效果,分析数字血管造影优势。方法对2008年3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03例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CTA、数字血管造影检查,对比不同方法对患者诊断价值。同时为7例合适患者进行介入手术性治疗,观察患者疗效。结果使用DSA发现患者病变血管支数最多,与多层螺旋CTA检查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3例部分合适患者使用介入治疗,效果均较好。术后并发症发生7例,经过临床处理后恢复正常,随访后无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结论使用数字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均有较好应用价值,其诊断准确更高,治疗效果较好,手术后并发症少。

  • 标签: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DsA在脑血管造影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采用seldmger技术脑血管造影64例,就其影像学表现并结合文献加以总结.结果64例中,脑血管造影未见异常26例,占40.63%;动脉瘤30例,占46.88%;动静脉畸形7例,占10.93%;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占1.56%.结论数字脑血管造影其定位、定性准确、图像清晰,在神经介入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脑血管病 动脉瘤 动静脉畸形 DSA
  • 简介:摘要彩色血流编码数字血管造影(CC-DSA)是在常规数字血管造影基础上,通过后处理软件(iFlow或Angioviz软件)处理得到彩色编码图像,从而定量分析血流动力学改变、观察参数变化技术。CC-DSA具有不额外增加辐射量、耗时短等优点,近年来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不同血流动力学方法各有其侧重点,本文介绍了在脑血管方面应用较多几种血流评价方法,并重点对CC-DSA在脑血管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将该方法与其他几种血流评价方法进行对比,阐述其优缺点和前景。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