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手部钢板固定系统(HPS)与经典锚钉缝线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髌骨下极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61.7±11.3)岁;采用HPS固定治疗。B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为(60.0±10.5)岁;采用锚钉缝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功能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9.4±10.8)min]显著短于B组患者[(66.5±12.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1.2±1.8)、(12.1±2.4)周,术后1年疼痛VAS评分分别为(0.85±0.12)、(0.91±0.14)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1年屈膝角度(124.5°±14.6°)及膝关节Bostman功能评分[(29.3±3.5)分]显著优于B组患者[(113.2°±11.1°)、(26.2±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A组无一例患者发生并发症,B组2例患者发生内固定失效。结论与经典锚钉缝线固定比较,HPS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块的固定更牢固,手术时间更短,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 标签: 髌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骨板 骨钉 张力带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髌骨横行骨折进行微创钢丝内固定治疗,随后判断具体效果。方法:选取50例髌骨横行骨折患者,通过分组,常规组、试验组分别采用传统内固定技术、微创钢丝内固定进行治疗,随后比较治疗效果、相关恢复指标以及椎体情况比对。结果:通过对A组和B组中髌骨横行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比对,对于其整体有效人数为24例,所占比例为95.0%。B组髌骨横行骨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0%优于A组,效果较好(P<0.05)。结论:对老年髌骨横行骨折患者进行微创钢丝内固定的应用,经治疗疼痛改善同时并发症不断减少。

  • 标签: 髌骨横行骨折 微创钢丝内固定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在膝骨关节炎合并固定髌骨脱位患者治疗中采用全膝关节置换的价值作用。方法:将2020年11月到2021年11月期间院内的68例膝骨关节炎合并固定髌骨脱位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水平。结果:观察组整体治疗效果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骨关节炎 固定性髌骨脱位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锁定钢板多维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1月至2020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6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资料。男17例,女9例;年龄31~90岁,平均62.6岁。经膝关节前正中纵形切口显露并复位髌骨骨折,用环扎钢丝初步固定,将经过修剪和塑形的3.5 mm锁定钢板贴在髌骨表面上,分别从髌骨下极向上极、从前向后和从外侧向内侧置入锁定螺钉,实施多维固定。随访时评估Böstman评分、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放射学影像和骨折愈合情况、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和并发症等。结果2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56个月(平均28个月);术后1~3个月(平均1.6个月)脱拐行走。末次随访时Böstman评分为17~30分(平均27.5分),优12例,良13例,差1例,优良率为96.2%(25/26);膝关节疼痛VAS评分0~5分,平均1.2分;膝关节主动屈曲100°~150°,平均125°;未出现钢板和螺钉松动、移位或断裂。11例患者发生环扎钢丝断裂,但没有症状;4例患者主诉内置物刺激,4例患者骨折愈合后取出所有内置物。结论锁定钢板多维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技术可行,疗效满意。

  • 标签: 髌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髌骨骨折患者实施治疗,重点分析带孔钛针钛缆内固定治疗,总结要点。方法:针对60例髌骨骨折患者为对象,样本为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的患者,按照时间划分两个对比组,对照组使用克氏针“8”字钢丝张力带治疗,观察组为带孔钛针钛缆“8”字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Bostman疗效评定中,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术后远期疗效中,即通过一年随访可见观察组患者未出现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退针、排斥反应、切割、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情况,康复效果良好。结论:采用带孔钛针钛缆“8”字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对于髌骨骨折患者,有助于保障治疗疗效,患者病情恢复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带孔钛针钛缆内固定 髌骨骨折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并探究对膝骨关节炎合并固定髌骨脱位患者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随机数表法,从2018.5-2021.5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膝骨关节炎合并固定髌骨脱位患者中,随机抽样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即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治疗)与观察组患者(应用全膝关节置换)各2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膝骨关节炎合并固定髌骨脱位患者采取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可加大该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的推广力度。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固定性髌骨脱位 全膝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髌骨骨折者采用聚髌器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髌骨骨折者100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研究,将采取聚髌器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取聚髌器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髌骨骨折 聚髌器 克氏针内固定治疗 并发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钢板联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0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AO分型34-A1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7~77岁[(51.4±11.5)岁]。23例采用微型钢板联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A组),27例采用钢缆环扎联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B组)。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和Bostman评分。观察两组并发症(感染、内固定失败及激惹等)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18个月[(14.1±2.1)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A组骨折愈合时间为(9.9±1.8)周,B组为(10.3±1.4)周(P>0.05);末次随访时A组膝关节活动度为(129.2±9.7)°,优于B组的(122.3±11.0)°(P<0.05)。末次随访时A组膝关节Bostman评分为(27.6±1.8)分,B组为(26.8±1.9)分(P>0.05)。A组术后未出现相关并发症,B组2例在骨折愈合后随访出现克氏针退钉张力带脱落,无明显不适,未予以特殊处理。结论对于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微型钢板联合钢丝张力带固定较钢缆环扎联合钢丝张力带固定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膝关节活动度更好,且无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膝关节 髌骨 骨折固定术,内 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联合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效果。方法:按照研究纳入标注与排除标准从2021年1月-2021年12月内本院收治的Pilon骨折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编号0-80号,输入电脑进行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采取外固定架联合内固定(ORIF)治疗,手术规范开展后,对比指标:(1)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2)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3)骨折复位情况;(4)生存质量情况;(5)术后疼痛情况。结果:在不同手术治疗后,得出如下结果:(1) 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更低;(2)实验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更高;(3)实验组患者骨折复位率更高;(4)实验组患者生存质量更高;(5)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更低。上述五项指标差异对比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ilon骨折 外固定架联合内固定术 踝关节功能 骨折复位 并发症 术后疼痛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恒牙外伤牙固定是治疗外伤性牙损伤的常用方法,为规范该项技术的临床应用,提高外伤牙的治疗效果,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急诊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业的专家,在反复研讨的基础上撰写了恒牙外伤牙固定的适应证、材料选择及操作方法的专家共识,适用于牙外伤引起的牙松动、移位和脱落后再植的保存治疗,也适用于外伤牙固定前的术前评估和预后评估工作。

  • 标签: 牙列,恒 牙外伤 夹板固定 弹性夹板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对PFNA内固定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分析2020年4月-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应用髓内钉(BN)与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对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方法:对2017年7月~2022年5月间收治的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88例,分为2组各44例,分别为BN 组和LCP组,对手术指标与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手术切口和手术时间对比,BN组和LCP组对比无差异;LCP组失血量明显更少,下地负重和骨折愈合时间BN组更短。BN组VAS评分、踝关节活动度评分情况明显优于LCP组(p

  • 标签: 胫骨骨折 手术治疗交锁髓内钉 锁定加压内固定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中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与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位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两组各50位。参照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研究组采取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以及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与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通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P<0.05)。采取VAS评分与Lysholm评分来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治疗后,VAS评分研究组低于参照组,Lysholm评分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通过采取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加快愈合,对患者的膝关节能够有效地进行改善,从而缩短治疗时间。该方法值得广泛的应用。

  • 标签: 胫骨干骨折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 VAS评分 Lysholm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性髌骨骨折髌前筋膜内积气的预测指标及对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骨科收治的148例闭合性髌骨骨折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膝关节三维CT检查且接受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根据患者髌前筋膜内有无积气分为2组:积气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58.3±14.5)岁;无积气组130例,男57例,女73例;年龄(60.5±14.6)岁。从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受伤机制、AO/OTA分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术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白蛋白中筛选出积气的危险因素,对危险因素制作受试者工作(ROC)曲线明确最佳筛选点;并分析积气对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影响。结果术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髌前筋膜内积气的危险因素(P<0.05),术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预测髌前筋膜内积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0(95%CI: 0.554~0.847),最佳临界值为78.4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556和0.831(P=0.006)。积气组术后早期感染发生率高于无积气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积气组抗生素使用时间、换药次数显著高于无积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性髌骨骨折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8.45%可作为预测髌前筋膜内积气有效的非影像学指标,髌前筋膜内积气可能更容易发生术后早期感染。

  • 标签: 筋膜 髌骨 骨折固定术,内 外科伤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下肢骨折内固定中护理配合。方法:选取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至我院接受下肢骨折内固定护理的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手术室配合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恢复状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恢复状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下肢骨折内固定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护理模式,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恢复状况,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下肢骨折内固定术 术中护理配合 恢复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对锁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到2022年12月期间于本院治疗锁骨骨折的20例患者,以入院顺序先后将各10例患者分入对照组与研究组,并分别采取手法复位+外固定、锁定钢板内固定。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相对更高,并发症率相对更低,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对锁骨骨折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 标签: 锁定钢板 内固定术 锁骨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上颌骨骨折切开复位钛板坚固内固定围手术期内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88例上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实施围手术期内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3天疼痛评分更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上颌骨骨折接受切开复位钛板坚固内固定患者实施围期综合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应用效果 上颌骨骨折 切开复位钛板坚固内固定术 围手术期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半隧道、双半弯形隧道和缝线锚钉固定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治疗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58例髌骨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36例;年龄12~34岁[(19.6±5.5)岁]。20例采用关节镜下单半隧道固定重建MPFL(单半隧道组),18例采用关节镜下双半弯形隧道固定重建MPFL(双半弯形隧道组),20例采用关节镜下缝线锚钉固定重建MPFL(缝线锚钉组)。比较三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Tegner活动评分。比较三组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9~39个月[(26.5±9.1)个月]。术后3个月单半隧道组、双半弯形隧道组和缝线锚钉组Lysholm评分分别为(78.4±12.0)分、(88.7±7.5)分、(81.1±9.8)分,末次随访时分别为(80.4±14.2)分、(90.9±9.0)分、(83.3±9.1)分,较术前明显升高(P均<0.01);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双半弯形隧道组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均<0.05),其余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单半隧道组、双半弯形隧道组和缝线锚钉组IKDC评分分别为(76.7±12.2)分、(78.4±8.9)分、(81.0±8.1)分,末次随访时分别为(77.6±15.8)分、(83.2±7.8)分、(82.4±12.4)分,较术前明显升高(P均<0.01);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单半隧道组、双半弯形隧道组和缝线锚钉组Tegner评分分别为(4.0±1.2)分、(5.4±1.7)分、(5.3±1.7)分,末次随访时分别为(4.1±1.4)分、(5.8±1.8)分、(5.3±2.2)分,较术前明显升高(P均<0.01);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单半隧道组Tegner评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均<0.05),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末次随访时单半隧道组、双半弯形隧道组和缝线锚钉组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22.3±6.4)°、(121.7±7.1)°、(123.3±5.7)°,较术后3个月的(117.3±8.0)°、(115.3±7.9)°、(116.8±8.3)°明显恢复(P均<0.05);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半隧道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2/20),双半弯形隧道组为5.6%(1/18),缝线锚钉组为25.0%(5/20)(P>0.05)。结论单半隧道、双半弯形隧道和缝线锚钉固定重建MPFL治疗髌骨脱位均可改善膝关节活动度,但双半弯形隧道固定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 标签: 膝损伤 髌骨脱位 韧带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聚髌器联合克氏针内固定用于髌骨粉粹性骨折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髌骨粉粹性骨折患者中选取40例,将患者的入院时间选定于2020年3月到2022年3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实施分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试验组接受聚髌器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试验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相比较于对照组,P

  • 标签: 聚髌器 克氏针内固定 髌骨粉粹性骨折 效果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