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质疏松骨折相关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骨折预防举措。方法选取324例自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骨质疏松并发骨折患者组与骨质疏松未并发骨折患者组,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回归分析,骨密度与体重指数为骨质疏松并发骨折的两种保护因素;跌倒、低钙饮食、脆性骨折史、骨折家族史、年龄为骨质疏松并发骨折的几项危险因素。经多因素回归分析,骨质疏松并发骨折的保护因素为骨密度,危险因素为低钙饮食、脆性骨折史、跌倒、年龄。结论骨质疏松并发骨折具有多种危险因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进行骨质疏松并发骨折的预防工作时,需要注重饮食、药物以及体育锻炼等多个方面。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折 干预举措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陈伟民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攀枝花市仁和区仁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攀枝花617065)【中图分类号】R1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06-01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的发病对象是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症造成患者产生骨折的几率高达十分之一,年龄越大,出现骨质疏松的概率会越高。根据相关调查发现,产生骨质疏松的患者女性要比男性高很多。而老年人出现骨折的年龄一般多在50到79岁。1临床上的表现老年人如果出现骨质疏松症,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引发身体其他并发症,进而增加治疗的难度。由于老年人骨折的位置骨量比较少,质量也不是很好,并且多数患者会出现粉碎性骨折,这种情况下,对骨头进行复位会比较困难,由于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会有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如果患者在身体这一位置发生骨折,这一部位在之后生活中发生骨折的概率要比其他部位高很多。对于骨折患者来说,在卧床之后,身体内的骨量会加快流失的速度,患者的骨质疏松病情可能会加重。2经常发生骨折的部位有哪些?患者的腕部、胸腰段椎体,也可能是肱骨近端。如果患者是脆性骨折,在医学临床上,医生可能会直接确诊为骨质疏松。3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发病特点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在发病早期,身体基本没有明显症状,部分人员是在对身体进行体检过程中才发现自己得了这种病。如果患者的身体骨量流失十分之一左右,可能会感觉到骨痛,并且产生疼痛的位置在身体腰部或者是背部。由于老年人的年龄问题,身体的敏感度也开始下降,因此,在发生骨痛时,部分患者依然感受不到疼痛。因此,骨质疏松症在发生的早期,经常会被人忽视。一旦发现病情,就已经是晚期,疼痛的反应会明显加重。身体的部分骨骼会变形。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病人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老年人发生骨折的部位一般是在脊柱、髋部,如果病情严重可能会造成残疾、截瘫,甚至会导致死亡。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与经济压力。而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椎体骨折,骨折部位将神经压住,产生下肢瘫痪或者是大小便失禁。骨折发病特征。骨质疏松严重可能会导致骨折,如果患者是骨质疏松症,如果碰到外界的压力,例如汽车撞击、跌倒等,可能就会引发骨折。由于骨质疏松症而引发的骨折,比较常见的骨折有腰椎压缩性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等,如果患者还有其他病症,例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病症,发生骨折的概率就会变得更大,这也是老年人发生骨折的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近些年老龄化社会的持续性发展,老年人群也在不断的增多。因为骨质疏松的影响,导致患者发生骨折的可能性较高。临床中对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方式比较多,例如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临床工作中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水平,本文简要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进展,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性帮助。

  • 标签: 老年患者 骨质疏松性 脊柱骨折 治疗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老年骨折疏松患者股骨骨折的术后进行循证护理分析,提升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股骨骨折,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74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为循证护理,并对骨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骨折愈合良好率为97.3%(36/37),对照组为89.2%(33/37),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5.4%(2/37)低于对照组的13.5%(5/37),且患者平均住院用时中,观察组更低。结论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老年骨折疏松股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协助,有助于控制并发症,并缩短住院时间,患者骨折部位康复情况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骨质疏松 股骨骨折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老年骨折疏松患者股骨骨折的术后进行循证护理分析,提升治疗的有效性。 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股骨骨折,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 74 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为循证护理,并对骨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骨折愈合良好率为 97.3% ( 36/37 ),对照组为 89.2% ( 33/37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 5.4% ( 2/37 )低于对照组的 13.5% ( 5/37 ),且患者平均住院用时中,观察组更低。 结论: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老年骨折疏松股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协助,有助于控制并发症,并缩短住院时间,患者骨折部位康复情况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骨质疏松 股骨骨折 循证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骨质疏松骨折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治疗的骨折疏松骨折患者112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3个月护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护理负面情绪情况、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3个月SAS以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3个月综合性护理后,观察组术后24h疼痛评分、住院天数、恢复基本自理能力评分及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负面情绪,患者满意度较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治疗的围术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性护理干预 骨质疏松性骨折 护理疗效
  • 简介: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逐年上升。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具有合并症复杂、骨折类型多变、骨缺损严重、内固定稳定性差及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受患者骨量低下、新骨生成潜力受损等因素影响,骨质疏松骨折的骨修复办法是颇为棘手的难题。近年来,全身抗骨质疏松治疗、手术植骨或骨替代作为针对骨质疏松性骨缺损的主要手段在系统治疗中越来越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骨骼疾病,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常导致一系列不良的临床结局。本文综述了骨质疏松骨折的概况、流行病学情况及风险因素及评估工具,介绍了骨质疏松骨折护理模式与方法,以期对我国骨质疏松骨折的护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综述 骨质疏松症 骨折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