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政府派遣使团来到中国,在热河行宫晋见了乾隆皇帝.这是中英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这一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篇章.早在英政府筹备使团访华时,就对文化交往有所准备和安排,认为这是实现使团目标——与中国建立正式关系,打开中国大门,垄断对华贸易的必要和有效的手段.英政府在给规定的使命中有两个与文化有关.其一,要他们在访华期间尽可能搜集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情报;其二,要采取各种方法使中国人对英国人的能力和可靠性留下深刻印象,以扩大交往,促进商业.为实现上述使命,英国务大臣邓达斯还向发出了具体指示,精选“贡品”和随行人员.英国政府试图通过使团的活动,展示英国先进的科技水平,博得清朝的好感和信任,促进正式国家关系的建立和占领中国的市场.

  • 标签: 马戛尔尼使团 乾隆皇帝 贡品 望远镜 英国政府 乾隆帝
  • 简介:使团的目的并非只是开埠通商、增加贸易那么简单,而是带有明显的殖民意味。虽然英国使团并没有达到他们预期的目的,但他们看到了一个华而不实并正日益落后的中国,此次使华对此后的世界和历史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居安思危,改革开放,大胆吸收和借鉴一切文明成果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是使团使华的历史启示。

  • 标签: 马戛尔尼使团 闭关锁国 改革开放
  • 简介:使团访华是18世纪中英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该使团主要成员归国后将这次中国之行的记录整理发表,其中包括对中国科技发展情况、落后原因等的观感和分析。以该使团主要成员的访华记录为视角,梳理清乾隆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状况,分析其中肯之处和偏颇之见,进而探讨彼时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真正历史原因。

  • 标签: 中英交流 马戛尔尼 科技 停滞 原因
  • 简介:本文旨在以使节团为例,阐明一种长期存在于西方文明中的“科学调查”现象,以及这种行为建构非西方文明知识的过程,尝试以新的视角为使团研究另辟蹊径。使节团经由科学调查所收集的各项情报,除增进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外,更进一步被纳入其知识体系中,从而加大了中西文明力量的差距。使团虽未达成外交任务,却为西方带来新的中国观;而中国人最终未能了解到西洋文明的本质,导致接下来超过一个世纪在面对西方时的挫折。从这个角度来看,“科学调查”或许可说是使团惟一成功的任务。

  • 标签: 马戛尔尼使节团 中英关系 中国观 科学调查 博物学
  • 简介:在教学清代“闭关锁国”政策与鸦片战争时,乾隆帝接见英国使团的绘画图片被当作材料经常、广泛运用。笔者认为,乾隆帝接见英国使团的绘画图片耐人寻味,从对这一材料的观察与分析角度看,可以说是一个被错用最普遍的材料,教学课件中错用最多,材料分析题与相关文章写作中也有错用的情况。

  • 标签: 马戛尔尼使团 图片材料 教学课件 乾隆帝 绘画 英国
  • 简介:长期以来,许多内亚史家都认为840年回鹘汗国崩溃后,胜利的黠斯人追随内亚的政治传统建立了一个包括漠北在内的帝国,尤其是在鄂浑河谷——包括回鹘在内的许多早期游牧帝国的传统中心地带。学者们进而认为80余年后924年左右,契丹进军这一地区,把黠斯人驱逐出漠北。这个难以立足的推理很大程度上基于错误假设和证据缺乏。通过综合研究,可以揭橥这一错误观点是如何形成的.

  • 标签: 政治传统 黠戛斯 叶尼塞 回归 中心地带 错误观点
  • 简介:她能够闯进的生活领域——这里用了“闯进”和“领域”两个具有野性意味的辞藻,就好像我是在描述—个蛮荒的世界。在—个蛮荒的世界里,动物,哪怕是一只孱弱的野兔,也会骄傲地翘起一支腿,通过粪尿播下自己的气息。为自己划出一块独占而排它的活动空间。当然不是动物,不是猛虎或者野兔,

  • 标签: 《马尼的爱情》 小说 文学作品 邹海岗
  • 简介:翁·加(ManonGauthier)是加拿大蒙特利人,是一名自学成才的插画师和视觉艺术家。他曾学习平面设计,并在该领域工作了十五年以上,工作之余自学插画,从画面中可以看出设计语言的运用。她的画总是带着种天真孩童的稚气,简单而有趣味的画面让观者心情愉悦。

  • 标签: 视觉艺术家 加拿大 作品欣赏 童趣 拼贴 自学成才
  • 简介:1700年,俄国与瑞典之间长达21年的“北方战争”爆发。在1709年6月的波尔塔瓦战役中,有2500名瑞典官兵被俘。其中普通士兵或被迫服各种劳役,或被押往彼得堡充作苦力,参加俄国建设新都的劳动,而军官则被流放西伯利亚。在这些被流放西伯利亚的瑞典军官中,重骑兵旗手约翰·克里斯托夫·施茨克尔于1713年进俄军服役,并受命护送出使伏尔加河流域土扈特汗国的清朝图理琛使团,身后留下有关护送图理琛使团的札记,详细记载了使团在土扈特汗国的活动。本文拟勾稽中外载记,对俄国与瑞典之间长达21年的“北方战争”、约翰·克里斯托夫·施茨克尔及其有关出使伏尔加河流域土扈特汗国的清朝图理琛使团的札记做了全面考察和探讨。

  • 标签: 施尼茨克尔 图理琛使团 土尔扈特汗国 中俄关系
  • 简介:<正>以往只要一提及奥的名字,大多数球迷都会想当然地想到那条满身横肉,在内线无所不能的"深海狂鲨"。如今的情况则有很大不同,因为效力于印第安纳步行者队的杰梅恩·奥已不再是那个只配给"大鲨鱼"提鞋的小角色。身高2.11米的小奥可以胜任前锋和中锋两个位置,他在篮下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球队篮板的数量和进攻质量。"关键先生"雷吉·米勒功成身退后,小奥接过前辈的衣钵成为了步行者当之无愧的领袖。小奥是一位难得的篮球天才,他是从高中直升NBA的年轻球员阵营中的一个。1996-97赛季,小奥披上了波特兰开拓者

  • 标签: 奥尼尔 波特兰开拓者 梅恩 雷吉
  • 简介:柬埔寨金边的“大烟山”垃圾场,60年前还只是个普通垃圾场。垃圾焚烧产生的刺鼻烟雾持续向外排放,形成一片灰色的阴霾,“大烟山”因此得名。2000多名临时工,其中还包括600多名孩童,成日在垃圾堆中捡拾塑料袋、金属、塑料制品、废纸,进行分类、清洗、称重、出售,以供回收。人们在堆积成山的垃圾和不间断的浓烟中工作、吃饭、睡觉。每天,他们仅能获得1美元的微薄报酬。

  • 标签: 迪金森 垃圾场 垃圾焚烧 塑料制品 柬埔寨 临时工
  • 简介:《格卡》是艺术家毕加索创作于西班牙内战期间的一件石破天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独特历史背景决定了《格卡》的特殊意义。毕加索用这幅扭曲变形夸张的巨作将格卡小镇惨遭轰炸后的样貌呈现出来。毕加索创作时表现出的感情和画作视觉冲击是值得研究的。

  • 标签: 《格尔尼卡》 感情 毕加索
  • 简介:<正>不同的民族因文化背景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心理;不同的文化心理的密集组合.会产生出不同气质的剧院和观众.一切戏剧表现的是关于人以及人生存于其中的世界.因此,戏剧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中国话剧从一开始就接受西方精典戏剧.一批中国新文化先驱积极介绍和翻译西方的名家名剧,譬如,莎士比亚、易卜生、

  • 标签: 奥尼尔戏剧 《悲悼》 文化心理 现实主义 莱维尼亚 观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关于奥的戏剧,20世纪世界文学百科全书指出:“他的创作目的在于为世界做出哲学上的结论。”评论家多种斯·福克在《尤金·奥:悲剧的张力》中进一步指出:奥在哲学领域深受“老子、尼采、斯特林堡、荣格、叔本华的影响。”奥戏剧的象征意蕴是剧作家接受的哲学思想(或心理学理论)在创作中的体现。他在1928年开始构思,1931年公演的《悲悼》三部曲,采用了某些特殊的象征手法,在这些象征手法中,我们可以

  • 标签: 《悲悼》 奥尼尔 人格面具 兰特 厄勒克特拉 幸福之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