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因越来越多的人赞同。吃鱼能使人聪明。这一说法,所以,近年来我国鱼产品的消费量逐年大幅增加也反映出人们对水产品青睐程度与日俱增的趋势。鱼的利用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它的肉,鱼的全身都是宝因此,我们在处理鱼时,应尽量多利用,少丢弃,比如在人们眼中一向被视为废物的鱼鳞就是集药和营养于一身的宝物。

  • 标签: 鱼鳞 养颜作用 药用价值 食用价值
  • 简介:鳖,又称甲鱼,其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及维生素A.还含有脂肪、糖、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D以及动物胶、角蛋白、碘等物质.营养价值极高。不论是红烧还是清炖.味道都极鲜美,特别是它背甲周围的柔软表皮部分,通常称为裙边,其口感肥而不腻.是其肉质中味道最为鲜美的部分。

  • 标签: 夏季 甲鱼补髓汤 二母元鱼
  • 简介:近年来,随着淡水和海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鱼、虾、蟹类等水产动物人工养殖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的形成,水产饲料诱剂在饲料工业和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及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使用水产饲料诱剂是控制水产养殖水质和降低养殖成本、适量投料、减少残饵的措施之一,也是诱捕和垂钓水产动物的有效手段.因此,研究和发展水产饲料诱剂的应用技术和产品开发对提高水产品质量,推动水产饲料工业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最大程度地提高水产动物的生产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现实的意义.

  • 标签: 水产饲料诱食剂 种类 应用 作用 氨基酸 中草药
  • 简介:牡蛎向来就有“海底牛奶”之美称,又名蛎蛤,别名蚝、白蚝、海蛎子、蛎黄、蚵。牡蛎(肉)北方叫“海蛎子”,广东叫“蚝”(见于《本草经》)。宋·苏颂说“南海闽中龙多,皆附石而生,磈磊相连如房,呼为蛎房,初生只如拳石,四面渐长至一二文者,崭岩如山,俗呼蚝山。”蛎房即药用之牡蛎,其肉称蛎黄,味极美,可制蚝油。牡蛎隶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牡蛎科,是沿海最为常见的双壳贝类,种类繁多,据说全球有100多种,我国已报道的有20多种。常见有以下4种:近江牡蛎、褶牡蛎、密鳞牡蛎和长牡蛎。

  • 标签: 牡蛎 保健功效 形态特征 产地 产季 营养成分
  • 简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伟权等于1983年S月至1985年6月,在山东省海阳县利用土池进行了以控制池内生态结构为主的对虾高密度中间培育试验。该试验完全不投,仅靠施有机肥繁殖基础饵料生物作为幼虾的营养条件。1984年试验池面积为3.84亩,投放体长0.7cm虾苗密度为9.29万尾/亩,经23天饲养,对虾全长达30.5cm,

  • 标签: 对虾 中间培育 投食 基础饵料 土池 幼虾
  • 简介:粤西地区的水产品俗与加工技艺是地域性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早期的经济社会中,粤西地区的养殖业尚未发达,内陆以淡水水产品为对象的加工制成品,存在于广大城乡千家万户之中的家庭制作,纯粹是作为家庭消费和少量的亲友馈赠。小型杂渔具甚至是“竭泽而渔”的生产方式,产量低,生产模式星散,几无商品交换可言。

  • 标签: 淡水水产品 粤西地区 加工 技艺 食俗 组成部分
  • 简介:巴西巴伊亚州的北部沿海是蠵龟(Carettacaretta)、玳瑁(Eretmochelysimbricata)和太平洋丽龟(Lepidochelysolivacea)等龟类的一个主要的繁殖区域(马尔科瓦尔迪和洛朗,1996)。在这一地区,

  • 标签: 东北部利用 减少动物 利用旗帜
  • 简介: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最新提示,鉴于目前是赤潮的高发期,本次赤潮含有麻痹性贝毒毒素成分,应警惕在该海域捕捞的蚶、蛎、贝、蛤、蟹、螺类水产品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沿海居民在5月至10月赤潮多发期间,不要食用织纹螺等潮间带贝类,以免发生食物中毒。

  • 标签: 5-10月 赤潮多发期 织纹螺 贝类
  • 简介:本文研究了谷氨酸钠、牛磺酸、DMPT和复合型诱剂对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生产性能、体成分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其中处理1为对照组,其余处理分别添加1%谷氨酸钠、1%牛磺酸、0.04%DMPT和复合型诱剂(0.02%DMPT+0.1%谷氨酸钠+0.1%甜菜碱),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一重复6尾鱼,试验共进行8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04%DMPT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显著升高(P〈0.05);添加1%谷氨酸钠组特定生长率、增重率、血清总蛋白、碱性磷酸酶显著降低(P〈0.05),球蛋白极显著降低(P〈0.01);添加1%牛磺酸组和添加复合型诱剂组对生产性能未产生影响,添加1%牛磺酸组血清球蛋白显著降低(P〈0.05),添加复合型诱剂组肌肉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实验表明:0.04%DMPT对施氏鲟具有较好的诱作用;1%谷氨酸钠对施氏鲟的生长和免疫均有抑制作用。

  • 标签: 诱食剂 施氏鲟 生长性能 体成分 血液生化指标
  • 简介:研究光照周期对刺参机制的影响,设置4个不同光照强度对照组,分别为全光照,全黑暗,半光照半黑暗,正常光照,运用自制饲料在同等养殖条件下对其养殖,结果表明刺参体重增长量依次为半黑暗半光照增长>正常光照>全黑暗>全光照。

  • 标签: 光照周期 刺参 生长 行为
  • 简介:猪的咬尾义称“反不适综合症”,它是许多猪场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猪行为恶癖。任何不适的环境因素均可引起猪群的咬尾现象,轻者把尾巴咬剩半截,重者可全部咬掉,有些猪还会咬耳朵。近年来,随着养猪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饲养密度的增大,这种恶癖的发生有上升趋势。由于咬尾的发生,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牢都明显降低,猪被咬后体表的创伤还增加了病原微生物入侵的机会,可造成感染引起骨髓炎、猪腿跛、瘫痪。另外,发生咬尾的猪全身通常留有伤痕和脓肿,进而影响胴体品质。

  • 标签: 咬尾行为 种猪 原因分析 防治 集约化程度 微生物入侵
  • 简介:试验主要研究了猪不同哺乳周期的母-仔间声音行为联系。分别选择6头经产的民猪、长白猪及其仔猪作为观察对象。本次试验的目的就是研究哺乳期间两猪种间的母-仔间行为联系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研究母猪哼叫与仔猪行为的关系及仔猪尖叫与母猪行为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母猪哼叫具有一定的模式:最初以有节奏的、相对平缓的速度哼叫,随后频率急剧加快,最后频率逐渐下降直到哼叫消失,此时哺乳过程结束。

  • 标签: 母猪 仔猪 声音行为 哺乳期
  • 简介:伴随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及水生生物资源已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企业、民间社会组织和广大民众的重视。在政府渔业部门主导的以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和恢复涵养渔业资源为目的大规模增殖放流水生动物等举措的同时,

  • 标签: 水生生物资源 增殖放流 动物行为 民间 水域生态环境 放生